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手机扫码下载APP

无广告读最新章节

登陆 注册
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调动(上)

第一百四十七章 调动(上)

    一大早,右骁骑卫尸乡龙骧府别部司马以上官员就赶到了军府。

    院中站了十余人,大多穿着戎服,另有数名文官,手携一道卷起来的纸,看样子可能是圣旨。

    果然,在人差不多齐集以后,右骁骑卫录事蔡涯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念道:「朕膺图受篆,君临四海。而慕容遗孽,窃据幽平,恃险张,屡犯边圍。今救司、豫、充、

    并、冀诸州军府,简锐卒三万二千.——”」

    拓跋思恭默默听着。

    他是尸乡龙骤府副部曲将,当官数年,他对各种文书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

    正常的圣旨一般是中书省草拟,发往门下省审核。即便是天子或近臣手拟的诏书,那也只是相当于取代了中书省的职能,后面还是要发往门下,故圣旨前面一般会加「门下」二字。

    但也有例外。

    面前这份正在宣读的圣旨是天子直接发给府兵诸卫的,较为笼统,只规定了哪些地方的府兵要接受征召,以及总人数(三万),不独针对哪个特定的军府,故后面还要看本卫的调兵命令,即本军府到底出兵几何。

    宣读完圣旨后,蔡涯和部曲督郑弼互相行了一礼,然后退让至一侧。

    他身后一名小史打开木盒,取出半枚虎符。

    户乡府部曲将许艺奉郑弼之命拿出本府收藏的虎符,与小史手中的一对,严丝合缝。

    郑弼又拿出一份调兵文书,当众宣读:「户乡府简劲卒一千二百,悉配部曲一、战马一、乘马一,取武库器械,限二月廿五日毕集蓟城。出征士卒人赐绢二匹。凡过村落,敢纵骑躁麦者斩。主者速行,不得稽缓。」

    宣读完后,先扫视一圈众人,然后取出官印,在一式两份的文书上各盖了一下,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部曲将、部曲长史、副部曲将、四别部司马纷纷上前,会写字的签字,不会写字的按手印。

    片刻之后,郑弼将其中一份调兵文书交给本卫录事蔡涯,自己收好另一份,存于军府留档。

    一切完毕之后,郑弼手抚刀柄,道:「军令已下,即刻施行。」

    「诺!」诸将纷纷应命,各自离去。

    「郑将军,我公务在身,不克久留,这便告辞了。」蔡涯行了一礼,说道。

    「君且自便。」郑弼回了一礼,道。

    蔡涯点了点头,与随从们出门后上了马车,很快就离开了。

    尸乡府隶右骁骑卫。该卫辖下的芒山府一千二百骑目前正分屯驻汴梁、洛阳上番,承担京城卫成任务,户乡、伊阙、千金三府则悉数出动,赶往幽州。

    前阵子他还带人快马去了弘农的右羽林卫两个军府,宣读调兵命令。

    该卫有一千八百人在汴梁、六百人在洛阳,剩下的人里面出动十二防三千六百战兵,

    快速赶往幽州。

    至于左羽林卫,差不多也出动了三千六百人。

    左金吾卫出动三千六百人,右金吾卫出动三千六百人,右飞龙卫出动六千人,左长直卫出动二千四百人,右龙虎卫出动二千四百人,右骁骑卫出动三千六百骑,总共三万二千四百步骑一一便是圣旨上所要求的人数了。

    去除掉在洛阳上番的一万多人,在汴梁上番的约两万人,以及少许留守人员,北地军府能调动的大部分都调动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本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精神的灭国大战。

    ******

    野王城外,一支过路兵马停了下来。

    领头之人戴着高帽,一看就是乌桓、匈奴种类。此人下马之后,看着城墙外星罗棋布的乡村,微微有些羡慕。

    可惜不能劫掠,若能大抢一把,不知道多痛快,

    当然,他也知道劫掠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普通百姓就罢了,野王附近多为禁军子弟,习武之人众多,从小受到父辈熏陶,不是那些一看骑兵冲来就吓得两股战战,四散而逃的田舍夫。

    眼前这些人是敢比划两下的。即便比划不过,也敢依托堡寨、城墙成守,等待援军。

    劫掠毫无意义,只会把自己害死。

    不光他不能下令劫掠,甚至还得尽力约束下面人,盖因他能忍住,底下那些人不一定。

    「前行看后行!」一个高亢尖锐的声音在旷野中响起。

    「齐著铁两裆!」数百人齐声应喝。

    战马不自觉地喷了个响鼻,酋豪拽过马首,轻声安抚了下。

    在他身后,千余骑依次下马,从一处营地内领取盐水、干草、黑豆,开始喂马。

    数百人组成的军阵从城墙西南角转出,排着整齐的队伍,向东行去。

    在那边,已经有另外几个数百人组成的方阵抵达了,于旷野之中肃立。

    一些军官走来走去,训话不断。

    这便是黑稍左营啊,东征西讨,征战不断,俨然国之柱石。

    酋豪叹了口气,默默从马鞍下取出一张饼,四处看了看,找到一处有火堆的地方,准备烤一烤已经彻底干硬的胡饼。

    东边河畔的黑稍左营军士越聚越多。

    家眷们扶老携幼,围在不远处,吵吵闹闹。

    「儿啊,早点回来!」

    「夫君,肉饼还温着,一会趁热吃了。」

    「大兄,家中有我,勿要担心。」

    「三弟,赏赐已经收到了,开春后就去买羊,你好好打。」

    送行之人多不胜数,从一开始稀稀拉拉的百余人,慢慢变成上千,当日上三竿的时候,怕不是来了数千人,挤挤挨挨,嘈杂不已。

    没过多久,一群丁壮拉着马车、牛车走了过来。车上满载各类器械、资粮,按照规定,他们将一路送至邺城,然后再回返。到了邺城,自有当地征发的丁壮一路随军,直至安平。如果届时河流解冻了,则用船只运输至幽州南境。

    酋豪烤饼的时候,对面一老人笑眯眯地看着他,问道:「河东来的?」

    酋豪看了他一眼,道:「没错。」

    「为何不走并州?」

    「山路难行,不如稍稍绕一下。」

    「黑稍左营上一次打仗,还是攻武都、阴平的杨难敌,以及随后的汉中大战。」老人说道:「我儿那次杀了两名贼兵,得升队副,这次却不知斩获几何了。」

    「听闻汉中攻城时死伤了不少人?」酋豪一边吃饼,一边问道。

    「是啊,诸营丁壮久攻不下,刘督急了,把左营派了上去,着实死伤了不少人。」老人叹道:「还好有抚恤。后来又补了不少新卒,今天算是他们第一次出征了。」

    「有老卒带着,不是什么大事,新卒很快就变老卒了。」酋豪说道。

    「此番打慕容鲜卑,你们这些轻骑恐怕要打头阵了。」老人说道。

    「是啊———」酋豪不知想到了什么,无奈道:「不过诏命已下,难以违逆。」

    「兴许能博个富贵呢。」老人站起身,道:「火堆留给你了,走时灭掉。」

    酋豪点了点头。

    吃完饼后,不远处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他连忙站起身,却见黑稍左营十幢人已然聚齐,幢旗高高飘扬,飞舞在旷野之中。

    此六千骁锐,已然出动了。

    ******

    「快!快!把料都准备好。」河南府新安县境内,县尉急急忙忙,大声呼喊。

    路边坐着一大群男女老少,侧刀一字排开,将秸秆切碎,堆放地满地都是,如同一个个小山包。

    别看这么多草,其实用不了多久就能被过路的驮马、役畜吃光。

    草山会如同烈日下的冰雪一般急速消融,速度快得让人感到异。

    不远处的树下,一盆盆蒸熟的豆子被端了出来,准备混入草料之中,给役畜补充养分。

    旁边还有人在调和盐水。

    长途跋涉,盐分补充至关重要,不独是人,牲畜亦如此。

    县尉刚过去没多久,一支长长的辐重队伍就出现在了远处的地平线上。

    十余先导骑兵快马而来,大喝道:「马料速速备好,只停留一个时辰。」

    正在草棚下歇息的丁壮立刻行动了起来,提着一个个马料槽,在路边依次排好。

    草料、精料、盐水齐备,还有人拿着麻布、刷子,准备帮着洗刷马匹、役畜。

    辐重队伍很快赶至,被引导到了一处空地上。

    马夫们熟练地解开皮套,把役畜牵了出来,到槽边进食。

    少许骑兵也给下乘马松了松肚带,带着慢跑一圈,收收汗,然后进食、洗刷。

    吃到一半时,黄头军的步卒也出现了。

    他们没有停留,而是排成两列纵队,从这个补给点外快速通过。

    这支队伍要到汴梁复命,然后随驾东行、北上,至于后面会不会参加征讨幽州的战事,他们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兵部的调令是开往汴梁。

    河南尹杨珺站在新安县城头,静静看着通过的千军万马。

    黄头军大概是本月唯一一支经由兵部调发的部队,一共出动了第二、第三、第五营三万人,在天子身边伴驾。

    至于禁军,那是枢密院调发的,府兵则是诸卫调动的,他们直接听命于天子,无需经过三省六部。

    这是对汉以来军制的重大改革,正常情况下怕是很难出现某个权势熏天之辈调动天下兵马这种事情了。

    这也意味着天子的权力大大增加,至少控制军队的人由中领军、中护军之类变成了禁军三监、诸卫将军及兵部尚书,各自之间互不统属,兵权大为分散。

    终究和以前不一样了。

    杨珺收回目光,下了城楼,准备再查一点邸阁存粮。

    这只是第一批过境的部队,接下来还有第二批、第三批。

    针对慕容鲜卑的战争,估计暮春时节就将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