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谍影:命令与征服 > 第1820章,哐哐,哐哐,哐哐……

第1820章,哐哐,哐哐,哐哐……

    “哐哐……”

    “哐哐……”

    火车终于到达衡阳。

    新编第23师长张镜远已经等候多时了。

    “专员大人。”

    “张师长!”

    张庸下车来。和张镜远握手。

    还有他麾下的三个旅长。都是刘峙的心腹。但都不是黄埔生。

    包括张镜远在内,都是刘峙早期行伍时的部下。那时候,都是连长、排长什么的。现在都高升了。

    有张庸和刘峙的双重关照,这个新编23师就很特殊了。

    其他师都是两旅四团,但是它有三旅九团。而且满编,足足有18000人。

    在所有的新编师里面,它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即使是第五军麾下的新编22师,也无法相比。

    它的隶属关系也是很特殊的。不属于任何军、集团军,直接由九战区司令部指挥。其实就是刘峙。

    所以,张庸想到要调动的,第一个就是它。

    齐装满员。装备精良。

    之前在昆仑关战役的时候表现也不错。

    “不用防空。”张庸说道,“命令部队直接开进。不用担心空袭。”

    “是。”张镜远立刻传令。

    “广州附近的日寇航空兵,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专员太厉害了。”

    “不是我厉害。是国府空军厉害。”

    “那也是一样的。”

    张镜远内心明白得很。这都是专员大人的谦虚之词。

    国府空军要是没有专员大人的指挥,早就被日寇航空兵打的没影了。怎么可能有今天这般实力?

    要说里面的重要性,绝对是先有专员大人,再有国府空军。

    一旦专员大人撒手不管,国府空军三天之内就会被打回原形。甚至可能都不用三天。一天就足够。

    “上车吧!”

    “是。”

    张庸招招手。没有多说。

    好像确实不用这么谦虚。

    实情的确如此。

    如果没有他……

    准确来说,是没有系统,国府空军早就被打没了。

    现在,国府空军的油料,全部都是系统供应的。仅此一条,就已经是逆天。

    须知道,华夏自己是没有油料生产能力的,全部需要进口。

    现在,出海口都被日寇封锁了,油料怎么来?

    就算是苏联人愿意免费送给你,万里迢迢的运输过来,成本也是极高的。

    杯水车薪。

    根本没用。

    没有足够的油料,连维持基本的战斗都不够。更不要说是日常的训练了。

    现在各个机场,都有飞行员持续不断训练,就是因为有相对充足的油料。

    还有大量卡车运输。

    弹药也是系统供应。

    还有水泥……

    国府空军几乎就是出一点人而已。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在国府空军里面一言九鼎,连夫人都听他的。

    否则,单纯是停止油料的供应,国府空军立刻停摆。

    没有油料,所有飞机都得趴窝。

    “快!”

    “快!”

    大量的国军官兵有序登车。

    既然是运兵车,当时最大限度的往里面塞。

    塞,这个词语可能有点残酷。但是确实是这样。车厢里面全部塞满。

    不要指望有什么座位。都是闷罐子车。只有车厢。

    塞满的话,一节车厢就能装一百多人。一个整连。

    还有九节车厢是空的。就是可以塞九个整连。也就是一个团的步兵。

    但是只能携带轻武器。包括迫击炮之类的。

    其他苏罗通机关炮什么的,就只能是等下一波了。还有75毫米意大利炮也是。

    “张镜远!”

    “到!”

    “命令部队,不用携带重武器了,到了前线再补充。”

    “是。”

    张镜远心想,还有这样的好事?

    其实,火车运输,最麻烦的就是重武器。需要搬上搬下的。

    很浪费时间。还容易损坏。

    如果单纯运输人员的话,那就要快得多。

    张庸脑海闪过一些模糊的想法。但是又没有太完善。

    好像战区和部队可以分离?

    重武器放在各个战区,部队轻装调来调去。

    到了作战区域以后,才补充重武器。这样就能极大减少运输量。

    国军目前最缺的,就是运输压力。

    就连卡车,目前都是系统提供的。数量远远不够。

    美帝一个师就有上千辆的卡车。而国军一整个战区,才有几百辆卡车。

    那还是比较重点的战区。比如说第九战区什么的。

    如果是第四战区的话,绝对没有。

    “哐哐……”

    “哐哐……”

    火车终于可以继续前进了。

    装载人员足足耗费了一个多小时。国军的效率就是这样。

    幸好,张庸有足够的时间。

    世界战火已经熊熊燃烧,以后每天都是战火纷飞。

    所以,早点晚点,差别不大。

    闭目养神。

    重点监控两个区域。

    一个是台岛的松山机场。

    一个是海口的日寇机场。

    只有这两个机场是可以给广州区域提供空中掩护的。

    其他的日寇机场,都距离很远,望尘莫及。

    又或者,是日寇海军马鹿出动航母,提供舰载机支援。

    或许,零式差不多到时间登场了?

    能消灭零式吗?

    估计问题不大。

    反正都是埋伏。

    基本原则还是——我能打到你。但是你打不到我。

    现在,空指部地图很安静。

    暂时没有任何日寇战机起飞。只有国府空军的战机很活跃。

    都是在执行训练任务。又或者运输任务。

    重庆到长沙之间的民用航班,也开通了。

    还有长沙到洛阳、昆明等地的航班,也都陆陆续续开通。

    打仗是要打仗。但是生活也要生活。

    “报告!”

    “专员大人,桂林行营电报。”

    有参谋到来。

    张庸:???

    桂林行营?

    小诸葛要做什么?

    伸手接过来。

    内容倒是简单。一目了然。

    就是驻扎梧州、玉林附近的桂系部队,可以交给张庸指挥。

    总共三个师,都是之前和张庸一起战斗过的。

    番号分别是新编16师、18师、19师。他们的武器装备,都是张庸提供的。

    要说人员素质,可能一般。但是装备弹药,绝对精良。

    疑惑。

    小诸葛这是主动示好呢?

    一下子送来三个师。三万多人啊!都是齐装满员的。

    但是,有点奇怪,为什么这三个师,恰好在这里呢?

    是小诸葛之前早就预料到了?

    还别说,就连伟人都承认,小诸葛是有些小聪明的。

    打个电话。

    问问他想要做什么。

    启动5C通讯中心。接入桂林行营。

    之前的桂林行营主任,是钱司令。后来卸任。小诸葛接任。

    话说回来,小诸葛的兼职也是一大堆啊!

    不但是桂林行营主任,还是军训部部长。

    这个桂林行营,其实是负责指挥第四战区、第九战区的。

    理论上,刘峙也要被小诸葛指挥。

    只是光头都是直接插手。绕过了行营主任而已。

    所以,桂林行营真正能指挥的,只有桂省一地。

    简而言之,就是桂系内部自己玩。

    “喂……”

    “我是张庸。我找白长官。”

    “请您稍等。”

    很快,小诸葛就来听电话了。

    他本来是在重庆的,但是李长官去重庆之前,就离开了。

    总之,李、白两位,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重庆的。要么两人同时在外。要么一个人在外。

    几十年如一日。从来都没有疏忽过。小心驶得万年船。

    “白长官,是我,张庸。”

    “少龙啊,你到韶关了?”

    “还没有。”

    “路上还顺利吧。”

    “还行。”

    简单客套以后,张庸问起正事。

    结果,小诸葛含笑回答,说这三个师,不是他调来的。是张法(发)奎调来的。

    “张长官?”

    张庸感觉怪怪的。

    他和张法奎倒是打过很多次交道。

    但是每次都没有太深入的交流。对方也没有和他闲扯的意思。

    感觉就是对方很洒脱。好像什么都不太在意。

    眼下,对方明明是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但是全部权力,都扔给副司令长官余汉谋。

    导致很多人以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就是余汉谋。包括他张庸。

    余汉谋在韶关,负责指挥国军和日寇对抗。

    张法奎却是远在遥远的柳州,说是要养病。

    至于到底什么病,谁也不清楚。

    估计是懒得和光头打交道。不想和光头有来往。

    既然玩不过你,那我就躲。

    总行了吧?

    “对啊!这三个师都隶属第四战区管辖,调动去前线,顺理成章。”

    “哦……”

    张庸其实还是没有摸清楚小诸葛要做什么。

    只是敏锐的觉得,小诸葛是有私心。可能是想要从粤军手里搞点好处。

    之前,他趁着云浮、茂名等地兵力空虚,直接派兵将其控制起来。纳入桂系的管辖范围。一度让余汉谋很不爽。

    但是后来,也算是造成了既定事实。余汉谋自己鞭长莫及,只好默认。

    现在,小诸葛又派来三个师……

    感觉要搞事啊!

    但是又用的是张法奎的名义,余汉谋根本没有权力反对……

    正职调动部队前来,你副职还有意见了?

    “少龙啊,祝你马到成功!”

    “谢谢!”

    张庸收回心思。

    然后无动于衷。

    小诸葛玩什么把戏,其实不重要。

    因为,他派来的三个师,肯定不敢在他张庸眼皮底下搞事。

    说些废话。

    终止通话。

    想了想,又接通第四战区司令部。

    “喂……”

    “我是张庸,我找余长官。”

    “稍等。”

    很快,余汉谋来听电话了。

    最⊥新⊥小⊥说⊥在⊥⊥⊥首⊥发!

    有些诧异。不知道张庸是在哪里打的电话。

    但是也没有多想。专员大人神通广大。打个电话有啥奇怪的。

    “余长官,桂林行营调来三个师……”

    “我知道的。”

    “之前和你商量过?你同意的?”

    “对。我同意的。我们兵力不足,有三个师的援兵,自然最好。”

    “哦,那没事了。”

    张庸收回胡思乱想。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小诸葛可能单纯只是想要捞点战功而已。

    如果真的收复广州,那参战部队里面,至少还有桂系三个师。

    眼下,第五战区那边,没有什么大的战事。

    汉口、九江的日寇,都将防御工事修建的好像铜墙铁壁一样,国军目前确实啃不动。

    这就导致桂系部队都在晒太阳,无法建立功勋。

    这次反攻广州,必须参与。

    挂掉电话。

    忽然又忍不住胡思乱想。

    统帅部为什么那么着急将第五军、71军和52军调来?

    那都是黄埔嫡系部队啊!

    反攻广州的功劳里面,当然希望有它们的份。

    否则,一堆杂牌军收复广州,却没有黄埔嫡系,岂不是让黄埔嫡系面上无光?

    汗……

    真复杂……

    幸好,自己只需要专心打仗。其他都不用管。

    忽然心思一动。

    空指部地图显示,有日寇多艘战舰,向广州方向移动。

    查看。发现是三艘日寇驱逐舰。

    它们从台岛南部向西直行,前方就是广州。

    判断可能是日寇的护航舰队?

    就是有运输船。

    但是空指部地图不显示运输船。

    如果有运输船的话,很有可能是日寇调兵前来增援。

    没有在意。

    增援就增援吧。

    无所谓。

    反正,无论日寇来多少人,他都埋头照打。

    一个月打不下,那就打两个月。

    两个月打不下,那就打三个月。

    依此类推。

    一直到打下为止。

    哪怕是打到1945年8月15日。

    “哐哐……”

    “哐哐……”

    火车继续晃晃荡荡的前进。

    终于,后半夜,到达郴州。

    停车。

    迷迷糊糊的醒来。

    搓搓脸。站起来。摇摇晃晃的下车。

    “专员!”

    “专员!”

    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带着一众军官前来迎接。

    这个第十军,是标准的国军编制。下辖两个师,四个旅,八个团。总兵力26000多人。

    说是一个军,其实步兵团的数量还没有新编23师多。

    超出来的人数,有很多都是非战斗人员。纯战斗步兵的话,两者可能相差无几。

    都是层级太多惹的祸。

    二二制真的是太臃肿了。三三制更合理。

    如果是张庸自己能决定的话,四四制、五五制都想尝试一下。

    一个师五个旅,一个旅五个团,那就是25个团。想想都刺激。

    “大家好。”

    “大家辛苦了。”

    张庸挨个和所有军官握手。

    第十军的军官,有一部分是黄埔生。

    主要是黄埔五期、六期的。也有一些黄埔四期的。

    李玉堂本身是黄埔一期。资历算是比较老的。但是,他并不是光头心腹。

    在张庸的印象里,李玉堂并没有进入光头的法眼。平时从来不提及对方。

    “专员大人!”

    这时候,又有军官上来。

    自我介绍,是第四战区派来的副参谋长。

    专门赶到郴州来,引领专员大人前往第四战区。还负责沿途接引事项。

    毕竟是进入其他战区,如果没有熟人引领的话,可能会发生一些误会。

    “你是陶威?”

    张庸居然想起来了。对方是熟人。

    在淞沪会战的时候见过的。粤军第62师师长陶广的弟弟。

    之前是上校,现在已经是少将了。

    张庸指挥过陶广的粤军62师。但是没什么印象。主要是这个师的战斗力很一般。

    确实只能算是粤军里面的二流部队。

    “是的。卑职陶威。没想到专员大人还记得我。”

    “你哥哥在第四战区?”

    “是的。”

    “那就好。那就好。”

    张庸点点头。

    算是小小的意外之喜。

    本来还担心在第四战区,没有熟人呢。

    虽然自己带来了一个师,一个军,但是,也要用一些本地人。

    肯定不能外来户将所有的战功全部包圆了。

    吃独食。会被针对的。

    “陶威,你哥哥目前是什么职务?”

    “第二十八军军长。”

    “好。”

    张庸点点头。

    很完美的人选。可以重用。

    以后,第四战区的代表,就是这个二十八军了。

    “你们粤军……”

    “报告专员大人,其实,我们根源是湘军……”

    “湘军?”

    张庸一愣。有些意外。

    他一直以为62师是粤军。因为当时是张法奎麾下。

    没想到,居然是湘军。那就是程潜?还有唐生智?

    难怪会被编入第四战区。

    光头的特色。

    粤军主力当然不可能留在第四战区。

    湘军主力也不可能留在第九战区。必须是异地使用。以免在本地坐大。

    从政治上来说,当然没问题。

    但是从部队的战斗意志来说,却不太好。

    如果是粤军自己守粤土,战斗积极性肯定会高很多。

    毕竟是守护自己的家园。和自己的家人。

    可是,到了异地他乡……

    喊口号可以喊的很漂亮。现实就是,湘军到了岭南,战斗意志真的一般。

    同样的,粤军主力到了赣省,战斗意志也很普通。

    如果张庸将薛岳和吴奇伟麾下的粤军主力调来进攻广州,积极性绝对很高。

    问题是,统帅部(光头)多半不会批准。

    提前将第五军、第71军、第52军准备好,或许就是为了避免他张庸开口要粤军回来?

    果然,都是老狐狸。自己和他们相比差太远了。

    算了,湘军就湘军吧。

    无所谓。

    “哐哐……”

    “哐哐……”

    火车继续前行。

    到了南岭,速度更慢。

    这年代,还没有隧道。都是山路。

    火车在崇山峻岭当中艰难的爬行。

    速度最慢的时候,只有十几公里。好担心上不去。

    “哼哧……”

    “哼哧……”

    火车头冒出大量的白烟。

    白烟在山岭间飘散,仿佛是白雾笼罩,仙里仙气。

    “快!”

    “快!”

    锅炉工拼命的铲煤。

    煤炭的数量不够,火车头动力就不足。

    幸好,磨磨蹭蹭好几个小时以后,终于翻过最陡峭的路段,开始下坡。

    然后……

    就到韶关了。

    第四战区司令部就在这里。

    距离广州很远。直线距离大约两百公里。

    停车。

    下车。

    站台上全部都是军官。

    领章至少也是一颗金色三角星。其他人都没资格站这里。

    张庸扫了一眼。默默感慨。

    国军什么都不多。就是官多。尤其是将官。

    如果自己是大佬,一定会想方设法精兵简政,将臃肿的机构取消。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但是……

    自己不是大佬。

    所以……

    懒得管了。得过且过。

    “张专员。”

    “余长官!”

    【未完待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