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香江不仅要特别通行证,还要经过严格的检查,总之手续蛮复杂的,苏宇全程被指挥,让他干嘛就干嘛,经过一系列检查,问询,这才得以放行。
等苏宇踏上香江地界后,感觉完全变了,仿佛从农村进入了城里。
这里楼房林立,虽然依旧破旧,不如苏宇重生前,但已经是很繁华了。
公交车,黄包车,络绎不绝,人也好多,显得颇为热闹。
“先生要不要黄包车?”
刚刚踏入香江地界,就有黄包车围了过来,苏宇望眼看去,黄包车排成一行。
“你是……大陆的?”
他发现此人讲的是大陆语言,口音都能听出来,应该是南方某个省的。
“是的先生,从这里进来的,大多数都是来自内陆,所以我们才从这边接客人,这第一是语言相通,第二也更容易取得信任,说不定还能碰到老乡呢。”
“哈哈,你这……还挺有经商头脑,不错。”
“那先生,您坐不坐黄包车?”
“这个不急,你帮我看看,这个地址,你拉我过去,多少钱?”
黄包车师傅接过纸看了起来,上面写的就是中文,他又是内陆来的,当然认识,虽然可能没什么学历,但想来能到香江讨生活,多数是偷渡过来的,还是有些头脑的,文化应该有小学水平吧?
而事实也是如此,他的确认字,但却不是小学水平,准确说,他小学没毕业,是事后自学的,因为他发现,在这里当黄包车,认字还是很重要的。
香江的文字仅仅是繁体和简体的区别,区别不大,但语言却是好几种,有英文,有国语,有很多国家的语言,这是因为香江有码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到此。
知道的越多,懂得越多,就能认识的地方越多,那么拉到的客人也越多。
比如,人家说了,谁知道君喜大酒店?结果你路过十几次,不认识字,就不知道在哪里,那你就错过了一次生意,光认识路还不行,还要认识这些店的名字。
简体虽好不能让他很好识别,但却能认识大多数字,关键是重新学繁体,他也没那个时间。
所以他自学的就是简体,大多数字,他都是认识的,所以苏宇递过去的纸他完全认识。
“九龙油尖旺区油麻地,咱们这是罗湖口岸,到那里大概16公里,这样好了先生,一公里算您一港币好了。”
“平时我们黄包车是不会跑那么远的,现在的黄包车,多数都在景区或者区域内活动,太远都会选择坐公交。”
“但我看先生是第一次进入香江,人生路不熟,让你去挤公交,中途换车啥的,怕您都不知道,我也不介意接个大活。”
“十六公里,全程两到三个小时抵达,行的话,就一公里一港币,不行,那我也没办法了。”
大汉摊摊手,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帮不了老乡的表情。
这个价格,贵不贵呢?答案是死贵死贵的。
这么说吧,光头时期,大上海,黄包车,一公里大概是三分洋币,一块大洋,相当于一百分洋。
香江的货币是一港币,等于是十个一毫硬币。
也就是说,在内陆,可能几毛钱,但在香江,却要一块钱。
换算成大陆的钱就是1.49元,一块五毛钱啊,雇佣一个成年男子还是技术工种,能干一天体力活。
而且这个价格,你都不需要管饭,但在香江,它仅仅是一公里的路程,所以有人偷渡过来,也就可以理解了。
按照他这个算法,16公里,那就是十六港币,相当于23.84元,苏宇肯定拿的出这么多钱,来之前,郑家给了他五十元港币,应急用的。
当然苏宇也用内陆的钱还给了郑家,但这不重要,打个车就花了一半,这……。
二十多块钱,十六公里,这后世打车也不过如此,不过这是夏天,又是人力把车,且十六公里,也就可以释然了。
但依旧很贵,毕竟哪里都不缺吃苦耐劳的,内陆很多能吃苦的,但他们吃同样的苦,可挣不了那么多。
可苏宇初来乍到,向他说的,他连公交车如何换车,哪里下车都不知道,与其问来问去,语言还未必听得懂,还不如直接雇佣黄包车。
起码这个黄包车还能当做临时翻译。
“可以,那你抓紧点,我赶时间。”
“没问题,您请上车。”
那人拿下一个毛巾,抽打了一下车子座位,让苏宇坐上去。
苏宇提着一个行李箱,不大,也不重,多数是换洗衣服,用来引人耳目,毕竟他要是拿出一些东西,总要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您坐好,咱们出发了。”
说着大汉抬起黄包车,窜了出去。
其实苏宇明白,这黄包车坑了他,即便是香江物价高,也不可能那么贵,如果按这个价格他一个月岂不上百上千块钱?
这两千工资,起码要到90年以后吧?不能香江要在就实现了,不可能的,所以他绝对多说了,这是宰客,而且专门宰大陆来的。
因为每个内陆来的人,都不简单,能拿到特别通行证的,会差钱吗?而且有一种心态在里面,那就是不想被人看做没见识的人,就会打肿脸充胖子,觉得可能香江就是这样,即便几十块钱看着很多,也咬着牙认了。
不过黄包车有一点没说错,这时候的黄包车确实不跑太远的路了,只有极少数,太远都选择做公交车了。
黄包车夫正在退出历史舞台,这时候的黄包车,多数是在景区,或者给不认识路的人当做领路人。
“先生,您油麻地有认识的人?”
“嗯,祖中长辈,定居哪里,你对油麻地很理解?”
“九龙半岛,油尖旺,这可是武馆林立的地段,整条街都是开武馆的。”
“这片地方是武馆集中区域,许多武师都会到这里拜师。”
“而油麻地就在油尖旺内嘛,那当然也是武馆林立的地段了。”
“哦,拜师?学了武有啥用?现在都用枪了,难道还能行侠仗义啊?”
“唉……话不能这么说,香江帮派林立,学了武,加入帮派,能尽快出人头地嘛,既然出来混,当然想尽快出人头地了,当个蓝灯笼有什么意思?”
“哦,你是说,学武是为了加入帮派?”
“大多数如此了,当然,你也可以加入警局,不过要考的上才行啊,也可以当武师,开馆收徒,总之,比要饭强多了。”
苏宇差点被他这话逗笑了。
郑家人给的地址,就是在油麻地,但听这位老哥讲,油麻地似乎是开武馆的地方啊,并不适合居住啊?难道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