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洲际酒店。
在暮色降临时的时候,两辆汽车朝着酒店驶来了,在汽车驶入酒店时,车上的安保人员,并没有注意到跟在他们后面的那辆轿车。
这并不奇怪,因为跟踪他们的人受过专业的特工训练。那辆没有标志的轿车里面坐着一男一女看起来有点像是夫妻的人。
他们一直在后面跟随着目标,从来没有失去过他,也从来没有接近过他,只是注视着。而他和他的保镖们却没见过他们,毕竟他们看起来就和普通的夫妻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在进入酒店后,卡迪尔就和他的安全人员直接去了电梯,房间之类的事情,都已经由助手办理好了。
现在他出行不仅有助手,而且还有保镖守卫,这一切都是他过去在欧洲时不曾享受过的,他很享受这样的生活的。
卡迪尔入住的1208号房间位于酒店中层,阳台正对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晚风裹挟着水汽,轻轻拍打在落地窗上。
此时已是晚上九点,两名身着黑色西装的安保人员正守在房间门口,他们的目光警惕地扫过走廊每一个角落——按照计划,明天卡迪尔就要出席国际原子能技术交流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们要负责博士的安全。
进入房间后,卡迪尔就将那只十几公斤的黑色帆布背包放在卧室的床头柜旁。包里的一些技术资料,他并不相信保险箱,他不合逻辑地认为把所有的最新项目资料背在肩上才显得更为保险。
然后他这才走进浴室。浴室的磨砂玻璃门关上,水声很快响起,温热的蒸汽透过门缝,在走廊的地板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
没人注意到,酒店11楼与12楼之间的外墙阴影里,一道黑色身影正贴着墙壁缓缓移动。
杀手在1108号房间的阳台上方停下,从腰间摸出一把折迭式登山镐,轻轻卡在12楼阳台的栏杆缝隙里。他深吸一口气,借着登山镐的支撑,双腿用力一蹬,身体像箭一样翻上12楼阳台。
落地时,他的脚步轻得像一片羽毛,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随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细铁丝,轻轻插入落地窗的缝隙,只听“咔嗒”一声轻响,锁扣被顺利打开。他推开窗户,闪身进入房间,目光第一时间落在床头柜上的黑色帆布包上,随即又转向浴室的方向——水声还在继续,磨砂玻璃后,能看到卡迪尔模糊的身影。
杀手从腰间拔出那把装有消音器的7.65毫米PPK手枪,枪身外面套着一只透明塑料袋,以防止跳出来的弹壳溅到地上。他踮着脚尖,一步步走向浴室,每一步都踩在地毯的边缘,避开容易发出声响的区域。浴室的门虚掩着,温热的水汽混合着卡迪尔常用的雪松味沐浴露气息,从门缝里飘出来。
“哗啦——”水声突然停了。
杀手的动作瞬间凝固,手指扣在扳机上,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他能听到浴室内传来毛巾摩擦皮肤的声音,还有卡迪尔轻微的咳嗽声。几秒钟后,当卡迪尔伸手去拿挂在墙上的浴袍时,杀手猛地推开门,枪口对准了他。
“噗!噗!噗!”
子弹从消音器里射出,声音轻得像用手指弹了一下桌面。
一共五枪,从不到一米的距离射入了后脑和后颈,这已经绰绰有余了。
他甚至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惊呼,身体就向前一倾,重重地撞在浴室的瓷砖墙上,然后缓缓滑落在地,温热的血液顺着瓷砖缝隙,流到杀手的脚边。
杀手没有停留,他快速检查了一下卡迪尔的脉搏——已经停止跳动。即便是如此,他又对着脑袋又开了一枪,以确保目标必死无疑。
其实,脑袋挨了五枪之后,即便是神仙也不可能再活下来了。甚至肉眼可见的脑袋被打的稀碎。
做好这一切之后,他转身走出浴室,目光再次扫过房间,确认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将那个目标随身携带的黑色帆布包背在身上。然后他走到落地窗旁,推开窗户,再次翻上阳台,沿着来时的路线,一步步向下攀爬。
此时,走廊里的安保人员仍然站在走廊里。
杀手回到11楼的外墙阴影里,收起登山镐和吸盘,沿着墙壁快速移动到酒店后侧的消防通道口。那里停着一辆没有标志的黑色轿车,司机早已等候在驾驶座上,看到杀手的身影,立刻打开车门。杀手闪身上车,将手枪和塑料袋扔进副驾驶座下的收纳箱里,开口说道:
“目标已经解决了,走。”
轿车悄无声息地启动,汇入日内瓦夜晚的车流。最后又消失在车流之中。
1208号房间内,卡迪尔的身体还躺在浴室的瓷砖上,血液在他的身下渐渐凝固。
床头柜上的黑色帆布包也消失了。浴室的水汽慢慢散去,只剩下冰冷的瓷砖,和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血腥味。
十分钟后,负责定时检查房间情况的安保人员发现了异常——他敲了几次门,都没有得到回应。当他用备用钥匙打开房门,走进浴室时,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卡迪尔和满地的鲜血。
他的脸色瞬间惨白,手忙脚乱地掏出对讲机,声音带着颤抖:
“紧急情况!目标遇袭!重复,目标遇袭!”
对讲机里传来一阵嘈杂的回应声,酒店的警报很快响起,红色的警示灯在走廊里不停闪烁。但此时,那辆载着杀手的黑色轿车,已经驶离了日内瓦市区,朝着法国边境的方向疾驰而去。
……
一个第三世界的科学家在参加国际物理学会议的时候,死于日内瓦,而且还是被刺杀,这会引起什么样的风波?
没有任何风波!
事实上,压根就没有什么人在意,顶多也就是在会议进行的时候,主办方在那里谴责一下这种刺杀行为。
除此之外,基本上不会引起任何风波。
在博士遭谋杀之后,欧洲大地开始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先是法国海关拦截了一批可以用于建造铀离心机的部件,然后,英国海关也拦截了一批。接下来是德国人,他们在法兰克福查获的东西也被证明为用于制造铀离心机的部件。
几个星期内,铀离心机的零部件在欧洲各地开始露面。
于是乎很快,一个“核走私网”就浮出了水面,对此传播媒介兴奋得如获至宝,海关官员和各国司法机关也是如此,他们开始急切地起诉那些涉嫌者。
那些被截获的是构成铀离心机的部件,最终都指向了一个国家——巴国。面对外界的指责,巴国则表示,他们从来没有研制过核武器,但是他们却无法解释卡迪尔的行为。
至于暗杀卡迪尔;传媒抛出了一些荒唐的理论。可以预见,美国中央情报局又被扣上了中情局应对一切负责的帽子。
总之,这活肯定是CIA干的。
对此,兰利自然是否认的,可他的否认和过去的一样,压根就没有任何人相信。而与同时,巴国也在竭尽全力销毁证据,毕竟,美国已经盯上他们的,美国不可怕,可怕的是SEA。
众所周知,SEA那怕是打仗,也不需要长时间讨论,就像俄国人一样,只需要小黑屋里讨论上几句,就可以进攻甚至摧毁一个国家了。
也正因如此,眼下最担心自身安全的就是巴国,他们一边否认着来自外界的指责,一边竭尽全力销毁证据。
几乎是一夜之间,卡迪尔研究所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在销毁证据的同时,巴国还在小心翼翼的盯着自己的邻居——瓜达尔,那里可是sEA的租借地。
一直以来,sEA都在当地驻扎有军队。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是,那里拥有一座现代化的机场,而且还有一个锚地,只要他们愿意,随时可以从极乐岛,伊拉克等地增派军队。
到那个时候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呢?
自然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灭亡了。
他们可没有信心能够抵挡得住sEA军队的入侵。
“真是的,居然鬼迷心窍了,什么不好玩,非要去玩原子弹。”
齐亚·哈克这位曾经的三军参谋长去年刚刚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首脑,把所有的一切都归罪于他的上一任——布托。
就是那个家伙在两年前,冒着风险做出了研制核武器的决定。
“难道他就没有想到过印度人的下场吗?”
有时候,人总是会有野心的。当时布托为什么会做出那个决定呢?
或许是因为印巴战争的惨败,或许是因为想要更好的保护自己,所以才要去挑战国际规则。
只不过,与印度不同的是他们甚至都没有机会开展深入的研究,然后核心人物就被解决了。
是谁干的?
齐亚·哈克的脑海中下意识的浮现出了一个答案。
很有可能是美国人。
其实,相比于美国人,他更希望是sEA人,因为如果是他们的话,这意味着他们的行动很有可能会止步于此,至少不用担心在睡觉的时候被人把炸弹过来。
“当时真应该直接终止这个计划。”
不过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吃的,如果说真的后悔的话,那他也不是后悔当初的选择,而是后悔被人给发现了。
毕竟,这才是人性。
想到这儿,齐亚哈克默默的说道。
“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止步于此吧。”
不过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sEA会放弃吗?
他们会停止追查吗?
哈克的心里并没有任何答案,但是就他的了解,那些家伙肯定是不会放弃的。
不过他们会怎么干呢?
他们会把矛头指向自己的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