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7章 当初那个人也叫杨轩

第7章 当初那个人也叫杨轩

    “我允许你离开了吗?”

    杨轩冰冷的声音缓缓响起。

    只见那名官员缓缓转过身来,这时王承恩和朱由检才看清,那名官员前胸的位置,已然出现拳头大小的空洞,甚至还能看到里面跳动的心脏。

    这是真正的心动啊!

    后者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胸口的位置,然后又看向朱由检身旁的杨轩,抬起手,张口想要说些什么。

    但一张嘴,便是大口的鲜血喷出。

    紧跟着,便直挺挺的朝后倒下!

    砰!!

    倒地的声音将在场的官员们惊的回过神来。

    他们看着地面上死不瞑目的同僚,再看看杨轩,眼中满是惊恐。

    原先被王承恩叫进来包围杨轩的锦衣卫们见此情形,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杀人的手段,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太轻松了,就像捏死一只蝼蚁一样轻松!

    “现在,还有谁要离开?”杨轩看着下方的百官,开口问道。

    现场一片死寂,没有人回答杨轩的问题,更没有敢去看杨轩的眼睛。

    “很好,看来列位大人还是很配合的。”

    杨轩接着又道,似是对一众官员的表现很满意。

    “王公公,现在可以派人去查抄京师各级官员的家产了,记得要全部登记造册。”

    “我也知道,抄家油水丰厚,有不成文的规定,告诉你手底下的人,只要总价值不超过两百银元,就随便拿。”

    杨轩又看着王承恩说道。

    后者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而是在等朱由检的旨意。

    “没听到先生的话吗?”

    “还不赶紧去!”朱由检连忙道。

    “老奴遵旨!”王承恩行礼后,快步走出了皇极殿,随即第一时间召集东厂的番子,带着他们去抄家。

    而朱由检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眼底深处也透露着些许期待。

    连最忠心,他最信任的王承恩都收受了数百万的贿赂,那么其他人呢?

    事情到了这一步,朝会自然是早就进行不下去了,杨轩也没打算陪着百官干等着。

    于是便叫着朱由检一起前往偏殿休息。

    “我这几年,一直待在民间,观察天下局势,你即位后的做的事,我也都了解过,不说中兴大明吧,简直就是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刚愎自用,没有主见,你的性格缺陷实在是太大了。”

    “诚然,你兢兢业业,励精图治,但做的基本上都是无用功。”

    “完美的选择了所有的错误答案。”

    “不然的话,说不定大明还能多挣扎几年时间。”

    杨轩坐了下来,斜视着朱由检,丝毫没有顾及对方的颜面,将对方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后者脸色青一阵红一阵,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毕竟大明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了。

    虽然他对杨轩所说的并不服气。

    “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所以忍着。”

    “你的缺点很明显,但也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我最欣赏的就是你不惧死亡的勇气,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老朱家的皇帝不能没有血性。”

    “这一点你就比你祖宗朱厚熜强很多。”

    听到杨轩直呼他祖宗的名字,朱由检脸色明显有些不好看。

    “先生,世宗皇帝生前是做了些错事,但他都已经驾崩多少年了,就没必要再说这些话了吧?”朱由检道。

    朱厚熜是他的直系祖宗,他自然要帮着维护的。

    “就他做的那些事,还不让人说了?”

    “你信不信,若是太祖太宗还在,也会瞧不起他,相反对你不会过多的苛责。”

    “你们祖孙两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态度问题。”

    “作为皇帝,不想着怎么把国家治理好,反而一心修道炼丹,这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吗?”

    “你也别生气,若不是有人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逼着他,嘉靖后期的局势恐怕就不是你所了解的那样了。”

    “对了,当初那个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逼他的人,也叫杨轩。”

    说到最后,杨轩又提醒了一句。

    有些事情,史书上是不会记载的。

    听到杨轩这话,朱由检心中的疑惑算是解开了。

    他读《世宗实录》的时候,能够明显感觉到世宗皇帝前、中、后期不同时间段的执政风格变化很大。

    尤其是中期到后期的转变,太过突兀,一点变化的迹象都没有。

    可惜实录上并没有记载当时是发生什么事,甚至实录对于那个时间点所发生的事情讳莫如深。

    而杨轩这话算是给了世宗中期到后期的执政风格变化一个合理的解释。

    “既然你这一脉是奉了太祖的遗命,为什么之前不出现,反而坐视大明的局势不断恶化?”朱由检发出疑问。

    “因为大明的病根已经很深了,统治阶层和底层百姓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不管再怎么努力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让矛盾彻底爆发,将一切都推倒重来,那么接下来就会维持上百年时间的太平。”杨轩平静回答。

    “可这死的人也太多了吧?”朱由检一脸不忍。

    “你下令镇压起义军的时候怎么没想起这个?下令加税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

    “别在我面前装出一副仁慈的样子,这个世上每天都在死人。”

    “虽然我不清楚大明现在有多少人口,但估计不会少于四万万人!”

    “通过战争、瘟疫、天灾等大规模的消耗人口,有利于接下来上百年统治的稳定。”

    “只要死亡人数不超过人口的一半,大明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此次天下大乱,最后的死亡人数差不多在一万万左右吧,不会达到总人口的一半。”

    “说起来,太祖太宗时期就定下的皇庄制度,就是为了应对土地兼并,确保到了最后时刻,皇帝手里还有钱粮练兵,怎么到你手里,还需要跟百官募捐?”

    “你们祖孙这几代皇帝是怎么搞的?”

    朱由检还没从杨轩那冰冷无情的话语中回过神来,就又听到了杨轩的问题。

    “啊?”

    “还有这回事儿吗?”

    朱由检的脑袋上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见朱由检这副表情,杨轩就大概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再好的制度也抵不过人心中的欲望,他不用猜也知道,皇庄早已经被地主官绅阶层给瓜分干净了。

    毕竟利益太大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