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带崽穿越 > 第360章 步步追着目标走

第360章 步步追着目标走

    买菜大哥满口答应,激动的眼眶都有点微红。

    周言郎跟买菜大哥谈拢好,买菜的事后,转头又嘱咐了林奕可。

    “你就在出租院里等着吧,一会还有粮铺送粮食过来,我再去街上转转,瞅瞅集市上还有什么青菜卖。

    你不买这一车白菜,我都忘了这茬口,咱们还要多囤点青菜萝卜。

    我估摸着,再过三两天大家伙儿攒的那点干菜,也该吃完了,野菜汤都要没的喝了。”

    林奕可很想叫住周言郎,都没跟大家伙儿商量呢。

    这就替大家伙儿当家做主了?

    一路上天天嘀咕,到了落脚点,就关上门过自家小日子,可现在自己就挑起当家人角色了?

    周言郎确实不想挑起当家人的角色,可就这会功夫,跑了三家粮铺下订单,粗粮和细粮总共没买到两万斤。

    这能不让他心慌吗?上千口人呢,一天紧饱了吃,打底得消耗两千斤粮食,这数字都是有折扣的。

    一个月那就是六万斤粮食,救济粮一个月只发放一万多斤,仅一个月缺口三四万斤粮食,这数字想想就让人心慌。

    而发放救济粮的政策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有落户海湾难民,官府补贴半年救济粮。

    这才刚到十一月份,头年就可以领到两个月的救济粮,也就是说过年后还能领四个月救济粮。

    以后吃啥吧?

    前提还要必须保证,这项政策能执行到底,不能有任何万一。

    就这四处战乱的朝廷,谁能保证不出现万一?

    退一步讲,现在都还没开荒呢,想要实现能自种自吃,打底也要等到过年秋收,这中间可不止半年哦!

    所以粮食若是囤不够吃,那只能多买些萝卜青菜,咋滴也要能囤够吃到开春,最起码等到山上长出野菜吧。

    周言郎不憋屈吗?

    他一个后世霸总,穿到这古代,不是逃命,就是为了填饱肚忙活。

    有房住,能吃饱饭,反而成了他唯二追求。

    哎,想不接地气都难!

    周言郎在岚山镇溜达一圈,可是将林奕可忙活坏了。

    这家粮食送过来,卸完刚走,那家粮铺小推车,早已排在大门口等着了。

    也不知道周言郎,咋就那么能买东西,这边粮食刚收完,一车车萝卜青菜又送上门了,甚至大葱都送来了一板车。

    破败的院落里,粮食青菜码的满满当当,林奕可忙的晕头转向,根本就没空收进空间超市。

    与此同时,连海谷这里,护卫队六七十多个汉子,再加上船家三兄弟,由冯宇和袁石头带队,向难民置换点出发了。

    周三郎这会精明了,他也不赶牲口车,直接躺到了冯宇赶的牛车上。

    十多个官差夹杂赶着马车,夹杂在这伙人的队伍中,脸色可比来的时候好看多了。

    能不好吗?

    都给他们开小灶了,六大盘鸡兔肉菜,加上各家凑上来的白面馒头,外带限量鸡汤,可比上次曹巡检和王典仗待遇高多了。

    可别问鸡汤里放了几只野鸡,或是勾兑了多少次山泉水,说破天去,周家庄人也叫那是鸡汤。

    一部分汉子去拉木头去了,荒草地上的粮食和铁家伙,明晃晃地放在那里,能不引诱挖土的汉子和割芦苇的娘们吗?

    别人要不要孟彩萍管不着,她是必须要换镰刀头的。

    “老四,赶紧地,给俺拿两把镰刀头,顺带帮俺按上吧!”

    孟彩萍将卸了头的镰刀柄,“吧唧”一声扔到了杨四脚边,蹲在堆放镰刀头的地方,伸手就去解开串在镰刀上的麻绳。

    有孟彩萍带头,邱兰怎么可能不挤到人群前面,甚至这次连老实巴交的陈小草都没能淡定。

    就说咋淡定嘛!

    芦苇本就硬邦邦的,她们手里不知道传了几代的镰刀头,割起芦苇来那真废老鼻子劲了。

    可别说屋顶芦苇都已经铺完了,咋还要继续割芦苇。

    需要芦苇的地方多着呢,这伙娘们再割三五天都不能够用。

    大姑娘们都开始编织芦苇帘子了,村里老人统一决定,走廊上挂一排芦苇帘子。

    那样不仅遮风挡雨,石头屋里也更保暖了些,关键在走廊里搭灶台,烧锅、烧炕也不怕风,甚至都可以坐在走廊里吃饭。

    对于换镰刀头这事,周言郎亲嫂子、弟媳妇们底气十足,霸气侧漏,一人都能要求换俩。

    他那些堂兄弟家的嫂子/弟媳妇们,甚至连表兄弟家的媳妇们,也不示弱,吵着闹着要求换镰刀头。

    这个时候杨四和赵易军也不好说什么,干脆抬了一块大石头,让周老黑记录造册。

    吃饱喝足,这又休息了老半天,大家伙精力充沛,铁家伙又不是仅有镰刀头。

    挖土的汉子们要铁锹头和铁镐,砍柴的二道老头儿吵着闹着要把砍刀,当然给把斧头他们更乐意。

    三套木工工具,倒是让汤村长直接点名,分给了杨石头和周强。

    可不要以为这两人贪了大便宜,这两人才是倒了血霉了。

    工具到手,赶紧干活呗!

    仅房门就得做上七八十扇,桌椅板凳啥的暂时做不了,可那也是他们俩的活,够他们做到过年开春的。

    连海谷这里又闹腾了大半个时辰,大家伙儿可算都拿到了想要的工具。

    欢腾是欢腾够了,可今天前前后后耽误了一个多时辰,村里壮劳力又出走了七八十口子,照这样看,今天茅草屋还是苫不好。

    特别是七组八组的石头屋,昨晚是加班加点将芦苇铺好了。

    可今儿靠山泉池两侧的四个大房间被征收了,七八组村民只能顺移到东侧石头屋框去。

    山泉池两侧的四个大房间,一个房间将近一百个平方左右。

    杨四和赵易军的意思,四个房间可以留下来,大家伙儿共用,做啥都行,以后让周言郎安排。

    孙二钱和李二狗一开始不想答应来着,高斯年一句话让七八组村民们,立马决定让出来。

    就因为高斯年说,“倒是可以留一个大房间,给孩子们做学堂用。”

    高家父子原来干嘛的?人家可都是县城里的教书先生!

    就高斯年这一句话,让七八组村民包括小组长孙二钱和李二狗两人,激动的话都说不利索了。

    搬,必须搬!

    祖祖辈辈大字都不认识三五个,现在村里可是有高林两家做先生的人。

    关键高家父子都表示,收拾好他们会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林平更是第一时间表示,只要大家伙儿不嫌弃,他完全可以全天坐堂教孩子们读书。

    嫌弃?嫌弃啥?

    林平那档子破事,跟他们家小娃学识字有什么关系?

    这可真是做梦都没敢想的事,周族长都怀疑是不是周家祖坟,被人认错了,特特跑去烧了高香。

    周族长心里想着,嘴里也念叨了出来。

    张麻六听到后,嘿嘿笑了几声,脸上的麻子原本没乱颤,他又特特的挤了挤眼睛,惹的一脸麻子在黝黑的老脸上蹦跶了起来。

    “老周头,你说的或许真有可能!八许还是哪个将军走到俺们周家庄,被周家祖宗使了迷魂连环计,愣是让那将军孙子在周家祖坟前烧了几柱高香。

    然后一阵狂风吹过,香火烧了坟前的荒草地,顺溜让俺们各姓祖宗坟头都冒烟了。”

    张麻六嘚吧嘚吧一气说,迎来了大家伙儿一阵哄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