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宝宝的八字预测是什么样的?”
“我也只知道一点皮毛。”周至笑道:“刚刚和四表舅讨论了一点点东西,孩子年柱主星是食神;副星是正印;地势是沐浴。从年柱分析的话,一般属于斯文、有欢喜心的特性,喜欢按条理走,且较有口福,口感还特好,总能找到好吃的食物,为人有气质,纤细柔美。”
“那多半就会像雪珊姐姐了。”麦小苗点头:“别的不说,有了你这个干爹,口福和总能找到好吃的食物这条很准确了。”
周至笑道:“嗯,还有孩子小时候很快乐,较会思考,头脑好,读书学习静的下来。聪明,学习力强,小时候很会读书,一出生就有得吃,家境不错,比较孝顺父母。”
“不过小时候体衰力弱,会是让父母亲操心的小孩,另外虽然地产祖产都有,但是不值钱,没有祖业可以依靠,所以父母都是靠双手奋斗的人,另外家族大多由女大人主管着。”
“哇?!这已经很准确了啊!”麦小苗说道:“你说杨和他们在乡下有一座大房子,但是小时候家里一样很穷,是不是?!”
“呃……我其实不太信这些的,不过架不住喜欢这个的人太多,还都不爱学。”周至摇头:“在我的想法里边,命运预测有点类似量子观察,从你开始预测它的那一刻起,它就不会再是之前的它了。”
“而在儒家思想当中并没有宿命论这一说,任何人的命运,都是可以提升修养,学识,智慧,道德等多方面,得以改变。”
“我给你讲个孙叔敖的故事吧,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它埋了。然后一路哭着回家。”
“他的母亲见到了,就问他为什么哭。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母亲又问道:‘那蛇现在在哪里呢?’孙叔敖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他的母亲说道:‘我听说暗中做好事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所以孩子你一定不会死的。’”
“后来自然是无事儿,孙叔敖还做到了楚国的令尹,也就是国相,还没有开始展开治理,因为其高尚的品德,‘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后来治理国家果然如国人所愿,生平廉洁简朴,楚国的人都赞誉他,《史记》称他为‘循吏’第一。”
“所以你看,我们中国人其实更信‘事在人为’,也就是孙叔敖母亲所说的‘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生辰八字所能影响的命运不算什么,关键还是看一些人生转折的时刻当中,个人的选择。”
“但是该算的还是要算,该补的还是得补。”麦小苗点头表示认可周至的说法,却依然在坚持另一套。
“哈哈哈哈……”周至乐了:“小苗你说得很对,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崇尚的另一套东西了——实用主义!”
“今天有点累了,”麦小苗打了个哈欠:“我又有点想宝宝了,明天我们早点去医院吧。”
“行,顺便给他们带早饭。”
一夜无话,第二天等周至和麦小苗拎着一袋包子油条,拎着一保温壶豆浆来到医院,发现冯雪珊正在杨和的搀扶下在楼道里慢慢踱步了。
“医生让这样动的?”周至担心地上前问道。
“嗯,医生说像雪珊这种情况,六到十二小时就可以缓慢走动了。”杨和笑道:“算下来雪珊是昨晚分娩的妈妈里边,情况最好的了,医生说都是饮食控制得好,没有让胎儿过大。”
“昨晚张哥后来不知道怎么样了。”
“我热奶的时候遇到了。”杨和说道:“是个八斤的大胖丫头。”
“差这么远?这B超也太不靠谱了吧?”周至说道:“预测六斤多,实际八斤多,难怪顺不下来。”
“是啊,遭了两茬罪。”
“孩子奶水怎么样?”麦小苗关心起了娃娃:“雪珊姐姐今天可以吃肉蛋鱼了不?”
“鲫鱼汤或者黄辣丁汤应该是可以的吧?”周至说道:“要能吃的话我一会儿去买。”
“医生说可以。”杨和说道:“雪珊有胃口没?也不用去买,老丈人这次带了一桶黄辣丁上来。”
“哦对!”周至一拍脑门:“都差点给忘了今天二老要上来,他们还带了活鱼上来?真是豆腐搬成肉价钱。”
“江里打的,滋味和塘养的不一样。”杨和说道:“还有青果和猪肚。”
“这个也挺重要的。”周至点头,青果就是橄榄,按照夹川传统,产妇生产前后都要用青果炖猪肚汤清“胎毒”。
青果蜀都压根就没有卖的,这玩意儿是热带亚热带的特产,蜀中就只有产荔枝桂圆的蛮州夹川能够产这玩意儿,加上又酸又涩,除本地人喜爱那一口回甘,还真没啥外地人喜欢吃。
所以真得从夹川带。
不过猪肚也带就有点过份了,但是也不是没道理,县里的猪肉一般都是从农村收的,基本都是养足了年份的土猪,而蜀都市场上卖的猪肉绝大多数都是饲养场的九月猪,从出生到屠宰一般就九个月,肉跟油都不香。
但是蜀都周边也不是没有县城或者小卫星城市,还有好些乡镇,比如周至军训的黄龙溪,那些地方市场上的肉品质就都不错。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扶着冯雪珊回到屋里,大家就开始吃早饭,麦小苗喜欢孩子,拿着个小馒头就守到婴儿床边上去了。
“孩子小名想好了吗?”周至给大家倒上豆浆,然后拿起一根油条。
“想好了,叫顺子!”大嫂开心地说道。
“顺子?”周至一愣,现在刚刚开始流行“炸金花”,一听说顺子周至先就想到了这个。
“啊,昨天生得顺顺利利的,雪珊也没受什么苦,我就说叫顺溜好了,不过顺溜有点土,大家商量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叫小顺子好听一点。”
“小顺子这个名字不错,”麦小苗伸出食指从娃娃握着的小手中间插过去,虚荣地认为是人家在握她的手指,满足得很:“一辈子顺顺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