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以最毒计谋,辅最狠女帝 > 第一卷 第10章 情报专家公孙劫

第一卷 第10章 情报专家公孙劫

    他,真的懂朕!

    韶华帝虽面如平湖,但心里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三年前,她还只是韶华公主。

    那时先帝身体抱恙,朝不保夕,众公子为争夺王位,手段尽出。

    那时的太安城,暗流涌动。

    历时半年,反倒被女儿身的韶华,夺得王位。

    期间当然是流血无数。

    继位三年里,韶华帝曾多次遭遇危机,可每一次都被她巧妙化解。

    凭借狠辣的手腕,她才算坐稳王位。

    可满朝文武,却没有一位能读懂她的想法,还私下里骂她‘残害手足’的‘妖女’!

    随便满朝文武怎么骂,她都不在意,可如果有人敢当她面说这些,那她会毫不犹豫摘了那人的脑袋!

    而她想要的,难道就只是离阳的王位?

    不!

    她想要的,是天下!

    结束纷争的天下,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天下一统,始于女帝。

    到那时,天下太平,与民更始,还有谁会议论她女儿身上位成王!

    百姓只会歌颂她的功绩!

    天色逐渐深沉,李聆风双手放在脑后,“两位大人,时间,可不早了。”

    赵巨鹿和凌羽透过牢房的小窗,看见外面的夜色。

    “既然如此,聆风小友,我二人便告辞。”

    凌羽起身拱手,就要和赵巨鹿离去。

    “等等,”李聆风喊住二位,“还有一件事。”

    “小友请说。”

    “我有九字真言,”李聆风缓缓说道,“希望两位大人,转述女帝。”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皇。”

    赵巨鹿和凌羽暂时想不明白这九字含义。

    反倒是隔壁牢房的韶华帝,本已起身的她,娇躯又是一颤。

    送走客人后,李聆风看着对面闭眼抱剑的凌春,“你说我啥时候能出去啊。”

    凌春不语。

    得,这闷葫芦瓶,对牛弹琴。

    借着酒劲,李聆风一栽歪,睡着了。

    翌日。

    今日朝堂上,可炸开了锅。

    女帝竟然要建设两个新的部门,工部与户部,还要推出九品官阶制度。

    能站在紫宸殿的文武百官,就没有傻子。

    百官嗅到了女帝的意图。

    她是打算重组离阳的权力架构,要变法。

    而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治粟内史与少府,其次是御史大夫。

    少府韩墨轩高举笏板,上前一步,“启禀陛下,陛下方才所说的户部与工部,只有赈灾时才有用处,可赈灾之后,这两部官吏,该如何安排?以微臣来看,建设两部,弊大于利。”

    治粟内史李玉坤上前一步,“臣,附议。”

    紧接着就是两党官员,纷纷举起笏板附议。

    女帝没搭理这两个老家伙,反倒看向保持沉默的赵巨鹿,“丞相,你有何见解?”

    赵巨鹿一愣,这怎么突然拐到他这儿来了?

    当女帝说要建设两部的时候,这位丞相大人便已经没有了任何想法。

    可陛下点名,赵巨鹿又不能不答,“启禀陛下,微臣,暂无想法。”

    “凌将军,你有何看法?”女帝又看向凌羽。

    凌羽的态度,竟与赵巨鹿一致,“启禀陛下,末将,也无看法。”

    反倒是二人中间的太尉卫西亭懵了。

    这俩人,今儿个这是咋了?步调竟如此一致?

    女帝冷哼一声,看向太尉。

    卫西亭没等女帝询问,上前一步,“启禀陛下......”

    “朕没问你。”

    卫西亭,“......”

    “既然韩爱卿与李爱卿有异议,咱们玩个小游戏,如何?”女帝笑道。

    游戏?

    朝堂之上,岂能游戏!

    可满朝文武却踩之不透,女帝的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同意建设两部的爱卿,站在左边。”

    “不同意建设两部的爱卿,站在右边。”

    说完,女帝坐在龙椅上,安静地看着满朝文武做出选择。

    半个时辰后,大部分朝臣选择站在治粟内史李玉坤和少府韩墨轩身后。

    少数朝臣站在右侧,因为女帝说的建设两部,对这些权利不大的他们,是个机会。

    “赵相,凌将军,卫公,你三人站在中间,是为何意?”女帝冷目看着原地不动的三人。

    凌羽和赵巨鹿几乎是同时上前,高举笏板。

    “微臣,赞同陛下任何决定。”

    “末将,赞同陛下任何决定。”

    卫西亭嘴角一抽,赶忙上前,“臣,附议。”

    女帝点头,“很好。”

    可接下来,女帝俏脸陡然转冷,沉声道:“御林军何在!”

    突然间,大批披甲执戟的兵士一拥而入,将满朝文武包围其中。

    除了武将,其余文臣脸色都白了。

    他们哪见过这般阵仗。

    凌羽和赵巨鹿隐晦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底,看见并不意外的神色。

    卫西亭瞥着二人交织的目光,心里在亲切问候两人的十八代祖宗。

    “将不同意朕决策的朝臣,押入京兆府,等候发落。”

    女帝话音落下,兵士就要把以李玉坤和韩墨轩为首的朝臣押走。

    “且慢!”

    少府韩墨轩大喝一声,“陛下,这是要将我等下狱?”

    “是又如何!”女帝冷声回应。

    “敢问陛下,以何罪名?”李玉坤喊道。

    “公孙劫。”女帝嘴角上扬。

    “微臣在。”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紫宸殿西北角的阴影里,走出一位身着灰色紧身衣的男人。

    可当众臣看清此人相貌时,无一不是倒吸一口凉气。

    果真是公孙劫!

    他,不是死了吗?

    公孙劫乃先帝近臣,负责收集情报,可有传言说,他死在韶华登基的前夜。

    公孙劫不理睬众臣的目光,反倒是从怀中掏出一沓厚厚的密折,然后翻开第一份,读着上面的内容。

    “少府韩墨轩,于十年前六月,勾结东楚丞相,出卖离阳军情,导致离阳大军损失过半。”

    “于八年前九月,勾结下唐氏族,盗窃国库,售卖盐铁,中饱私囊。”

    “于三年前十月,勾结公子言,在陛下膳食中投毒。”

    “于二年前三月,挪用修缮南柳河堤之款。”

    “于一年前八月,私下买卖良田,逼死常山佃户百余人。”

    公孙劫的声音不大,语速不快,可他的声音,却如凭空现惊雷一般,在满朝文武的耳畔,轰隆炸响。

    【章评留策,够毒必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