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石砫。
“哎呦,秦将军啊,咱家可算是见到您了!”见到秦良玉,朝廷派出的钦差激动万分。
“见过公公!”秦良玉带着侄子孙子行礼。
现在京师发生的事还没有传到这里,秦良玉也不知道京师的情况如何了。
所以在见到钦差的时候,她以为朝廷是要她领兵入京勤王。
“秦将军快快请起!”太监不敢受秦良玉的礼,侧过身子,连忙将秦良玉扶了起来。
后者现在已经是八十岁的高龄了,满头白发。
“公公,京师是否已经危急?”
秦良玉连忙问道。
“秦将军请放宽心,京师之危已解。”
“咱家这次前来,是有好消息要告诉秦将军的。”
太监的笑容谄媚。
“哦?不知是何事?”秦良玉不解道。
闻言,太监将京师所发生的事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然后便拿出圣旨宣读。
除去废话,圣旨的主要内容就是加封秦良玉为忠贞侯,任四//川招讨使,要求她想办法招降张献忠,哪怕招降不了张献忠,也要招降李定国。
另外,还追封了秦良玉的丈夫和儿子。
圣旨最后将秦良玉及麾下白杆军的欠饷补足,并预支了半年军饷。
主要是路太难走了,带不了太多。
就这次带来的军饷,那也是人背马驮,一路翻山越岭,担惊受怕好不容易才运来的。
听完圣旨内容,秦良玉颇感意外。
若不是接下来她看到了钦差带来的真金白银,还真会以为钦差是在忽悠她。
钦差带来的消息实在是太过惊人,以秦良玉几十年的阅历一时之间都难以消化。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竟然就那么败了?
而且还败的那么惨!
只带着极少数的嫡系逃走了!
若非钦差说的信誓旦旦,拿着脑袋担保,秦良玉还真不会信。
“秦将军,如今北方天灾依旧,灾民遍地,朝廷需要蜀地安稳下来,能够稳定的提供粮食。”太监对秦良玉道。
蜀地有都江堰这个庞大的水利工程在,只要能够恢复稳定,粮食产量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红薯土豆虽然能够作为主粮食用,但长久食用还是小麦稻米更好。
“请公公回禀陛下,臣秦良玉遵旨!”秦良玉也是当场表态。
“好,秦将军忠君爱国,现在朝廷最大的危机已经解除,接下来就是收复失地,想来要不了几年时间,天下就会太平。”太监笑着说道。
秦良玉笑着附和了两句。
随后,秦良玉派人接收了军饷,并安排钦差住了下来。
次日,秦良玉召集麾下白杆军发饷。
每一位将士都是钦差和秦良玉带人亲自发到其手中的。
钦差也趁此机会告诉将士们,之前朝廷拖欠军饷实乃万不得已,但朝廷和陛下一直没有忘记他们,现在筹足了军饷,就立马给他们送了过来。
秦良玉自然能看出来这是在收买人心,但她又不能说什么。
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她难道还能说这些将士都是他们家的私兵吗?
秦良玉显然是说不出来的。
拿到足额的军饷,将士们的军心也稳定了下来,之前全都是靠秦良玉在撑着。
毕竟朝廷拖欠军饷已经成了惯例,将士们也没想着朝廷能给他们足额的军饷。
十多年来拖欠的军饷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了,多少将士逃离了军营。
处理好内部的事情之后,秦良玉并没有急着去接触张献忠,她在等李自成大败的消息传到蜀地,到时候再派人接触张献忠。
……
京师,吴三桂和洪承畴终于来到了京师。
随即便得到了召见。
在御书房,两人见到了朱由检父子,以及…杨轩。
“臣吴三桂(洪承畴)参见陛下!”
“平身!”朱由检开口。
“谢陛下!”二人同时起身。
“两位爱卿,朕给你们介绍一下!”朱由检说道,将杨轩介绍给吴三桂和洪承畴。
闻言,两人下意识看向杨轩。
这一路走来,他们已经对杨轩充满了好奇。
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能够大败李自成的百万大军?
但仔细打量过后,两人心中都不由嘀咕了起来。
这个小白脸真的是大败李自成的人?
杨轩年轻的面孔确实是容易让人轻视。
但在面上,两人都不敢对杨轩有所轻视。
“见过太师!”
“嗯。”杨轩淡淡嗯了一声。
他知道两人内心中对自己是有所质疑的,毕竟没有亲眼见过和经历他做过的那些事,确实很难相信。
“召你们回京,是我向陛下提议的。”
“朝廷现在缺少统军的将领,你二人的履历我都看过,勉强能够用。”杨轩这话有着敲打的意思,就是在告诉他们,不要觉得自己很重要。
毕竟杨轩师承徐达和老朱,又在蓝玉、傅友德、冯胜等开国名将的手底下混过,能让他看上眼的将领确实没有几个。
吴三桂和洪承畴虽然也不错,但在杨轩看来,还差了点意思。
吴三桂好歹是出身将门,有家学传承,洪承畴完全就是进士出身,一个文人,干起了带兵打仗的事。
说起来自从于谦主持了京师保卫战之后,后面文人带兵打仗的事情越来越多了。
这也就使得后面出现了以文御武的格局。
洪承畴带兵打仗的本事都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杨轩在起义军内进行观察的时候,还和洪承畴交手过一次。
所以这次他才会选择将洪承畴调回京师。
听着杨轩的话,吴三桂和洪承畴心中虽然有些不服,但想到杨轩的恐怖战绩,还是识趣的闭上了嘴。
只凭个人勇武就能将李自成的大军给打崩的存在,还是不要招惹的好。
而且杨轩刚刚也说了,是他举荐的他们。
哪怕他们并不愿意回来,但这份人情,他们也必须记着。
“多谢太师举荐!”
“好了,你们二人刚回京,先下去好好休息,明日正式上任。”
“有什么不懂的,直接来问我!”
听着杨轩的话,吴三桂和洪承畴面面相觑,这怎么听起来没有皇帝的事儿呢?
难不成现在的朝廷是杨轩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