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驴二的风流往事 > 第1166章 桃色案件

第1166章 桃色案件

    驴二之所以不在外边的旅馆或者租房子居住,而是住在日伪部门之中,自然有他的考虑。

    他这次出行,目的是打着日伪的旗号,清除日伪队伍中的抗日分子,但如果有不明真相的抗日分子,以为他真是汉奸,对他行刺,把他“清除”了,那就太冤枉啦,所以,他不能住在外边,以免被抗日分子行刺。

    依他现在在日伪部门的职位,想住在哪个部门都可以,他之所以选择住在便衣队,一个原因是方便营救孙兴,另一个原因,就是如他所言,他的正业还是在特工处,在别的部门只是兼职,他身为特工处的人,住在特工处下属的便衣队,合情合理。

    高长远听了驴二的话之后,连忙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赵先生,卑职正求之不得呢,您好不容易来一趟威海,就让我尽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您。”

    “赵先生,我们便衣队虽然没有内部宾馆,但也有几间不错的客房,等会我就让小马和小超先回去,把客房好好收拾一下,您和路先生就住在客房里。”

    驴二笑道: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说到这里,他话题一转,又说道:

    “高队长,你刚才说的那个孙兴,是怎么回事,他是抗日分子吗?”

    高长远道:

    “赵先生,孙兴是不是抗日分子,暂时还不清楚,但有人举报他是抗日分子,我们就要抓人。”

    “一般来说,就算真是抗日分子,被抓捕的时候,不是暴力拒捕,就是不敢承认自己是抗日分子,当然,也有胆子大的,当场就承认自己是抗日分子的。”

    “可是,我带人抓捕孙兴的时候,孙兴的表现很奇怪,他既没拒捕,也没承认自己是抗日分子,但也没否认自己不是抗日分子,就是一言不发,任我怎么问他,他都不说话。”

    “我为了赶着去参见赵先生,没时间审讯孙兴,就先把他关起来了,打算等会再去好好审问他。”

    驴二道:

    “既不拒捕,也不承认,又不反抗,这倒是奇怪。”

    “高队长,我这次是带着一场少将的任务来的,就是要抓藏在各个皇协军部门中的抗日分子,警察局就是我要调查的部门之一,这个孙兴既然是警察,正好在我的调查范围之内,如果能通过他,把隐藏在警察中别的抗日分子全部抓起来,那就是大功一件了,当然,这份功劳少不了您高队长的。”

    “高队长,我想亲自督办此案,你看怎么样?”

    驴二以工作的名义,就这样名正言顺的把孙兴的案子揽了过来。

    高长远连忙说道:

    “赵先生您能亲自督办此案,那破案的速度一定很快,卑职全力配合。”

    驴二道:

    “你先给我说说孙兴这个人的情况吧。”

    对于孙兴的情况,驴二早就了解了,但他不能让高长远知道他早就了解,所以要让高长远讲给他听,让高长远认为他和孙兴不认识。

    高长远说道:

    “赵先生,您先喝了这杯酒,我慢慢给你讲。”

    “我先给您说说孙兴的家庭情况吧,他就是本县人,城里人,父母已经去世了,家中有一个老婆,一个儿子,一家三口。”

    “他老婆是乡下人嫁进城的,没有工作,家庭主妇,他儿子今年刚十岁,就在城里读小学。”

    “总之,他的家庭情况,很普通,没有什么可疑的地方。”

    “说完他的家庭,我再给说说他的工作情况。”

    “我在进便衣队之前,也在警察局任职,便衣队成立之后,我才调查便衣队,所以说,我和孙兴是前同事,一直保持着不错的朋友关系。”

    “孙兴的年龄和我差不多,都是快四十岁了,他虽然很精明,但为人比较低调,不爱出风头,也不爱抢功,在同事中的人缘很不错。”

    “孙兴原来是巡警,因为能力不错,调进了二中队,二中队是专门侦办奇案大案的,孙兴的破案率是全中队最高的。”

    “但孙兴这个人不喜欢钻营,所以他的业务能力虽然是最好的,可是却因为不擅长拍领导的马屁,一直没有升官,在今天被抓之前,也只是一个小队长。”

    “不过,就因为孙兴的办案率高,局长虽然没升他的官,但却很信任他,有什么难办的案子,都点名交给他。”

    “孙兴在今天被抓之前,刚接手了一个局长亲自指派给他的大案。”

    高长远刚说到这里,旁边他的侄子高超就嘻嘻一笑,接过话头,插口说道:

    “不但是大案,还是个桃色案件。”

    高长远笑道:

    “小超,你们这些年轻人,一说到风流事就来劲,行,接下来你给赵先生说说吧。”

    高超先敬了驴二一杯酒,然后有声有色的讲了起来。

    “赵先生,十天前,我们威海城出了一个全城轰动的案子,因为被害人的身份,才引起很大的轰动。”

    “被害人名叫沈悦红,只有十五六岁,沈悦红的父亲是沈长胜,是威海甚至整个烟台都有名的人物。”

    驴二笑道:

    “这位沈长胜是做什么的,我怎么没听过他的大名?”

    高超道:

    “他不是咱们皇协军部门的人,所以赵先生您没听说过他,但他在我们威海,可以说妇孺皆知。”

    “沈长胜是个传奇人物,他本来是个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孤儿,在十四五岁的时候,逃难到威海城,被一个商人收留,在商铺中当了小伙计。”

    “这沈长胜虽然读书不多,但却极有经商头脑,他向老板提了几个招揽客户的办法,老板顺计而行之后,生意大有起色,开始重用沈长胜,又把女儿嫁给他。”

    “沈长胜娶了老板的女儿之后,成为新老板,他开始大展拳脚,不到几年,就把一个小商铺,打造成同行业中的龙头老大,然后他又开始涉足别的行业。”

    “凭着敏锐的眼光,和精准的商业判断,沈长胜几乎从不失手,从没干过赔钱的买卖,不过几年,沈长胜就成为威海城的首富,甚至有人说,沈长胜不但是威海的首富,甚至在整个烟台都是首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