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 第2346章 自行脑补,一举五得

第2346章 自行脑补,一举五得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魏阳摇头晃脑的念了一首诗,听得众将一脸的懵逼。

    唯有洪承畴和朱童蒙两人一脸的笑意。

    见众将一脸的错愕,魏阳立刻惊呼道:“不会吧、不会吧……你们连这首诗都没有听过?不应该呀,咱们也都是三品的武将,地位俸禄也不低了,不至于呀……”

    “老魏,你少啰嗦,赶紧的!”

    “就是,你一个武将在那里卖什么关子。”

    “魏指挥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怎么还调侃起我们来了呢。”

    ……

    “你看看你们,怎么还急眼了呢!”

    魏阳一脸的调侃之色,但还是正色道:“杨万里的《咏酥》……嗯,就是雪花酪呀,别说你们没有听过……吃过?”

    “嗨……你早说是雪花酪呀!”

    “瞧不起谁呢?”

    “咱们虽然在军镇,但这玩意在民间又不是什么奢侈品,难道只有北京城有。”

    “雪花酪就雪花酪,你摇头晃脑的做甚?”

    “魏指挥使,您的意思是用冰保存……延长鲜奶保存时间?”

    ……

    众人调侃归调侃,但过后就明白了魏阳话中的意思。

    雪花酪起源于宋朝,名为冰酥,到了明朝后发展成了皇宫秘制冷食,因皇上食后龙颜大悦后赐名雪花酪,由酸奶、红豆、白糖、葡萄干等食材加上碎冰制成。

    而这里的冰则是人为储存的,冰井司现挖上十余米深的地窖,周壁由砖石砌成,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窖底会铺设草垫、木架等以利于排水和隔热。

    然后会组织大量劳力到结冰的河面、湖面上,开采出巨大、厚实、纯净的冰块送入冰窖之中,盖厚厚的稻草、芦席、泥土等保温材料,然后密封窖口,到了夏天取用。

    为此,朝廷专门设立了冰井司来管理此事,宫中的冰镇酸梅汤、雪花酪、凉冰、冰绿豆汤等都是依赖于此。

    后流入民间,成为了富户人家的夏天解暑小吃。

    “诸位,鲜奶在自然环境下只能保存一到两个时辰,但在低温环境下可以延长至十二到二十四个时辰。

    伊犁河谷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三月、北疆每年十月到次年四月都是冰封期,这个时间完全不用建冰窖,

    其余时间使用冰窖的冰,或者从天山、阿尔泰山、博格达峰等取冰都行。

    放牧都是在草原,诸如塔尔巴哈台草原、额敏草原、博尔塔拉草原、伊犁河谷、乌鲁木齐草原、巴里坤草原等等。

    除了准格尔荒漠草原外,其余草原面积都在五千平方公里到两万平方公里之间,也就是长四百里、宽两百里的区域。

    大草原设立五到六座工坊,小草原设立两到四座,每座之间也就间隔六七十里。

    是牧民们自己送也好,工坊的工人去收集运输也罢,十二个时辰都足够送到。”

    说到这里,朱童蒙看向了众人,嘴角挂着几分玩味的笑意:“草原多狼群、劫匪等等,工坊要不要派兵保护,不说多了,一个工坊安排一个百户所驻守是应该的吧。”

    嗯?

    原本还连连点头的众将有点懵了。

    集体工坊肯定是商人来开办的,商人的活儿朝廷派兵保护?哪个商人脸这么大?

    “我的天……朱总兵,你可真阴……还得是你呀!”

    忽然间虎贲卫指挥使魏阳猛地一拍大腿,脸上满是兴奋之色:“即便是牧民现在对我们的态度大为转变,但三五年内是不能放松警惕的。

    他们放牧我们又不能派兵跟着,即便是保护,他们也会认为是朝廷不信任他们、监视他们,本来就有旧恨又心生芥蒂,想要同化融合难度更大。

    但是派兵驻守工坊,顺便监视一下方圆五十里的牧民,这总没问题吧,甚至说去各个小部落收奶源的工匠中安插一两名军士近距离打探情况也是可以的。

    只要我们不明着说,驻守的队伍没有主动出击,牧民们也不知道驻守的具体目的。

    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削减了牧民收入,减小了与农民的收入差,迫使牧民想农耕转化,又能正常监视牧民,搞不好商人还得给驻守队伍发几个月饷银,一举五得!

    这事儿干的实在是漂亮,太他妈的漂亮了!”

    我艹……

    众将心中齐齐的爆了粗口,目光在魏阳和朱童蒙两人身上来回的扫视着。

    到底是魏阳变得聪明了,还是他自行脑补的?

    朱童蒙端起茶杯,用茶盖轻轻的刮着茶水:“别看我,我什么都没有说!”

    “哈哈,朱总兵,我们懂!”

    “朱总兵,您放心,身为大明的武将,保密这点觉悟我们还是知道的!”

    “就是,我们嘴最严了!”

    ……

    “打住!”

    见众将一脸的心照不宣的笑意,朱童蒙只能喝止了众人:“此事我们先这么讨论着,估摸着朝廷也有想法,已经告知了三司的官员,让他们去头疼吧。”

    说到这里,朱童蒙看向主座上的洪承畴,好奇的问道:“大将军,朝廷给您的诏书上有没有说三司是谁?”

    这么一问众人也都来了兴致,洪承畴放下茶杯:“按察使是永平府知府左应选,都指挥使是腾骧右卫的指挥同知韩根。”

    “大将军,韩都指挥使使就不用说了,能在腾骧右卫担任指挥同知,能力绝对不差,这左应选是何人,怎么没听过这号人?”

    “这个我知道!”

    魏阳接过话茬:“崇祯元年,建奴突袭蓟镇,昌黎知县那个王八蛋竟然望风而逃,弃县城数千百姓不顾。

    时任巡检的左应选挺身而出招募数百乡勇奋力抵抗,守卫昌黎县城,战后被陛下破格提拔为昌黎知县,

    后因能力出众,大计中提为永平府知府,没想到竟然被陛下超擢到这里担任按察使。

    不过也正常,这位可是嫉恶如仇,刚好能镇的住这里的彪悍的牧民。”

    众人也是点了点头,巡检的职能是缉捕盗贼、盘诘奸细、查禁私盐,现在干按察使也算是老本行了。

    能被皇帝两次直接提拔,那算是彻底的进入皇帝的视线中了,未来会大用的。

    魏阳又问道:“大将军,那左布政使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