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海指节不自觉收紧,他下意识用拇指摩挲着杯沿,目光最后定格在关部那张略显严肃的脸上。沉默几秒后,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试探的意味:“爸,您的意思是……想让我转去经侦?”
方大海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关部的脸,试图从对方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捕捉更多信息。他心底隐约升腾起一丝紧张——经侦不同于传统的刑侦,接触的案件类型更广,而且往往牵扯到复杂的经济利益,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全新的挑战。
听到方大海的疑问,关部并未立刻回应,只是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这细微的动作让方大海攥着茶杯的手又紧了三分,掌心甚至渗出了些许汗意。
此刻,坐在一旁的陈阳将两人的互动尽收眼底,结合关部方才的停顿和方大海的反应,他脑中灵光一闪,瞬间明白了关部的意图,关部希望方大海能转型,专注于经济犯罪侦查。
想到这里,陈阳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回忆了起来,上一世刑侦和经侦是什么时候分开的。
方大海还在等待关部的答复,手中的茶杯微微倾斜,茶水在杯中荡起细小的波纹,关部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不错,现在形势变了。”
方大海心头一沉,手中的茶杯险些脱手。他下意识地咬了咬嘴唇,喉结上下滚动,脑海中迅速盘算着转岗的可能性。
陈阳回想起自己对公安系统改革的了解,在1996年之前的那些年里,刑侦和经侦确实是混在一起的,没有明确的分工界限,凡是涉及经济方面的案件,统统都是由刑警队负责。
自从国家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各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就是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案件的复杂程度和专业性也越来越高。
直到1996年,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公安系统终于下定决心进行重大改革,刑侦和经侦正式宣布分开,率先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的是京城公安局。
他们将原本隶属于刑警大队的经侦科彻底独立出来,重新组建成立了专门的经侦大队,从此专门负责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这一改革举措效果显著,到了1998年的时候,几乎全国各大城市的公安局都纷纷效仿,经侦和刑侦完全分开了。
起初那些从刑侦转岗到经侦的老手们,心里多少都有些嘀咕——这玩意儿,侦查审讯在行,经济账本那可是两眼一抹黑啊!转岗头几个月,啥案子都跟钱沾边儿,从票证到合同,从股票到期货,听着那些专业名词就头疼。他们心里犯嘀咕:这经侦,咋比刑侦还复杂呢?
刑侦转经侦这些人,不少人头一回接触到“三角债”这种新鲜玩意儿,差点被绕晕;碰上个走私案,对着堆小山一样的单据,眼睛都快瞅瞎了。可硬是凭着刑侦那股子钻劲儿,一笔笔查,一条条捋,愣是把复杂的案情给理清楚了。
到了后来,出现了非法集资案,光账本就摞了小半间屋子,他们熬了三天三夜,眼睛熬红了,胡子拉碴了,终于揪出了幕后黑手。破案的瞬间,那成就感,比抓了个连环杀人犯还带劲!
慢慢地,这些老刑偵们发现,这经侦虽门道多,但破起来那叫一个爽。不像以前,成天追着逃犯满山遍野跑,动不动就在荒郊野外蹲点,风餐露宿的,线索还断断续续,心焦啊!这边跑断腿抓人,那边还要担心埋伏设套,稍不留神就得栽进去,就连最头疼的办案经费都不紧张了。
就这么着,原先那些一脸懵逼转岗的老刑侦,一个接一个地尝到了甜头。破了几个大案子后,名声出去了,级别也跟着上去了,不少人都混成了队长、科长,甚至更高的位置。
这对比一摆出来,老油子们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瞧瞧这经侦,虽说费脑子,但哪像刑侦那么苦哈哈?就比如:方大海整天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追逃犯追得鞋都跑飞了,这边呢?坐办公室,吹着风扇、空调,喝着汽水、咖啡,研究研究经济案卷,时不时还能去京沪粤深大城市公费旅游一圈。
侦和刑侦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陈阳看着方大海,心想这小子要是知道经侦的好处,估计做梦都会笑醒。
刑侦就像方大海现在这样,今天追个抢劫犯满街跑,明天又要去偏远山区抓个杀人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天都在路上颠簸。那种日子,说是居无定所一点都不夸张,经常是在火车上啃着冷馒头,或者在破旧的招待所里将就一夜。
最要命的是,刑侦办案就像打游击战,这顿饭不知道下顿在哪儿吃,有时候为了蹲守一个嫌疑人,饿得前胸贴后背也是常事。身体上的疲惫倒还能忍,关键是精神上的压力,每天面对的都是杀人放火、强奸抢劫这些最黑暗的人性,时间长了,整个人的心理状态都会受影响,不少老刑警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而经侦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那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经侦办案出差,去的都是京城、沪上、羊城、深城这些一线大城市,住的是酒店,吃的是餐厅,说是办案,其实更像是公费旅游。
最关键的是,经济犯罪案件的嫌疑人大多都是些穿着西装革履的白领,顶多就是动动嘴皮子耍个花招,哪像刑事案件的罪犯那样亡命徒一般。就算刑侦真的要到大城市办刑事案件,那也是匆匆来匆匆走。
几天蹲守下来,抓到罪犯之后,还得急忙押着一个危险分子赶紧往回赶,生怕路上出什么岔子,哪有心思欣赏大城市的繁华。
关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力道轻重交替,像是在弹着一曲无形的乐章。他缓缓将茶杯凑近唇边,抿了一口,喉结滚动时带出一声轻微的响音。茶的热气在他胡须边缘凝结成细小的水珠,随即被他呼出的气息吹散。
“刑侦和经侦分开之后,情况不一样了。”他放下茶杯,瓷杯底与红木茶几相碰,发出一声闷响,“现在各地经侦队伍缺口大得很,光靠那些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根本填不满。”
说到这里,关部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几分,“尤其是像你这样,在刑侦呆了这么久,又有不错表现的年轻人,简直是抢手货。”
“以你的资历,”关部抬头看向方大海,眼神锐利得像鹰隼般扫过他的脸,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转到经侦那边,位置只会比现在高,不会比在刑侦低。”
“别的不说,一个副处,对你来说不过是时间问题。”
方大海握着茶杯的手微微颤抖,茶水险些溅出来。他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可是……”他将茶杯轻轻放到桌面上,发出一声轻响。
“爸,这个问题我们局长倒是跟我提过,”方大海抬手挠了挠头,“可经侦那套东西,我是真的一窍不通啊。什么金融犯罪、证券欺诈,听得我头都大了。”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再说,打从第一天穿上警服,我就一直在搞刑侦,这突然换个山头,我怕自己不适应啊。”
方大海的头越垂越低,眼神躲闪着关部的目光,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爸,”他斟酌着词句,声音细若蚊蝇,“我很感谢您的好意。但是我在刑侦待了这么多年,真的是很喜欢这份工作。”
“喜欢能当饭吃吗?”方大海的岳母原本一直安静地听着,此时却突然侧过头,用一种尖利的语气插嘴道。
她涂着暗红色唇膏的嘴角向下撇,脸上写满了不满,“大海,你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晓娜想想吧?你都这把年纪了,还在基层摸爬滚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说着,方大海岳母提高了音量,原本保养得当的脸上,此刻也因为激动而泛起了不正常的红晕。
“刑侦那是什么工作?说的好听点是人民卫士,说的不好听点,那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天天跟杀人犯、抢劫犯打交道,今天抓这个,明天抓那个,指不定哪天就——”
话语戛然而止,但那未尽之意,却更加让人心惊胆战,仿佛下一秒,就能看到方大海血淋淋地躺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
“行了!”关部长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意,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发出轻轻的碰撞声,“怎么不盼人家好呢?”
“一大把年纪了,嘴里就不能说点吉利话?这说的叫什么话!” 关部长心里清楚,妻子的话虽然难听,但并非毫无道理,刑侦工作的危险性,他是心知肚明的。
关夫人被丈夫一顿训斥,脸上顿时挂不住了,不情愿地闭上了嘴巴,但眼神中的轻蔑却丝毫未减,反而更加浓烈,仿佛在说:‘我说的难道不是实话吗?’
她撇过头,不再看方大海,仿佛多看一眼,就会沾染上什么不祥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