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战国:开局一块地 > 1115 丈量天下

1115 丈量天下

    熊午良对赵章很感兴趣……非常感兴趣!

    这是个极品人才啊!

    而且和乐毅、秦开一样,都是六边形全能人才!如果说秦开是乐毅的青春旗舰版,那么赵章就是乐毅的plus版!比之乐毅更胜一筹!

    可惜,这样的人才,却不放心放在身边予以重用……

    那么这位曾经的赵王,从此就只能深居于宅邸之中,满腹的才华和抱负,终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为一捧粪土,可惜啊……太可惜了!

    漫长的沉默。

    良久之后,熊午良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含笑道——

    “赵国不战而降,为天下减少了许多刀兵……无论是新楚人,还是老楚人……总之大楚没有流更多的血。”

    “寡人决意——封赵章为‘赵君’!从此为我楚国之臣!”

    赵章惊讶了!

    保留‘赵’的封号、从而保留先祖牌位的香火祭祀——在【邯郸】的时候,这曾经是赵章向召滑提出的最重要的投降条件。

    彼时的召滑,对该要求予以无情地拒绝。

    没想到……在无条件投降之后,楚王居然又将‘赵’的封号赐还……

    这真是天大的惊喜……赵章一时间手足无措了。

    熊午良摆摆手:“不用拜谢了。”

    “你知道大楚的规矩——虽为赵君,却没有封地,只能领俸禄……而且爵位代代递减。”

    赵章苦笑道:“臣,安敢有此念……楚王仁厚……”

    熊午良懒洋洋地道:“寡人到底仁厚不仁厚,你心里清楚……我也清楚你心里有多清楚……以后不必再说这些没意思的虚话。”

    “汝这厮,有好大的能耐,锁在宅邸里养老可惜了。”

    “本王不能给你封地,但是能给你一项任务!”熊午良挑挑眉——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率领依旧愿意跟着你流浪的旧部,向西出发……”熊午良站起身来,指着书房里那面巨大的地图,手指遥遥一划。

    这副最新版的中原地图,上面已经仅剩秦、楚两国。

    熊午良拔出平南剑,向地图的左侧遥遥一比划——那里是楚国的【陇西】、【义渠】……赵章愣了:“楚王……臣不懂你的意思。”

    熊午良言简意赅:“比义渠更西!”

    “有多远,就走多远!”

    “我大楚的舰队,正在为寡人丈量天下的海洋……你赵章,就去为寡人丈量天下的土地吧!”

    赵章这样的人才,不用太可惜。

    可放在身边,又不敢用。

    把他派得远远的,用他的雄才大略,去对付中亚的阿拉伯、对付北边的斯拉夫、对付再往西的维京、普鲁士……

    熊午良对西方的历史不怎么了解,也不知道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方文明在自己这个时代是否已经产生——但不管怎么说,那里总会有人烟、总有那些欧罗巴人的先祖。

    ……

    赵章被天大的变故砸晕了脑袋,懵了!

    有多远,就走多远?

    “大王,你就不怕……”虽然这样极不明智,但是赵章还是按捺不住自己,问出了这个问题。

    熊午良傲然一笑:“怕汝在极西之地封邦建国、重建赵国?怕汝尾大不掉,埋头发展百十年后打回中原?怕你的新赵国对我大楚产生威胁?”

    楚王收剑回鞘,双手背负,淡淡道:“都是炎黄族裔,是赵是楚,又如何?”

    “寡人只要大一统。”

    “是赵是楚,又能如何?”

    “况且——寡人能打败你,寡人的后人就能打败你的后人。”

    “你最好搬得远远的,并且教育后嗣永远不要与我大楚为敌……寡人的子嗣们,未必会像我一样、愿意给你的赵国王族留下生机……”

    此时此刻,永远吊儿郎当的楚王熊午良身上终于散发出浓浓的王者霸气,就连赵章都被这股狂妄到无边无际的自信给震慑得神魂颠倒。

    赵章犹豫片刻,最终拜伏在地:“臣不敢……”

    熊午良哈哈大笑,看起来洒脱极了。

    赵章啊赵章,你还是太年轻咧……我熊午良是个多么稳健的人呐!

    若不是有绝对的信心让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能放你带着手下去极西之地?

    扯淡!

    各位读者们,不会真以为咱们熊老板是心胸宽阔之人吧?

    首先,赵章的队伍中少不了隐藏身份的青羽卫探子。

    其次……熊午良有曲阳书院在手。五十年内,说不定连枪炮都搞出来了……就算你赵章跑得再远,还能跑得过内燃机?还能跑得过火绳枪?

    只要楚国的曲阳书院在,技术就能永远保持****。

    那么就不怕赵章在极西之地举起反旗!

    你日后要是真敢试着脱离我大楚的掌控,我能派一打机械化装甲师前去平乱,信不信?

    ……

    随着赵国的覆灭,楚国在中原大地仅剩最后一个敌人了——秦国。

    在原计划之中,熊午良本想以‘第六次北伐’攻灭赵国,结果赵国却不战而降……既然楚国大军已经集结完毕,那么本着不用白不用的道理,楚王直接就下令将大军开赴秦国边境。

    公元前287年(楚王良十四年)九月,楚国的大军将秦国团团包围。

    楚王熊午良亲至军中,检阅三军,并且当众训示:“中原大地饱受兵灾之苦,至今已有千百年矣。”

    “寡人平灭五国,皆赖众将士用命。事到如今,只剩秦国还在与天下人为敌。”

    “今,孤决意兴兵灭秦,以一统中原,从此天下太平,后世亦可安居乐也……”

    “寡人希望:这是我最后一次率领汝等远征了……望三军奋进、毕其功于一役——诸君以为然否?”

    楚国的精锐大军齐刷刷用剑戟拍打着盾牌,尽情欢呼,然后齐刷刷呐喊起来:“北伐六国,以武止戈!山河一统,永消兵戈!”

    “楚王万胜!楚王万胜!楚王万胜!”

    滚滚的声浪,如同雷鸣一般席卷过天空。

    三十八岁的楚王熊午良站在检阅台上,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拔出腰间的平南剑,斜指天空。

    三军上下欢呼得更加热烈了——不乏有百战老兵激动得热泪盈眶,望着高台上的那个一袭王袍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

    武军老卒之中,很多都是当年的曲阳侯部曲。

    从当年的‘小主君’,到现在的‘楚王’,很多老兵已经跟着熊午良南征北战、鏖兵中原二十余载。

    或许,这就是跟在楚王的缺角王旗之下的最后一次远征了吧!

    “……山河一统,永消兵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