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厅笔记:Excel卷穿大汉 > 第13章 官道坑洼:基建难题的现代解法

第13章 官道坑洼:基建难题的现代解法

    刚把乡绅闹事的烂摊子勉强压下去,风渡墨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一桩更棘手的事缠上了——县城通往各乡镇的官道,彻底没法走了。

    这天一大早,城西乡的里正带着十几个村民,推着一辆散了架的独轮车,堵在了县衙门口。独轮车的轮子断了两根辐条,车斗里的粮食撒了一地,村民们一个个满身泥泞,脸上满是悲愤。

    “大人!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里正跪在地上,对着县衙大门连连磕头,“这官道烂得没法走了,昨天我带着乡亲们去县城交粮,走到半路,车轱辘陷进泥坑,粮食全洒了,好几个人还摔得鼻青脸肿!再这么下去,我们庄稼人的活路都要被断了!”

    风渡墨赶紧让人把里正扶起来,跟着他去现场查看。刚出县城西城门,他就倒吸了一口凉气——眼前的官道哪还像条路,坑坑洼洼得像被炮弹炸过一样,深的泥坑能没过脚踝,浅的也积着浑浊的雨水,车轮碾过的痕迹纵横交错,还有好几处路面直接塌陷,露出了下面的碎石子。

    【作者插话:家人们,这路况简直是“古代版烂路天花板”!搁现代,导航都得提示“前方路段施工,请绕道行驶”,放在明朝,这根本就是“此路不通,要命请进”!风渡墨这波接的不是活,是个烫手山芋啊!】

    “风先生,您看看这路!”一个老农指着路面,眼泪都快下来了,“春天化雪的时候,这路泥泞得能粘掉鞋子;夏天下雨,到处都是水坑,一不小心就摔跟头;冬天结冰,滑得能把人摔成骨折!我们去县城卖个菜、交个粮,来回要多走两个时辰,稍微重点的东西根本运不出去!”

    风渡墨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路面的泥土,又捡起一块松动的石头,眉头越皱越紧。这官道是前朝修的,距今已有上百年,这些年只做过几次简单的修补,根本经不起常年的车马碾压和风吹雨打。更要命的是,这条路是县城连接周边乡镇的唯一要道,不管是粮食运输、商贩往来,还是官府公文传递,都得走这条路,一旦断了,整个县域的民生和政务都得瘫痪。

    回到县衙,风渡墨立刻召集吏员和乡绅开议事会。刚把修缮官道的想法说出来,就有人泼了冷水。

    户房吏员面露难色:“风先生,修缮官道是好事,可咱们县财政空虚,去年的赋税刚够给官吏发俸禄和应付府衙的摊派,实在拿不出钱来啊!”

    “没钱还可以想办法,可材料怎么办?”另一个乡绅说道,“修官道需要大量的石头、石灰、沙土,咱们县本地的采石场产量有限,石灰窑也得提前预定,要是等着凑齐材料,说不定得到明年开春了!”

    还有人担心工期:“这路全长十几里,要是按老法子修,得征调几百个民夫,修上大半年,这期间路没法走,乡亲们的日子更难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全是反对和担忧的声音。王大眼急得直跺脚:“你们别光说不行啊!这路总不能就这么烂下去吧?”

    场面一度陷入僵局,风渡墨却没说话,只是在一张宣纸上写写画画。他想起自己在现代做项目管理时,遇到类似的基建难题,都会先做一份详细的“问题清单”和“解决方案表”,把所有困难都列出来,再逐一找对策——说白了,就是用Excel的思路,先搭好框架,再填内容。

    【作者插话:看到没!风渡墨这波是“职场技能跨时空迁移”!现代打工人做项目复盘的套路,直接搬来解决古代基建难题,这操作就像用PPT做汇报,不管内容是啥,先把框架搭漂亮,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等众人安静下来,风渡墨把宣纸推到桌子中间,上面已经画好了一张简陋的“问题-解决方案”表格,左边列着“资金短缺”“材料不足”“工期紧张”三个核心难题,右边对应写着初步的解决思路。

    “大家先别慌,”风渡墨指着表格,“问题确实存在,但不是没法解决。咱们一个个来说。”

    他先指向“资金短缺”:“没钱,咱们可以搞‘多方筹资’。第一,向府衙申请一部分专项拨款,就说官道修缮关乎民生和赋税征收,张知府是明事理的人,应该会支持;第二,发动县城和各乡镇的乡绅商户捐款,告诉他们,路修好了,货物运输方便了,他们的生意也能更红火,这是互利共赢;第三,咱们可以采取‘以工代赈’,让沿途的村民来修路,管饭还发少量工钱,既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也能让乡亲们得到实惠。”

    众人眼前一亮,户房吏员点头道:“这法子好!以工代赈既不用多花钱,还能调动乡亲们的积极性,比强行征调民夫差多了!”

    接着,风渡墨又说“材料不足”:“石头和沙土,咱们可以发动村民‘就地取材’,让沿途各村负责采集本村附近的碎石和沙土,官府按数量给点补贴;石灰不够,咱们可以和邻县的石灰窑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先欠一部分货款,等路修好后,用赋税的结余来还。另外,我还打算改良修路的材料,不用传统的纯泥土或碎石,而是用‘三合土’,这样修出来的路更结实,还能节省材料用量。”

    “三合土?”有人疑惑,“那是什么东西?”

    “就是用石灰、沙土和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比纯泥土结实,比全用石头省钱。”风渡墨解释道,这是他从现代基建知识里学来的,没想到在明朝居然能派上用场。

    最后是“工期紧张”:“咱们可以把整条路分成三段,同时施工,每段安排一个负责人,各自制定工期,最后汇总进度。我会做一张‘工期进度表’,每天记录各段的施工情况,哪个地方慢了,就及时调整人力和材料,保证整体进度不落后。”

    【作者插话:这波操作,简直是古代版“项目管理天花板”!分段施工、责任到人、进度跟踪,放在现代就是标准的工程管理流程,风渡墨这是把Excel的“拆分表格”思路,直接搬到了官道修缮上,不服不行!】

    议事会开了整整一个下午,风渡墨的“现代解法”被一一敲定,原本反对的人也都成了支持者。散会后,乡绅们主动承诺会带头捐款,吏员们也表示会尽快落实资金和材料的申请,里正们则回去组织村民准备“以工代赈”。

    可刚解决完这些问题,新的麻烦又找上门了。

    第二天,户房吏员匆匆跑来汇报:“风先生,府衙那边回话了,专项拨款可以给,但只给咱们一半的钱,说是府衙也资金紧张,让咱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剩下的。还有,邻县的石灰窑不愿意赊账,说必须先付三成定金,否则不供货。”

    风渡墨皱起了眉,资金又少了一半,材料还得先付钱,这无疑给原本就紧张的预算雪上加霜。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依旧坑洼的官道,心里清楚,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半途而废,不仅会让乡亲们失望,他在县里的威望也会一落千丈,之前“妖术断案”的谣言说不定又会卷土重来。

    王大眼安慰道:“风先生,实在不行,咱们就再去跟乡绅们说说,让他们多捐点?”

    “不行,乡绅们已经答应捐款,再逼他们,反而会引起反感。”风渡墨摇头,“咱们得另想办法。”

    他回到书桌前,重新拿起那张“问题-解决方案”表格,在资金那一栏又加了一条:“盘活闲置资源”。他想起县里有几处闲置的官田,一直没人耕种,不如把这些官田出租给商户或村民,收取租金,用来补充修路的资金。另外,还可以让商户们“冠名”修路,比如让最大的粮商或盐商出资赞助,官府则允许他们在路边立一块石碑,刻上他们的名字,算是表彰他们的善举。

    “就这么办!”风渡墨拍板,“你立刻去整理闲置官田的清单,我去拜访几个大商户,跟他们谈‘冠名’的事!”

    接下来的几天,风渡墨忙得脚不沾地。他白天去拜访商户,晚上就在书房里完善“资金预算表”“材料采购表”和“工期进度表”,每张表都画得像模像样,虽然是用毛笔写在宣纸上,却有着Excel表格的清晰和严谨。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商户们听说可以“冠名”修路,还能刻碑留名,都很感兴趣,纷纷出资赞助;闲置官田也顺利租了出去,收到了一笔不小的租金;邻县的石灰窑也被说服,同意先付一成定金,剩下的货款延期支付。

    资金和材料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开工的日子也定了下来。开工前一天,风渡墨站在县衙门口,看着那张被他画得密密麻麻的“官道修缮总表”,心里感慨万千。

    王大眼凑过来,笑着说:“风先生,这下好了,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就等着开工了!”

    风渡墨点了点头,说道:“你记住,基础设施是体制的骨架,骨架扎实了,做事才能事半功倍;就像Excel的表格框架,稳了才能填进更多数据。 这官道,就是咱们县的骨架,只有把它修扎实了,后续的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才能跟上。”

    【作者插话:划重点!这句话必须记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基建都是发展的根基,就像Excel的表格框架,要是框架歪了、散了,再好看的数据也没用。风渡墨这波不仅是修路,更是在给整个县城“搭骨架”啊!】

    开工当天,城西的官道旁挤满了人,乡亲们敲锣打鼓,鞭炮齐鸣,比过年还热闹。风渡墨穿着一身便服,和村民们一起铲起第一锹土,看着工匠们开始平整路面,心里充满了期待。

    可他没想到,麻烦才刚刚开始。

    当天下午,负责采集材料的里正匆匆跑来,脸色难看:“风先生,不好了!咱们采集的碎石和沙土,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石头太脆,一敲就碎,有的沙土杂质太多,根本没法用!要是用这些材料修路,修出来的路肯定不结实,用不了多久就会坏!”

    风渡墨心里咯噔一下,材料质量是修路的关键,要是材料出了问题,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他赶紧跟着里正去查看材料,果然,堆在路边的碎石和沙土里,混杂着不少不合格的材料。

    “这是怎么回事?”风渡墨问道。

    “是有些村民图省事,把路边的风化石头和河里的淤泥都掺了进来,说是这样能多拿点补贴。”里正无奈道,“咱们也没地方测试这些材料到底合不合格,只能肉眼看,根本分不清好坏。”

    风渡墨皱起了眉头,肉眼判断材料质量,不仅不准确,还容易让人钻空子。这可怎么办?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材料,又看看远处正在施工的工匠,风渡墨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必须尽快想出一个办法,既能准确判断材料质量,又能防止村民掺假。

    那么,风渡墨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材料质量的难题?他所谓的“三合土”改良方案,能不能顺利实施?这场看似顺利的官道修缮工程,还会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咱们下一章接着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