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夫看来,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咱们这位圣上向来都是乾纲独断,圣上做事又何曾在意过别人是否会在背后嚼舌根呢?”
道同的这番话,确实说得很有道理。
高守礼听到这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他实在想不明白,东宫如此行事,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呢?
于是,他开口问道:“学生愚钝,实在想不明白,东宫这样做究竟是有何深意呢?”
道同轻轻地摇了摇头,似乎对这个问题也感到颇为费解。
他回答道:“此事发生得太过突然,不仅是你想不明白,就连老夫我一时间也难以揣测太子的真正心思啊。”
然而,话锋一转,道同接着说道:“不过,依老夫之见,东宫之所以会趁着圣上不在京城的时候,对秦王府大动干戈,这其中恐怕是受到了那些奸邪小人的挑拨离间。他们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要破坏太子与秦王之间的关系罢了。”
听到这话,高守礼心中暗自思忖:“太子与秦王之间的关系,恐怕早已势同水火,难以调和了。”
他不禁感叹道:“这还用得着别人来挑拨吗?”然而,这些想法他只能深埋心底,绝不能轻易说出口。
毕竟,这种言论一旦传扬出去,不仅会触怒当今圣上,更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高守礼深知其中利害,所以在表面上,他必须装作一无所知,甚至还要表现出一副茫然的样子。
只见他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依大人所言,莫非东厂查抄秦王府一事背后另有隐情不成?”
道同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高守礼的说法。他轻声说道:“若是老夫没有猜错的话,此事多半是东厂那帮阉人在背后捣鬼。
他们仗着太子的权势,狐假虎威,假借太子之名擅自行动,其目的无非是想借机报复秦王罢了。”
高守礼闻言,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失声叫道:“大人的意思是说,这一切都是东厂那些太监们自作主张的?”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仿佛对这个答案感到十分震惊。
道同一脸凝重地说道:“确实如此,如果真有太子殿下的手谕在身,东厂完全没有必要如此大费周章地选择在夜深人静时行动啊!”
他顿了顿,接着分析道,“他们完全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召集大批人马,堂而皇之地闯入秦王府。这样做不仅更加名正言顺,也能显示出他们的底气和实力。”
道同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而且依我之见,区区一个东厂办事太监毛骧,绝对不敢如此大张旗鼓地去查封一座王府。他的背后肯定有司礼监掌印太监陈忠在指使!”
高守礼一脸疑惑地看着道同,追问道:“大人,您为何如此肯定这陈太监就是幕后的主使呢?”
道同微微一笑,解释道:“首先,这陈忠深得太子的器重,在宫中地位颇高。其次,他还是天子身边的近侍,与皇室关系密切。更重要的是,他与秦王府的宦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嫌隙。”
说到这里,道同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道:“依老夫之见,这陈忠本就是个心胸狭隘、小肚鸡肠之人。他必定会抓住这次机会,借刀杀人,以报私仇。所以,老夫认为他就是幕后的主谋,这一点绝对不会错。”
不得不说,道同虽然只是一个七品小县令,但他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确实非常出色。
想当初,他能够与位列公侯的朱亮祖斗得难解难分,长时间不落下风,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不容小觑。
只可惜,最终朱亮祖使出了卑鄙的手段,在皇帝朱元璋面前诬告道同,导致道同含冤而死。
如果不是朱亮祖如此奸诈,说不定历史上的道同真的有机会将这个恶贯满盈的败类扳倒呢!
然而,仅仅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道同竟然就像抽丝剥茧一般,轻易地拨开了重重迷雾,迅速而准确地分析出了抄家事件背后的真正主谋。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一旁的高守礼完全看呆了眼,他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突然间,高守礼想起了官场上流传甚广的一句话:“能够在朝堂上屹立不倒的清官,必定比贪官还要狡诈十倍。”直到今天,他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眼前的道同,无疑就是这样一个清官,他的智慧和洞察力令人惊叹。
这堂课让高守礼对道同这个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他眼中,像道同这样的官员,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是一种极其难得的福气。
当然,这里所说的“福气”是一种褒义词,代表着道同的清正廉洁和卓越才能给朝廷和百姓带来的福祉。
怀着这样的想法,高守礼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人,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抄家事件的真相,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
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因为他深知东厂这一抄家行动,足以证明东宫与秦王府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了无法调和的程度。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这场权力的争斗势必会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自古以来,夺嫡失败者往往都难以善终,不是被流放边疆,就是被满门抄斩,甚至连全尸都难以保全。
而高守礼呢?他不过是应天府的一个六品推官,一个在官场中毫不起眼的地方小官罢了。
无论是秦王府还是东宫,这两方势力都未必会把他放在眼里。
然而,与高守礼相比,他眼前的道同可就大不一样了。道同身为京畿之地的正三品府尹,其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
可以说,在京城这片权力的中心地带,道同这个京城府尹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
高守礼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想法也非常简单明了——既然道同是他的顶头上司,那么道府尹站在哪一边,他这个六品小官自然就应该毫不犹豫地站在哪一边。
想到这里,高守礼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从今往后,他都要坚定不移地抱住道府尹的大粗腿,绝不轻易动摇。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要紧紧跟随道同的步伐,绝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