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贞观小闲王 > 第2290章 前往焉耆

第2290章 前往焉耆

    “此地距离焉耆有多远?”李慎想了想询问道。

    “回王爷,臣问过了,交河城距离焉耆的都城员渠城又八百里,大军行至需十日左右。”

    王玄策回道。

    “八百里.....”

    李慎听后陷入沉思,八百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若是大军赶路至少需要十日。

    “这样,府兵在此地驻扎,侍卫营跟随本王快马奔袭,我们的马匹耐力好。

    四五天就可抵达。”、

    想了一会,李慎抬头决定,府兵的马匹质量参差不齐,连续奔袭肯定不行。

    而侍卫营的马匹可以长途跋涉,在不剧烈的奔袭下,可以保持匀速前进。

    “这.....王爷,这是不是有些冒险,侍卫才三千人,若是遇到敌袭王爷就危险了。”

    王玄策担忧的说道。

    “放心吧,焉耆已经被我们占据,不会有大股敌军,小股敌军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

    李慎摇头。

    “可是.....可是.....”王玄策想说还有自己人也很危险,这次王爷是去兴师问罪的。

    若是出现军队哗变怎么办。

    焉耆肯定至少驻扎有上万军队,以免被切断后路。

    “没有可是,焉耆本王势在必行,除了去看看本王的产业,还要让前沿知道本王来了。

    本王可是昆丘道行军大都督,行督军一职,我就不行谁敢动本王。

    本王若是有事,无论是铁勒,还是突厥,他们都得给本王陪葬。

    你以为本王一年交那么多保护费是白交的?”

    李慎一摆手,当下立刻决定,不容他人质疑。

    自己一年上千万贯的保护费,可不是白交的,若是有事那千万保护费就没了。

    他可不相信,朝廷里的人能够经营好自己的商会。

    见到如此,王玄策也不再多说,周道务和薛仁贵下去开始准备。

    第二日一大早,交河城的西门缓缓打开,一支骑兵队伍走了出来。

    这次李慎没有带家眷,孤身一人前往,他特地留下了周道务。

    周道务带领府兵驻扎在这里,并且派人保护武媚娘等人。

    “出发。”李慎大吼一声。一马当先的窜了出去。

    “哈!”

    “哈!”

    队伍立刻跟上,不断传出催马的声音。

    苏海政站在城门前看着烟尘远去,他知道焉耆一定出了大事,不然纪王不会改变行程。

    只是不知道这次会有多少人倒霉。

    这些天他是看出来了,这个小王爷真的不简单,看似人畜无害,做事荒唐,

    可手段毒辣,行事阴狠。郭待诏和郭孝恪这父子恐怕会受到罪责。

    不过这跟他没有关系,或许郭孝恪受罚,他还能得利呢。

    ~~~~~~~~

    “西州大捷~~~~西州大捷~~~”

    长安城西门外,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两道身影由远及近。

    守城的校尉见此立刻下令驱赶城门前的百姓,让出一条道路。

    大捷一般都是六百里加急。

    果然两道身影在城门口一闪而过,在长安城内一路狂奔,一路大喊:

    “西州大捷~~~~纪王亲率兵马讨伐叛军,斩敌上万,俘数万人~~~~~”

    这一消息立刻传遍整条街道,大唐已经多久没有捷报了?

    每次捷报都是一次振奋人心。大唐越强大,百姓们的优越感越强。

    大唐人在对其他国家的人都是鼻子朝天,哪怕是普通百姓,其他国家的使者也不敢轻易招惹。

    这就是天朝上国。

    捷报一直来到朱雀门,守将也不敢怠慢,解兵之后带着传令兵就往里面跑了。

    传令兵收据奏疏一边跑一遍喊大捷,这样才不会被巡视的禁军拦截或斩杀。

    李承乾此刻正在两仪殿跟三省议事,讨论着晋州的赈灾进度。

    纪王府的速度很快,第一批水泥,砖和砂石等建筑材料已经送了过去。

    建筑工匠也已经到位开始修建,雇佣的都是当地的受灾百姓,以粮食为工钱。

    “太子殿下,按照这个进度,估计一个半月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仿佛建造。”

    看着奏疏,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是啊,没有想到纪王府的动作会这么快,而且号召力会这么大,现在不单单是关内道,河东,河北,河南三道,

    连陇右道和山南道的商人也加入了其中。

    很多工坊停工专门烧制青砖和水泥。”马周跟着感叹。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纪王府会有这样的号召力,竟然没有一个商贾反对的,

    所集中供给晋州府,立刻就不卖了,全都往晋州府送。

    “只是不知道是否有强迫的举动,虽然是赈灾,可若是威逼的话,有损朝廷颜面。”

    于志宁轻声的说道。

    “哈哈,爱卿放心,绝无威逼,只有利诱。本宫一直派人关注此事。

    那纪王府的大掌柜派出去上百人,到各州县通知,将晋州受灾的事说给商贾知道。

    并且传达十弟的意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晋州十数万百姓能否度过这个冬天全靠他们这些商贾。

    这些商贾听闻后便自愿如此做的。这即可得名声,又不耽搁赚钱的事情商贾怎么会拒绝呢?

    更何况他们也是为了晋州的百姓。”

    李承乾听到于志宁的话哈哈大笑起来,这才是让他最高兴的事情,如他们老爹所言,有苦难找李慎。

    本来朝廷无法完成的事情,纪王府很容易就解决了,避免了一场天灾大祸。

    不然还不知道冬天会冻死多少人呢,可能是几千,甚至是几万人。

    “真没有想到,商贾也能有家国天下。”于志宁叹息一声。

    “这些商贾在纪王的调教下,对整个大唐都非常的忠诚,十弟说这叫责任感,

    对整个大唐什么的责任感,当时十弟说完,本宫没有记住。”

    李承乾笑着说道。

    “太子殿下,纪王说的是对整个社会有责任感。”一旁的王忠提醒道。

    李承乾听后立刻点头:

    “对对,社会责任感,十弟说过,职业没有好坏之分,而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

    就好比一把刀,他本身没有好坏,在好人手中可以保家卫国,可到了歹人手里,就变成了行凶的利器。

    所以商贾需要善加引导,就可以为朝廷处力。”

    (我要加快节奏了。

    有人说没有有声小说了,这个我也不知道,你们去问问客服,然后告诉我一声咋回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