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仙山奇谈 > 第四章 云梦仙境

第四章 云梦仙境

三年之后……

    黎明,群山。

    太阳似那红色圆盘一般,从山头薄雾中渐渐升起,半掩在一棵棵松柏树之后,红云翻滚的朝霞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半刻钟之后便金光万道,而那层淡雾也不堪一击,阳光丝丝缕缕穿过树枝间的空隙,照向这幽静奇美之地。

    云梦山,地处燕国西部,临近赵国,山势耸拔、山青水碧,环境优美有如世外桃源,是隐士生活的不二选择,也是北方少有的清幽之所。

    关于云梦山的由来,据说是伏羲与女娲的女儿云梦的化身,百年来也渐渐成为修真者向往之地。

    此时的云梦山,在朝阳的光芒中越发显得神秘。

    云梦山上有石殿多间,均为依山靠崖而建,称得上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保温隔热、冬暖夏凉。

    这些石殿均为天然石窑洞经过精心装修而成,拱形门窗甚是巧妙。

    屋前有位仙风道骨、精神矍铄的老者,身披鹤氅道袍,身后背剑,手执拂尘,年纪约百岁上下,神清气朗,花白须髯撒满前胸,一双深邃的双目神光炯然,凛凛有威。

    即使再好的画家也难以画出他的仙风道骨以及威严的形像。

    老者的面前不远处有几个弟子正在练功,老者微笑的用手缕着胡须,并频频点头以示赞许。

    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长得皮肤白皙,相貌英俊,精瘦而结实的身板,外穿交领大袖蓝色道袍,披白色雪貂皮,束发白玉发簪别顶,几缕青丝飘于额前,身材高大,挥舞着手中长剑,使出一招流星赶月。

    再看对面一个少年,年纪约和对面少年相当,腰大身长,面似黑炭、大脑门子高颧骨、二道浓眉粗如手指一般,长着独头蒜的鼻子,高挽牛心发卷,一身黄色黑边道袍,虎背熊腰,扛起一架铜鼎估计不在话下。

    黑脸少年马上回击一招金龟亮背,白面英俊少年又使出一招仙人指路,对面马上回击一招迎风掸尘……

    你来我往,两个高大却又十分灵活的身影搅在一起,如一对南山猛虎、两条北海苍龙,比的好不热闹。

    “唰……铛……铛……”无形的剑气将二人包围其中。

    当头劈下,离前额只差毫分;用力刺来,望心坎只差半指。

    突然老者示意让几个人停止比剑:“神要静,机要准,遇敌不能静,纵然有招也无用。求胜欲望过强,心太急是不行的,心急了必然不能心静,拆招必然混乱。”

    几个年轻的少年都专心的听老者的教诲,不约而同的跪下拜老者:“多谢师父教诲,弟子谨记在心!”

    老者接下来从背后拔出一把剑,只见这把剑明晃晃,紫微微,亮堂堂,耀眼夺神,刃如秋霜、剑气冲霄、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

    老者挥舞长剑闪转腾挪,人随剑转,左盘右旋,刺、劈、挑、挡、抡、切……

    纷纷乱舞如梨花一般,点点横飘似瑞雪无二。剑气所到之处如千万道电光,昆仑叹息、日月失色。

    直看得一群徒弟目瞪口呆,嘴张开后就再也没闭上。

    此老者为云梦山玄微门玄微真人,门下现有七大关门弟子:吴东日、郑子月、张亦星、孙辰、谈正风、凌云、闻雨,被称为玄微七星。

    有诗赞曰:玄微七星风云起,文韬武略与天齐。

    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诗词夸赞虽然言过其实,但也正是证明了他们几人带给那个江湖的惊艳!

    尤其是弟子谈正风和凌云年纪轻轻便修为颇高,拜师玄微门后的短短几年,江湖上便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传说:驰走风云,鞭挞海岳。

    这八个字形容这两人不仅技艺高强,来无影去无踪,更是夸赞了他们的行侠仗义之举。

    此身着交领大袖蓝色道袍的英俊少年为谈正风,性格沉稳,目光刚毅,人称“玉面飞龙”。

    六弟子凌云,就是那位长着独头蒜鼻子的少年,因为身材魁梧,面似黑炭,活脱脱一个巨灵神,人送绰号“赛巨灵”。

    刚才比剑的便是五弟子谈正风和六弟子凌云,两个平日关系最为亲密的师兄弟。

    玄微真人道:“今天早上就先练到这里吧!”

    适才师父的一番剑法让几个徒弟大开眼界,他们虽然在师父门下学了几年剑法和修真之术,但却从未见过师父演练过如此精妙无比的剑法。

    几个师兄弟凑在一起,二弟子郑子月笑道:“大师兄刚才看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嘎嘎!”

    大弟子吴东日面带愠色:“老二,刚才你不也是一样吗?以后在师兄面前要懂得尊重!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你不说话别人不会把你当哑巴!”

    这位二弟子郑子月,鼻孔掀而露,眉毛短而促,毫无个人主见,平时都是屁颠屁颠的跟在大师兄身后,是大师兄的跟屁虫,听了大师兄的话吐了吐舌头,不再说话。

    大师兄吴东日不愧口才一流,说话都一套一套的,单以口舌之利来说他已经深得玄微真人真传。

    一群人连连称是,只有五弟子谈正风独自走到悬崖边,抬头看着那初升的太阳,眉头紧蹙,若有所思,犹如石雕一般,额前几缕青丝以及宽大的蓝色道袍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六师弟凌云走到谈正风旁,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五师兄,一切都过去了,别总一个人黯然神伤了,开心点!”

    说完,他和几个师兄妹去跟师傅一起打坐了!

    谈正风看着师兄弟的背影,又再次陷入了那些不堪回首的回忆之中……

    玄微真人踱步走入九元殿中,盘膝坐在屋正中一个圆形蒲团上,闭目养神。

    老真人心中暗想:已经修真几十年,虽然功法已臻化境,但仍然没有达到修真的最高境界,已经一百岁有余了,不知道在有生之年还能否最终修真成功,哎!

    修真悟道确实相当不易,如果简单,岂不是凡人均可修真成功?

    那需要修真者资质、心性、悟性、丹药、功法五个方面都比较突出才有可能。

    难道是自己资质平庸?或是定性不足、悟性不够?亦或是丹药修炼的问题?

    这位玄微真人通天彻地,无所不能,在世人眼中他已成为人界半仙,被世人称为万圣之祖。

    他曾在数十年前入云梦山采药之时,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本几百年前陆压道人遗留的无字天书,又觉得云梦山实在是一个修真养性的绝佳之地,便在此开门立派,号称玄微子,世人也称其为玄微真人,所创门派即为玄微门。

    玄微真人星象八卦、占卜之学远超那周文王姬昌;兵学六韬不输姜尚姜子牙,排兵布阵,鬼神莫测,变化无穷;修道玄学之术学究精深、冠绝华夏。

    弟子门人无数,座下弟子或是长于兵法成为国家良将,或为政客成为政坛精英,翻云覆雨,皆为人中之龙,大有作为。

    虽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滔滔历史长河中,能培养出如此多的贤臣良将的宗师,除了他玄微子之外没有第二人。

    正所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要说起谈正风和凌云这几年都学到了一些什么本领,那可不是简单的防身之术。

    兵法、阵法、占卜、炼丹之术都有所成就,只是每个徒弟都有所侧重而已,其他的诸如玄微门独门秘技混元霹雳、乾坤护体、玄天剑法、本经阴符七术……尤其是谈正风和凌云,对这些掌握的炉火纯青。

    念起金光神咒、本经阴符七术便可邪魔不侵,混元霹雳更可使魑魅魍魉灰飞烟灭。

    运用乾坤护体便可使身体坚如磐石,刀枪不入……

    说起这乾坤护体之功,其他门派也有类似之功,比如昆仑派的纯阳护体,华山派的剑气护体,无极派的金刚护体等,虽说效果稍有不同,但总体大致相似。

    多年前玄微门也曾红火一时,因为孙膑、庞涓、苏秦、张仪几人的影响,玄微门曾长期雄踞于武林之首,其后便开始渐渐式微,直到前些年收了谈正风和凌云等人之后,依靠着自己近些年修为地飞涨以及几个出色的弟子,玄微门才又重新引起九州各大门派的重视。

    玄微子心想如果自己这一生不能修真成功,就只能寄希望于几个弟子了。

    几位得意弟子当中,他最为看重的还是五弟子谈正风和六弟子凌云,悟性很高,也很刻苦。而其他几位弟子重心都在研习天文地理、兵法、谋略和丹药。

    谈正风看着有些木讷寡言,不知道是否因为身上背负太多的仇恨而无法释然。但他身上似乎有着无穷的潜力,灵根更是让他这位师傅惊奇。

    修真悟道一点就通,连玄微真人都自叹不如。

    尤其是正风臂膀上的勺子形状的胎记,很是奇特。对八卦五行和天象研究颇深的玄微真人感觉这个形似七星的印记不是简单的一个胎记,其中必有来头。

    而凌云虽然资质很高,悟性也很高,但无奈心性飘摇。

    至于七弟子闻雨,那是自己的外孙女,性格活泼,平日跟几个师兄打打闹闹,倒也快活,好似从来没有什么烦心事。据当时古籍记载修真成功者大多为男儿身,女人修真成功的先例少之又少,玄微真人也从没对她抱有什么期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