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1325章 再见杨捕头

第1325章 再见杨捕头

    孙三叔在孙家村想方设法要跟着大部队找孙山。

    而孙山正在衙门看着鸟粪肥料作坊的账本。

    “阿嚏”

    “阿嚏”

    “阿嚏”

    孙山连续打了三个喷嚏才止住,疑惑地问:“天气也不是很冷,怎么就打喷嚏呢?”

    桂哥儿乐呵呵地说:“山哥,肯定有人想你哩。”

    这话孙山倒是认同:“那当然,想你家山哥的人多的是。”

    孙定南也笑着说:“是哩,不说谁,家里人肯定想我们了。”

    说到孙家村,已经离开一年多了,时间过得也真快。

    孙山思乡了一刻钟后,已经看完账本了。

    看到最后作坊的营业余额,已收款数目,不由地头疼。

    可怜兮兮的现金流,实在不符合做买卖规律。

    孙定南也郁闷地说:“老爷,鸟粪肥料作坊开了那么久,好不容易生产鸟粪肥料出来可以卖了,哎,大家都用不起,全赊账了。就算到富户把钱收了,也只有可怜的那一丁点。”

    目前收到的款项总共600多两,而且还是王县丞占大头。

    王老爷把免税的额度全买上肥料,相当地有胆识,看得县里的富户瞠目咋舌。

    600两,转眼人工,作坊站点等等费用一下子就全支出去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作坊并没有赊账,暂时还能维持运营。

    孙定南问道:“老爷,作坊那边还在生产,如今不需要肥料了,要不让他们停工,能省下一些人工费。”

    春耕过去,肥料也运送完毕,但作坊依旧开工,依旧干得如火如荼。

    外人看到作坊,还以为赚了很多,才加大力度生产。

    孙山摇了摇头说:“不用,继续开工。春耕过去,接着夏收,之后就夏耕了,也就几个月,到时候又需要肥料了。”

    主要是生产鸟粪肥料要长周期,以“月”作为计量单位。

    并不能今日生产,明日能出货。

    孙山想了想,还得继续开工,夏耕不远了。

    孙定南为难地问:“老爷,要是继续开工,不仅要给工钱,辅料还得要花钱。咱们账本就只剩下可怜的几十两,恐怕.....”

    意思是没有钱付款了,只能赊账。

    孙山想到沅陆县的大户人家也能厚着脸皮赊鸟粪肥料,他决定效仿。

    一脸正经地说:“赊账就赊账,就说等夏收后,收回百姓的肥料钱,咱们再付钱。”

    顿了顿,又说道:“工钱也一样,先让大鸟村的村民干活,等夏收,再付工钱。”

    大鸟村应该没意见吧?之前在作坊赚了那么多钱,兜里不满满也会半满,拖三四个月工钱,应该没问题。

    想了想补充道:“要是实在困难,让大鸟村村长考核后,可以先发工钱,没那么困难的,便推到夏收后。”

    孙山倒是想再次召开“大户大会”,让他们继续投资。

    只是大户的钱也不是大风刮过来,说不定觉得作坊运营不好,不仅不再投资,反而撤资。

    想了想,还是算了。

    还是选择赊账度过难关。

    孙定南连忙应承:“那就按照老爷的想法办。”

    孙山吩咐到:“你和王管家好好跟村民说,好好跟给我们供货的商人说,态度要好点,尽量多说好话。”

    其实更想说尽量画多些大饼,让大家看到作坊的美好未来,携带他们发财。

    孙定南明白地点了点头:“老爷,你放心,我们会好好说话。等收到百姓的钱后,保准立即发工钱,立即给供货商人还欠。”

    孙山已经打算勒紧捆腰带过上赊账的日子,那边张师爷急匆匆地走进来说到:“老爷,辰州府有人来了。”

    凑到孙山跟前,低声说:“老爷,是关于上次捕获连环杀人犯的事宜。”

    孙山眼睛一亮。

    艾玛,快要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一月份抓捕到三个流窜作案的贼人,如今四月底,一下子好几个月过去了。

    孙山怀疑地问:“莫非辰州府那边已经处理好了?”

    张师爷也是这样认为的:“老爷,应该是。要不然也不会派人过来。”

    孙山疑惑地问:“才三四个月,就办完案子了?”

    这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官府的效率什么时候那么高的?

    张师爷猜测到:“老爷,可能贼人杀的人多,所以特事特办。”

    这话有道理。

    这种连环杀人案是相当地严重,官府说定急速审理,快速结案,安抚民心。

    既然流窜作案凶手已经抓获,得要广而告之,让百姓不用担惊受怕,回归正常生活,更要回归正常生产,这样社会才正常运作。

    孙山想到这里,也明白官府为何如此快速处理了。

    孙山整理好官服,随后去接见辰州府来的“特使”。

    结果发现是老熟人--杨捕头。

    杨捕头见孙山,立即行礼问好:“见过孙大人。”

    孙山轻轻地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大家落座后,问道:“杨捕头,别来无恙。想不到这么快又与你相见了。”

    杨捕头也想不到啊,但知府大人派他过来,所以只好过来。

    连忙说道:“孙大人,我们又见面了”

    孙山并没有进入正题,而是先关心起顶头上司:“知府大人一切安好?”

    杨捕头连连点头:“一切都好。”

    好,肯定好了。

    年刚过完,你就送上“大礼”。知府大人一年的“kpi”就完成了。

    捉了这么重量级的罪犯,知府大人立了大功,履历表又浓重地添上彩色的一笔。

    呈现到圣上跟前,也有牛可吹了。

    孙山和杨捕头客套了一番后,才正式进入主题。

    问道:“不知道杨捕头找本官何事?”

    杨捕头笑着说:“孙大人,上次的案子已经有结果了,知府大人特意派遣我过来,给孙大人仔细说清楚。”

    孙山一愣,自己何德何能让知府大人的心腹过来回复?

    莫非他就这样轻轻松松地入了知府大人的眼?

    只是想到刘知府的背景,好似入了他的法眼也不是一件好事。

    他家守陵的,不怎么参与朝廷之事。

    就算刘知府不甘寂寞,努力往上爬,家里的兄长也不乐意,害怕他太努力,站错队,给家里带来灾难,还不如安安心心做个荣华富贵的义慧侯。

    孙山假装受宠若惊地说:“知府大人有心了,也劳烦杨捕头了。”

    杨捕头连连摇头说:“不麻烦,能再次见到孙大人,我可高兴了。”

    孙山和杨捕头又客气一番。

    艾玛,官场就是这样,虚来虚去,幸好孙山性子不着急。

    多亏当初吃饭慢,锻炼了性子也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