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亮剑:旧的意大利炮我放转转回收 > 第91章 机动性的瓶颈

第91章 机动性的瓶颈

    李虎推开指挥部的门,脚步有些沉重。

    身上的军装已经被汗水浸透,腰间别着的步话机还在发烫。他在门口站了几秒,深吸一口气,这才走进去。

    “连长。”

    陈峰正站在地图前,手里拿着红笔。听到声音,他头也没回。

    “说。”

    “任务完成了。”

    李虎走到桌边,把一份沾满泥土的战报放在桌上。

    “七个据点,全拔了。鬼子一个小队,伪军三个排,全歼。”

    陈峰转过身,看着他。

    “伤亡?”

    “轻伤三人,无阵亡。”

    “缴获呢?”

    李虎顿了一下。

    “很多。”

    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油纸包,打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清单。

    陈峰接过清单,扫了一眼。

    “东西呢?”

    “还在路上。”

    李虎挠了挠头,声音低了下去。

    “弟兄们正一趟趟往回背。”

    陈峰的手停住了。

    “背?”

    “嗯。”

    李虎点点头。

    “人背马驮,能用的都用上了。但东西太多,弟兄们已经跑了三趟,还有一半没运回来。”

    陈峰放下清单,走到窗边。

    外面的训练场上,几十个战士正扛着麻袋,一趟趟往仓库搬。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

    “这些是第几批?”

    “第四批。”

    李虎走到他身边。

    “连长,这样运下去,至少还得三天。”

    三天。

    陈峰的眉头拧了起来。

    “部队现在在哪?”

    “分散驻扎在七个据点附近。”

    李虎指了指地图。

    “我让他们原地待命,等物资运完再回来。”

    陈峰没说话。

    他走回桌边,拿起那份清单,手指在上面一行行划过。

    “粮食三吨,按每人每天一斤算,够全连吃五天。”

    “弹药五吨,能打三场中等规模战斗。”

    “六门炮,十二挺机枪,加上那些步枪……”

    他抬起头,看着李虎。

    “这些东西,如果全靠人背,需要多少人?”

    李虎愣了一下。

    “这……”

    “算不出来?”

    陈峰拿起笔,在纸上写起来。

    “按每个人负重五十斤算,粮食三吨,需要一百二十人次。弹药五吨,需要两百人次。炮和机枪,至少需要五十人次。”

    他停下笔,看着纸上的数字。

    “总共三百七十人次。”

    “全连现在有五百四十人,扣除警戒和伤员,能用的只有五百人。”

    “一个人跑一趟,只能把东西运回来三分之二。”

    “要想全部运回来,至少需要两趟。”

    陈峰把笔扔在桌上。

    “两趟,就是四天。”

    李虎的脸色变了。

    “连长,那……”

    “还没完。”

    陈峰打断他。

    “这四天里,部队必须停止所有行动。”

    “没有进攻,没有转移,所有人都在当搬运工。”

    “而且,运输路线一旦暴露,鬼子的援兵随时可能赶到。”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那七个据点上。

    “我们打了七个据点,鬼子不是傻子。他们很快就会发现,会派人来查。”

    “四天时间,够他们把咱们包围三圈了。”

    李虎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那……咱们还运不运?”

    “运。”

    陈峰的语气很平静。

    “但这次过后,不能再这么干了。”

    他转过身,看着李虎。

    “利刃一队的战术,核心是什么?”

    “快速突击,打完就跑。”

    李虎脱口而出。

    “对。”

    陈峰点点头。

    “但现在呢?打完了,跑不了。”

    “缴获的东西越多,部队的负担就越重。”

    “火力再强,机动性跟不上,就是个活靶子。”

    他走回桌边,拿起那份清单。

    “这次是七个据点,下次可能是十个,二十个。”

    “如果还是靠人背马驮,咱们的部队就会被缴获物资给拖死。”

    李虎沉默了。

    他知道连长说的对。

    这次清剿行动,打得确实漂亮。但运输的过程,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弟兄们背着几十斤的东西,在山路上走了两天两夜。

    有几个人脚都磨出了血泡,还在咬牙坚持。

    “连长,那咱们该怎么办?”

    陈峰没有立刻回答。

    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脑子里飞快地转着。

    人力运输,效率太低。

    畜力运输,山路不好走,而且目标太大。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

    机械化。

    他停下脚步,看向窗外。

    训练场上,那些扛着麻袋的战士,还在一趟趟往返。

    每个人都累得像条狗,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必须解决运输问题。”

    陈峰的声音很低,但每个字都砸在李虎心上。

    “否则,火力再强也是空谈。”

    他走回桌边,拿起那支红笔。

    “打了就跑的战术,前提是能跑得了。”

    “现在咱们跑不了,是因为腿太短。”

    “要想跑得快,必须实现摩托化。”

    “摩托化?”

    李虎愣住了。

    “就是用汽车运输。”

    陈峰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

    “从野狼谷到最远的据点,直线距离五十公里。”

    “人走,需要两天。”

    “汽车,只需要两个小时。”

    李虎的眼睛亮了起来。

    “可是连长,咱们哪来的汽车?”

    陈峰没说话。

    他只是看着窗外,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会有的。”

    李虎想问,但看到连长的表情,又把话咽了回去。

    “你先去休息。”

    陈峰挥了挥手。

    “让弟兄们抓紧时间,把剩下的东西运回来。”

    “是。”

    李虎敬了个礼,转身离开。

    门关上后,指挥部里只剩下陈峰一个人。

    他站在窗边,看着外面那些忙碌的战士,脑子里已经开始盘算起来。

    汽车。

    这个时代,汽车是稀罕物。

    就算是中央军的主力师,也未必每个团都能配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