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庶民不配当状元?她爷是开国帝师 > 第37章 故人

第37章 故人

    借着夜色的掩护,李平安换上一身王府侍卫的寻常服饰,如同鬼魅般离开了陈国公府。

    他没有走正门大道,而是凭借着对永安城街巷的熟悉,在狭窄的暗巷与屋檐阴影间穿行,巧妙地避开了几波巡夜的兵丁和那些可能存在的、来自相府的暗哨。

    周文渊的府邸位于城东文臣聚集的区域,不算豪奢,门庭略显清冷。

    李平安没有贸然上前叩门,而是先在远处阴影中观察了许久,确认府邸周围似乎并无异常盯梢之人:

    或许赵高也认为这位已经半隐退的老臣不足为虑,或许……是故意留下的破绽?

    观察许久之后,李平安不再犹豫,绕到府邸侧后方一处相对隐蔽的角门,按照某种特定的节奏,轻轻叩响了门环。

    等了片刻,角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老苍头探出半张脸,警惕地打量着李平安:

    “阁下找谁?”

    “烦请通禀周老大人。”

    李平安压低声音,报出了一个只有极少数当年核心幕僚才知晓的、关于太祖年间某次军事行动的暗语代号:

    “故人‘山岳’来访,求问‘落雁谷旧事’。”

    老苍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疑,他仔细看了李平安片刻,低声道:

    “稍候。”

    随即轻轻合上门。

    等待的时间仿佛格外漫长,夜风吹过,带着深秋的寒意。李平安凝神静气,耳听八方,时刻警惕着可能的危险。

    终于,角门再次打开,这次开得大了一些,老苍头侧身让开:

    “老爷请您进去,请随老奴来,脚步轻些。”

    李平安闪身而入,老苍头迅速关好门,引着他穿过几条回廊,避开主院,来到一处僻静的书房。书房内只点着一盏油灯,光线昏黄,一个须发皆白、穿着朴素常服的老者正坐在书案后,正是周文渊。他面色凝重,目光锐利地看向走进来的李平安。

    “李……先生?”

    周文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显然认出了李平安,尽管对方身着侍卫服饰,但那眼神和气度,无法完全掩盖。

    “周大学士,冒昧深夜打扰,实属无奈。”

    李平安拱手一礼,开门见山:

    “今日前来,只为求证殿试当日,关于状元文章之事。”

    周文渊闻言,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痛心,有无奈,更有一丝压抑的愤怒。

    他长长叹了口气,示意李平安坐下,又让老苍头出去守在门外。

    “李先生,你……你这又是何苦?”

    周文渊的声音带着疲惫:

    “事情已然如此,赵高势大,陛下心意已决,你如今自身难保,何必再执着于一个虚名?”

    “非为虚名。”

    李平安目光灼灼,直视周文渊:

    “只为‘公道’二字,为我那蒙冤受屈,如今身陷囹圄,甚至要被送去和亲的孙女,讨一个说法!”

    听到“和亲”二字,周文渊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抖,茶水溅出几滴。他沉默良久,才缓缓道:

    “那日殿试……老夫确实在场。”

    “那份策论……惊才绝艳,尤其是其中针对匈奴之策,高屋建瓴,绝非寻常闺阁笔墨所能及。老夫……当时便极力推崇,列为第一。”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深深的无力感:

    “然而……糊名拆封,名字却是赵滢。老夫当时便觉有异,曾提出质疑,要求核对笔迹原件。但……但赵无庸以‘流程已毕,原件封存,不可轻动’为由阻挠,更有上官相(女相上官蓉儿)等人从中转圜,言赵滢乃左相之女,家学渊源,或有超常发挥亦未可知……陛下……陛下最终拍板,定了赵滢为状元。”

    周文渊抬起头,眼中满是愧色:

    “老夫人微言轻,势单力薄……未能坚持到底,致使明珠蒙尘,如今想来,愧对圣人教诲,更愧对……那真正有才学的学子。”

    李平安心中波澜涌动,周文渊的亲口证实,比任何旁证都更有力!他追问道:

    “大学士可能出面作证?指认当日调换试卷之蹊跷?”

    周文渊却苦涩地摇了摇头,面露难色:

    “出面作证?谈何容易……老夫并无赵无庸直接调换试卷的实证,一切仅是怀疑。若贸然出面,非但无法替令孙女洗刷冤屈,恐怕立刻便会招致赵高报复,自身难保。更何况……陛下她……”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已然明了。女帝绝不会允许有人翻案,否定她亲自定下的状元。

    书房内陷入沉寂,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又被冰冷的现实浇熄了一半。

    “不过……”

    周文渊似乎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压低声音,几乎耳语道:

    “老夫虽无法直接作证,但或许……有一人,能提供些许线索。”

    李平安精神一振:

    “何人?”

    “当日负责最终核对、誊录名次并呈报陛下的,除了赵无庸,还有一人,是鸿胪寺的一名主簿,名叫孙书同。”

    周文渊声音极低:

    “此人胆小怕事,但心思缜密,或许……或许当时留了心眼,记录了什么。只是此人如今在鸿胪寺,正值匈奴使团来访之际,鸿胪寺守卫森严,且他必然已被赵高警告过,想从他口中得到实话,难如登天……”

    孙书同!鸿胪寺!

    又一个名字,一条新的,却更加艰险的路径!

    李平安站起身,对着周文渊深深一揖:

    “多谢大学士坦言相告!此恩,李平安铭记于心!”

    周文渊连忙扶住他,叹道:

    “老夫惭愧,未能做得更多。李先生,前路艰险,赵高心狠手辣,你……千万保重!”

    李平安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由老苍头悄悄引着,再次融入漆黑的夜色之中。

    虽然周文渊无法直接出面,但他提供的线索,尤其是孙书同这个名字,无疑将调查的方向,指向了一个新的、或许能接触到更核心证据的可能。

    只是,鸿胪寺……如今是匈奴使团的地盘,赵高必然也盯得极紧。要如何接近那个胆小怕事的孙书同,并让他开口?

    李平安走在寂静的街道上,眉头紧锁:

    时间不等人,悦儿还在牢中,和亲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

    他必须尽快行动,哪怕前方是龙潭虎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