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隆万盛世 > 1498洋楼设计

1498洋楼设计

    “六万大军攻倭,船队运输足够吗?”

    张科看向俞大猷和徐乔安,问道。

    自从知道内阁有意攻打倭国,张科也和魏广德一样,仔细研究过蒙元两次渡海作战的经过,总结其失败的教训。

    两次渡海作战,蒙元的准备其实都有不足,他们只为军士准备了足够的运输船只,但是携带的补给却少得可怜。

    这样的作战,如果是突袭,趁对手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掠夺,以战养战的方式维持粮草。

    但如果对方有了防备,坚壁清野,则这样打下去很可能最后因为补给不足而导致失败。

    所谓的台风,只是加速了这个进程。

    台风灾害损失大量粮草,指挥将官优柔寡断,甚至临阵脱逃,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一鼓作气攻占大型城池补充物资。

    实际上第一次蒙元登陆倭国,是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一次,但就因为一个倭国大名率部决死冲锋,就让蒙元将官产生了误判,认为倭国的抵抗一直会很坚决,从“速战”变成考虑长期作战。

    这是第一次蒙元攻倭最大的失误,若乘胜追击,不至于被台风摧毁远征军主力。

    张科之所以询问水师的运输能力,除了一次性把兵部准备的六万大军送到倭国,更是要带足三月粮草等军需,这对于这时代的海上运力来说,绝对不是小事儿。

    郑和船队还不到这个人数的一半,当初都是侵举国之力完成的舰队建造工程。

    “水师还有部份福船停泊在营寨里,今年卑职会安排人维护,挑选水手,使其可以为大军提供一部分运力。

    若是还不足,抽调玳瑁城、旧港,甚至西海水师的大中型福船返回,加强水师的运输能力。”

    俞大猷起身抱拳道。

    西海水师虽然也是四海水师之一,但因其位置特殊性,其实是完全依附于南海水师的。

    兵部在早前组建西海水师的公文里也明言,受南海水师提督俞大猷节制。

    以后北海水师组建完成后,大概率也会成为东海水师的附庸,受其节制。

    “进入战时,水师可征调月港、松江府等口岸停泊商船运载物资,朝廷付运费。”

    魏广德开口说道,“对于不接受征调船只,朝廷收回船引,禁止其进行海贸。”

    谭纶闻言,看着魏广德欲言又止。

    不过终归,他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

    古代打仗,征调民间人力物力其实很正常,战争中都会大规模征调役夫承担运输辎重的任务。

    民间的马车等运输工具,同样会被征调,若是通水路,民船自然也在其列。

    谭纶也就是想到现在拥有海船船引的非富即贵,若是贸然征调,怕是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不过再想想此战的意义,他还是选择闭嘴不言。

    首辅和次辅都为了给朝廷“敛财”,船引,说到底也是为朝廷敛财用的。

    只要他们意见一致,那宫里态度就会很明确。

    如此环境下,那些人也不敢翻出什么浪花来。

    接下来就是一些具体实施办法,包括水师预先计算出福船等运载能力,兵部要大致划分好运兵和运粮所需船只。

    这些都是最初步的计划,至于真正实施应该是在来年下半年开始推动。

    不过锦衣卫对倭国的情报收集还要加强,特别是送回情报的时间,还要压缩,以保证情报的时效性。

    从兵部出来,魏广德没急着回内阁处理公务,而是让人把他抬到崇文门内大街上。

    在崇文门内大街和东长安街交汇处,属于澄清坊的临街位置,魏府一口气拿下大大小小十多个商铺,连带后面的院子一起买下来。

    这里,自然就是魏广德兴建京城洋楼的位置。

    马里奥和他徒弟盘帕萨特纳尼考察了京城附近的石山,在确定石料后,拿出了一个五层建筑的设计图纸。

    在建筑的东侧,还会有一个足有七层楼高的钟楼。

    钟楼不需要马里奥考虑,他只要把钟楼建造出来,中规中矩即可。

    实际上,这次出兵部前,魏广德已经单独和俞大猷说了一句,让他联系壕镜的钟表匠,看他们是不是直接来一次京城,帮他在楼钟做出来。

    自然,魏广德会为他们提供路引,保证钟表匠师来京城的安全。

    整个工程计划明年初开建,不过除了临街的铺子会一直经营到正月十五以后再拆除外,其他的都已经开始拆毁和打地基。

    预备的部分石料也分批拉进城,储存在那些地方。

    这绝对是四九城除营造都城以来最大的工程,仅此于嘉靖朝修建外城城墙的工程量。

    大批石料完全靠人力运输,安装,魏广德都考虑到时候让人走朝阳门进城,免得在外城绕来绕去。

    魏广德这次过来,就是看看前期的准备工作。

    大明建筑的低级和西洋建筑是大大的不同,所以需要这两师徒一直看着,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失误。

    同时,也有实地查看,完善设计图纸的目的。

    到了东长安街尽头,算是到地方了,这里人流如织车水马龙,丝毫看不出很快这里就会变成一个大工地的样子。

    只是在两栋木楼之间一个巷口,那里已经放下一个栏杆,禁止闲人进出。

    魏广德的轿子就停在拉杆外,放下的栏杆早就被移开,魏广德已经在出来迎接的魏府管事引领下走进了里面的工地。

    “老爷,按照你的意思,对拆毁的房屋都反复浇水,好在这里面就有三口水井,取水倒是方便。”

    受到后世工地降尘的要求,魏广德也要求手下这些大明工匠在拆毁房屋时多浇水,减少灰尘弥散。

    效果也是有的,至少比不用要强了许多。

    “水井和马里奥说了吗?都要保留下里,作为洋楼洒扫用水使用。”

    大明京城能喝的甜水有限,他们喝的都是京郊山泉之水,而京城里普通百姓则是喝河水,这也催生出水工,每天就是不停往京城各个坊市送水售卖。

    这样的高价水,当然不能用来洒扫用。

    所以城里苦水井的咸水就是最好的水源,每年可以省下不少水钱,也不浪费。

    “已经说了,马里奥已经标注了水井的位置,说会把他们建成单独的水房,保证井水以及可以取用。”

    管事急忙说道。

    这些,都是单靠拍脑袋设计想不到的,只能设身处地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才能拿出最完美的方案来。

    周围显得很是杂乱,推倒的墙体,散乱堆迭起来的木材,还有碎裂的瓦片,就像这里刚刚经历过一场浩劫一样。

    一角,一群人聚在那里。

    “那边什么情况?”

    魏广德指着那群人问道。

    “那是马里奥的徒弟盘帕萨特纳尼在带人做下水道。”

    管事急忙答话。

    “对了,大兴县衙的人来看过没有?”

    听到下水道,魏广德马上就重视起来。

    别觉得四九城是天子脚下,各方面设计都应该尽善尽美,实际上北京城的排水功能一直有问题,遭遇暴雨天京城出现洪灾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要出现暴雨,城里就会因为城墙阻隔很难快速排出雨水,导致城里一片泽国,过去那些飘荡在水面的粪便更是让人不忍直视。

    所以京城权贵之家,往往都会在院子里垒砌小山,之上修建楼阁,就是躲避这种天气的。

    普通人家,只要有条件,也都会建楼阁避雨。

    隆庆年间魏广德下了大力气,让大兴县和宛平县与工部街道厅配合,疏通城内水渠,就沿着城内主街完成了下水道的建造,其上铺石板,定期进行清理。

    又对城里行走的马车骡车进行严管,勒令必须给骡马吊上粪便收集袋,又从京营余丁里选调一些负责街道清扫,安排粪夫除了往城外运粪便之外,还把城里垃圾也都带出去,四九城方有了今日干净整洁的样子。

    商人们一开始对于要他们出钱保洁很不满意,不过时间长了,效果显现出来,京城一改屎尿遍地,奇臭无比的面貌,现在各家也都不抵触,县衙差役挨家挨户收清洁费也变得容易起来。

    现在谁进入四九城,不伸出大拇指夸一句“不愧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

    之前欧罗巴使者进入四九城,那也是上上下下到处看,还不断记录。

    可以说,四九城绝对是这个时代天下一等一宜居之地。

    这一套,已经被编撰成册,下发各地州府,南京、凤阳、天津和松江府也开始行动起来,按照京城的样子清理城市街道,疏通排水沟渠,建立城市下水道系统。

    只是因为城墙的原因,四九城下水道是没办法建成欧洲那种一人多高巨大的地下城市系统的样子。

    偶尔也会因为暴雨导致排水不畅,部分路段积水严重,但也比早前好了不少。

    “已经看过来,准备两条排水沟渠,一条通御河,一条走崇文门地沟出去,现在盘帕萨特纳尼就是在监督工匠用罗马砂浆做下水道。

    那东西砌石块都也坚固,十分好用。”

    管事口中说的罗马砂浆当然不是现代的水泥,而是十六世纪欧洲建筑中大量使用的一种类水泥物质,由石灰和火山灰混合而成,属于古代水泥的一种。

    火山灰是从大同拉来的,为了找这东西也是费了不少劲。

    毕竟,马里奥他们可不会用中国传统建筑材料,那种用石灰、黄泥浆以及糯米砂浆等多种材料混合,或者石灰、黏土和细砂精制而成的三合土。

    他们还是习惯了用欧罗巴传统的罗马砂浆,当然这种材料其实也确实很好用。

    罗马砂浆在西方应用已久,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防水性,但它却无法抵御海水的侵蚀,而现代水泥正是为了解决在海边建造灯塔而被工程师研究出来的。

    “嗯,马里奥呢?”

    魏广德随即问道。

    “在那边屋里。”

    虽然后面建筑基本被拆除,可还是留下三间正屋作为办公场地之用,魏广德进去就看见马里奥正围着一张桌子,用尺子进行勾画,还不时在旁边空白纸上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在他旁边,几个年轻的匠人则是在用心学习马里奥绘图的方法,思索这么绘制的原因。

    马里奥当然不会主动告诉他们设计的奥妙,实际上西方人丝毫不比中国古人笨,中国都讲究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什么传男不传女等习惯,在欧洲其实也是类似的。

    一切,只能是他们自己摸索。

    对此,魏广德早有预料,也不意外。

    他给的工钱可不包括培训费,马里奥当然没义务传授什么知识。

    “马里奥,图纸修改的怎么样?”

    魏广德走过去,开口问道。

    “魏大人,底层的修改已经差不多了,我还需要反复核对,免得出现疏漏。”

    在通译的帮助下,魏广德开始和马里奥进行交流。

    因为需要保留水井,所以三处需要改变设计用途,都是尽量不改动支撑柱,免得楼上也要重新设计。

    魏广德盯着图纸看,这时代的图纸相比后世简单很多,见多识广的魏阁老还是大概能看明白。

    “马里奥,你的设计很不错,特别是建筑整体外观,我很满意。”

    魏广德先夸奖一句,随后继续说道:“可是,你们欧罗巴的建筑,不考虑厕所的吗?”

    明代建筑强调等级制度和皇权象征,厕所被认为可能损害建筑的整体庄重性,尤其在皇家宫殿设计中更注重精神象征而非实用功能。

    不过民间建筑,特别是在明代后期已经逐渐出现简单厕所设计,但皇宫及大型官式建筑仍延续无厕所的传统。

    当然,不是真的就无厕,只是在建筑之外,如宫墙外夹道等地,以砖砌成长条拱道。

    魏府前后院都被他搞出了这东西,就是方便,不可能这么大一个建筑还采用无厕设计。

    四九城内已经有官府建造的公厕,在各处大街上都有,就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屎尿遍地的场面。

    魏广德的话让马里奥就是一愣,和大明一样,欧洲这个时期也未将厕所纳入房屋设计,都是在屋外临时搭建或独立而建的室外设施,绝对不会和主体混在一起。

    “魏大人有什么意见?我看大明入厕也是如此啊,都是在外面搭建木屋,放置马桶”

    马里奥不解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