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三百四十二章 囤盐出关

第两千三百四十二章 囤盐出关

    金隆壻看着窦达道差人送来的书信,眉头紧锁,一脸费解:“这厮倒是变得快,前脚打了咱们的人,后脚就送来了盐,还送了赔礼。”

    师爷周冠思忖了下,笑道:“想来是有人警告了这人,让他不得不低头。毕竟是外地人,不知深浅,闯出了祸。”

    金隆壻拿出火折子,吹出火,将书信点燃,丢到一旁的火盆里:“都司里面似乎有大的动作,朝廷也在勒令布政使司大量收储粮食,并供军需,这像是要打仗的前兆。”

    周冠却摇了摇头,认真地说:“老爷,不太像要打仗。要知道朝廷若是要北伐,那必然是粮草先行,只让布政使司收储粮,可供不上北伐大军所需,没有大量征调百姓,北伐一时半会就打不起来。”

    “兴许只是朝廷在备战,或是备灾。像是洪武十六年、十七年,也有大批粮食北运,不少人在揣测是否要北伐了,可结果,只是为了安置山西移民。”

    金隆壻想了想也有道理,光储粮,不调人,那没用。

    要征民服徭役,必然经过布政使司,这事瞒不住自己。

    金隆壻放下此事,正色道:“不管如何,八月将至,我们必须安排人出关一次,将盐送出去,换一批物资回来,尤其是牛与战马。再拖下去,那些人可就等不了了。”

    周冠手中羽扇微动,面带忧色:“这事确实不宜在拖下去了。只是金参政,这事太过危险,盐荒背后之人的身份也没查清楚……”

    金隆壻一拳打在桌案上,冷厉地说:“危险?我如何不知危险,这是杀头的勾当!可我有什么办法?朝廷若是愿意出手,愿意多给钱粮,我还至于走上这一条路?”

    “上面的人就是这般,只管下命令,强硬至极,从不会管底下的人是死是活!尤其是曹国公李文忠来过之后,这事变得越发不利!好在曹国公走了,咱们囤积的盐也差不多了,该出关时,不能犹豫!”

    周冠叹了口气,想起什么,问道:“老爷,朝廷要建北平格物学院,听说学院里聪明人很多,咱们要不要请两个人过来——说不得,事有转机。”

    金隆壻摇头:“算了吧,可惜镇国公不在了。”

    说话间,有几分伤感。

    周冠知道金隆壻很推崇顾正臣,甚至都打算在洪武十七年好好见见顾正臣,商量商量眼下的事了,可顾正臣不知何故,顶着个河北巡抚使的名头,硬是没来北平看一眼,之后更是去了南洋……

    再后来,顾正臣跌落长江生死不明,至今没个音讯,想来是人没了,尸体没打捞出来,只能暂时搁置,要不然咋滴,随便找个尸体埋了,顾家人也不认啊,这子孙后代还需要祭拜,总不能拜错了人……

    管家金昌匆匆走了进来,急切地禀告道:“老爷,方知府签下令签,逮捕了黄大暑。”

    “黄大暑被抓了?”

    金隆壻脸色一变。

    这可是金飞鸿身边的小厮,他被抓,很可能威胁到金飞鸿。

    周冠看着担忧的金隆壻,言道:“我去一趟府衙吧?”

    金隆壻面色凝重,摇了摇头:“你去未必管用,将此案提级到府衙,原是希望同知龚坤出手,将此案早点结了。可现在看来,方必寿与那张致中都一样,是个硬骨头!”

    周冠低头思索对策。

    府衙也好,县衙也罢,虽然都在布政使司之下,可布政使司并不具备任免、罢黜知府、知县的权力,也就是说,知府硬起来,布政使到了面前也不必给脸色。

    只是官场嘛,通常没谁愿意得罪上级,所以许多人骨子软,上面暗示一下,说几句话,往往会当个顺水人情帮着办了。

    但总有些人,硬!

    周冠目光落到了一杯茶上,眉头微动,言道:“方知府敢抓黄大暑,必然是有人交代了什么。龚坤在府衙还是有些人,干脆,让一些人闭嘴!”

    金隆壻只做了简单权衡便点了头:“告诉黄大暑,他的家眷我们养了。至于监房里的孟家婢女,让龚坤出手吧。我们一旦出事,许多人都会没了活路。”

    周冠了然,赶忙去安排。

    计划很好,可执行上出了问题。

    方必寿虽然进入仕途没几年,可也清楚官场黑暗,知道有个词叫杀人灭口,索性直接在监房门口打起了地铺,还以案情重大,不准任何人私下探监,想探视可以,必须有陪同,经检验。

    至于白天,方必寿做得更绝,直接将人提审到大堂上,从早到晚的问话,总之,谁也别想有机会下黑手。

    一开始黄大暑无论如何都不开口,可在两日之后,方必寿改变了策略,也不提审了,就是不让黄大暑睡觉,只要一打瞌睡就敲锣,一连三日,黄大暑已经精神恍惚。

    方必寿拍了惊堂木,问道:“黄大暑,你是否给孟家传过书信?”

    “传,传过。”

    “传过多少次?”

    “很多,上百次。”

    “为谁而传?”

    “金少爷。”

    “金少爷让你传的信,都是些什么信,你可知内容?”

    “是,是哄女人开心的话,好,好让孟小姐钟情于金少爷……”

    龚坤看着这一幕,站出来公然反对:“方知府,如此折磨人不让人睡,他已神志不清,此时说话如何能信?若是因此带来冤案,那该如何?”

    方必寿看向龚坤,冷笑一声:“黄大暑代为传信,这事是孟家婢女、孟家管家的证词,他眼下不过是承认罢了。至于其他供词是不是虚假,龚同知不要着急,不妨听下去,到时候找找证据,两相验证一番便知。”

    龚坤看向黄大暑,沉声道:“你说话可要想清楚,莫要构陷他人!”

    黄大暑恍惚地点着头,只感觉眼前有些白茫茫。

    方必寿拍案:“黄大暑,孟小姐写给金少爷的书信,藏在何处,你可知晓?”

    黄大暑恍惚地伸出手,回道:“我知道,我知道,就在东厢房内,第三个抽屉里,那是战利品,少爷的得意之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