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全科医生多会亿点很合理吧 > 第1421章 毕业即就业,跟他爹成为同事一起送外卖!

第1421章 毕业即就业,跟他爹成为同事一起送外卖!

    “大哥,你这病说简单也简单,就是不容易发现和判断出来罢了。”

    “主要是这一侧的椎动脉血管出现了问题。”

    林逸指了指患者左侧脖颈,他先前做过查体诊断的位置继续道。

    “椎动脉血管内壁发生了撕裂,出现了夹层形成了小血栓,进而导致流向脑干控制呼吸和觉醒区域的血液量整体减少,所以才出现了持续的,无法控制的哈欠。”

    “这其实也是一种好现象,说明你的脑干轻微缺血后,一直在用一种罕见但非常重要的哈欠现象在提醒你。”

    “如果不是这种特殊的提醒,等血栓变大,脑干缺血情况严重,甚至出现脑细胞大面积坏死的情况,那就更不好治疗了......”

    在解释患者具体病症的时候,林逸也在暗暗感慨人类身体的神奇之处。

    往往一些微小的信号,就是身体对自己最重要的示警。

    很多人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些信号的存在,甚至自以为是的压根不当做一回事情,所以才造成了更严重,乃至无法挽回的病症。

    而中年大哥打哈欠的症状就刚刚合适,说不上特别的难受,却也到了你不得不重视解决的程度......

    “啊!”

    “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脑子缺血竟然会用打哈欠的方式来提醒我。”

    “那我打哈欠有时候连带着头疼,其实应该也是缺血的缘故是不是......”

    听了林逸细致的解释,包括钟惜北在内的患者等人,这才恍然大悟的明白了一切。

    “对!”

    “应该是有很大的影响。”

    “大哥你们要对诊断结果还有疑问的话,可以专门有针对性的做一个脑血管造影检查,到时候结论就会清清楚楚。”

    针对很多患者,都有相信书面上检查结果的习惯。

    林逸基本上每次帮患者做完诊断之后,都会有相应检查项目的提醒。

    至于患者是不是愿意多花这笔钱图一个安心,那就是他不能控制的事情了。

    明显的是,但凡看过他的直播,对他的诊断手法有一点了解的患者,基本上都不会多此一举的再进行求证......

    “花那没必要的钱干什么,我们当然相信林医生的铁口直断。”

    两口子异口同声,表达了绝不多做检查的意思。

    既然慕名而来找林逸看病,当然就非常明白林逸的诊断习惯。

    已经诊断明确的症状,还要多花不少的检查费用做没必要的治疗,那不是违背了他们找林逸的初衷吗?

    林逸的医术的确是他们看重的地方,但作为最普普通通的打工族,两口子还是更看重找林逸治病的性价比。

    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年纪,看病上每多花一分钱,都是对生活质量极大的降低......

    “病情我们大致也了解清楚了,林医生你就直说,这病到底好不好治?”

    “血管里面有血栓,是不是要进行手术呀,手术费用大概得花多少钱?”

    紧接着中年大姐,马上就最关心的治疗费用询问林逸。

    她有个姐妹做腿上的静脉曲张,取出血栓手术,都花费了不下一万块钱。

    自家掌柜的血栓位置,还在更为精细复杂的椎动脉里面,往上又连接着人类最重要的大脑。

    手术难度比起静脉曲张来,不知道复杂精巧多少倍,相应的花费,肯定还得以几何倍数的递增。

    心疼钱那是肯定的,但更在意老公的健康和安全。

    知道了大致的手术费用后,她也好早点回家进行筹备......

    “什么就动不动手术的,搞得咱家日子过得好像多阔气的一样!”

    “林医生你千万别听我婆娘瞎说,你不是也说了,我血管里的血栓很小,影响还不是很大吗。”

    “你给我开点药,只要能控制住血栓的长大,并且能缓解打哈欠的症状,那就再好不过了......”

    听到媳妇一张口就是手术方案,急了眼的中年大哥狠狠瞪了媳妇一眼后,转头急忙看着林逸,态度坚决的表达了,自己愿意接受的治疗方案。

    哪怕还是彻底解决不了打哈欠的症状,他也不愿意进行手术。

    在连接着脑子的颈动脉上动手术,别说这笔钱肯定便宜不了,但凡稍出点意外,他们这个温馨的小家都非得散了不可......

    “掌柜的,我知道你心疼钱,不愿意给家里添负担。”

    “可你的身体更重要呀,哪怕这次拉点饥荒,只要你能彻底好起来,咱俩辛苦几年,日子肯定还是会慢慢好起来的。”

    “怎么一到了关键的时候,这账你就算不清楚了呢......”

    中年大姐针锋相对,迎着男人杀人的眼神苦口婆心的劝解。

    男人越是体恤家里的情况,当老婆的越是不能亏了自己的男人。

    “说的尽是些胡话,现在经济都下行成什么模样了,钱有多不好赚你不知道吗?”

    “我要做了这个手术,咱娃的补习班还上不上了?”

    “初三可是最关键的一年,学习搞不上去考不了省重点高中,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你忍心让咱娃就上个技校或者大专,毕业即就业,跟他爹成为同事一起送外卖!”

    “还有我爸妈你爸妈那边,都要长期吃降压药、治疗脑梗的药物,长期门诊报完了一个月加起来也得花大几百上千,这药能停吗?”

    “还有咱们俩上下班的破电动,再不换就散架子了!”

    “还有答应娃初三毕业后的夏令营,咱懂事的娃什么时候出去过呀......”

    中年大哥索性一咬牙,狠着心将自己家里的情况,也不怕丢人,直接当着摄像机的面一股脑讲了出来。

    他就怕媳妇背着他,签署了同意手术的字,掏空家底再把他送到手术台上,那一切可都晚了。

    普通人的家庭,从小康温饱到一夜返贫,差的只是一台手术而已。

    类似的例子,他在同事以及朋友身上,没少看到过。

    哪怕林逸医生的医术再高明,相比于其他医生也是少有的为患者考虑,少有的有良心。

    可那些都只是电视上的美好画面,没有亲身经历过,谁都不知道搁在自己身上具体是什么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