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我,孙山,科举 > 第1378章 收割稻谷(2)

第1378章 收割稻谷(2)

    张道长再次喷火, 吃瓜群众再次鼓起热烈的掌声。

    张道长前所未有的风光,作法的姿势更显得专业,更是舞得虎虎生威。

    孙山:.....

    张道长,你是不是忘记今日的主角是他这个知县大人啊?

    你到底要舞到什么时候?

    张道长正舞得起劲,猛然对视上孙山高高吊起是三角眼,吓得一哆嗦,一个趔趄,眼前的火苗就灭了。

    正看得起兴的吃瓜群众:......

    坐在孙大力脖子上的小肥妹狠狠地抓了一把孙大力的耳朵,疑惑地问:“叔爷,火火呢?笑笑要看火火。”

    孙大力也看得起劲啊,怎么就灭呢?

    哄着到:“好笑笑,莫要着急,等会就有的了。”

    张道长赶紧调好姿势,再次舞动着桃木剑,舞得铿锵有力,随后大喊一声:“收!”

    然后就作法就完毕了。

    张道长摸了摸额头的虚汗,不是因为用力表演流的汗水,而是被孙大人包公般的黑脸吓住了。

    感觉孙大力怨气好重,再不停下来,会被生吞活寡。

    张道长做了个请的动作,王县丞大摇大摆地走上前,对着吃瓜群众说道:“各位乡亲,现在有请孙大人割夏收的第一把稻谷,掌声有请。”

    终于到了最激动的环节了,张道长舞得的确好看,但不能当饭吃。

    割稻才是生命之重,关乎百姓的肚子。

    今年会不会忍饥挨饿,就看孙大人的第一把稻谷会不会沉甸甸了。

    孙山接过夏典吏呈上来的禾刀,撩起裤脚,走到田埂上,一弯腰,一捞,一把禾杆就出现在手中。

    吃瓜群众齐刷刷地看着那一把禾杆,仿佛看到人生中夜空中最亮的星。

    孙山把禾杆放到托盘里,夏典吏捧着,在群众中走了一圈。

    好让百姓看到沅陆县的第一把稻谷是如何的金灿灿,沉甸甸。

    其实吃瓜群众早就知道今年会大丰收,只是经过如此繁文缛节的仪式,感觉这把稻谷特别耀眼,特别俊俏。

    稻杆呈到孙伯民跟前,这么轻轻的一眼,使得这个老农民眼眶湿润,眼睛红红。

    孙伯民激动地喊道:“三弟,你看到没有。这是山子种的谷子,快去看看,一粒又一粒,挨挨挤挤,有生以来,我就没见过这么满盈盈的谷子。”

    孙三叔也激动啊,即使如今的主要营生是山货,但老农民对庄稼的渴望。就算再市侩,也很重视。

    紧紧地握住孙伯民的手说道:“大哥,我看到了。多么好的稻杆啊,多么重的稻杆啊,大哥,那都是谷子,都是粮食。咱家的山子真厉害,不愧是漳州府第一进士。”

    德哥儿之前就激动过,今日气氛烘托到此,也跟着激动。

    双眼闪着泪花说道:“大伯,阿爹,山子不仅是读书能手,更是种地能手,要是山子在孙家村种地,孙家村也一样大丰收。”

    说完后,狠狠地挨了一记重拳。

    德哥儿摸了摸后背,委屈巴巴地问道:“阿爹,作甚,怎么又打我了?”

    自从来了沅陆县,德哥儿挨打的机会增多。

    心里暗暗地嘀咕着:看来阿爹的更年期真的到了,高兴打人,不高兴也打人,总之就爱打人。山子他是不敢打,也只有自己成为唯一的出去对象。

    德哥儿越想越悲哀,想着下次寄家书回家,一定让村长阿爷把阿爹捉回去。

    孙三叔狠狠地瞪了一眼德哥儿,狠狠地骂到:“你说什么胡话,山子怎会回孙家村种地。哼,我家山子是要到京城做大官的,你这把乌鸦嘴,再说些乌鸦话,仔细我用绣花针缝住。”

    得亏孙三叔和德哥儿说的是广南话,在场的观众除了孙家人就没人听懂。

    要是被人听懂,衙门的人肯定暗暗嘀咕:好有野心的孙知县。

    啧啧~~一个七品官竟然稍想做京官。

    啧啧~~~好大想头,好大的白日梦!

    孙山割了第一把稻谷,便不再继续割了。

    把剩下的稻谷交给安排好的劳动群众。

    王县丞上前一步,笑着说:“恭喜大人,贺喜大人,你看看这把稻杆,上面的谷子,不仅颗粒大还饱满,更是一个挨一个,密密麻麻。今年的谷子肯定大丰收。”

    心里暗暗得意:整个沅陆县,王家耕地最多,使用的鸟粪肥料也最多,今年保证粮食满仓。

    吴主薄也附和道:“大人,今年我们沅陆县肯定大丰收,在大人的英明领导下,百姓肯定能过个好年。”

    虽然距离过年还有老长一段日子,但不妨碍吴主薄对秋收的畅想。

    不,就算秋收颗粒无收,夏收也能保证一年的口粮了。

    这种感觉就是提前完成任务的爽爽爽!如果可以笑,吴主薄会得意的笑,得意的笑!

    梁巡检也不甘落后地道喜:“大人,今年的夏收一定能收到不少粮税,大人英明!”

    孙山在一声一声的恭维中并没有迷失自我。

    而是说道:“各位同僚,这不是本官的功劳,是圣上的皇恩浩荡,才使得沅陆县丰收。”

    孙山朝着北面拱了拱手,慷慨激昂地说:“皇恩浩荡,天佑我朝,本官有幸在沅陆县当知县。托圣上洪福,使得沅陆县今年夏收收获满满。”

    虽然皇帝远在天边,但孙山不会掉以轻心。

    万一被有心人听到,岂不是误会他“比当今圣上还圣上”。

    甭管自己功劳再大,也不能跑到皇帝跟前。

    所以每次开“感恩会”,必须把皇帝放在最开头。

    呵呵,千拍万拍,千万不要忘记拍皇帝的马屁。

    衙门的人:......

    孙大人都感谢皇帝了,他们能怎么办?

    只能跟在后面,朝着北方,拱手作揖,高声喊道:陛下圣德感天,故天降祥瑞,赐我朝五谷丰登之瑞兆。

    不知名所以然的吃瓜群众:......

    怎么衙门大佬们忽然对着天空拱手做辑的?这搞的是哪一出戏?

    神助攻邓教谕激动地用大白话说:“皇上英明,朝廷政策得当,老天爷也赏脸,才有这样的好年景。百姓感激涕零,圣君明主!”

    吃瓜群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