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虽然没有完全去实地考察看过,但他也是能知道一个大概的。
当李昭和李隆都要求他多养一点猪时,他并没有拒绝,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兖州的猪很多,非常多!
除了供应兖州本地的需求之外,还可以供应外地的需求。
抛除这些外,兖州剩余的猪肉便会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便是留下做奖励,这也算是老传统了;
第二部分便是留着给王府内的人食用,这是李青要求的;
第三部分,则是存量最大用来做烟熏猪肉。
李青不仅将养猪的大业给包揽下来,更是将规模进一步扩大。
接下来,李青准备将研究的方向转换一下。
因为他自己已经把稻米和麦种的产量又进一步提升了。
之前,兖州这边没有拿到交州的杂交水稻时,全国各地的水稻产量一直都没突破八百斤。
李青就是在杂交水稻之后成功的,比杂交水稻的产量不遑多让。
“走吧,去看看其余的研究区域。”
李青现在转头研究养殖牧草产业去了,若是能将这些产量也给提升,那自然是极好的。
……
沧州。
地处武国北方,与苍国的最南部接壤。
这里也有着两国之间的最大商贸集市区域。
不过,真正的集市商贸区主体都是设立在苍国境内。
原本,大家都是想着要设立在武国境内,也比较方便。
但后来经过多方协商,最终放在了苍国境内,也算是给足了苍国面子。
当然,苍国也变得有安全感。
武国考虑主要是因为如下几个原因:首先,就是苍国的人动不动就喜欢抢夺,如果他们一旦不如意了,想要掠夺一下武国了,将这个集市开在武国境内,这不就正好给了苍国人机会吗?
如果集市是在苍国境内,能最大程度的扼制这种灾害发生,因为苍国一旦进入武国境内,那就是如入无人之境!
这不是好事!
至于在苍国境内,随便苍国怎么折腾,反正最后真的被抢了,最后也得是苍国人自己掏钱来重新修建。
其次,就是武国之前就为国战做准备。
李昭很清楚,边境的防御是最大的麻烦。
虽然沧州这边也有险峻山脉这些,更多的区域都是无险可守的状态。
因此,大城和城墙便是主要的守护力量。
但这对于天然有着骑兵优势的苍国来说都不是事儿,我苍国也不一定非得要攻击你们武国的城池,我们直接攻击你们的荒野地带。
这对于沧州来说是非常麻烦的。
沧州边境,种植了大量的树木,防止的就是骑兵的冲阵。
当初李昭的水泥虽然还没有研究出来,所以只能种树。
但李昭知道,一旦研究出来,这种麻烦就会改写。
果然,当这些东西出来后,李昭就立即让水泥还有工人直接运送到北方。
集市贸易区域是在苍国境内,集市能吸引走大部分的注意力。
因此,沧州边境的各大城池重新修建工作,就在水泥的到来之后悄然启动。
沧州城的城市风化还有遭受攻击的程度是最严重的。
因此,这次是属于大修。
但水泥和巨型大石的联合只会让这一座座古老的城池城墙,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就像是水思源。
他被李昭派到冀州之后,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太子李恒,将冀州、幽州还有沧州之地全部打通。
他现在主要负责的就是修路事宜。
这三州基本上是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当三州之地的道路全部打通后,那么北上的直道,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这条水泥道的出现,不管是将来贸易还是作战,都能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大人,前线已经准备接通,等这边的路全部完成后,咱们可以回去吗?”
“再等等,再等等,我也想回去!”
水思源安抚众人。
他们带着队伍一路北上,将冀州和幽州的道路已经全线贯通,大部分的区域都已经开始使用。
水思源他们所处的就是北部沧州。
只不过,沧州各大边防区域都有着极为严重的问题。
水思源得一边调整修路的进度,一边给边防出主意!
“大人,沧州刺史,沧州知府都请您过去一趟!”
“好!”水思源对着身边的人道:“你们继续修路,我需要去沧州边境主持修城墙的事宜。”
“是!”
按照原计划,当他们将路全部修完后,就可以返回交州或者是自己的老家了。
但现在沧州这边的边防工事全部都开始了,很多问题都需要交州来对接,因此,只能继续等着。
水思源这边带来的匠人不少,沧州这边也召集了一批。
因此,在重新修复时,应该是可以做到更好更快的。
沧州刺史府。
沧州刺史柯建成亲自出来迎接,足以展示对水思源的重视。
沧州刺史柯建成待在这边的时间已经有足足十五年之久,这也是自武皇当皇帝以来,唯一一位在一个地方足足十五年没有挪窝的刺史。
像其余各州的刺史,基本上是三到五年左右的时间便会挪窝。
倒也不是因为沧州刺史柯建成的能力不够,恰恰相反,是因为他的能力足够强。
之前苍国的人屡次南下侵犯,而沧州的边境线又无比绵长,不管是分散还是集中力量,都没办法抗衡苍国的机动部队!
之前的沧州刺史在这里对上苍国总是输多胜少。
唯有柯建成屡屡建立了奇功,虽然没有做到完全阻截,可他却是防守苍国最成功的刺史,没有之一!
武皇不敢轻易调动,因为他怕下一任刺史连柯建成的一半都做不到。
因此,只能给予柯建成封赏和优待。
柯建成也有自知之明,虽然他也希望自己能调离这酷寒之地,回去好好享享清福。
但如果他真的离开了,朝堂还能不能寻到如此契合的人,他还真的说不准。
这倒不是他过于自信,而是他应对苍国已经应对出足够的经验。
如果下一任到来,又不是那种异常谦虚低调注重守城的人,十之八九的概率不会听他的意见的。
那时,新的刺史要想增长经验,可能整个沧州的老百姓便要遭了殃。
因此,他从来不主动提及调任的事情,他也知道,每年武皇慰问和奖励的目的是什么。
这对君臣,就这般十分默契的选择了继续合作。
柯建成的家人们待遇自然是极好的。
武皇能给的好处自然也都给了,柯建成自然是没什么担心的。
当他收到武皇和幽王的密信时,柯建成的第一反应就是,武国最近大动作连连,怕是真的要准备打仗了。
这是他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