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袁阀 > 袁阀4,回忆

袁阀4,回忆

    刘夫人,袁绍次妻,子嗣,袁熙,袁尚,太祖畏而爱之,谥号,武穆皇太后。

    在宣武帝袁熙发展早期,给予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并多次提点袁熙。

    在后期的夺嫡之争中,让袁熙处于有利态势,虽然偏爱袁尚,但最终还是顾全大局,选择了袁熙,也无可奈何。

    毕竟当时,袁熙大势已成,刘夫人是袁绍的正妻,这点政治觉悟,还是有的。

    不过刘夫人善妒,所以袁绍的其他妾室,都活的战战兢兢,讨厌万年公主。

    因为她觉得,万年公主的架子,比她刘夫人还大,所以很不忿,不待见刘妍。

    袁绍去世以后,有所收敛,毕竟知子莫若母,这二儿子,不一定,惯着自己。

    为人子者,亲有过,当极而谏之,此乃大孝也,曲意迎逢,以增其恶,此乃小孝也。

    许褚,字,仲康,为神策军三卫之一,虎卫都统,同祝公道一起,拱卫宣武帝安全。

    是袁熙年少时,招募的第一员武将,后随宣武帝,南征北战,威名赫赫,负伤百余处。

    宣武帝被吕布追杀时,只有许褚在身边,才得入睡,故被袁熙赐爵,虎侯。

    后被民间画为门神,宣武帝袁熙殡天后,哀伤至极,咳血而死,晋明帝感其忠义,着其灵位,配享太庙,入凌霄阁。

    袁熙:仲康何在?

    许褚:主公勿忧,许褚在此。

    貂蝉,又名,刁秀儿。

    夫君,袁熙,年幼时,被王允买下。

    袁熙登门求取,被王允拒绝。

    后被送入宫中,值十常侍之乱,逃回王府,董卓入京,惑乱朝纲。

    王允离间计,以貂蝉为饵。

    设下连环计,随后,袁熙带人,西入长安,刺杀董卓,期间,救出貂蝉。

    被吕布得知后,随带兵追杀袁熙。

    经过长街血战,袁熙一等人,带貂蝉逃出长安,当然还有,才女蔡琰。

    返回河北,改名为刁秀儿,后来为袁熙诞下一女,名,袁颖,为长公主。

    刁秀儿为人低调,且不参与,袁熙后院的争斗,是以最后,得到了善终。

    因为貂蝉,吕布视袁熙,为生死仇人,并多次追杀袁熙,并差点得手,儿女情长,英雄气短,不外如是。

    张纮,字,子纲,帝师,族弟,张昭,客居南阳时,宣武帝登门拜访。

    袁熙,门前立雨,张纮感其诚,遂出仕袁家,为袁熙出谋划策。

    隐居幕后,并担任黑冰三卫之一,暗卫总司,负责情报收集和分析。

    为袁熙建立了,完善的情报网络。

    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后出任大鸿胪,主持外交事务。

    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

    临终之际,向宣武帝建议。

    迁都长安,以固社稷,被晋明帝定为,凌霄阁功臣之首。

    而且,张纮根据,袁熙的指示,一手策划了,对曹操父亲,曹嵩的暗杀行动。

    蔡琰,字,昭姬。

    前夫,卫仲道,袁熙宠妃。

    和宣武帝是冤家,因高月之事,怒嫁卫仲道,新婚当天,卫仲道暴毙身亡。

    后被遣返归家,途中相遇宣武帝。

    野史云为宣武帝,派人所为,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不过世人,多信此言。

    后袁熙进京,刺杀董卓,路遇蔡琰。遂藏于蔡家车队,后被吕布追杀,被蔡琰藏于家中,躲避追兵,受蔡琰所托,前往天牢解救蔡邕,并受其托孤之重。

    后解救蔡琰于蔡府,然后出逃长安返回河北,后以郑玄义女身份,嫁与袁熙。

    并为其诞下一女,名,袁瑶。

    后来,在袁熙的支持下,着手修编汉史,继承蔡邕遗志。

    也正因为此,蔡琰远离了,后宫的权力斗争,在汉史完成后一年,因病去世。

    烽火乱世,才子佳人。

    。。。。。。。。。。。。。。

    邺城,将军府。

    “淳于世叔,以前你是怎么,跟我父亲的。”袁熙好奇问道。

    “大将军,你可能会奇怪,我淳于琼好歹也是,西园八校尉之一,为什么心甘情愿,跟着你爹干,还每次待在最后方,自甘寂寞?要知道,我当年在西园校尉中,也算是一员猛将,和那些个世家子,买的官不同。我可是真刀真枪,才抢来的这位置。”淳于琼半真半假地说着。

    袁熙不可置否,当然他这话,袁熙也不会全信,毕竟,淳于琼的尿性,可。

    袁熙和他一起喝了点酒,便也聊开了。酒是好东西,拉进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什么话题都能聊得来,酒醒以后,敏感的话题,又都记不起来了。效果极好。

    袁熙借着酒劲,便问道:“哦?为什么啊?世叔说说看。”

    “贤侄啊,灵帝以后,这天下大变了。当年我以为能够,捧着西园校尉的官衔,在任上做个两年,平定河南的黄巾,积累点军功,然后在朝中靠着一些人情,说不定就这么平步青云,也能做到九卿,最不济,外放做个刺史,也未尝没有可能。可现在,你看,连皇帝自己,都避难到了许都。曹操放个屁,他都只能说香。哈哈哈,真是讽刺,幸亏我当时,跟对了你父亲,不然,我也在许都了……”

    “哈哈哈!世叔说笑了。”

    见淳于琼如此,袁熙不禁莞尔。

    当初汉帝从长安逃出来,分别遣使送信,给曹操和袁绍。袁绍手下,沮授建议迎接天子,而郭图和淳于琼,一文一武,则力主不要去,理会这个落魄皇帝。

    所以,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眼前淳于琼这个酒鬼,对汉朝天子,是没多大好感的,当然父亲袁绍也是。

    天子对于曹操来说,很重要。

    但是,对于袁家来说,也就那样吧。

    淳于琼举起酒杯,朝袁熙举了举,笑道:“你爹和我这一辈人,年轻的时候,想的都是,如何匡扶社稷。你爹当年,在何进下面做事,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剪除阉宦,驱逐外戚,恢复士人朝廷,中兴汉室。到底也是想过,做点事情的。年轻的时候,心比天大,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事实呢,董卓入京,往所有人头上浇了一盆凉水,唉,不堪回首啊。”

    自己父亲袁绍的野心,可比淳于琼说的大多了。不过不能明言而已。

    他们袁家三代人,可都是枭雄呢。

    祖父袁隗,父亲袁绍,自己袁熙。

    哪个不是在窃国,还中兴汉室,那只是一块牌面罢了,唉,没办法。

    花白胡子的淳于琼,显然也不知道,袁熙在瞎想些什么,看他表情单一,认真地听着,便继续道。

    “大将军的父亲,也就是袁公,他还是一如既往,不顾董卓的威胁,只身返回渤海郡,立刻起了义兵,召集满天下的英雄,一起讨伐董卓。而我那时候,仍旧是浑浑噩噩,对这朝廷还抱着期望。但终究,这天下倾塌了……”

    袁熙不禁笑道:“天下,没有倾塌,只是,世叔你的心倾塌了。”

    淳于琼一愣,没有想到袁熙他,能说出这么有禅理的话,其实对于袁熙来说,这天下分分合合,董卓之乱,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只能算是很小的一出罢了。

    而对于淳于琼来说,由于自小接受的世界观,是基于汉室江山的版图。

    所以,当江山社稷,被董卓这样的人,搅得一片风雨的时候,他的世界,便倾塌了,当然,袁家更隐藏罢了。

    “可以这么说吧……”淳于琼道。

    “所以,我那时候,便投奔了你爹,自愿在他手下做事。原本我们是同僚,我们的上一辈,也是同僚,但这时候,身份差距就大了。联军散了,他取了冀州,扫平了整个河北。形式渐渐明朗,我也就看透了,也就认命了。这就是时也命也。若是没有董卓之乱,你爹未必能乘势而起,而我淳于琼,或也只能待在,原来的位置上,营营碌碌为顶上官帽,奔波一世。”

    袁熙脸色微妙,而又深邃说道。

    “世叔,你醉了。”

    后来,淳于琼守乌巢,阵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