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昊直起身。
他的脸上,重新恢复了平静,但那份平静之下,却隐藏着即将喷发的怒火。
他拿起桌上那几份凝聚了所有人心血的罪证。
一份,是作弊考生的名单。
一份,是裕丰钱庄的资金流向。
还有这最后一份,是张敬之收钱办事的口供。
人证,物证,动机。
所有的一切,都齐了。
柳乘风看着他,声音颤抖地问道:“齐兄……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齐文昊没有回答。
他走到书桌前,重新铺开了一张雪白的宣纸。
然后,提起了笔。
他要写的,是一份奏疏。
他把作弊考生的名单,裕丰钱庄的资金流向,还有张敬之收钱的证词,一字一句的写了上去。每一个名字,每一笔款项,每一个时间点,都标的清清楚楚。
柳乘风和孙老秀才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看着那张纸上的罪证,只觉得那是一道催命符。
“齐兄……”柳乘风的喉咙有些干,“这份东西……递上去,就是不死不休了。”
“从他们对我动手的那一刻起,就早已不死不休。”齐文昊写完最后一个字,把笔搁在了砚台上。
就在这时。
“齐兄!齐兄!”
院门被人推开,张承业满头大汗的冲了进来,脸上带着喜色。
“到了!到了!我的人接到信,她们已经进城了!”
齐文昊猛地站起身,心里一紧。
话音刚落,三道身影就出现在了小院门口。
为首的,正是大姐李云婉。
她穿着一身朴素的青布裙子,风尘仆仆,人看着瘦了些,但眼睛却很亮,很坚定。
跟在她身后的,是二姐李云瑶和三妹李云兮。
李云瑶正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小院,而年纪最小的李云兮,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对京城的新奇。
“兄长!”
看到齐文昊,三姐妹一起喊道。
听到这一声“兄长”,齐文昊心里一暖,之前的担忧和焦虑都消失了。
他快步迎了上去,在她们身上看了一遍,看到她们都没事,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一路辛苦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
安顿下来后,张承业主动提出,要带三姐妹逛逛京城。
刚来到这么繁华的地方,李云瑶和李云兮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高大的城楼,宽阔的街道,各种各样的商铺,还有街上穿着好料子衣服的行人,都让她们看花了眼。
“哇!二姐你看!那个糖人好好看!”
“大姐,京城好大呀!比我们望江县大一百倍!”
李云兮兴奋的跑来跑去。
一行人走着走着,路过了一处朱漆大门,门口有个高大的石牌坊,上面刻着三个大字——翰林院。
门口站着两个拿长戟的卫士,看着很威严。
一阵读书声,从高墙里面传了出来。
李云兮停下了脚步。
她仰着小脑袋,看着气派的大门和牌坊,又听着里面的读书声,以为这里是京城最好的学堂。
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她挣开了李云瑶的手,迈着小短腿,跑到了那威严的卫士面前。
她仰起头,用清脆的声音认真的问道:
“大叔,请问这里收不收女娃娃念书呀?”
这话一出,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
那两个原本像石雕一样的卫士,齐刷刷的低下头,看着面前这个还没他们长戟高的小不点,脸上满是惊讶。
其中一个卫士愣了半天,才板起脸,刚想呵斥。
“胡闹!这里是……”
话还没说完,李云瑶已经满脸通红的冲了过来,一把拉住妹妹。
“对不起!对不起!官爷!”她连连鞠躬,急得快要哭出来,“我们是乡下来的,不认得路,认错门了!小孩子乱说话!乱说话!”
说完,她就拉着一脸不解的李云兮,赶紧跑开了。
“噗嗤——”
周围的路人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那两个卫士的脸也抽动了几下,强忍着笑,重新恢复了严肃的表情。
齐文昊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也笑了。
……
回到小院,气氛重新变得严肃。
李云婉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了两样东西。
一本,是已经有些破旧的账本。
另一份,是十几张按满了鲜红手印的状纸。
“兄长,这是你之前留下的赵家账本。”李云婉把东西递了过去,“我走访了村里十几个受过赵家欺压的乡亲,他们都愿意作证。这是他们按了手印的联名血书。”
齐文昊接过那份沉甸甸的血书。
上面每一个指印,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的血泪。
他的目光冷了下来。
赵员外。
漕运帮。
丞相。
望江县的一个土财主,竟然也是这张大网的一部分。
这些罪证,和手里的科举舞弊案连在一起,就成了证明漕运帮资金来源的新证据。
这下,证据更完整了。
“你们做得很好。”齐文昊把东西小心收好,郑重的说道。
“对了,兄长。”李云婉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我们来的路上,听护送我们的商队闲聊时说起一件事。”
她停顿了一下,整理了下思路。
“他们说,最近京城周边的粮价,有些不对劲。”
“官仓明明还在放粮,市面上的米价却一天比一天高。他们跑了几个镇子,发现很多粮商的米铺都关了门,说是没粮可卖。”
“但商队里有经验的老人说,这是有人在暗中囤积粮食,故意抬高价格。”
李云婉只是把自己听到的消息,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可这几句话,让齐文昊心里一震。
齐文昊的脸色,猛地一变。
科举舞弊,是为了安插自己人,掌控朝堂。那囤积粮食,哄抬粮价,又是为了什么?
一旦粮价失控,百姓吃不上饭,京城就要出大乱子。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盯住了墙上的京城地图。
他一下子想通了,联想到刚进京城时他在城门口看到的那张官府告示。
告示上说,为了平抑粮价,官仓已经开仓放粮。
可李云婉带来的消息却是,市面上的米价,一天比一天高。
官仓明明在放粮,米价却还在涨,这太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