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之UFC六冠王 > 第19章 实力为王

第19章 实力为王

    大卫复杂的看了看他,他知道孙圣之前的奖金和花红不少,但还远远没到可以说出“不需要”这三个字的程度。

    他以为,这只是年轻人不愿妥协的清高。

    “孙,这不是小钱……”

    “我明白。”

    孙圣没有解释自己财务状况的意思,他只是平静地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

    “大卫,”他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也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商业价值。但是,那种靠垃圾话博取眼球的方式,不适合我。”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仿佛穿透了公寓的墙壁,变得有些悠远。

    那一瞬间,他眼前似乎闪过了一些模糊的画面——八角笼刺眼的灯光下,一个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的身影,正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努力地对着镜头说着一些狠话。

    那张脸上,混杂着一丝不自然、一丝倔强,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我希望,”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当人们提到来自中国的斗士时,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的坚韧、智慧和实力,而不是模仿来的嚣张。我想走一条更难,但更纯粹的路。”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脑海中关于那个身影的记忆愈发清晰。

    他想起了前世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争论,那些刺眼的、刻薄的评论,甚至是恶毒的辱骂,像潮水一样涌向那个在异国他乡孤独拼杀的“吸血魔”。

    人们不懂,或者不愿去懂,在那场残酷的商业秀里,一张东方面孔想要被看见、被记住,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他甚至能清晰地“看”到,在未来的某一天,一个充斥着喧嚣和狂热的场馆里,那个身影被一个如日中天、几乎不可战胜的“狼王”从背后死死锁住。

    对手的手臂如铁钳般扼住了他的喉咙,窒息感瞬间吞噬了一切。

    在那个令人绝望的瞬间,他没有选择拍垫认输——那是在格斗场上保留尊严和体面的最后方式。

    他没有。

    他只是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扭过头,用那双已经开始因缺氧而涣散的眼睛,死死地瞪着笼边的裁判,仿佛在用生命呐喊:“我还能打!我决不投降!”

    紧接着,他的身体一软,在对手的绞杀下,意识彻底陷入黑暗。

    宁晕,不拍。

    那一刻的悲壮与决绝,如同最锋利的刀,深深地刻在了孙圣的记忆里。

    “真是……太难了啊……”

    这句无声的感叹,在他心底悄然滑过,带着一丝同为斗士的惺惺相惜,和一份源于重生者的、不为人知的惋惜。

    正是这些无人知晓的思绪,让他此刻的态度变得无比坚定。

    他不能,也不愿,再走那条被误解、被唾骂的、看似“捷径”的崎岖之路。

    他缓缓地从思绪中抽离,重新将目光聚焦在眼前的团队成员身上,一字一句地说道:“我要用我的胜利,来赢得尊重,而不是靠模仿别人的垃圾话。”

    说到最后,他看向大卫,眼神中透出强大的自信:“而且,大卫,相信我。

    当一个选手强大到能决定比赛的胜负,而不是让比赛的胜负来决定他时,商业价值自己会找上门来。

    到时候,不是我们去迎合规则,而是我们,来制定规则。”

    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无可辩驳的力量。

    大卫·陈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他被彻底说服了。

    他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服务的,或许不仅仅是一个格斗天才,更是一个拥有着“王者之心”的未来领袖。

    “当然,你可以用我的社交媒体发一些东西。”

    大卫点了点头,没有孙圣的配合,仅仅在社交媒体发一些垃圾话,效果是远远不够的。

    这次会议,为“圣之队”未来的发展,定下了一个清晰的基调:实力为王,人格为本。

    而在喧嚣的名利场之外,AKA训练馆内的日常,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胜利和排名,是这个硬汉世界里最直接的“权力徽章”。

    当孙圣再次踏入训练馆时,他能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看他的眼神,已经完全不同。

    不再是看待一个有天赋的新人,而是看待一个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真正的“排名选手”。

    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战术地位上。

    过去,在哈维尔教练的战术分析会上,孙圣更多的是一个倾听者和执行者。

    而现在,哈维尔会开始主动征求他的意见。

    这天下午,团队正在为一位即将比赛的次中量级队友,分析他对手的比赛录像。

    “……他的左架扫踢很重,但起腿时有一个微微下沉的预备动作,”哈维尔在战术板上画着,“我们的对策是抓住这个时机,打一个迎击的右手直拳。”

    说完,他习惯性地看向DC和卢克·洛克霍德这些资深选手,然后,他的目光停在了孙圣身上:

    “孙,你对距离的判断是最好的,你觉得这个战术的成功率有多高?”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来。

    孙圣沉吟片刻,走到屏幕前,将录像倒回了几秒:“教练,我认为直接打迎击拳风险很高,他的扫踢不仅仅是进攻,更是一个陷阱。

    你看他踢完腿后,左手会有一个习惯性的下压动作,这是为了防止对手接腿摔。如果我们打迎击拳,很容易被他顺势带入近身缠斗。”

    他顿了顿,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我建议,在他起腿的瞬间,我们不打迎击,而是向前滑步,用右手控制住他的头部,同时用右膝,去攻击他作为支撑腿的左腿膝盖内侧。

    这样既能破坏他的平衡,又能避免被他近身。如果成功,甚至有机会直接TKO。”

    这个方案,刁钻而致命!

    哈维尔的眼睛瞬间亮了,他反复看了几遍录像,一拍大腿:“没错!这才是一击毙命的打法!就这么练!”

    从那一刻起,孙圣不再仅仅是AKA的一名“学徒”,他开始成为这台冠军生产线里,一个能贡献智慧的“核心大脑”。

    随之而来的,是他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些新加入拳馆的、渴望上位的年轻选手,开始在训练时,主动找他当陪练。

    他们希望能从这位新晋排名高手的身上,学到一招半式。

    对于这些新人,孙圣从不拒绝。

    他很严厉,在实战对练中,他会毫不留情地用自己精湛的技术,让对方明白自己与顶级水平的差距。

    但他同样也很慷慨,在每一组对练结束后,他都会耐心地指出对方的错误,并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

    他那冷静而精准的指导,往往比教练的几句话更有说服力。

    渐渐地,他在AKA的年轻一代选手中,建立起了极高的威信。

    而他与DC和哈比布之间的关系,也正在从“前辈提携后辈”,慢慢转变为“平等的顶级竞争伙伴”。

    DC下一场比赛的对手,是“大脚”安东尼奥·席尔瓦,一个同样身强力壮的重炮手。

    孙圣花了一周的时间,完全模仿席尔瓦的站立风格,做DC的专属陪练。

    他虽然体重远不及DC,但他的速度、距离感和打击精度,却让DC叫苦不迭。

    “停!停!”

    一次对练后,DC摘下头盔,大口喘着气,“小子,跟你对练比跟凯恩打还累!你的刺拳就像该死的缝衣针,无孔不入!”

    孙圣笑了笑:“DC,你的右手重拳威力太大了,但出拳前的准备动作也太大了。如果你能把动作幅度再缩小一点,席尔瓦根本反应不过来。”

    DC闻言,若有所思。

    他开始拉着孙圣,反复练习如何打出更隐蔽、更快速的重拳。

    而与哈比布的地面训练,则更加惊心动魄。

    孙圣依旧是输多赢少,哈比布那身达吉斯坦SambO与摔跤结合的地面技术,依旧像一张无法逃脱的、由肌肉和意志编织成的天网。

    但偶尔,孙圣能够凭借自己那非人的“超神反应”,在千钧一发之际,化解哈比布的降服。

    甚至有一次,他在被侧向压制时,抓住了一个哈比布调整重心的瞬间,以一个匪夷所思的角度,反向拿到了哈比布的手臂,险些布置成一个木村锁!

    虽然最后还是被哈比布用更强的力量化解,但当他爬起来时,他看到哈比布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既惊讶又欣赏的复杂表情。

    “你的进步……很快。”

    哈比布用他那标志性的口音,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这种在训练中,通过实力赢得的、平等的认可,比任何赞美都让孙圣感到满足。

    他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无比正确的道路上。

    这种感觉很好,他很享受。

    ……

    时间的齿轮,在日复一日的汗水和肌肉酸痛中,平稳而坚定地转动着。

    没有比赛的日常,对于孙圣而言,并非休整期,而是他为冲击更高王座,进行的最关键的“筑基”阶段。

    他深知,摩天大楼的高度,取决于地基的深度。

    他将重心放在了“补强”而非“补短”上。

    经过与哈比布的地狱式特训,他的地面防守已经达到了UFC的平均水准以上,足以应对大多数对手。

    现在,他要做的,是将自己最锋利的武器,打磨得更加无坚不摧。

    他的绰号是“The FlaSh”,核心就是速度。

    在大卫·陈的牵线下,“圣之队”与斯坦福大学的一家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达成了合作。

    每周两次,孙圣会前往那里,接受最尖端的科学训练。

    实验室里,高速动态捕捉摄像机从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记录下他每一次出拳、每一次踢腿的动作。

    身穿白色研究服的科学家们,将他的动作数据输入电脑,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孙,数据显示,你在出右手直拳时,髋部发力的时间,比肩部早了0.03秒,这造成了微小的力量流失。”

    一位名叫艾伦的博士指着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如果你的髋、腰、肩能像一条鞭子一样,在同一时间轴上完成爆发,你的拳速能再提升5%,而力量,至少能增加10%。”

    于是,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孙圣开始进行成千上万次的空击和打靶,只为将这0.03秒的延迟,从肌肉记忆中彻底抹去。

    他像一个最苛刻的艺术家,在雕琢着自己的身体,追求着那完美无瑕的动态之美。

    除了将“闪电”升级,他的武器库也在悄然扩充。

    “光有速度和力量,在面对顶级的站立系时,还不够。”

    哈维尔教练在一次训练后,叫住了孙圣。

    他打开战术平板,上面播放的是传奇中量级冠军,“蜘蛛”安德森·席尔瓦的比赛集锦。

    屏幕上,席尔瓦在近身缠斗中,以一个神出鬼没的正蹬,直接踢晕了“TUF之王”维托·贝尔福特。

    又一个镜头,他在与对手贴身角力时,用一记隐蔽的膝撞,精准地命中对手的肝脏,瞬间终结了比赛。

    “看到没有?”哈维尔指着屏幕,“当你的拳腿被对手适应,或者距离被压缩时,你的肘和膝,就是你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匕首。

    你的身高臂展在羽量级是顶级的,这让你在施展膝击时,有着天然的优势。”

    从那天起,孙圣的训练内容里,多出了两个核心项目:泰拳的 ClinCh(箍颈)缠斗和近身肘膝打击。

    他开始学习如何在与对手角力时,用肘尖去切割对方的眉弓;学习如何用看似不经意的提膝,去攻击对手的腹部和肋骨。

    这些招数阴狠而致命,与他之前飘逸的风格截然不同,但却极大地丰富了他的战术选择。

    他正在从一个优雅的剑客,向一个武器库完备的重装战士转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