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 第2439章 最后的考验

第2439章 最后的考验

    几人听完微微笑了起来,陈阳忍俊不禁地摇摇头,冯·霍恩海姆夫人也露出了慈爱的笑容,耿老捋着胡须,慈祥地解释道:“帕特西亚小姐,在我们华夏古玩行里,'捡漏'可不是真的去捡什么东西。”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着措辞,“这是指用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价格买到真品,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捞到了一颗珍珠。”

    “你想象一下,”耿老的声音变得生动起来,“你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件价值百万的古董,因为各种原因,卖家不识货,或者急于出手,只标价几十块、几百块,而你凭借敏锐的眼光识别出了它的真正价值,这就是捡漏。”

    “不要小看这个捡漏,这可是门大学问,”耿老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需要毒辣的眼力、丰富的知识和一点运气。”

    “眼力要毒,一眼就能看出真假优劣;知识要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要了解;运气也重要,有时候机缘巧合才能遇到好东西。”

    说着,耿老伸手一指陈阳,脸上满是赞赏之色,“而坐在你面前的这位,正是捡漏的高手中的高手。”

    “你们不知道,陈阳先生的成名作,就是用几十块钱,从地摊上买下了我国价值连城的国宝宋书《礼部韵略》,当时可是让整个收藏界震惊的传奇故事!”

    帕特西亚的蓝色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兴奋地放下手中精美的青花瓷茶杯:“真的吗,陈?这太不可思议了!”

    一边说着,帕特西亚一边用手比划着,“有些像魔法师一样,轻轻挥舞手指,唰的一下,就把石头变成了金子!”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微颤抖,“陈,您一定要带我去体验一下这种刺激的感觉!我想亲眼看看您是如何慧眼识珠的!”

    说着,她转向坐在一旁的姑母,眼中满含着恳求的光芒,语气带着孩童般的撒娇:“姑妈,我们可以晚几天再回去吗?求求您了!”

    她双手合十做出祈祷的姿势,“我真的很想看看,陈是如何在众多古董中发现宝贝的!这比我们在欧洲看到的任何拍卖会都要有趣得多!”

    冯·霍恩海姆夫人看着侄女如此兴致勃勃的模样,心中涌起一阵暖流,宠溺地伸手轻抚帕特西亚的金发:“好吧,我也想看看陈,是如何在众多古董中,做到慧眼识珠的。”

    她的声音温柔得如同春风,“耿,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华夏,应该好好体验一下这里的文化魅力。”

    随即,夫人的目光转向陈阳,眼中带着一丝歉意和不安:“不过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给陈先生添太多麻烦。”

    她的语气诚恳而客气,体现出欧洲贵族的优雅教养。

    陈阳爽朗地笑着点头,摆了摆手:“夫人,您太客气了,真的一点都不麻烦!”

    他的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我很乐意带您和帕特西亚小姐感受一下华夏古玩市场的独特魅力,说不定我们还能一起'捡个漏'呢!”

    陈阳一边开玩笑地眨眨眼,“不过在这之前,我们还是要把正事做完。”

    陈阳的表情变得严肃认真起来,“百件明清瓷器我已经为夫人精心准备好了,每一件都经过了仔细的挑选和鉴定,只要夫人验收完毕满意的话,它们就会小心翼翼地被包装好,坐上飞机,漂洋过海飞向战车国,在那里成为欧洲最耀眼的明星。”

    第二天,京城上午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国宾馆VIP室内洒下斑驳光影。踏进展厅的瞬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与古老瓷器散发出的岁月沉香交织在一起。

    天花板上的明式彩绘梁架在柔和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温润的金黄色泽。四周墙壁采用传统的仿古青砖砌成,每一块砖上都镌刻着细腻的花纹,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沧桑。

    百件明清瓷器静卧在特制的红绒展台上,每个展台都经过精心设计,高度恰好适合观赏者的视线。

    红绒布料选用的是进口天鹅绒,触感柔滑如丝,颜色深沉而不张扬,完美地衬托出瓷器的雅致。每件器物都配着专业的照明系统,灯光角度经过反复调试,既能突出瓷器的釉色光泽,又不会产生刺眼的反光。

    从康熙青花到雍正粉彩,从乾隆珐琅彩到嘉庆斗彩,各个年代的精品一应俱全,仿佛舞台上的主角,静静地等待着鉴赏家的审视。空气中似乎都凝固了时间,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和轻微的呼吸声,打破这神圣的宁静。

    当冯·霍恩海姆夫人缓缓步入展厅时,她的脚步不由得放慢了节拍。作为在欧洲收藏界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资深专家,她见过无数珍品,参观过世界各大博物馆,但眼前的景象依然让她震撼不已。

    她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蓝色的眸子里闪烁着惊艳的光芒,手指轻轻捂住嘴唇,仿佛害怕自己的呼吸会惊扰到这些沉睡的艺术品:“Mein GOtt!”

    “这简直是个小型博物馆的馆藏水准!”她虽然带着优雅的德语口音,但每个字都发音清晰,透露着内心的震撼与激动。银发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就像第一次看到雪花的孩子般纯真而兴奋。

    耿老见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缓缓走上前去,双手背在身后,语调温和而谦逊:“夫人过奖了,这些都是陈阳为你们罗勒比精心收集的明清珍品瓷器。”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带着几分自豪,几分谦逊,“每一件都经过严格的鉴定和筛选,确保品质上乘。”

    夫人深深吸了一口气,从随身的小包里取出一双纯白色的丝质手套,动作优雅而专业。这双手套是她从国外带来的,专门用于接触珍贵文物,材质特殊,既能保护文物不受手部油脂污染,又不会影响触感。

    在助手的陪同下,她开始了专业而仔细的鉴定工作。整个团队瞬间进入工作状态,宛如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她的团队立即各司其职:两位头发花白的资深专家,从工具箱中拿出高倍放大镜,俯下身子仔细观察釉面的细微气泡和彩料的层次变化,时而轻声交流着专业术语;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熟练地操作着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分析仪,小心翼翼地对胎质成分进行无损检测,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各种数据;还有一位专门的记录员坐在角落,在厚厚的笔记本上快速而准确地记录每件瓷器的尺寸、重量、釉色、纹饰等详细特征,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如同时光的脚步声。

    帕特西亚像只好奇的小猫,一双碧蓝色的眼眸在这些精美瓷器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她的金色卷发随着快步移动轻柔地飘动着。

    她紧紧跟在陈阳身边,几乎贴着他的手臂,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那张精致的小脸上写满了求知欲,粉嫩的嘴唇微张,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她伸出纤细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指着一件青花瓷,声音带着德语特有的柔软音调:“陈先生,这件青花瓷的蓝色为什么如此特别?”

    “那种深邃的蓝让我想起了巴伐利亚山区雨后的天空,纯净而深远,又像是北海深处的颜色,神秘而迷人。”

    陈阳微微笑来一下,耐心地解答道:“帕特西亚小姐,你的感受很准确,这确实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钴料之一——苏麻离青料,它远道而来,产自遥远的波斯高原。”

    他的声音沉稳而富有磁性,“你仔细看,这种浓艳深沉的蓝色中夹杂着点点银黑色的结晶斑点,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这正是苏麻离青料独有的胎记,是大自然赐予它的印记。”

    陈阳手指修长而有力,虚空中轻点着一件宝贵的宣德青花碗,动作优雅而庄重,“明代永乐、宣德年间,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七下西洋,那些巍峨的宝船穿越惊涛骇浪,跨越万里重洋,从遥远的波斯带回了这种比黄金还要珍贵的钴料。”

    “正是这些蓝色的瑰宝,成就了华夏青花瓷器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时代,每一抹蓝色都承载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

    当他们缓缓走到那件令人叹为观止的清乾隆胭脂红料苍龙教子图瓶前时,所有人的脚步都不约而同地慢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