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聆风的言语,感情丰富,悲痛万分呐!
将一个家破人亡且背负血海深仇的幸存者形象,塑造得那叫一个淋漓尽致。
“他们以为我死了,将我之名,录于死人簿,便以为高枕无忧!”
“可苍天有眼,让我李聆风活了下来!”
“我跋涉千里,来到太安,就是要在陛下面前,揭穿这群国之蛀虫的真面目!”
“为我李家,为岭北枉死的数万冤魂,讨一个公道!”
李聆风声嘶力竭,双目赤红。
这番控诉,可谓字字血泪!
剧情竟被他奇妙地反转了!
“竟有此事!”凌羽第一个反应过来,须发皆张,上前一步高举笏板,怒吼道:“陛下!若聆风小友所言属实,岭北官员,其罪,当诛九族!”
赵巨鹿立刻跟上,痛心疾首,“陛下!老臣竟不知岭北惨状至此!贪墨赈款,戕害忠良之后,此风绝不可长!必须严查!以正王法!”
卫西亭也重重哼了一声,怒斥道:“无法无天!当诛九族!”
朝堂之上,群臣激愤呐。
李聆风的策略能力,一众朝臣可是有目共睹的,虽说他们不愿承认,可事实就是事实。
可这样一个天才,却被地方贪官逼得家破人亡,险些埋没。
仅凭这一点,就触动了所有尚有良知大臣的神经。
屏风之后,久久无声。
女帝的目光穿透薄纱,凝视着满脸悲愤的李聆风。
她知道,李聆风的话,必然有所隐瞒。
但岭北的贪腐,很可能是真。
而李聆风借此机会,把一个针对他的死局,巧妙地转化成了一柄递到她手中的刀!
这是一把可以狠狠砍向腐败势力的利刃!
女帝,欣然接受了这把刀。
“好!”
“好得很!”
女帝的声音,好似冰珠落玉盘,其中蕴含着滔天的怒意。
“贪墨赈款,杀人灭口,还敢欺到朕的朝堂之上,构陷忠良!”
“公孙劫!”
“微臣在。”公孙劫躬身。
“朕命你,即刻派人前往岭北,给朕彻查三年前瘟疫一事!”
“凡涉及贪腐、杀人者,无论涉及谁,官居何位,给朕一查到底,严惩不贷!”
“周文远构陷朝臣,其行可诛!”
“押入死牢,严加审讯,务必揪出其幕后主使!”
“臣,领旨!”公孙劫领命。
他已浑身是冷汗。
因为下属给他的竹简里,并没有关于李聆风方才所说的内容。
倘若李聆风没有把这件事说出来还好,可一旦说出,那他就成了间接性的帮凶。
按照陛下的脾气......
仅是想想,公孙劫只觉得遍体冰寒。
不敢耽搁,他退出朝堂,打算先把那办事不利的下属吊起来,抽个一天一夜,以泄心头之恨。
“李聆风,”女帝看着李聆风,声音柔和了些许,却依旧带着帝王的威严,“你受委屈了。”
“身负血海深仇,仍一心为国献策,此心可昭日月。”
“朕,定会还你,还岭北百姓一个公道!”
“传旨,待三省六部建设后,李聆风将担任首位尚书令。”
等会儿!
李聆风闻言一愣,怎么又扯到这上面了!
一众朝臣闻言,面面相觑。
为何赵相刚呈递的奏折,女帝就知晓里面的内容?
难道!
朝臣们这才意识到,今日朝会,很可能是陛下搭台,赵相唱戏!
而其余朝臣,皆为观众!
女帝的每一次决策,几乎无人可以更改。
这一次,一众朝臣,无人再敢多言。
“陛下,万万不可啊!”
李聆风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啊!
仅凭赵巨鹿的一声冷哼,李聆风就感受到丞相大人的不高兴。
再说了,当初可是他说的,待三省六部建设后,无非是换个称呼而已,丞相和宰相,没差哪去。
可此刻,事情好像变味儿了。
“怎么?”女帝冷声道,“你不愿意?”
李聆风的脑袋,点得和小鸡啄米一样,“我不愿意。”
此话一出,一众朝臣皆倒吸一口凉气。
陛下之言,一诺千金。
再说了,哪有人会放着位极人臣的位置不坐?
此时女帝的心头,已有怒火,“莫非,你看不上这个位置?”
“还是你嫌弃给你的官位小?”
“哼!”
“要不,朕退位,你坐这里,如何?”
嚯——!!!
紫宸殿内,再次禁声!
就连赵巨鹿都感觉到,有一滴冷汗,正顺着他的脊梁骨流淌着。
李聆风的拒绝,让赵巨鹿很感动,说明此子心里还记着。
可事已至此,赵巨鹿真想上前一步,说那么句‘微臣已老,辞官归田’的话,可就是迈不动腿,张不开嘴。
女帝的这番话,比什么杀招都更为吓人!
无论李聆风怎么回答,都不准确啊。
“哈哈哈哈哈!”
一众朝臣看着放声大笑的李聆风,皆不明其意。
他莫不是被吓傻了?
“你笑什么?”女帝冷声问道。
瞧着冷笑的女帝,崔公公手心里都是汗呐。
女帝真的生气了。
李聆风摇头,微笑道:“回禀陛下,我之志,不在庙堂,亦不在王位。”
“大胆!”
“放肆!”
一众朝臣纷纷指着李聆风,怒骂。
反倒是李聆风的笑声,愈发肆意,也愈发洪亮。
本想以此来表明自己忠心的朝臣们,竟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因为无论他们说什么,最后都会被他的笑声掩盖。
片刻后,李聆风的笑声渐渐平息。
然后,他在朝臣们先错愕后惊诧的目光中,向前走去。
李聆风背对着女帝,面向一众朝臣,道:“尔等离阳重臣,有人为了名利,有人为了权利,有人为了氏族延续,有人为了福泽后代,对否?”
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接话。
因为李聆风,他说的是真的。
当官不为发财,难道还是为民请命?
“尔等,可有真正为天下黎民想过?哪怕一次也好!”
说到这儿,李聆风不理睬那一个个脸色涨得与猪肝无异的朝臣们。
面向龙台,仰视屏风,李聆风朗声道:“我之志!”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章评留策,够毒必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