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在格物院学生的指挥下,天幕上几声巨响。
倭寇的阵地瞬间化为一片火海。
那些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地钻进了敌人的指挥所、弹药库。
【哈哈哈哈!这画面感太强了!】
【倭寇指挥官致死都没想明白,为什么对面的炮打得比狙击枪还准!】
【倭寇:说好的大明军队已经腐朽不堪了呢?这特么是开了挂吧!】
【格物院学生:不好意思,知识就是力量。物理学教做人。】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读书人……还能这么用?
在他印象里,读书人要么是在朝堂上扯皮,要么是在书房里写酸诗。
真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除了少部分有气节的会以死明志,大部分都是软骨头。
可这帮“格物院”的学生,竟然比他手下最精锐的炮兵还要猛!
“这……这就是格物致知?”
朱棣也看傻了。
他打了一辈子仗,自诩用兵如神。
可看到那种计算精密、指哪打哪的炮击,他也得承认,自己那点经验在“科学”面前,简直就是小儿科。
【这还只是“物理系”的小试牛刀。】
【真正让倭寇产生心理阴影的,是“化学系”那帮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眼镜男。】
画面一转,是一片看似普通的阵地。
倭寇的坦克部队正在艰难推进,突然,地面下预埋的陶瓷管道破裂,涌出一种黑黄色的粘稠液体。
那不是什么神奇的“妖术”,而是格物院下属化工厂长期积压的工业副产品——高易燃性煤焦油衍生物。
【倭寇以为踩到了泥坑,实际上他们踩到的是化学系学长们的毕业论文。】
【一个烟头丢过去,整个师团都熟了。】
【最骚的是,战后打扫战场,化学系的学生还戴着防毒面具去采样,说是要研究一下“有机物在极端高温下的碳化过程”。】
【倭寇:你是魔鬼吗?!】
【化学系:不,我们只是严谨的科研工作者。】
【倭寇被烧得鬼哭狼嚎,直喊“妖术”!】
【神特么妖术!那叫化学反应!】
【知识点啊同学们!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话是有道理的!】
天幕上的画面越发激烈。
那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像是一场跨越时代的“降维打击”秀。
虽然大明此时国力衰退,但木正居留下的科学底子实在太厚了。
当这些底子被一群热血青年转化为战争机器时,爆发出的能量是恐怖的。
【当然,最经典的还是土木工程系的“赵老师守桥课”。】
【并没有什么神剧里的手撕鬼子,赵老师只是做了一件事——翻开了大桥的施工蓝图。】
画面中,那位满脸油污的赵老师,正带着学生在远处山头上,对着一张发黄的图纸指指点点。
“这座桥是宣德十八年按木公标准件建造的七号型钢桥。”赵老师的声音冷静得像是在讲台上授课。
“根据木公当年的设计冗余计算,它的三号主承重节点如果受损超过百分之十五,在承载重型坦克通过时,必然发生连锁性结构崩塌。”
没有惊天动地的炸药包,他们只是像外科手术一样,精准地爆破了那几个关键节点。
然后,静静地等待。
当倭寇的机械化部队开上大桥,行进到大桥中央时,原本探查时坚固无比的钢桥,就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的巨人,在一阵令人牙酸的金属扭曲声中,轰然解体。
连同桥上的数百名倭寇和数十辆装甲部队,瞬间被滔滔江水吞没。
赵老师合上图纸,推了推鼻梁上碎裂的眼镜,在随身的小本子上记录着:“实测数据与理论模型吻合,木公五百年前的材料疲劳度公式依然准确。”
【杀人诛心!这也太凡尔赛了!】
【倭寇到死都不知道,他们面对的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群拿着答案参加考试的学霸。】
【赵老师:这不叫打仗,这叫“大跨度钢结构极限承载力现场破坏性试验”。】
【感谢倭寇老铁送来的实验素材!】
【得,抗日神剧看来还是拍的太保守了,这不就是妥妥的原型吗?!】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给我一个共振频率,我能送你一个师团归西!】
【倭寇师团长到死都没明白,那桥是怎么塌的。】
【赵老师:这叫结构力学,懂不懂?没文化真可怕。】
奉天殿前,工部尚书看得如痴如醉,恨不得把脸贴到天幕上去。
“妙啊!实在是妙!”
他一边看一边比划:“原来这桥的受力点在这里……若是用巧劲,确实能四两拨千斤!神乎其技!神乎其技啊!”
朱元璋虽然听不懂什么“共振”、“材料疲劳度”,但他看懂了结果。
几个人,干掉了一支大军!
这要是换成普通士兵,哪怕填进去几千条人命,也未必能守住那座桥。
“这些……都是木正居教出来的?”
朱元璋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对“人才”的定义,可能太狭隘了。
只会背书的,那叫书呆子。
能把书里的道理变成杀人利器的,那才叫国士!
【那场战争打了三年。】
【当期格物院八百师生,最后活下来的,不到三十人。】
【在他们牺牲的阵地上,人们找到最多的遗物,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写满了公式和计算数据的草稿纸。】
【有一位牺牲的学生,在他的日记本扉页上,写着木老的一句话。】
天幕给了一个特写。
那是一本染血的日记本,字迹清秀:
“我愿化作真理火炬中的一粒微尘,去灼烧这昏暗的世道。”
沉默。
无论是天幕后的后世网友,还是天幕前的大明君臣,此刻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才是木正居留给大明最宝贵的遗产。
不是那些坚船利炮,不是那些疆域版图。
而是一种精神。
一种用理性去探求真理,用热血去捍卫家国的精神。
【说起来,木老要是知道他的徒子徒孙这么猛,估计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木正居(欣慰):好孩子们,没给为师丢脸。物理超度,最为致命。】
【哈哈!神特么物理超度!】
【以后谁再敢说理工男不解风情?人家浪漫起来,是用敌人的鲜血给你放烟花!】
【格物院招生简章:从入门到入土,教你如何用一百种科学方式送走敌人。】
奉天殿内,压抑的气氛也随着这些调侃消散了不少。
朱棣看着那些评论,嘴角忍不住上扬。
“正居啊正居……”
“你这哪是教学生,你这分明是给大明培养了一群高学历的杀才啊!”
虽然嘴上吐槽,但他心里的得意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
这可是他“哥们儿”教出来的人!
四舍五入,那就是他朱棣的人!
有这么一群人在,大明的江山,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