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篮球之黄金时代 > 第十章 群鲨之父

第十章 群鲨之父

    1997年NBA选秀大会之前,球探凯文-拉钱斯给出了蒂姆-邓肯的球探报告,总结了邓肯这名状元大热门的优劣,并将他和那些历史级内线进行了对比:

    “邓肯有可能成为一个具备统治力的中锋,但我认为他可能更适合在大前锋位置上展现才华,这取决于他去哪个球队。”

    “在和其它球员的对比上,人们常说起大卫-罗宾逊和布拉德-多尔蒂,但我觉得哈基姆-奥拉朱旺是一个相对接近的比较对象。当然,被提起最多的一定是阿甘,邓肯被认为是最接近阿甘的年轻内线。”

    “邓肯的移动能力很强,他能够在球场上连续封盖对手,他的臂展很长,封盖时机把握得很好,他防守时的步伐也在不断的提升和改进。”

    “邓肯拥有全面的进攻能力,他的得分方式多种多样。他可以在低位用各种动作甩开对手,他很善于擦板投篮,他还有一定的中远距离投篮能力。

    “以邓肯的身高和位置来说,他的传球能力令人难以置信,他的助攻数在维克森林队中遥遥领先。邓肯的控球比大多数后卫球员都要出色。”

    “他还是一名出色的挡拆者,他是一个完美的团队型球员,可以让队友参与到进攻中,他早就意识到靠一个人无法赢得比赛胜利。”

    “邓肯最大的优势是他的防守,他在大学的最后三年里场均篮板球数接近15个,同时他也是NCAA历史上的封盖王,他的内线防守能力将为一支球队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尽管他的整体表现出色,但他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他急需提升自己的体重和力量,来适应NBA的对抗环境。还有他的罚球命中率太低了,只有64%,对一个顶级内线而言太低了一些。奥拉朱旺的罚球能达到75%以上,更不必说邓肯的目标阿甘,罚球命中率是恐怖的90%以上……”

    “如果蒂姆-邓肯不是选秀大会的第一顺位,那么负责选秀的总经理将被推荐给方圆五十英里内最好的心理医生,顺便他要给自己请一个安保团队保卫自己的人身安全。”

    除了对力量的担忧和罚球的缺陷外,球探报告可谓极尽溢美之词,将邓肯描述的相当完美。

    在邓肯进入联盟开始比赛后,球迷很快意识到,球探报告的描述是相当中肯的。

    邓肯在前面比赛中的表现证明了,状元秀他当之无愧,1997新秀中没有一个能与他相媲美。

    但如果他的比较对象是阿甘呢?他们的差距仅仅在罚球和力量吗?

    第一节比赛前几个回合,邓肯在阿甘身上没有讨到任何便宜。

    比赛前,邓肯对媒体炒作的“邓肯vs阿甘”并不是很感冒。

    邓肯知道阿甘的伟大,也知道鲍比-贝尔曼和阿甘之间的故事,不过邓肯从来没有在贝尔曼那里听到过一句“阿甘曾经如何如何……”

    他专注于篮球和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像游泳,你要关注旁边赛道的对手,但更重要的是专注于你自己的泳道。

    除了训练、比赛和参加凯尔特人的一些社区活动外,剩余的时间邓肯更喜欢安静的窝在家里看电影、打游戏。

    他擅长《真人快打3》,整个凯尔特人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包括那些自诩游戏高手的家伙。

    这不意味着邓肯看不上阿甘,相反,他非常重视这场对决,他百分百的专注,看了很多阿甘的比赛录像。

    他摒除了所有外界干扰因素,特别是那些媒体、球迷的噪音,他想在比赛中亲自感受这位历史第一人,“波特兰恐怖魔王”的真实实力。

    贝尔曼让邓肯不要和阿甘聊天,邓肯听进去了,可阿甘并没有展开所谓的语言暴力,精神攻击。

    他只是默默的防守,缠绕在邓肯附近,一种隐隐约约的寒意在逐渐扩散。

    第一节进行到一半,凯尔特人第一次暂停,双方的比分是4:11,开拓者领先7分。

    凯尔特人的防守问题不大,但进攻出现了断档,内线无法打开。

    邓肯连续不中和被断,导致凯尔特人节奏支离破碎。

    贝尔曼发现了问题所在,叫暂停,要求邓肯停止持球单打,多出来给外线制造机会。

    “不要在一对一单打阿甘了,这家伙小心眼,今晚肯定会针对你。”

    邓肯点点头,他没有问为什么,也没有执着于“我一定要打成”,他听从教练的安排。

    在布置完战术后,贝尔曼把邓肯拉到一旁,道:“阿甘有没有和你说什么?”

    邓肯摇摇头,道:“没有,他什么都没说。”

    “那就好……”贝尔曼放下心来。

    贝尔曼不担心甘国阳的表现胜过邓肯。

    你打不过阿甘很正常,技不如人,回来好好练呗。

    他就怕甘国阳借题发挥,搞心理攻击。

    比赛继续进行,贝尔曼换上了克里夫-罗宾逊,换下了伊尔格斯卡斯。

    凯尔特人通过外线的挡拆策略和传导球,在右侧底角找到了福克斯的空位。

    人到球到,纳什的传球精准的给到了底角,福克斯三分出手命中。

    到了防守端,罗宾逊对位阿甘,这位曾经的波特兰小弟缠着甘国阳,嘴里念叨:“大哥,鲍比让我缠着你,你别介意。”

    “鲍比这是想你死,对不对?”

    “我不想死啊,桑尼。”

    两人用这种方式叙旧,但甘国阳并没有对罗宾逊发起攻击。

    他接球后,同样和队友做着团队进攻配合,把得分机会给到穆林、里德尔或者萨博尼斯。

    上个赛季甘国阳场均得分突破30分,拿下了他生涯的又一个得分王。

    而本赛季打了一个月,甘国阳的场均得分下滑到了26分,比新秀赛季的27.5分还要低1.5分,来到生涯最低。

    不是甘国阳的攻击力下滑了,而是他减少了自己的出手,将更多机会给到队友,他自己专攻难度球和关键球。

    甘国阳的篮板球同样在下滑,从恐怖的场均15个往上,降到了较为正常的13个篮板。

    同样不是因为能力下降,而是更多帮队友卡篮板,尤其给科比、穆林这种能直接发动快攻的后场球员,这样能加快反击速度。

    像1992、1993年那样,自己拿下篮板球一条龙杀篮下的球变少了很多,只偶尔出现。

    甘国阳变得更加团队,开拓者也因此变得更加可怕。

    高位的助攻,里德尔接到球篮下上篮,遭到了邓肯的干扰没有命中。

    但甘国阳切到篮下把前场篮板点了出来,萨博尼斯高位接球,中距离跳投出手命中。

    开拓者继续保持着进攻的高效率,凯尔特人则苦苦追赶,以及球迷在关心:邓肯什么时候能在阿甘头上得分。

    随后的几分钟里,两队打得相当团队,比赛场面也很好看,大量的传球、掩护,球员们的处理球都干净利落。

    凯尔特人速度更快,但略显生涩,而开拓者更加的游刃有余,老油条们打得四平八稳。

    不过凯尔特人的防守因为邓肯的存在没有崩,开拓者多次渗透,邓肯总能很好的补漏。

    当开拓者几次进攻不得不以外线出手终结时,进攻效率自然会逐渐下滑,凯尔特人获得了追分机会。

    史蒂夫-纳什像风一样发起进攻,连续两球,克里夫-罗宾逊切入篮下,接到纳什的传球上篮得手。

    凯尔特人利用了罗宾逊和萨博尼斯之间的错位关系,利用速度打开拓者的追身,双方的分差逐渐缩小。

    伯德见状,叫暂停进行调整换人,用杰梅因-奥尼尔换下萨博尼斯,用科比换下里德尔。

    科比在场下等候多时了,刚一上场,他过去拍了拍邓肯的屁股,道:“你怎么还不得分,大个子?你的得分统计和我一样。”

    两人在夏天阿迪达斯的广告拍摄中相识,科比年纪比邓肯小,但进入联盟更早,在沉默的邓肯面前唠唠叨叨像个话痨。

    邓肯经常用看傻子的目光看一眼科比,然后低下头偷笑,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这不重要,科比。”邓肯道。

    “不,这很重要,你一定要在阿甘头上得分才行。我打赌,今晚他想零封你。”科比说。

    说完,科比投入到进攻中,刚接球就突破急停跳投,怒打一铁!

    邓肯拿到篮板球,不知道科比刚刚的话是不是刺激到了他,他自己运球试图打反击。

    在NCAA,包括来到NBA后,邓肯每场都有那么一两次自己后场运球到前场直接进攻的球。

    他有那个能力,同时他也不是死板的球员,他知道偶尔变换进攻路数,可以给对手更大压力。

    邓肯的运球相当出色,他重心很高,但胳膊长,运球步伐是机敏的小碎步,随时可以调整躲避防守。

    他用一个漂亮的胯下运球变向过掉了试图阻拦他的小奥尼尔,现场球迷一片欢腾,他们期望看到邓肯杀入篮下后的暴扣。

    然而,面对最后一道防线,已经站在篮下的甘国阳,当邓肯再度试图施展变向时,甘国阳的快手像花剑迅速击来,刺中了邓肯手里的球。

    太快了,关键是时机把握的刚刚好,邓肯手里的球又被断掉!

    倒地,抢作一团,最后裁判判了双方争球。

    邓肯依旧没有表情,可是心里已经在动摇了。

    为什么他下手那么快,为什么自己十拿九稳的运球,这么容易被断掉?

    其实,当一个人开始思考这种问题,已经意味着他内心开始犹豫。

    一旦犹豫,失误只会越来越多。

    前面多次被断,邓肯在面对阿甘时已经有些迟疑。

    一迟疑,甘国阳再一针对,自然容易露出破绽。

    跳球,甘国阳又拔得头筹,用力量压过了邓肯。

    邓肯的力量非常出色,在进入NBA后,绝大多数内线都不是他的对手。

    但和甘国阳的碰撞让邓肯意识到,什么叫天外有天,什么叫“力王”。

    争得球权的开拓者发动快速进攻,科比和小奥尼尔的手递手配合。

    科比一步杀入篮下,甩开邓肯,暴起单手扣篮得手!

    凯尔特人在后卫防守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纳什的防守即便由贝尔曼来调教,依旧很是糟糕。

    这球纳什错位防到了科比,被科比抓住机会,一个手递手掩护就被过了个干干净净。

    不过纳什马上展现了自己进攻端的价值,面对抢断能力强大的布雷洛克,他用娴熟的控球甩开防守。

    在中路,利用有节奏的运球和观察切入篮下,突然骑马射箭出手,利用身高优势从容投射,拿下两分。

    作为白人后卫,纳什的绝对速度和爆发力并不是特别快特别强,但他处理球和反应能力快的惊人。

    进攻绝不拖泥带水,节奏明快,且善于在夹缝中出球,是场上非常好的指挥官兼攻击手的角色。

    当穆林外线三分不中时,邓肯再度拿下后场篮板,球给到纳什,纳什发动快速反击。

    他利用布雷洛克的急躁,运球转身过掉了防守,从中路杀入,四通八达的三秒区,分球给到底角福克斯。

    福克斯第二次零度角的三分出手,再中!连追5分,凯尔特人将比分迫近到了1分,第一节即将结束。

    这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甘国阳要单打了,低位给到甘国阳,原本是克里夫-罗宾逊来防守的,但邓肯主动承担了单防任务。

    场下贝尔曼看到防守对位,心头一紧,暗骂道:“该死,怎么换到蒂姆去防了?”

    邓肯的防守技巧绝对没有问题,他的预判,还有那双长臂,任何低位单打者想在他头上得分都异常困难。

    但他面对的是阿甘。

    在低位单打上,甘国阳非常善于看人下菜,而不是一招鲜吃遍天。

    面对邓肯这种技术好,预判好的NCAA学院派内线,甘国阳善于用原始的东西撕裂他们。

    浅要位,希克玛步转面筐,低头,降重心,三威胁后突然起步面筐强突!

    凯尔特人内线已经没有了伊尔格斯卡斯,三秒区空虚,邓肯被甘国阳的怪力一顶,只觉得整个人的重心完全失去,脚下没了跟。

    跟着,甘国阳就热刀子切黄油杀入篮下,单手重扣得分!

    这球邓肯想犯规都发不上力,完全被挤开,只能眼睁睁看着篮下被攻破。

    底线发球,邓肯意识到,贝尔曼让他错开不去防守阿甘是有道理的。

    球探报告同样是有道理的,力量的差距太大,导致防守技巧完全不管用。

    随后,纳什倒是又命中一个跳投,甘国阳再中一个中距离。

    最终,凯尔特人首节23:26,落后开拓者3分,双方还算势均力敌。

    邓肯首节一分未得,被多次抢断,他甚至没有一次像样的出手。

    第二节开始后,两队第二阵容在场上拼杀,这时开拓者的优势再度展现。

    他们的第二阵容年轻,有活力,也有上个赛季的经验。

    凯尔特人的第二阵容稍显薄弱,开拓者很快将分差拉开到9分。

    贝尔曼再叫暂停,重新调整球队的防守和进攻策略,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贝尔曼意识到,今年的开拓者的确非常强大,他们的15连胜不是充话费送的。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他们的进攻延续性,几乎没有断电的时候。

    这点和1990年、1991年开拓者一样,永远有人可以站出来,短暂的接管比赛。

    你不知道那个人会是谁,对手不知道,防守人不知道,连开拓者自己人都不知道。

    这是防守方的灾难,你无法做出预判,无法逼迫进攻方做选择,防守方彻底陷入被动。

    作为应对,贝尔曼没有一味的挨打,而是积极进行进攻调整,和开拓者展开对攻。

    努力将分数咬住,不要被拉开到10分以上。

    纳什今晚的发挥相当出色,他充分调动起的凯尔特人外线的进攻。

    福克斯、布朗等人都有外线投射得分进账,全得益于纳什的穿针引线。

    可是,内线的点迟迟不能得分,邓肯甚至连得分都没有,让凯尔特人瘸腿严重。

    如果内线一直得不了分,无法和外线形成内外联动和响应,那么到了下半场进攻某个阶段一定会崩盘。

    现在不过是靠着纳什的好状态吊着一口气,这口气什么时候断,还没有人续上,崩盘局面就会到来。

    当邓肯第二节重新登场,贝尔曼要求他在尝试在内线得分,但紧跟着的一次低位进攻,就遭到甘国阳的正面封盖时,贝尔曼已经意识到今晚阿甘的计划。

    因为甘国阳在防守端几乎放弃了对其他人的追赶和篮下护筐,把自己当做一个蓝领防守人在针对对手某个点。

    “这个疯子,他想零封蒂姆!”贝尔曼在场边来回踱步,脑子里思考着对策。

    一方面他有些担心,阿甘这家伙说好不语言攻击的,他的确没有,原来他直接玩防守针对。

    但另一方面他也很期待,因为他很想看看,邓肯能不能突破阿甘的针对和限制。

    另一边,拉里-伯德也意识到甘国阳想做什么,他要完全锁死邓肯。

    就像当初在波士顿花园球馆,甘国阳对自己做的那样。

    “如果邓肯这个家伙够聪明,就不要和阿甘硬抗,而是用传球和策应击破他的纠缠,那样凯尔特人说不定还能追上来,否则……”

    伯德回想起当年被甘国阳纠缠防守的时光,真是令人窒息。

    好在篮球是团队运动,利用好和队友的联系,可以击破这种防守。

    伊尔格斯卡斯是邓肯的内线好伙伴,当邓肯连续两次在低位无法击破甘国阳的防守时,他选择了内传内给伊尔格斯卡斯创造机会。

    伊尔格斯卡斯两次切入接球上篮命中,萨博尼斯腿脚确实有点跟不上,被立陶宛小老弟的脚步给蒙骗了。

    同时,开拓者在三号位没有一个能里能外的防守型锋线,也是他们在阵容上唯一的大漏洞。

    邓肯很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漏洞,在自己无法得分的情况下,助攻队友,缓解了球队危机。

    不过,开拓者依靠他们进攻端更高的进攻效率,依旧维持了10分左右的优势,不让凯尔特人翻身。

    每当凯尔特人把分差缩小到5分左右,甘国阳就会站出来,利用他的单打、造犯规,打乱凯尔特人的节奏,重新确立优势。

    来来回回的拉锯,这个上半场是开拓者赛季开始以来,打得最难的一个上半场。

    有些比赛,开拓者进攻打顺了,往往两节搞定,半场就领先15分以上,三节拉开到20分,第四节就没了悬念。

    凯尔特人不愧是拥有邓肯,贝尔曼悉心调教的球队,很多回合和开拓者打得势均力敌。

    邓肯虽然依旧不得分,但他半场送出了4次助攻,伊尔格斯卡斯和邓肯配合,拿下了11分3个篮板球。

    双塔在这时候起到了作用,一个点不亮,另一个点可以通过配合点亮,互相支援。

    这一点,贝尔曼很有经验,因为开拓者也是这样的配置。

    邓肯+伊尔格斯卡斯,几乎就是阿甘+萨博尼斯的年轻版本。

    不过很多人可能忘记了,包括贝尔曼也忘记了,甘国阳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绰号:双塔克星。

    任何内线双塔的队伍,在面对阿甘时,都会被他的攻防冲的七零八落,并且由于资源集中在内线,最终导致全体崩盘。

    甘国阳已经很久没有开壳双塔球队了。

    上半场结束,双方打成了59:52,开拓者领先7分。

    中场休息,开拓者球员回了更衣室,但伯德留在了场边。

    因为罗伯特-帕里什的球衣退役仪式将在中场休息时间进行。

    这位老酋长一直战斗到了43岁,职业生涯最后一年,在芝加哥公牛拿到一个总冠军,可谓功德圆满。

    三位曾经的铁三角,亲密的队友重聚,笑的很开心。

    随着在开拓者任上越做越顺,伯德对凯尔特人的怨气也越来越少。

    他和凯文-麦克海尔的关系也随着一次次的交流、碰撞而缓和下来。

    两人比球员时期亲密了许多,他们真正的成为了朋友。

    在仪式的最后,罗伯特-帕里什将自己的00号球衣升上了球馆天花板。

    留给凯尔特人后来者的球衣号码真的不多了。

    下半场比赛重新开始,电视台给到两队核心球员的数据。

    邓肯的“0分”显得特别扎眼,整个上半场他就没开胡。

    他在策应、防守上做的相当完美,使得凯尔特人防守未崩。

    可是作为核心,还是内线,你进攻端一分不得,这怎么赢球?

    邓肯说是不在意,但内心的焦虑其实在一点一滴的增加。

    就像水刑时滴在鼻子上的水滴,它不会令你窒息,但会令你逐渐体会窒息的恐惧。

    显然,阿甘在制造独属于邓肯的恐怖:

    不是那种突然惊吓式的,暴力的阴影。

    而是潜藏在水下,未知的,不知何时到来的威胁。

    第三节比赛开始,甘国阳把注意力转向进攻端。

    他开始了对双塔的开壳:盯着伊尔格斯卡斯这个点猛攻。

    刚刚伯德没在更衣室,甘国阳拿起战术画笔,直接在在白板上进行指挥,要求第三节多传球给自己。

    反正之前伯德不在开拓者都打得挺好,现在他不在,大家反而挺习惯的。

    面对高大的伊尔格斯卡斯,甘国阳开始利用脚步发起攻击。

    背转身,上下步,搭配他强壮的身体和灵巧的手法,伊尔格斯卡斯马上被连吃三个,并附送两次犯规。

    贝尔曼见势不妙,要求福克斯包夹甘国阳,但双人包夹显然不够,邓肯过来进行协防,勉强阻止了一次。

    可随后,当邓肯在45度接球,再度试图分球给到伊尔格斯卡斯的时候,甘国阳却转身一个背后点帽,盖掉了伊尔格斯卡斯的上篮!

    反击,穆林击地传球给到里德尔,里德尔高抛篮板,甘国阳跟上,双手暴扣得手!

    第三节之王连得了8分。

    邓肯和纳什的挡拆,纳什想给邓肯做球。

    击地传球很漂亮,但邓肯接球冲篮下的最后一步上篮竟然没中!

    近在咫尺的上篮,甘国阳只是从后面简单干扰了一下,可以扣的。

    篮板球被萨博尼斯拿到,又是开拓者的反击,还是阵地战。

    甘国阳低位再度硬吃伊尔格斯卡斯,这次他选择用力量强行突破。

    杀入篮下,和补防的邓肯正面冲击,邓肯只能犯规,把甘国阳拦下。

    站上罚球线,甘国阳两罚轻松命中,连得10分,贝尔曼叫暂停了。

    这时候,双塔的劣势尽显无疑,你的资源、球权都往内线集中,可两个人打不穿一个阿甘,还被阿甘连续攻防折磨,这比赛怎么打?

    更让贝尔曼担心的是,邓肯的心态已经出现了波动。

    从刚刚那个上篮就能看出来,着急了。

    势在必进的上篮,因为心态的焦躁反而没打中。

    贝尔曼叫暂停,让邓肯冷却一下,提醒他不要被干扰。

    邓肯脸上看不到任何波动,他只是点点头。

    纳什在一旁喊道:“我会多给你传球的!”

    邓肯默默看了纳什一眼,真想说一声谢谢你。

    “多给外线传球史蒂夫!三分球,我们要更多的拉开,避开阿甘这个强点!”

    邓肯深吸一口气,他心态倒还可以,觉得既然强攻不动,我就多给队友传球,多策应就是了。

    然而情况并不如他所想那么简单,甘国阳也没有要善罢甘休,压制你一下就完了。

    他闻到了血腥味,已经进入了猎杀状态中。

    暂停结束,比赛继续进行,邓肯的处境却变得越发艰难。

    虽然他号称刚进联盟就是满级号,技术、心态各方面都无可挑剔。

    但他现在面对的终究是联盟第一魔鬼,已经在这个联盟折磨众人十多年的阿甘。

    才打了十几场NBA比赛的邓肯终究缺少历练和经验,也没有遇到过甘国阳这样的变态。

    甘国阳的防守强度比上半场更强了,他倒不是像罗德曼、梅森那样单纯和你角力,用纠缠法恶心你。

    他善用的是幽灵防守,在你以为自己有机会的时候,实际上他正高度紧张的盯着你,一旦你接球,立刻开始袭击。

    他的力量、爆发和反应速度决定了被防守者难以逃脱,而且很容易在无死角的逼抢下出现失误。

    这种猎杀式的防守,外线有乔丹,内线有阿甘,其他人都难以模仿。

    甘国阳因为他的内线角色,很多时候不会这么防,因为他要护筐,要考虑更多事。

    今晚不同,他完全不护筐了,也不去夹击、协防,就是盯着邓肯,像盯住猎物的鲨鱼。

    邓肯能看到海面上游弋的鲨鱼鳍,却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袭击,什么时候突然张开血盆大口冲过来。

    这种进攻端不可知性,以及在一对一对位时的经验、技术落于下风,让邓肯极为不适。

    他甚至很难好好的接球、出球,到后面他发现自己最好的工作就是给队友做个掩护,千万别接球。

    这导致凯尔特人的进攻完全依赖纳什的支配球,而纳什终究是个二年级的新秀,他的经验、技巧都不纯熟。

    布雷洛克在第三节同样对纳什展开了纠缠,两次抢断得手——今晚开拓者的抢断很快就要上双了。

    比分逐渐拉开,第三节最后阶段,比分来到89:75,开拓者已经领先14分了,而邓肯竟然还没有得分!

    第三节他甚至只有一次出手,替补登场的科比冲他抱怨:“你在怕什么蒂姆?出手啊!只要出手,要么进,要么不进,总会有机会的。如果不敢出手,就一定不会得分!”

    邓肯一时间不知道科比说的到底对不对。

    是啊,要么进,要么不进,那不是百分之五十的机会吗?

    没时间思考,邓肯在高位接球,有机会。

    甘国阳没有贴上来,有一定距离,是放自己出手吗?

    但邓肯对自己的中距离没有信心,而且他知道阿甘补过来很快的。

    或者持球突破?正面有机会,可以造犯规。

    可是自己尝试过了,正面突阿甘,几乎不可能,会被断球。

    犹豫之下,邓肯选择分球给到侧翼跑位的鲍文。

    然而,他的传球被识破,甘国阳竟然提前预判,半路把球抄截了下来!

    这球匪夷所思,显然,邓肯的犹豫导致传球意图被识破,传球手法也出现了问题。

    抄截成功的甘国阳自己运球,一条龙杀篮下,左手大力扣篮,再添两分!

    邓肯只能跟在身后去底线发球,他拿到球狠狠砸了一下地板,这一刻他对自己相当失望。

    犹豫源自于恐惧,他知道自己在面对阿甘时害怕了,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了。

    以为传球有用,现在传球也不管用,会被抢断。

    今晚都被断掉多少球了?简直是耻辱,球都拿不稳了吗?

    邓肯绝非没有好胜心,相反他极为好强,只是将其隐藏在了无表情的面孔下。

    如果可以赢,谁愿意输?

    可是,发球后,当跑到前场,看到离自己不远的阿甘,一种下意识的畏惧涌上心头。

    他努力克服,在第三节最后一次进攻中,跑到低位要球。

    顺畅的接球,运球往里挤,体育馆里无数个日夜苦练,形成肌肉记忆的脚步和动作。

    背部感知着防守,调整,转身,瞬间的爆发拉开空间和差距,在很小的缝隙里出手,利用很好的手感,把球扔进篮筐!

    但球还没有出手,就被一个更有力的大手给摁住了,改变了轨迹,从上往下,砸到了地板上。

    邓肯奋力争抢,想重新控制住球权,把球扔进篮筐里。

    但在一片混乱的争夺后,第三节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了。

    邓肯拿着球,还做着往上的动作,可一切都戛然而止。

    甘国阳也突然停止了激烈的动作,放松下来,轻轻拍了拍邓肯,下场去休息了。

    邓肯最后一个放下球,低着脑袋,擦着汗,回了替补席。

    得分,依旧挂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