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阳寄当行内间,午后的阳光透过那扇精雕细琢的花梨木窗棂,金辉斑驳地洒落在铺着深紫色天鹅绒布的红木条案上。三件瓷器如珍宝般逐一呈现在陈阳面前时,即便是见识过青山居士那神乎其技手艺的他,此刻也再次被眼前这震撼人心的艺术瑰宝深深震撼了!
第一件,清嘉庆 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开光群仙祝寿图螭耳瓶!
此瓶体型硕大威武,高达半米有余,造型恢宏霸气,宛如帝王般傲然而立。
撇口如莲花初绽,优雅而不失威严;长颈修长挺拔,颈部对称置螭龙耳,那双螭龙仿佛随时要腾空而起;弧腹饱满圆润,线条由上而下渐收,最终汇聚到圈足外撇的稳重底座,整体线条舒展优雅,每一寸都透露着皇家的威仪。
通体以那抹令人心醉的明黄釉彩为地色,这是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皇家专属色彩,尊贵无比,凝聚了九五之尊的龙气。
嘉庆 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开光群仙祝寿图螭耳瓶
明黄色泽纯正厚重,在光线照射下泛着温润的金辉,如同初升的朝阳般灿烂夺目。
黄地之上,巧匠以精湛的洋彩技法绘制出福寿连绵的吉祥图案:那些寿桃饱满圆润,颗颗如玉,仿佛轻触便有甘露溢出;缠枝莲蜿蜒盘旋,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象征着生命的无限延续;蝙蝠展翅飞舞其间,姿态灵动,寓意福气临门;更有精美的“寿”字纹点缀其中,笔法遒劲,寓意吉祥如意、福寿绵长。
颈部的那对螭龙耳更是工艺精绝,以珍贵的蓝料彩精心绘制,螭龙身形矫健,鳞片片片可数,龙须飘逸,双目炯炯有神,下一秒就要游弋而出,灵动非凡,充满了神话般的色彩。
胫部装饰着黄地洋彩莲生如意纹,莲花清雅脱俗,如意纹样吉祥美好,与整体的皇家气派相得益彰。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腹部那幅惊世骇俗的画作,竟然是以洋彩通景的绘制手法呈现的《群仙祝寿图》!
这幅图画占据了瓶身最显眼的位置,画面宏大,气势磅礴,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仙界的神秘之门。
画面中仙人众多,竟达十九位之数,每一位仙人都有着独特的神韵和风采。
西王母端坐于五彩斑斓的凤凰背上,凤羽飘逸,神态雍容华贵,手持蟠桃,面含慈祥微笑,正缓缓从天际而来;八仙各显神通献寿,铁拐李拄着葫芦拐杖,神情洒脱不羁,吕洞宾仙风道骨,手持宝剑,韩湘子吹奏玉笛,音符仿佛要从瓷面上飞出,何仙姑莲花座下,衣袂飘飘,张果老倒骑毛驴,幽默诙谐,蓝采和手持花篮,曹国舅玉板在手,钟汉离手摇扇子。
每一位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福禄寿三星齐聚一堂,福星慈眉善目,禄星官帽威严,寿星白须飘逸,手持龙头拐杖;喜神面带笑容,周身祥瑞环绕;和合二仙手捧宝物,眉眼弯弯,一片和睦之象;麻姑仙子青春永驻,双手捧着硕大的仙桃,桃色红润诱人;东方朔这位传说中的智者正悄悄伸手偷取蟠桃,神情狡黠可爱;刘海戏金蟾的场面生动有趣,金蟾三足鼓腹,口吐金钱,刘海童子天真烂漫;张仙手持神弓,英姿勃勃,箭矢直指天际……
这十九位仙人虽然众多,但画师的布局却严谨有序,疏密得当,主次分明。
前景中的主要人物神态刻画细致入微,每一根胡须、每一缕衣纹都清晰可见;中景的仙人们或站或坐,或飞或舞,动静结合;远景中的仙人们若隐若现,营造出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整个画面人物众多却丝毫不显拥挤,反而呈现出一种热闹而有序的祥和氛围。
背景更是精彩纷呈,苍松古老挺拔,枝干遒劲,松针茂密,象征着长寿不老;翠柏青翠欲滴,生机勃勃;远山层峦叠嶂,山峰起伏,意境深远;祥云朵朵飘浮,形态各异,有的如龙腾,有的如凤舞,云朵间还点缀着星星点点的金粉,仿佛真的仙气缭绕;瑞气自云端垂落,道道金光如同天梯,连接着仙凡两界,千条万缕,营造出一派仙境胜景。
整幅画面的绘画技法精工至极,每一笔都凝聚着匠师的心血。构图疏密有致,繁而不乱,简而不空;施彩富丽堂皇,色彩浓艳却不俗气,层次分明,过渡自然;纹饰繁缛复杂,从主体图案到边角装饰,从人物服饰到背景山水,每一处细节都精雕细琢,却丝毫不显杂乱,反而在繁复中显示出一种华贵的秩序美。
这件作品将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洋彩瓷器的华丽之美和宫廷庆典的盛大隆重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堪称是那个时代陶瓷艺术的巅峰之作!
瓶底的款识同样精美绝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矾红篆书款字体端正清晰,笔法遒劲有力,每一笔都透露着皇家的威严与庄重。
陈阳凝视着眼前这件瓷器,眼中闪烁着近乎狂热的光芒,瞳孔微微放大,将每一处细节都深深烙印在脑海中。
他的呼吸变得略显急促,胸膛轻微起伏,双手不由自主地轻颤,他缓缓咽了一口唾沫,喉结滚动,心跳声在安静的当铺里显得格外清晰。
这绝对是一件毫无疑问的真品,不仅仅是真品那么简单,这可以说是嘉庆官窑洋彩器中堪称登峰造极的旷世杰作!
他在心中快速估算着,这样的神品级物件,哪怕是在现在这个年代,也价值不菲,而在十几年之后,当古董市场彻底爆发时,这件瓷器必定能轻松卖到上百万的天价!
第二件,清嘉庆 御制青花夔龙吉庆有余海棠式龙耳尊!
当这件瓷器完全呈现在陈阳眼前的瞬间,他的瞳孔猛然一缩!
此尊的器型实在是太过奇特罕见了,竟然做成了四棱倭角的海棠花形,这种造型在清代瓷器中极其稀少,需要极高的制作工艺才能完成。
瓷尊的唇口微微外侈,呈现出优雅的弧度,矮颈部分比例协调,溜肩处线条流畅自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肩部两侧装饰的双龙耳,那龙耳造型威武霸气,龙首昂扬,龙身蜿蜒,仿佛随时要腾空而起。圆腹部分饱满丰润,然后渐渐收敛,最后稳稳地承托在精致的圈足之上。
清嘉庆 御制青花夔龙吉庆有余海棠式龙耳尊
整体造型既端庄又丰腴,既传统又别具一格,展现出皇家御用瓷器独有的雍容华贵。通体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釉面光洁细腻,触感如丝绸般顺滑,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青白色光泽。
釉面之上,以青花精心绘制各种纹饰,每一笔都显示出宫廷画师的深厚功底。口沿处装饰着精致的如意云头纹,云头造型飘逸灵动,寓意吉祥如意。
胫部环绕着层层叠叠的灵芝仰莲纹,灵芝象征长寿,莲花代表纯洁,两者结合寓意深远。圈足部分则环饰着古朴典雅的回纹,线条规整对称,体现出皇家器物的严谨与庄重。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腹部的主体纹样,竟然分为两个对称的画面!一面是双夔龙拱卫“福庆绵长”图案,只见两条夔龙张牙舞爪,身躯蜿蜒盘旋,中间拱卫着瑞蝠、吉磬、盘长等吉祥图案,瑞蝠展翅飞舞,寓意“福从天降”,吉磬造型古雅,象征“吉庆有余”,盘长纹连绵不断,代表“绵延不绝”。
另一面则是双夔龙拱卫“福寿有余”图案,同样是两条威武的夔龙,中间围绕着瑞蝠和双鱼衔桃枝的图案,双鱼相戏寓意“年年有余”,桃枝象征“长寿安康”。在这些主要图案的周围,还环绕着精美的缠枝西番莲纹,西番莲花朵盛开,枝蔓缠绕,展现出异域风情与中华传统的完美融合。
所有纹样的构图都极端工整对称,布局繁缛华丽却丝毫不显杂乱,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推敲,画工之复杂、技法之严谨,令人叹为观止。
青花的发色深沉稳重,如深海般幽蓝,画师巧妙运用了浓淡不同的料水来表现图案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浓处如墨,淡处如烟,这种技法明显受到了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既保持了中国传统青花的韵味,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和明暗处理方式,使得整体视觉效果妍丽夺目,气度非凡!
在瓷尊的底部,端端正正地书写着“大清嘉庆年制”青花篆书款,字体工整规范,笔画清晰有力。
这种独特的海棠花器型、这种精湛的纹饰搭配、这种登峰造极的画工技法,绝对是嘉庆御窑厂集结最顶尖的工匠,耗费巨大心血精心烧制的特殊贡品,存世数量极其稀少!
第三件,清乾隆 金地洋彩仿錾胎珐琅西番莲纹如意耳香插!
这件器物相对小巧,通高不过十五厘米,但奢华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唇口如花瓣般轻盈外撇,口沿处描绘着极细的金线,宛如黄金丝带缠绕。
直颈修长如美人玉颈,线条挺拔中透着柔美。颈部对称的如意耳造型独特,每一个如意耳都经过精雕细琢,耳朵的弧度完美贴合器身,仿佛天然生长出来的装饰。
清乾隆 金地洋彩仿錾胎珐琅西番莲纹如意耳香插
筒腹圆润饱满,腹壁厚度均匀,手感沉实。小高圈足稳固端正,足部的内凹弧线优雅自然,线条挺拔俊秀,整体比例协调完美。
通体施满金彩为地,这不是普通的金彩,而是采用上等黄金研磨制成的金粉,经过数十道工序精心调制。金彩厚重饱满,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金黄色泽,犹如液态黄金凝固而成。
表面的金彩光泽内敛而华贵,不是那种刺目的亮光,而是温润如玉的柔光,每一寸都散发着皇室独有的尊贵气息。金碧辉煌,炫目至极!整件器物仿佛被黄金包裹,在昏暗的当铺中依然金光闪闪,夺人眼球。
在金地之上,再以洋彩精心绘制缠枝西番莲纹!这些西番莲并非中国传统的莲花图案,而是从西洋传入的异域花卉纹样。每一朵莲花都绘制得栩栩如生,花瓣层次分明,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怒放,有的花瓣飘零。花朵的色彩极其丰富,有粉红、天蓝、翠绿、紫红等多种颜色,每种颜色都经过精心调配,呈现出宝石般的光泽。
缠枝藤蔓蜿蜒曲折,枝叶繁茂,叶片的纹理清晰可见,甚至连叶脉都描绘得细致入微。绚丽的色彩与璀璨的金地交相辉映,产生出一种犹如高级织锦缎般的华丽效果!
这种视觉效果令人叹为观止,仿佛将最昂贵的蜀锦与波斯地毯的精美融为一体。皇家气息扑面而来,那种唯我独尊的威严和不可一世的奢华,让人不禁屏息敬畏!
内壁同样施满金彩,连香插的内部都不曾忽略。内壁的金彩更加细腻光滑,如镜面般反射着外界的光芒。
底部也施满金彩,在金地上用更加精细的描金技法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这六个字的笔画粗细均匀,转折处圆润自然,每一个字都端庄大气,充满皇家威严。款识的位置居中规整,字体大小适中,既不喧宾夺主,又清晰可辨。
耿老在一旁解释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敬畏:“这物件可是仿照当时宫廷造办处制作的,铜鎏金錾胎珐琅器的效果烧造的,极其费料费工。”
“陈阳,你看这西番莲的叶片和边饰,大量使用了罕见的蓝料,这种蓝料是从波斯进口的天然钴料,价比黄金。就是为了模仿金属錾胎后填入深色珐琅的效果,让瓷器产生金属器皿的质感。”
“这种纯粹为了彰显皇家奢华的瓷器,每一件的制作都要耗费数月时间,需要最顶尖的工匠反复烧制,成功率极低。乾隆朝以后,国力衰退,工艺失传,就很少见了。可以说,这是那个盛世最后的辉煌见证。”
陈阳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香插,手指轻抚过光滑的表面,感受着金彩的温润质感。他已经说不出话来,内心的震撼如潮水般涌来。
这三件瓷器,每一件都堪称同类器中的翘楚,器型特殊罕见,工艺精湛绝伦,保存完好如新,而且都有着清晰的皇家制式和明确的年款。它们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是那个辉煌时代皇室奢华生活的真实写照。它们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都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