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舌念完奏报,大殿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程咬金的奏报不仅详细描述了吐谷浑王帐被围攻的惨烈情景,更揭示了吐蕃的无耻手段与险恶用心。
最重要的是,程咬金奔袭万里,俘虏...不是...是从虎口中救下慕容氏的遗孤,非但没有请功,反而请赐白绫锁甲,囚车还朝。
呵...这还不算,他还要戴罪立功,马踏吐蕃都城...
这尼玛谁受得了。
[唉,陛下对程国公宠信有加,不是没有道理的。看看人家这马屁拍的,毫无痕迹!]
[当然,开头那句“天可汗陛下”除外!]
念及此,许多文臣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反观,一众留守武将的红眼病都要犯了。
[尼玛,奔袭万里求贼首,这样的丰功伟绩,谁不想要?]
于是乎,武将们纷纷出班请命,大殿内气氛顿时嘈杂起来。
李世民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随即轻哼一声。
“都给朕闭嘴!”
此话一出,一众武将顿时老实了,一个个眼巴巴地望着李世民,期待着能被李世民选中,领兵出征!
李世民双手负后,目光如轻风拂过般扫视着王珪与魏徵,缓缓道:
“魏爱卿,你接着说!”
魏徵嘴角抽搐一下,随即眸光闪烁,连忙躬身拜倒,声若洪钟道:
“陛下,吐蕃倒行逆施,颠倒黑白,屠戮我朝番邦皇族,此等暴行,实乃天理难容。”
魏徵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臣先前所言,虽是出于对和平的考量,但今见吐谷浑王帐之惨状,臣深感痛心疾首。”
“臣愿收回前言,全力支持陛下出兵讨伐吐蕃,以正天威。”
李世民闻言,眼中满是得意之色。
[魏徵啊魏徵,朕以前竟知,你也会见风使舵!啧啧啧...]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转向王珪,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缓缓道:
“王侍中,你意下如何?”
王珪听到魏徵的话,脸都绿了,心里不知将魏徵骂了多少遍。
此时,听到李世民的问话,王珪不敢耽搁,连忙躬身行礼,恭敬道:
“陛下,臣先前竟不知吐蕃会无耻到这种地步,这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今闻程总管奏报,臣亦深感痛心与愤怒。”
王珪深深一拜,正气凛然道:
“臣亦收回前言,全力支持陛下出兵讨伐吐蕃,以正天威。”
李世民闻言,强忍着笑意,点了点头。
[内阁?呵呵...]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朕若是想出兵,谁人能反对!谁人敢反对!哼...]
李世民从容转身,袍袖一拂,重新端坐于龙椅之上,朗声说道:
“拟旨,命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
两刻钟后,朝会圆满结束。
李世民快步走进偏殿,转而朝无舌,吩咐道:
“命人去准备马车,朕要出宫前往东市,亲眼见证贞观书铺开业。”
无舌闻言,连忙躬身应是。
......
巳时初,长安城东市,某座临街的店铺门外,响起一阵鞭炮声。
红色碎纸片在空中飞舞,犹如繁星点点,瞬间吸引了无数行人驻足围观。
他们有人好奇地打量着店铺外,噼啪作响的鞭炮,有人则在窃窃私语,猜测这家即将开业的店铺究竟要卖什么。
“咦,这家店铺装修了这么久,终于要开业吗?就是不知道这家店铺是卖什么的?”
“他们燃放的这种爆竹,不错,不知道哪里有卖的!”
“说不定,这家商铺售卖的正是眼前这东西。”
“这你可猜错了,据在下所知,这间商铺可是专门售卖文房四宝的。”
“嗯?你怎么知道的?”
“在下的堂姐,如今在隔壁的曦梦楼当差,她曾无意中听到曦梦楼的掌柜提起过这间商铺。”
“听说当初来这里做工的匠人,有许多都是隔壁的郭掌柜招来的。”
这时,一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汉,突然开口问道:
“如此说来,这间商铺很有可能是蓝田公府上的产业,至少其主家与秦郡公关系匪浅,对吧?”
之前说话之人闻言,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轻声道:
“嗯,有可能是这样。”
老汉闻言,摸了摸隐藏在腰间的钱囊,眸中闪过一丝坚定,喃喃自语道:
“多亏了蓝田公,朝堂才会免去老汉两成的赋税。”
“若是这家商铺与蓝田公有关,那老汉一定要进去看看,买些东西聊表心意。”
这时,一旁身着锦衣华服的青年儒生,听到了老汉的呢喃,忍不住摇头苦笑。
随即,他微微侧身,小声劝道:
“老丈,这里若真的是卖文房四宝,您老还是别进去了,免得被人赶出来。”
老汉闻言,笑了笑,没有答话。
这时,鞭炮声突然停歇,紧接着店铺的正门打开,几名身着统一青衫的店员鱼贯而出,站在店铺门口两侧,面带微笑地迎接四方宾客。
随后,两名身着华美宫装、面覆轻纱的少女,在数名娇俏侍女的簇拥下,缓步走出大门。
两名少女不是别人,正是长乐公主和豫章公主。
长乐公主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情绪,这才缓步上前,朱唇轻启,缓缓道:
“本宫乃是当今圣上的嫡长女,封号长乐。”
话音刚落,豫章公主跟着上前一步,声音清脆悦耳:
“本宫乃当朝六公主,封号豫章。”
此言一出,原本喧嚣鼎沸的街道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整个东市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所有的喧嚣与嘈杂都戛然而止。
众人皆愕然,怀疑自己是听错了,亦或是还没睡醒。
毕竟,古往今来,他们从未听说过:
历朝历代,有哪位公主会亲自主持商铺开业的。
还是两位公主亲临,其中一位更是当今身份最为尊崇的嫡长公主。
“小人拜见长乐公主殿下,拜见豫章公主殿下。”
一名中年商贩率先反应过来,连忙躬身行礼。
其他围观的百姓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叩拜声响彻半个东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