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最终还是收下了,此时他手里已经有三万了因为苏黎世多给了一千块钱,算是那天还了苏宇垫付的钱。
苏宇古怪的走了出来,直到苏黎世去代替苏建民摸骨,他这才把苏建民拉到一边,说起了刚刚的事。
主要是他真怕这位堂三叔打肿脸充胖子。
“堂弟,这钱,我拿着烫手,要不你偷偷转交给你父亲?或者暂时替他保管?等我离开香江,你再交给他?”
“额……堂哥,你这钱,放心收着就是。”
“可是……我看武馆挺困难的,我怎么好意思收下?”
“堂哥,你可知我爹的拜师费,每月多少?”
“啊,这我确实不知。”
“我给你讲讲一般的武馆是怎么收费的,稍有名气的武馆,收费标准是每月五百港币,每周两堂课,每堂课收费不到六十港币。”
“也就是说,不耽误你打工,周六,周日来学武,每个月只需要五百港币,即可学武。”
“像是跟师傅同吃同睡的儿徒,那算亲传弟子了,几乎生在武馆,长在武馆,这种弟子,我爹有十来个。”
“这种拜师,价格更贵,我爹的就不说了,告诉你一个久远的,如早年间叶问大师拜师陈华顺学咏春拳,拜师费交了十二两黄金,不过那是特殊情况包含了生活费等。”
“至于现在,那只多不少,不过那是拜师名门,我爹自然远远不及。”
“不过咱们就算三百五十元一个月,你知道一百人是多少钱吗?一百五十人是多少钱吗?”
苏宇心说,你考我数题呢?一百五十人,我当然知道了,一百五十人,可以收费52500港币,可五万多是包含药浴和秘药的钱啊。
“嘿嘿,再告诉你个秘密,我爹给徒弟的药浴和秘药,都是从我二伯那里拿的,是只给成本价的,武馆之所以那么困难,是因为我爹把赚来的钱,都贴补给亲传弟子了,还有一些弟子家境困难,他也会帮忙。”
“你看武馆都破落成这样了,武馆依旧有六十来个师兄弟,死心塌地跟着我爹,还和我去码头扛大包,你就不觉得奇怪吗?”
“额……难道,三堂叔赚的钱都填补给他们了?”
“没错,有的用于药浴,有的用于他们的家庭开支,因为学武都是为了出人头地,有些徒弟家里确实困难,我爹发现后总是不忍他们白天学武,夜里还去打工,活活累垮自己,所以就不停填补。”
“这些年出去的师兄很多,但反哺也不少,都是当年接受过我爹恩惠的师兄弟,当年我爹填补他们,如今他们混出头了,又反过来反哺武馆,帮助其他师兄弟。”
“若不是如此,我们武馆也不至于如此落魄,武馆总体来说是挣钱的,而且还能挣大钱,只是我爹这性格,不太适合。”
“所以你放心拿着吧,你即便不拿,多挣的钱也会被我爹花了,不是贴补努力的徒弟,就是给困难的徒弟。”
“这五万多港币,药浴其实没几个钱,都是成本价拿的,我爹攒不住钱的,不过他如此填补,也让很多师兄对他感恩戴德,有失有得吧。”
苏宇不知说什么好了,说他傻逼吧,感觉他做的蛮有意义,在人家最困难的时候,拉一把,等人家学武有成,再感恩他,回报武馆,虽然这种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自觉感恩,自觉回报,但哪怕十个里有一个人,那也是一份收获。
这是精神财富,不是金钱能比的,就说武馆里留下的六十多人,这些师兄弟,那对武馆可谓是忠心耿耿,把师傅当干爹了,几乎把武馆当家了,也难怪,无论多困难,这么多年武馆都没有倒闭。
只是这种维持武馆的方式,挺特别的,苏宇并不是很认可,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相处方式,三堂叔就是这种人,他也无法改变,就像是苏建民,不一样只能听之任之吗?
好在他家并不需要什么钱,哪怕是三堂婶父亲瘫痪,那也是花钱看不好的,即便有钱,也顶多生活上舒服一些,雇个佣人照顾而已,其实也没什么可以改变的。
但他这种大公无私的做法,苏宇是不可能去做的,但他这种行为苏宇是佩服的,他这就等于给了旁人一束光,一束在黑夜里的光,让身处低谷的人,得到温暖,确实有意义,但还是那句话,苏宇做不来,只会钦佩这种人。
“行吧,那我就收下了。”
“你是不是觉得,我爹很不负责?对我和妹子很不负责?”
苏宇心说,别瞎说,我没有。
“其实我爹每次赚了钱,都会留下一些,给我和妹子各自存起来,这些年,哪怕再困难,他也没让我们动过各自的存折。”
“这钱,是留给我结婚,和我妹子的嫁妆,除此之外,他不会给我们太多钱,想要花钱改变生活就需要自己努力。”
啧啧啧,三堂叔还挺有意思,这样培养孩子,确实不错,既为孩子安排了保障,又只能看,不能花,只能过着穷逼的生活,这种环境下长大,既锻炼了心智,又不至于一无所有,可谓是一举多得。
直到女儿嫁人,儿子结婚,这笔钱才能花,而可以想象,从小到大攒的钱,到时候肯定是一大笔钱,莫说买房子,就是买车子,也足够了。
苏建民说过,武馆不是不赚钱,只是他父亲留不住钱,但每次赚钱,他都会取出一部分存到他们各自的存折里,雷打不动,如此一来,可以想象,哪怕每次只存三分一一,这些年积攒下来,那也绝对不少了。
“行吧,既然如此,那这笔钱,我就收着了。”
“收着吧,我爹也不是什么都不干,全都填补给徒弟,他喜欢古董,这些年没少买,所以他是留不住钱,并不是没挣下钱。”
乖乖,苏宇心说,这三堂叔,要是退位了他儿子直接一步到位,成首富了啊。
打个比喻,赚的钱,三分之一给儿女存着,三分之一买古董,三分之一帮扶徒弟。
等他退位,苏建民上位,古董增值,花出去帮扶徒弟的钱,直接用古董赚回来了,人脉也打通了,还留下一群对武馆感恩戴德的师兄弟,苏建民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接管武馆,快速稳定局势。
这是钱他要,人他也要啊,只是不知,他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要是布局如此,那苏宇就太佩服了,古董增值谁都知道,可谁能想到,二十世纪后,古董价值非此时可比呢?
“行,我们来寻思找你出去逛街,看样子你是没时间了。”
“谁说的?我爹跟你提过了吧?一会让你帮个忙?等你帮完了,就没我什么事了,到时一起离开。”
“咦,你怎么知道,三堂叔让我上台表演一段破军拳的?”
“嘿嘿,小弟不才,这主意是我出的。”
“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