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荆州,荆州! > 第二十四章:棉湖鏖兵

第二十四章:棉湖鏖兵

    惠州战役的创伤尚未平复,东征的铁流已裹挟着征尘与未干的血迹,继续向潮汕地区汹涌推进。陈炯明叛军虽遭重创,但其主力林虎部仍拥兵数万,盘踞在棉湖(今普宁)一带,依托丘陵水网,构筑防线,企图阻滞革命军东进。教导第一团,这支已然伤痕累累却锋芒更盛的利刃,再次被置于全军最前端,承担起正面突破敌军主阵地的重任。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三月中旬,岭南的春雨愈发缠绵粘稠,道路泥泞不堪。谢文渊带领着经过补充和短暂整训的二连,随着大部队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进在潮湿的丘陵间。空气中弥漫着土腥气和水汽,也弥漫着大战前特有的、令人心悸的压抑。他左肩的伤口虽已愈合,但每逢阴雨天仍会隐隐作痛,仿佛在提醒他不能忘却的牺牲。

    棉湖并非坚城,但地形复杂。叛军林虎部利用起伏的丘陵、茂密的竹林和交错的水田,设置了层层阻击阵地,火力配置巧妙,极难啃噬。教导一团在棉湖外围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接触战,进展缓慢,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谢文渊的二连被部署在攻击一处无名高地的序列中。这高地控制着通往棉湖镇中心的一条要道,敌军在上面构筑了环形工事,数挺机枪构成了交叉火网,像一只刺猬,让人无从下口。一营组织了两次强攻,均被猛烈的火力压了回来,伤亡不小。

    营部命令传来:限时拿下高地,为全团打开通道!

    压力层层传导。陈继祖(已升任营副)亲自来到二连阵地,指着地图上那个被红圈标注的高地,对谢文渊吼道:“谢文渊!看到没有?这颗钉子必须拔掉!团里看着,旅里也看着!我再给你加强一个机枪班!拂晓前,必须把旗子给我插上去!”

    “是!营副!二连保证完成任务!” 谢文渊立正敬礼,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燃烧着冷静的火焰。他知道,又是一场硬仗,可能比惠州城墙更加残酷。

    他立即召集各排排长和班长,在一处隐蔽的土坎后召开战前会议。新补充的排长们还有些稚嫩,眼神中带着紧张。谢文渊没有废话,直接摊开亲手绘制的简易地形图。

    “不能硬冲。”他指着高地的侧翼,“正面火力太猛,上去就是送死。看到左侧那片竹林没有?虽然陡峭,但植被茂密,可以隐蔽接敌。敌人主要火力都集中在正面和右翼,这里可能是他们的盲点。”

    他迅速部署:“一排,由我亲自带领,从竹林秘密迂回,摸到高地侧后,发起突袭!二排,在正面佯动,吸引敌人火力,要打得狠,像主攻!三排和加强的机枪班,占据右翼那个土坡,提供火力支援,压制敌机枪阵地!行动时间,凌晨四点,天色最暗的时候!”

    “连长,你亲自带突击队太危险了!” 一个新任排长忍不住劝阻。

    “执行命令!” 谢文渊语气不容置疑,“我对竹林地形最熟。记住,正面佯动一定要逼真!我们的生死,就看你们能不能把敌人的眼睛吸引过去!”

    夜幕降临,雨丝变得更加细密冰冷。二连的士兵们蜷缩在湿漉漉的战壕里,默默检查着武器,等待着进攻的时刻。谢文渊靠坐在泥壁上,闭目养神,脑海中反复推演着迂回的路线和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他摸了胸前,那冰凉的徽墨和砚台还在,还有王栓柱那半块染血的银元。这些物件,此刻仿佛重**钧。

    凌晨三点半,部队开始悄然调动。谢文渊带着一排的几十名弟兄,如同暗夜中的狸猫,悄无声息地脱离主阵地,向左侧那片黑黢黢的竹林摸去。竹林内异常湿滑,荆棘丛生,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士兵们互相搀扶,压低呼吸,不敢发出任何声响。谢文渊走在最前面,凭借记忆和微弱的夜光,艰难地辨别着方向。

    就在他们即将穿过竹林,接近高地侧后时,突然,前方亮起了几道手电光柱,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和喝问声!

    “什么人?口令!”

    是敌人的巡逻队!

    暴露了!谢文渊心头一紧,来不及细想,当机立断:“打!” 他抬手一枪,撂倒了最近的一个敌兵!

    刹那间,枪声打破了夜的寂静!竹林内外,爆发出激烈的交火。偷袭变成了强攻!

    “不要恋战!冲过去!目标高地!” 谢文渊嘶吼着,端起步枪,率先向高地发起冲锋!一排的士兵们也怒吼着,紧跟其后,与闻讯赶来堵截的敌军绞杀在一起。

    与此同时,正面佯动的二排和右翼支援的三排,听到侧翼枪声大作,知道连长他们已经接敌,立刻按照预案,将所有火力向高地倾泻!机枪咆哮,步枪齐鸣,呐喊声震天动地,果然将高地正面守军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谢文渊带着一排,如同尖刀,不顾一切地向高地顶端冲刺。子弹在耳边呼啸,手榴弹在身旁爆炸。不断有士兵中弹倒下,但没有人后退。一个原是广州某茶楼跑堂小厮叫陈小满的年轻士兵,为了掩护谢文渊,用身体挡住了侧面扫来的一梭子机枪子弹,当场牺牲。

    谢文渊眼睛血红,仇恨与责任燃烧到了顶点。他利用地形,时而翻滚,时而跃进,驳壳枪精准点射,接连毙敌。终于,他们突破了敌军仓促组织起的侧翼防线,冲上了高地!

    “占领阵地!向正面之敌射击!” 谢文渊大声下令,率先抢过一个垛口,架起机枪,对着正面仍在向二排、三排射击的敌军后背,猛烈开火!

    高地守军猝不及防,背后受敌,顿时陷入混乱!正面的二排、三排见状,士气大振,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冲啊!连长他们上去了!”

    内外夹击之下,高地守军终于崩溃。青天白日旗在一片喊杀声中,插上了硝烟弥漫的高地顶端。

    战斗结束后,谢文渊瘫坐在被血水浸透的泥地上,剧烈地喘息着。一排伤亡近半,陈小满和其他几名士兵永远留在了这片竹林和高地上。他看着眼前同样疲惫不堪、浑身浴血的士兵,看着山下正在乘胜追击的大部队,心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深不见底的疲惫。

    棉湖鏖兵,教导一团再次以血肉之躯,硬生生砸开了叛军的防线。谢文渊和他的二连,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又一次证明了他们的勇气与价值。他低头,看着手中那半块属于王栓柱的、被体温焐热的银元,喃喃道:“栓柱,小满……我们又赢了一仗……可你们,看不到了……”

    雨水混合着泪水,滑过他年轻却已刻满风霜的脸庞。东征之路,依然漫长,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忠诚与牺牲。而他,谢文渊,这位从血火中成长起来的年轻连长,还将继续带领着他的弟兄们,在这条布满荆棘的征途上,艰难而坚定地走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