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篮球之黄金时代 > 第十二章 来不及后悔

第十二章 来不及后悔

    带着16连胜,开拓者从波士顿全身而退。

    伯德没有在自己曾经的主场送老东家一场胜利,避免了“我一回归球队就输球”的尴尬。

    比赛结束时,伯德和奥尔巴赫拥抱道别,伯德说:“我能感觉到,现在的开拓者,比我们曾经最好的时期都要优秀。”

    “噢,你的心病已经好了吗?这么迫不及待地说这样的话,话可不要说的太早了。”

    “好话就要早说,走着瞧吧瑞德,这个赛季是我们的,我不会重蹈覆辙的。”

    奥尔巴赫知道伯德说的重蹈覆辙是1986赛季,那一年常规赛凯尔特人摧枯拉朽,可惜总决赛被阿甘干死了。

    这么多年,这次总决赛的失利一直都是伯德内心的一道伤疤,他始终认为那一年的总冠军应该是凯尔特人的。

    那是凯尔特人团队篮球的巅峰,可是终极对决中,却被年轻的英雄主义打败,这次失利比1985年输给湖人的打击更加沉重。

    从那之后,凯尔特人再没有站起来过,球员时期的伯德也再没能接近总冠军。

    上个赛季执教开拓者,伯德的心理之一就是想深入了解一下开拓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球队,阿甘到底是什么样的球员。

    这是他打开多年心结的一种尝试,去亲身感受一下击败自己的强敌是什么样的情况。

    当然,伯德是在退役成为教练后才这么做的,当球员的时候他从来没想过要这么做。

    1996-1997赛季的开拓者是残缺不全的,逼出了NBA历史最伟大的个人单赛季表演。

    即便如此,开拓者还是折戟季后赛,个人英雄主义失灵了。

    用巴克沃尔特的话说,超强的发动机终究带不动螺旋桨飞机机身,加力过猛机身要解体。

    伯德意识到,这么多年,开拓者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本质上就是搭建一个A级的平台,然后阿甘大力出奇迹,把球队顶到S+级别,并在关键比赛中硬生生干死对手。

    今年的情况略有不同,开拓者的这个平台很可能不是A级,而是S级别的。

    虽然从球员年龄,还有实力上看,和三连冠、四连冠时期的开拓者相比,没有什么优势。

    甚至纯看账面的话,本赛季的开拓者是不如四连冠开拓者的,尤其是三号位。

    但伯德知道一个球队的实力不能纯看纸面,更不是球员数据的堆迭。

    现在的这支开拓者每个位置功能完备,球员间的化学反应极好,从训练营开始就搭配的天衣无缝。

    在整个NBA防守态势越来越凶猛,场均得分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开拓者场均能轰下108分,火力极为强大。

    并且108分并不是开拓者的上限,很多比赛他们三节就打得对手没有反抗之力,早早将比赛拖入垃圾时间。

    阿甘的场均得分降到了历史最低,但他的个人能力实际上正处个人生涯高峰,他得分低完全是因为对手根本不值得他全力以赴。

    而且,当阿甘在得分、组织上不用再投入太多时,他在防守端的影响力极速膨胀。

    伯德作为一个篮球场上的天才,虽然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没有接触一线执教工作,但旁观的姿态反而让他对现在的开拓者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当阿甘可以空出手来全力防守和做好各类细节工作时,其他人更可以放开手投入进攻,让整个团队异常流畅,由此形成了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

    与此相反,如果核心球员在进攻端占据了大量资源,防守端却要队友不停的去擦屁股,角色球员进攻端得不到发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这是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决定的,进攻带来的愉悦度更高,进球带给人的信心提升更大,防守相对更加枯燥和艰难。

    阿甘将最艰难的部分做到了最好,因为进攻端的队友们值得信赖,每个人都值得他信赖,这是过去的波特兰开拓者所没有的特质。

    同时甘国阳也喜欢防守,进球带来的快感对他而言已经小了很多,这个赛季他更喜欢让对手进不了球。

    接下来开拓者连续客场对阵新泽西篮网和费城76人,继续他们的东部客场之旅。

    12月4号晚上,在大陆航空竞技场,甘国阳在球场上见到了身穿篮网球衣的哈基姆-奥拉朱旺。

    两个老对手,老朋友再度相遇,甘国阳还是那个开拓者11号,而奥拉朱旺已经是“三姓”球员了。

    不知道多年后奥拉朱旺回想甘国阳说的那句“不要让忠诚害了你”,心头是怎样的一番滋味。

    在和帕特-莱利彻底闹崩后,奥拉朱旺选择从南海岸离开,在迈阿密他带走了两个东部冠军,一枚总冠军戒指,从结果上来说还是可以的。

    只是他无法再忍受莱利的执教风格,并且心知肚明,年岁渐长的自己将成为莱利的弃子。

    你今天不走,明天、后天还是会被抛弃,很有可能被交易掉,送去一个自己不想去的地方。

    那还不如趁着自己有议价能力,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离开热火,去一个能继续发光发热的地方。

    奥拉朱旺的心态和德雷克斯勒不同,德雷克斯勒已经没有了进取心,他冠军拿的足够多,奥拉朱旺还想再拼一个。

    奥拉朱旺最想回的地方是休斯敦,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和火箭闹翻离开,可现在火箭队换了老板,亚历山大不一定会拒绝这位曾经的休斯敦之子的回归。

    可惜,奥拉朱旺高估了自己在休斯敦人和火箭队心中的地位。

    火箭如今是克里斯-韦伯的球队,年轻的韦伯代表了火箭的未来。

    而奥拉朱旺已经进入生涯暮年,能力逐渐下滑,还是曾经的球权黑洞,训练场恶霸。

    火箭不想请个大爷回来,把年轻新核心给得罪了,并且火箭也给不到奥拉朱旺想要的薪资水平。

    于是,火箭对奥拉朱旺的示好没有做任何回应,管理层表示夏天他们不会有什么大动作。

    在老东家那里碰了壁的奥拉朱旺将目光放在了其它东部球队,如果不能回火箭,奥拉朱旺是不愿意去西部的。

    回到西部,每个赛季要四次面对阿甘,这样的经历实在是不好受,还是在东部更加舒服一些。

    可是奥拉朱旺的处境颇为尴尬,如果他是28、29岁,那一定是各队眼中的香饽饽,电话会被各队经理打爆,挥舞着支票让他填写。

    甚至帕特-莱利也不可能放他走,一定会跪着上门送上一份大合同。

    但1963年1月出生的他在1997-1998赛季将满35岁,90年代的NBA,35岁是一个坎。

    回看历史,受制于伤病管理和科学水平,联盟几乎没有球星在到35岁时状态不出现断崖式的大下滑。

    唯一的例外是贾巴尔,但贾巴尔只是缓慢下滑,而不是一直保持巅峰,35岁时相比30岁,已经是MVP第十和MVP第一的差别。

    其他的知名超级中锋在35岁这年都进入了职业生涯倒计时,一两年内就要退役了。

    97年夏天对奥拉朱旺而言,好消息是他上个赛季依旧是20+10的全明星中锋,不管怎么说,在97-98赛季肯定余威尚存。

    坏消息是,大家对他的余威能留存多久并没有太大信心,因为他的下滑肉眼可见,大家都知道,这种下滑一旦开始将难以逆转,只会加速,最终自由落体。

    眼看着到了9月份,夏季联赛都打完了,奥拉朱旺竟然没有获得一份合适的报价,让这位超级巨星很是难堪。

    当然有球队给他发来合作意向,但这些球队都不愿意给奥拉朱旺大合同、长合同,只肯给一份价格中等,时间两到三年的普通合同。

    奥拉朱旺怎么可能满足这样的报价,他知道1997年夏天是获得大长合同的最后机会,到1998年夏天制式合同施行,老将的红利就结束了。

    就在这时候,机会突然降临了,新泽西篮网队易主。

    来自微软的大亨保罗-艾伦收购了篮网队,成为这个球队的新主宰。

    1988年艾伦就想买下波特兰开拓者,结果在和唐建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接着10年的时间,眼睁睁看着唐建国这个一点不懂篮球的家伙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

    保罗-艾伦通过微软获得大量财富后,一心想在职业体育领域玩个够。

    收购开拓者失败后,艾伦转向NFL,1996年,他收购了老家西雅图的海鹰队。

    和1988年时不同,到90年代中后期,保罗-艾伦的财富进一步膨胀,钱对他而言已经不是问题。

    成功拿下海鹰后,艾伦对收购NBA球队的兴趣再度被燃起,他对篮球的热爱更高过橄榄球。

    在试图收购西雅图超音速无果后,保罗-艾伦将目光投向了近年来一直经营不善,准备重组的新泽西篮网。

    篮网当时的老板是1977年入主球队,由阿伦-科恩和乔-陶布为首的七名新泽西商人,他们被称为“Secaucus Seven”。(西科克斯七人组,是1980年美国的一部电影。)

    七人组持有篮网的股份20年时间,球队始终没有什么起色。

    无论是战绩,或者市场表现,篮网在联盟始终都是中下游角色。

    NBA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球队都有高潮、低谷,有起有伏。

    但篮网这20年一直在伏,没有起的时候,球队的状况越来越糟糕。

    曾经雄心壮志的七人组,经历20年的蹉跎已经对篮球上的成就不抱希望。

    好在搭乘NBA大发展的东风,篮网队的市值跟着一道攀升,在1997年这个当口出手,老板倒是能大赚一笔。

    1977年买下篮网时,七个人集资了150万美元,到1997年卖球队时,保罗-艾伦大手一挥,给了1.8亿美元。

    这比其他收购者的价格高出了百分之二十,而对保罗-艾伦而言,这笔钱只是小意思。

    一年前他收购西雅图海鹰的出资是1.94亿美元,在收购成功后,又立刻出资1.4亿修建了全新的体育场。

    在收购篮网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是这位微软大鳄的对手,以微软为首的这批IT财富新贵们,90年代中后期完全站上了体育行业幕后玩家的大舞台上。

    相比较传统重资产行业的老板们资产多、现金少,玩职业体育还要摇人凑钱组财团的窘状,像艾伦这种IT男股市财富神话的主角,往往身价泰山压顶,动辄几十上百亿,现金流无比充裕。

    从1995年开始,美国进入了互联网金融泡沫时代,与计算机科技相关的股票价格疯涨,微软更是其中的翘楚。

    1995年,微软发布了具有开创性的操作系统,windows95,单年销售额达到了60亿美元,到1996年市值达到了惊人的1490亿美元。

    作为微软创始人之一的保罗-艾伦自然跟着身价暴涨,汹涌澎湃的股市创造财富的速度,让艾伦的钱根本就花不完。

    早上起来眼睛一睁,身价又多了几个亿,赶快抓紧买买买,把钱花掉。

    轻松买下篮网后,对艾伦而言心头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年手里的现金怎么不再多一些?

    如果1988年他再多一些现金,或者微软的市值更高一点,就能拿下波特兰开拓者了。

    篮网更像是一个替代品,因此得手后艾伦明显要急躁很多,第一件事就是要签明星,要组建强大的球队。

    这时,曾经的MVP,在中锋位置上被视为唯一可以与阿甘抗衡的哈基姆-奥拉朱旺成为了艾伦的首要目标。

    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奥拉朱旺很快穿上了篮网的34号球衣,并在新泽西大陆航空球馆亮相。

    没能回休斯敦的他,终究走上了前辈摩西-马龙的老路,夺取一冠后,穿上了第三支NBA球队的球衣。

    不过除了签下奥拉朱旺之外,篮网管理层却没有了更大的动作,唯一引人瞩目的操作就是用一份老将底薪签回了曾经的全明星前锋巴克-威廉姆斯来辅助奥拉朱旺。

    两个内线老将,似乎并不能给篮网带来质变。

    实际上,保罗-艾伦的野心并不在这个赛季,1997年的自由市场没有大鱼,而且篮网受工资帽的限制缺少空间。

    拿下奥拉朱旺后,艾伦将期望放在了1998年的夏天,为此篮网没有续约内线贾森-威廉姆斯,并且给了奥拉朱旺一份很特别的合同。

    “哈基姆,你真的接受了那份合同?这根本就是作弊。”

    “这不是作弊阿甘,是在规则的允许范围内,到1998年就不行了。”

    “你变了哈基姆,过去你不是这么没原则的。”

    “真主是唯一的原则,他在指引我,我没有问题。”

    热身时的聊天,甘国阳从奥拉朱旺这里了解合同的事宜。

    篮网给奥拉朱旺的这份合同与众不同,1997-1998赛季篮网直接给了奥拉朱旺1700万的工资,把所有的工资空间全砸在了奥拉朱旺身上。

    但到了第二年,1998-1999赛季,奥拉朱旺的合同将降低到300万美元,届时将会给篮网腾出超过2000万美元的空间。

    在总工资帽预计3000万美元左右的情况下,2000多万美元的空间可以做很多很多事,多到足以改变篮网队的命运。

    而奥拉朱旺的这个第二年300万美元工资就异常重要,为篮网能多腾出近1000万美元的空间,同时钱也没少拿。

    这摆明了是要在1998年夏天钓大鱼,这一年合同到期的自由球员会有斯科蒂-皮蓬,会有约翰-斯托克顿,会有查尔斯-巴克利,以及拥有球员选项的迈克尔-乔丹。

    如果1998年劳资谈判一切顺利,按照1996年的协议计划施行顶薪制度,新泽西篮网将有机会在1998年签下至少两个超级巨星,和奥拉朱旺一道组成三巨头,冲击总冠军。

    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奥拉朱旺这份第一年1700万,第二年300万的特殊合同了。

    奥拉朱旺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非洲少年,历经了命运波折的他知道如何去权衡利弊。

    我用这种特殊合同为以后组超级阵容钻空子确实显得不太地道,可你开拓者一样钻规则的空子,把离队四年的萨博尼斯用鸟权给签下来了啊。

    所以阿甘,咱谁也别说谁。

    当初你一句“忠诚会害了你”毁我道心,让我在欲海中沉浮。

    如今真主已经指引我了,别想那么多,把敌人消灭掉就是最好的结果。

    只不过本赛季从球场状态来说,奥拉朱旺和甘国阳的差距更大了。

    奥拉朱旺的体重进一步上升,过去他引以为傲的爆发力和速率却在快速下滑。

    当爆发和速率下降时,他曾经让防守人迷乱的梦幻脚步,很容易变成跳大神。

    你速度起不来,对手就随你晃荡,反正最后你就是后仰跳投终结,我担心什么呢?

    奥拉朱旺的场均得分降到了18分,职业生涯最低,第一次跌破20分大关。

    不过在防守端,他依旧能场均贡献2.1次盖帽和1.8次抢断,为篮网提供了很好的篮下防守。

    除了奥拉朱旺之外,篮网队最引人瞩目的球员,是球队在选秀大会上交易得到的白人新秀大前锋范霍恩。

    这位毕业于犹他大学,大四这年场均得到22分9.5个篮板,射术精湛,罚球命中率达到90%的白前锋,不可避免的要被贴上“伯德第二”的标签。

    1997年的选秀,状元是“阿甘第二”,榜眼是“伯德第二”,显然在90年代中后期,对于未来NBA的形态和巨星路数,大家心里都没什么底,所以不停的从80年代的球星身上找寻影子,毕竟那是成功过的路径。

    范霍恩在大学的表现的确很出色,篮网交易得到他后,希望他能和奥拉朱旺成为攻防内线搭配。

    不过在被选中后,范霍恩因为伤病缺席了球队的训练营和11月份的全部比赛。

    正好这一场主场对阵波特兰开拓者,范霍恩伤愈复出迎来自己的NBA生涯第一战。

    赛前很多人都劝说范霍恩不要在这场复出,对手是波特兰开拓者和阿甘,实在没必要碰这个变态。

    刚刚12月的第一场比赛,状元秀邓肯就惨遭屠戮,单场2分,大败而归,被打得怀疑人生。

    现在轮到榜眼了,你赶在这个当口复出,不是往枪口上撞吗?

    作为前辈,奥拉朱旺都劝说范霍恩,“兄弟,再等一场吧,如果开局难度过高,不利于信心的建立。阿甘这家伙,越晚碰到他越好。”

    可是范霍恩对这场比赛等候多时,对着复出时间表他望眼欲穿两个月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怎么可能因为要对阵阿甘而退缩。

    相反,因为要对位阿甘他更加斗志昂扬,急着要登场了。

    教练组没办法,只能让范霍恩进入了大名单,并以首发身份出战本场比赛。

    等到热身和开场仪式结束,范霍恩身穿44号球衣登场,站在了阿甘跟前。

    场边,保罗-艾伦在VIP席位上紧紧盯着场上的局面,他对范霍恩还是很抱期望的。

    他想看看面对NBA的王者,范霍恩能有什么样的表现。

    而甘国阳看着范霍恩,这位号称伯德第二的前锋,身形却过于细瘦。

    伯德的成功让很多人以为,只要是个投篮精准,6尺9左右,有点技术的白人前锋就能在NBA成为巨星。

    但实际上伯德是那样与众不同和天赋异禀,首当其冲,也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他的体格和力量。

    他的肩宽,他的大手,还有他拥有很强厚度的核心、背部,为伯德的技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范霍恩显然不具备这样的硬件,在NCAA他很不错,非常不错,但在NBA,要成为伯德第二,根本不够。

    甘国阳看着范霍恩的球衣,道:“44号,不错的号码。准备在我头上拿44分吗?”

    44号是彼得洛维奇的球衣号码,每次看到,甘国阳心里都会留意一下。

    听到甘国阳的话,范霍恩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真正在场上面对面,他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说见到阿甘会想下跪。

    他真的如同神像一般,肌肉,面容,还有气度,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

    “沉默?沉默就是默认了?好吧,来吧,让我看看你的手段。”甘国阳又道。

    范霍恩一句话都没说,就被扣了个“要在阿甘头上拿44分”的帽子。

    范霍恩觉得冤枉啊,早知道他应该选择0号球衣不是吗?

    或者,他应该在下一场选择复出才对。

    但后悔已经来不及,比赛开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