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2329章 放心,我是不会亏待您的!

第2329章 放心,我是不会亏待您的!

    这是一件龙纹长颈胆瓶,小口长颈,瓶腹饱满,腹垂如胆。整器绘青花五爪飞龙,姿态各异,气势万千,穿梭折枝繁花之中,枝叶翻转灵动,花朵各具风貌。穿花游龙,图案雄伟,气势恢弘,彷佛宣告海内之地,帝德无远弗届。

    此盘尺寸硕大,高度在 40 多厘米,绘饰宏壮,为清朝瓷匠精工巧艺之佐证,炫耀盛世辉煌。游龙穿花,跃于瓷上,源于十五世纪青花瓷,雍正一朝始见复作,至乾隆时期加以精制。

    清乾隆 青花「穿花游龙」图长颈胆瓶

    胆瓶修长的颈部和圆润的腹部形成优美曲线,通体以青花绘穿花龙纹,秦浩峰双手捧起胆瓶,感受其重量分布。

    “嗯,不错,胎体匀称,手感适中,这是乾隆中期青花瓷的典型特征。”秦浩峰双手托着胆瓶,缓缓转动,感受着瓷器的重量分布,“你看这胎体的厚薄,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器物的强度,又不会显得笨重。”

    他将胆瓶举到与视线平齐,在灯光下仔细观察青花发色,“青花发色浓艳,浑厚、沉着、清晰明快。”

    秦浩峰微微眯起眼睛,专注地审视着瓶身上的每一处青花纹饰,“这种发色只有使用上等苏麻离青料才能达到,而且烧制温度控制得极为精准。”

    “釉面坚致肥腴,匀净光润。”他用手指轻抚瓶身表面,“手感温润如玉,这是乾隆官窑釉料配制的秘诀,釉层厚度均匀,没有任何气泡或杂质。”

    “造型规整,绘工秀美,清逸脱俗,不输雍正一朝同类者。”秦浩峰边说边仔细端详着胆瓶的整体造型,“雍正时期的青花瓷以淡雅著称,而乾隆时期则在继承其精髓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几分雄浑之气。”

    龙纹的绘制尤为精彩,五爪张开,龙身蜿蜒穿梭于缠枝牡丹之间,龙鳞片片分明,牡丹花瓣层次丰富。秦浩峰拿起放大镜,凑近观察,“这龙鳞的画法,每一片都用细笔勾勒,然后用浓淡不同的青花料分层渲染,立体感极强。”

    “而这牡丹花的绘制更是巧夺天工。”他指着胆瓶上的花卉纹饰,“花瓣的明暗层次,花蕊的细致刻画,连花茎上的细毛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秦浩峰仔细观察龙眼的画法,“点睛之笔有力而不呆板,龙须飘逸自然,这都是乾隆官窑顶级画工的标志性手法。”他放下放大镜,略带感叹地说道,“能画出这样龙眼的匠人,在整个景德镇也不超过十位。”

    “龙眼中的神韵,那种威严而又慈祥的气质,这不是一般民窑匠人能够掌握的技法。”秦浩峰继续解释着,“官窑的画工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长期培训的,他们对龙的形象理解更为深刻。”

    “再看这龙须的处理。”他指着龙头部分,“每一根龙须都是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停顿和修改的痕迹,这需要极高的功力和对笔法的精准控制。”

    “秦老板眼力真不错,”中桥在旁边奉承了一句,眼中满含敬佩之色,“听您这么一解说,我对这件物品的认识又加深了不少。”

    “不瞒秦老板说,这只胆瓶,是我在沈城的时候,从一位没落的旗人贵族手中购得。”中桥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那位老爷子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家道中落,不得不变卖祖传的古玩。”

    “具体是哪家已经记不清了。”中桥皱着眉头想了想,“只记得那府邸很大,但已经显得破败不堪,老爷子说这胆瓶是他祖上在宫中当差时得到的赏赐。”

    秦浩峰听完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点点头,心中暗想着这种来历的古玩往往最有价值。他转而检查胆瓶的底足,露出满意的神色,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笔力遒劲,布局规整,与宫中所藏真品完全一致。

    “这款识的写法,每一个字的笔画粗细变化,都严格按照宫廷标准。”秦浩峰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底款,“特别是'乾隆'二字的写法,民窑绝对仿制不出这种神韵。”

    “而且这六字款的排列方式,也是有严格规制的。”他继续解释,“上下两行,每行三字,字距相等,这种规整性是官窑的重要标志。”

    说着,他轻轻敲击瓶身,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胎质致密,声音清越,说明烧成温度高,瓷化程度好。”

    “这种声音,行内人称为'金属声'。”秦浩峰闭上眼睛,仔细聆听着敲击声的余音,“瓷土完全瓷化,发出这种清脆的声音。”

    “而且你听这声音的延续性,余音悠长,这说明瓷体内部结构均匀,没有任何缺陷。”他再次轻敲了几下,“如果是赝品,声音往往沉闷,余音也短促。”

    秦浩峰将瓶子重新放到了桌面上,轻轻抿着嘴角,神色变得有些严肃,“中桥先生,物件确实不错。只不过有一点,像这种长颈胆瓶,市面上同类型的物件,太少了。”

    “这种稀少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秦浩峰缓缓开口,“说它是优势,是因为物以稀为贵,真正的收藏家会为此付出高价。”

    “但说它是劣势,是因为市场流通性不够好。”他停顿了一下,“毕竟能够识货并且有实力购买的人,终究是少数。”

    “而且这种器型的价格评估也比较困难。”秦浩峰继续分析着,“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参考案例,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市场价位。”

    说完,秦浩峰摇了摇头,“这种过于稀罕的物件,反而不太好操作。”

    “毕竟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资金周转速度,而不是单纯的收藏价值。”秦浩峰最后微微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做生意和搞收藏的区别所在,中桥先生,我们看看第三件吧!”

    第三件是青花凤纹葵边盘,直径约二十厘米,盘心绘一对展翅凤凰穿梭于缠枝花卉间,盘沿呈六瓣葵花形。秦浩峰一见到此盘,眼睛就亮了起来。

    这件明宣德青花凤纹葵边盘,造型端庄美观,线条转折流畅生动,釉汁凝润泛青,胎骨坚致细薄。

    呈五葵瓣形,里心微凸起。通体青花装饰。口沿内外饰青花双线纹,里心绘凤、凰各一只,间以朵云。外壁绘团形凤凰 10 组,与葵瓣式器身相对应。

    双凤形态一致,皆为鸟首双尾,对称分布,展翅穿梭于缠枝番莲之中,风姿婉约,颇见飘逸之态。其布局密而不乱,画工精湛,细腻的笔触下展现番莲舒展之妍美,为双凤增添动感,青花之浓淡深浅各具意态,笔墨意趣尽在眼前,气韵随笔而生,平添一份苍雅之美。

    明宣德 青花凤纹葵边盘

    更为精绝之处则是内壁留空处暗刻穿花双凤纹与外壁相对应,如此复杂之工艺正是体现皇权的独尊,彰显宫廷艺术之华贵,可谓巧夺天工。

    底心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端庄内蕴稚拙,莫不合乎晋唐小楷浑厚朴拙之法度。

    “哎呦,这物件可真是极品!”秦浩峰拿着盘子,眼中闪烁着专业收藏家特有的兴奋光芒,一边细致入微地观察着每一处细节,一边情不自禁地开口夸赞。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遇到珍品时内心激动的体现。秦浩峰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但眼神却暴露了他内心的狂喜。

    秦浩峰慢慢转过身,笑呵呵地侧头看向了中桥,那笑容中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神秘感,“中桥先生,您这一件,可比那两件有价值多了。”

    “不瞒您说,”秦浩峰清了清嗓子,“像这样的宣德青花,真正的精品,一年都难得见到一两件。”

    “你看看,宣德青花……”他几乎是虔诚地捧起瓷盘,动作轻柔得仿佛在抚摸稀世珍宝,“这发色太典型了,浓翠欲滴,有晕散效果,是进口苏麻离青料的特征。”

    秦浩峰的眼神变得更加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这件瓷盘。

    说着,他小心翼翼地将瓷盘倾斜,让光线从不同角度照射在青花纹饰上,观察青花的深浅变化,“您看这凤羽的描绘,笔触洒脱却不失精细,羽毛层次分明,有'铁线描'的效果,这是宣德时期特有的画风。”

    “真是神了,”秦浩峰摇头赞叹,“这种技法现在的工匠根本做不出来,完全是失传的手艺。”

    秦浩峰的手指轻轻抚过盘沿的葵口,动作极其轻柔,生怕损坏了这件珍宝,“修坯精准,每一瓣弧度一致,误差不超过毫厘,这是宣德官窑高超成型工艺的体现。”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敬畏,“当年能进入宫廷的工匠,那都是万里挑一的高手。”

    “釉面有轻微的橘皮纹。”秦浩峰继续分析,声音中带着学者般的严谨,“这是宣德瓷器常见的特征,由于釉料配方和烧制工艺所致。”他用指腹轻轻感受釉面的微观起伏,闭上眼睛细细体会,“触感温润如玉,历经六百年岁月洗礼,光泽依然内敛动人。”

    “六百年啊,”秦浩峰睁开眼睛,眼神中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多少王朝兴衰,多少人事变迁,它都见证过。”

    中桥见秦浩峰对三件瓷器都表现出如此专业的认可,紧绷的神情略微放松,搓了搓手,试探性地开口:“秦老板,您看,这三件瓷器……”

    他的声音中带着期待和紧张,显然对价格极其关心。

    “没问题,都是真品,而且品相极佳。”秦浩峰小心地放下瓷盘,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那笑容中带着专业人士的权威感,“乾隆两件都是御窑精品,虽然乾隆朝瓷器产量相对较大,但这种级别的,市场上虽然少见,但也有些价值。”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更加深邃,“当然,和这件宣德青花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件宣德青花盘,我就更不用多说了。”秦浩峰笑呵呵地看着中桥,那笑容中带着一种神秘的意味,他当然知道中桥此刻内心有多么着急,想要知道这些宝贝到底值多少钱,但作为一个老江湖,他就偏偏要吊一吊对方的胃口。

    秦浩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仿佛在故意制造悬念。

    “中桥先生,您知道吗?”秦浩峰慢悠悠地说道,“像这样的宣德青花,在拍卖会上……”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着中桥越来越紧张的表情,内心暗自得意。

    “价格嘛,”秦浩峰拖长了声音,“我们慢慢谈。”

    秦浩峰看着中桥期待的眼神,心中暗笑:小鬼子,这种时候你越是着急,我越是要稳住。

    “不过话说回来,”秦浩峰又拿起瓷盘仔细端详,“这种级别的宣德青花,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珍品。”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商人特有的精明光芒,一边欣赏着手中的宝贝,一边观察着中桥的反应,这种心理博弈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游戏。

    秦浩峰笑呵呵看着中桥,他知道中桥着急询问多少钱,但自己就偏偏不说。

    听到秦浩峰这么说,中桥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随后追问道,“那您看看能借多少......”

    秦浩峰抬手示意他不要着急,随后看看箱子里的卷轴,轻轻笑了笑,“中桥先生,不要着急,瓷器没问题,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

    “既然我哥临走前都交代了,我一定不会亏待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