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你这么忧心国事,干脆入朝为官吧!”
    “只要你答应,剩下的你都不用操心,我让我爹都帮你办了!”
    朱厚照是一点机会也不放过,这个时候还不忘初心。
    杨轩瞥了一眼朱厚照,没有搭理。
    这熊孩子,你越搭理他,他越来劲。
    等他感觉到无趣,就自然不会说了。
    接下来的路,杨轩一句话也没有说。
    这可把朱厚照急的抓耳挠腮。
    “老杨,你说话啊,我答应让我爹帮忙跟陛下说还不行嘛!”
    “老杨!”
    “行了,闭嘴吧!”
    “今天想吃什么,跟我去买菜!”杨轩没好气道。
    “老杨,你看着来就行!”朱厚照嘿嘿笑道。
    老杨终于开口了。
    接着杨轩便带着朱厚照去买了一些菜。
    这个时节的蔬菜还是比较便宜的,不像冬天,贵得要死。
    毕竟是反季节蔬菜。
    玻璃大棚的成本也不低。
    整个京师也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吃得起。
    至于皇室,有专门种植蔬菜的玻璃大棚。
    玻璃传入大明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了,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下,市面上出现了更多的玻璃制品。
    只是烧制用的还是人工,越是精美,越考验匠人的经验。
    使得成本居高不下。
    大明的普通百姓是使用不起的,只有富裕人家才能看到玻璃制品。
    如今,在大明出海的商品之中,玻璃制品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我们这个民族的创造力是非常强大的,在全世界范围之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经过一代代匠人对配方的改良和研究,质量更好,更加精美透明的玻璃制品出现在世上。
    瓷器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毕竟已经使用了多少年了?
    在出海的商品之中,瓷器依然是最受欢迎的商品之一。
    玻璃制品的价格比瓷器低,深受海外小贵族的欢迎。
    对于资本来说,利益永远是推动创新的动力。
    海外的财富取之不尽,而加入海外贸易的官绅也是越来越多,想要提高竞争力,那就必须创新,还要降低成本。
    这也就促使大明的工业得到发展。
    虽然只是轻工业的发展,但也是好的现象。
    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来都是方方面面的。
    按照历史进程来说,当积累足够的时候,重工业也自然而然会发展出来。
    当然,关键是这个进程不能被打断。
    否则又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
    …
    买了些菜,杨轩又带着朱厚照去了酒楼取他定的菜,随后几人才回了医馆。
    杨轩指挥着朱厚照和张永打下手,半个时辰后,满满一大桌的饭菜出现在了几人的面前。
    吃饱喝足的朱厚照揉着肚子,带着张永一边散步消食,一边朝宫门走去。
    回到东宫,换上太子服饰,朱厚照想到杨轩说的制定律法的事,便动身去找自己父皇。
    当朱厚照来到御书房的时候,就见到李东阳三人正在和自己父皇商议事情。
    朱厚照也不着急,就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等他们商议完。
    良久,李东阳三人准备告辞。
    这时,朱厚照开口道:“李阁老,刘阁老,谢阁老,三位请留步!”
    “照儿,你有什么事吗?”朱祐樘开口问道。
    “回父皇,儿臣确实有事。”
    “既然李阁老他们正好也在,那就留下来一起听听。”朱厚照从椅子上下来,对着自己父皇行了一礼,然后说道。
    他虽然不太喜欢李东阳他们,觉得他们的废话太多了,老是说自己这儿做的不对,那儿做的不对。
    但他心中也清楚,这三人是自己父皇的重臣,其能力才学都是最顶尖的。
    上位者,不能因为不喜欢一个人就不去用他,忽略他的能力,也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偏用。
    “哦?照儿说说看!”朱祐樘笑容和煦,看着儿子的眼神中带着期待。
    李东阳三人闻言也是相视一眼,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的葫芦里又卖的什么药。
    朱厚照顽劣不靠谱的人设实在是深入人心,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虽然很不想听朱厚照说话,但皇帝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父皇,儿臣今天下午出宫逛了逛,您知道儿臣去哪儿了吗?”朱厚照没有直接说,而是卖了一个关子。
    “去哪儿了?”朱祐樘笑着问道,尽管他已经从保护朱厚照的锦衣卫口中知道了,但还是配合儿子表演。
    “儿臣去了外城的奴隶市场!”朱厚照原地转了一个圈,看了一圈众人,嘿嘿笑着说道。
    “莫非照儿是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了?”朱祐樘笑问。
    “父皇,儿臣要说的是正事。”朱厚照纠正道。
    “是正事,是正事,那照儿你说说看,父皇听着呢!”朱祐樘笑着说道。
    “父皇,三位阁老,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过,近数十年来,出现在我大明的昆仑奴是越来越多了。”
    “而朝廷却没有相应的律法出现!”
    “一些不好的现象也是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出现在大明的昆仑奴,男女都有,尽管大多数都被阉割,没有了生育能力,但还是有一部分漏网之鱼。”
    “这些就是造成乱象的原因!”
    朱厚照背负双手,装作大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将血脉污染的担忧说了出来,以及杨轩所说的一部分现象。
    他毫不犹豫,将杨轩的话都当成是自己的。
    “奴隶贸易是暴利,总是从海外而来,肯定有人觉得花费过高。”
    “从而有自己培养的想法。”
    “将男女昆仑奴关在一起生小昆仑奴。”
    “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可是时间一长,昆仑奴就会在我大明扎下根来。”
    “父皇,三位阁老,不妨试想一下,若有一天,京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都是黑不溜秋,长得和昆仑奴非常像的人,他们嘴里说着汉话,声称自己是大明百姓,那会是一副什么场面?”
    话音落下,朱厚照直勾勾的看着自己父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