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 第1498章 实习生

第1498章 实习生

    “是吗,我还专门成立了新的事业部,正打算去那边试试水……”

    “哥,你打算怎么去,唐氏集团擅长经营的是大宗商品,房地产还有金融,你觉得去俄罗斯那边,能够做什么?”

    “我听说那边石油还有资源类的行业不错?”

    “大哥,全世界都知道那边的石油还有资源类的行业不错,包括前苏联的一些高官,你觉得这么好的生意,人家能让给你吗?”

    陈青峰一句话就把唐文宗给问住了。

    现在整个香江的商界,都在探讨苏联解体之后有哪些机会?

    可是唐文宗幸好来了一趟美国,问了一下陈青峰。

    陈青峰现在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联合国的高级官员,而且刚刚从东欧转了一圈。

    视野和眼光自然不是香江那些大家族的商人能够比的。

    连陈青峰都不看好,就算唐文宗再怎么心动,眼下也觉得不是好时机。

    “那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样?”

    “哥,之前你的投资不是玩的不错吗?不过美国这边的互联网企业涨得太高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会有一波下杀,但趋势是不变的,未来科技的发展肯定是主流,至于那些资源类的行业,虽然赚的是稳定的钱,但是那些钱能不能安稳的落袋,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还有就是,国内那边……”

    “国内?”

    “国内也需要资源,也需要投资,而且,国内这么大的人口,现在大多住在农村,这几年因为沿海地区建立了工厂,不少人都开始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里,你有没有想过住房问题?”

    “可是,你们国内的这些老百姓都等着上级部门分房子!”

    “是,但是那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呢?”

    “他们?他们没有户口啊!”

    “是没有户口,但户口的问题早晚要解决,而且他们进城是大趋势,仔细想一想,国内很多地区的老百姓就守着那么一亩三分地,在土地里刨石干上一年可能都不如去工厂打工一个月……”

    说实话,现在国内的经济虽然有了发展,但是老百姓普遍还是没钱。真正有消费能力的人群也就集中在首都和沪上以及羊城这种大城市。

    要陈青峰来说,九二年在国内能发财的机会不少,但是能够容纳唐文宗这么大体量的商人,更上一个台阶的机会,恐怕并不多。

    ……

    两个人在餐厅里商量着唐家未来的商业帝国。

    陈青峰给唐文宗定下了几个路线,一是把美国这边成熟的商业模式搬回大陆。

    比如像沃尔玛超市这样的,现在在大陆,基本上还不复存在。

    要是能把店铺开在首都或者沪上这种地方,当地人的消费足以撑起,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其次,就是内地的房地产,当然,能源的部分陈青峰其实也想参与,不过想要各种开矿,需要的不仅是经验,而且还需要和地方政府搞好关系。

    这方面牵扯了太多的政商关系,陈青峰不希望唐文宗陷入这里面。

    因为一旦出事,搞不好,反而会影响唐氏集团在内地的声望。

    所以有的钱还是不赚为好。

    ……

    新年的假期这几天,唐文宗一直留在纽约这边。

    几乎每天都要约陈青峰一起出来喝一杯。

    等到假期结束之后,陈青峰正式开始了,在禁毒署新一年的工作。

    唐文宗反而离开了美国。

    这个假期,因为有亲人的陪伴,陈青峰并没有觉得孤独,甚至新年的时候,因为时间合适,他还去大使馆参加了一次新年的联欢活动。

    同时也认识了不少来美国留学的学生。

    在陈青峰的牵线搭桥之下,这些学生得以获得了一个来到联合国禁毒署工作的机会。

    要知道,这种实习机会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虽然陈青峰知道这年头能出来留学的人,愿意回国的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且很多家庭出身都非富即贵。

    不过,他还是愿意给自己的同胞一个牵线搭桥的机会。

    ……

    于是这一天,在禁毒署的开放日,这些新来的实习生就来到了联合国禁毒署这边进行报到。

    他们很多都是学金融,或者学技术的。

    联合国这边的实习生岗位给的薪资虽然不高,但是却也很有吸引力。

    看着这些人,基本上全是华人,陈青峰顿时觉得有一种滥用权力,任人唯亲的感觉。

    于是他找来了玛丽琳开始商量。

    “你说,要不要再找一些其他国家的实习生一起来工作!”

    “好啊,反正我们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忙,尤其是那些替代种植商品的销售,如果可以,多请一些实习生来,说不定可以把我们的网站建得更好!”

    陈青峰想想觉得也是,于是,他大手一挥,又批了将近一百个实习名额,不过这些名额,就全都给禁毒署,其他的国家预留了。

    因为如果招聘的实习生全都是华人,陈青峰的面子也不好看。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原本只有几十个人的办公室,一下子招聘了将近两百名实习生。

    这些人拿的工资都是实习生的工资,但是干的活可一点不少。

    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陈青峰对此深以为意,毕竟当初他在肯尼迪学院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为了完成毕业的论文,他可就没少下功夫。

    招聘进来的有很多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还有一些是学艺术的,陈青峰把这些人聚在了一起,给他们安排了一个新的工作,那就是改版联合国禁毒所的官方网站,并且把可以采购那些替代种植区域农产品的电商模块独立出来。

    这是一个大的工作,而且现在还没有人在互联网上卖过东西。

    不过正因为没有人做,所以反而让这些年轻人有了巨大的发挥空间。

    于是,联合国禁毒署的会议室天天都被预定,这些来自各国的人,包括中国人,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如何让这家国际组织,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运行的更加高效。

    看着这些生机勃勃的面孔,陈青峰就知道,他们是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