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篮球之黄金时代 > 第十六章 肘不是这么用的

第十六章 肘不是这么用的

    飞机穿过巨大的雨积云层,降低到了可以看清曼哈顿岛的高度。

    现在是夜晚,但曼哈顿CBD的灯火让这里看起来比白天更加宏伟明亮。

    甘国阳记不清这是自己第几次飞临纽约了,除了每个赛季常规赛来这里打一次客场之外,很多次休赛期的夏天甘国阳都在这里度过。

    纽约有着东海岸最为丰富的篮球资源,大量的场馆,丰富的训练营,还有海量的篮球从业人员,让球员在休赛期可以在这里认真训练和提高自己。

    不过进入90年代中后期,临近21世纪,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纽约的这些功能正逐渐被西海岸的洛杉矶取代。

    洛杉矶更加温暖,有美丽的沙滩和太平洋,而纽约的设施正变得陈旧,地方越来越狭小,这里的很多建筑历史比人们所想的要久远的多。

    飞机高度越来越低,甘国阳透过舷窗看到了黑暗中的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和双子塔,它们都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

    自由女神像在1886年运抵美国,刚送来的时候它还是黄铜色的,经过上百年的风吹日晒生锈,成了大多数人所熟悉的铜绿色。

    帝国大厦是1931年竣工,是当时的世界第一高楼,双子塔则建成于1973年,同样是当时的第一高楼,纽约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纽约人的骄傲。

    不过,如果要论历史悠久的话,这三个标志性的建筑物,却都无法和麦迪逊广场花园相提并论。

    麦迪逊广场花园最早可以追溯到1879年,位于曼哈顿第23街的第5大道和百老汇的交汇处,以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的名字命名。

    这是一个可以容纳10000人的椭圆形竞技场,可以举办体育比赛、音乐会、俱乐部活动,到1890年这里被拆除,建设了第二个花园体育馆,一直使用到1925年,再度被拆,第三座麦迪逊花园体育馆建成,直到1968年。

    现在纽约尼克斯的主场馆是第四版的广场花园,地址早已发生了变化,只是一直继承“麦迪逊广场花园”这个名字,沿袭了它悠久的历史,是唯一可以被简称为“The Garden”的球馆。

    和各地绝大多数体育馆一样,麦迪逊广场花园也是多功能的场馆,除了篮球、冰球、拳击等体育比赛之外,也举办各种大型演唱会。

    猫王、约翰-列侬、迈克尔-杰克逊等最著名的流行歌手都在这里举办过演唱会,在1939年的时候,德裔美国人还在这里举行了纳粹大集会。

    不过麦迪逊广场花园最为响亮的名号还是“篮球圣地”,在美国数不清的篮球场馆里,唯有麦迪逊广场花园有着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

    早在NBA成立之前,美国早已有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篮球联赛,有大学比赛,也有职业联赛。

    在没有电视直播也没有广告代言的年代,这些联赛要维持运转,唯一的方法就是卖票,吸引观众到球馆里看比赛。

    那时候麦迪逊广场花园是全美最能卖票,拥有最多铁杆体育粉丝的球馆,许许多多著名比赛都在麦迪逊花园球馆进行。

    当时一些联赛,尤其是缺少企业赞助的大学联赛,想要生存下来,扩大知名度的最好办法,就是去麦迪逊广场花园打一场。

    只要在麦迪逊广场花园打出精彩漂亮的比赛,纽约的观众和媒体就会为你宣传,扩大联赛、球队和球员的知名度,你就算在美国篮球界立足了。

    所以,麦迪逊广场花园才被人们称之为“篮球圣地”、“篮球麦加”,就是因为在当时的传媒环境下,麦迪逊是成名最好的舞台,是当时全美篮球运动员最想去比赛的地方。

    一个没有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举办过比赛的联赛或协会,绝对称不上是知名的联赛。

    像1938年创办的美国大学篮球协会NIT,在1950年代之前一直压NCAA一头,就是因为NIT的半决赛和决赛一直在麦迪逊广场花园进行,他们的知名度是最高的。

    而NCAA只在1943年于麦迪逊打过一次决赛,在各类大学篮球协会组织中,始终抵不过NIT。

    直到1951年,纽约州立大学篮球丑闻发生,纽约地区的大学篮球声誉深受打击,外加其它原因推动,NCAA的影响力逐渐超过NIT,最终成长为全美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篮球联赛。

    再后来随着电视传媒的出现和普及,NCAA和NBA都越发壮大将影响力施加到全美乃至全球,各地篮球都蓬勃发展,不再依赖口口相传,慢慢的“篮球圣地”这个称号成为了球迷口中的传说。

    很多人只知道麦迪逊广场花园很有名,却不知道这个拥有圆形天花板,外形独特,但整体设施老旧,观感平平无奇的球馆到底有什么魔力。

    其实没有什么魔力,甘国阳对这里没有任何的滤镜,他也不像乔丹,每次到麦迪逊广场花园打球都要打出高分来证明自己。

    在甘国阳心里,真正的篮球圣地是纪念体育馆,是带给他许许多多美好回忆的大西部论坛球馆,甚至波士顿花园球馆给他的印象都要更加深刻。

    麦迪逊广场花园可能在很多老美国人,尤其是纽约人看来意义非凡,但在甘国阳看来,这里就是个有点老有点破的球馆,没有任何记忆深刻的点。

    因为哪怕是绝大部分球员要经历,在麦迪逊举行的选秀大会,甘国阳都没有参加,他是在奥运训练营里通过电视得知了自己的顺位。

    在飞机降落在肯尼迪国际机场之前,甘国阳还是更想看看夜晚星空下的双子塔,这迷人的现代建筑奇迹…

    抵达纽约后,波特兰开拓者立刻受到了纽约媒体的盛情款待,赛前的两次训练都有海量的记者到来进行采访,而且问题始终围绕着关于甘国阳的间谍案。

    媒体们通过不断的提问,甚至于逼问,在要求开拓者球员表态,让他们表态到底相不相信甘国阳是间谍,在这件事上支持美国还是支持队友。

    这类问题无疑会对开拓者内部造成混乱,NBA球员只是球员,不是政治人物,一旦说错话被记者拿来做文章,是肯定会影响个人声誉和内部团结的。

    好在,纽约尼克斯出了一个斯普雷维尔,拉里-伯德告知全队每一个球队,如果记者问“支持美国还是支持阿甘”,就让这些记者回去问问斯普雷维尔到底怎么想的。

    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确实有用,斯普雷维尔也因为在第一场比赛之前的发言遭到了纽约,乃至全美舆论的口诛笔伐。

    可是当其它地区媒体,尤其是波士顿、费城、华盛顿的笔杆子们要求禁赛斯普雷维尔的时候,纽约这边就沉默了。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斯普雷维尔被禁赛,尼克斯的总决赛就彻底完了。

    不要阿甘没被间谍案伤到,尼克斯反而折损了核心大将,这叫什么事啊?

    纽约人的心理战和舆论压制达到了极限,在比赛日当天,开拓者下午三点抵达广场花园进行热身时,有很多球迷举着标语和牌子抨击甘国阳,要求甘国阳滚出美国,或者他应该被送进监狱。

    甘国阳从大巴车下来,那些示威者冲着他大喊大叫,甘国阳突然朝他们走了过去,维持秩序的警察和保镖连忙过来阻挡,担心会发生冲突。

    一旁好事的记者长枪大炮已经对准了甘国阳和这些示威者,一旦发生冲突,镜头将记录下暴力的场面,届时甘国阳过去在NBA赛场的每一次打架都会被翻出来,给他贴上“特权暴力者”的标签。

    但甘国阳并没有和那些示威的人发生冲突,甚至连垃圾话都没有,他只是很平静地和这些肥宅、胖子、一看平时就不打球的球迷说:“要不要给你们签名?T恤、篮球、本子,甚至身上都可以。”

    前排的几个人愣了愣,签名?阿甘要给我们签名?

    要还是不要?阿甘的签名可是联盟中最珍贵的,历史第一人独一份的中文签名。

    有很多街头黑人会把甘国阳的签名纹在身上,因为汉字很酷,又是阿甘的名字。

    领头的一个胖子站了出来,把自己的T恤脱下来交给甘国阳,甘国阳很爽快的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

    拿到签名T恤的胖子高兴的大喊,接着问:“能不能在我的签名本上也签一个?”

    “没问题。”甘国阳又签了一个。

    于是,后面一个跟着一个的来要签名,包括反对甘国阳的标语牌上都签上了甘国阳的大名。

    等着看好戏的记者们彻底失望了,一个签名就让你们都叛变了?节操呢?爱国情怀呢?能不能给我也签一个呢?

    东部时间晚上七点半,热闹的总决赛第三战在麦迪逊拉开帷幕。

    不管0:2落后,不管双方实力差距显著,纽约球迷的热情无法阻挡。

    疯狂的尼克斯球迷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对球队的支持和对开拓者的蔑视。

    斯派克-李坐在他的专属座位上,手舞足蹈地等待比赛开始。

    尼克斯全队上下回到了老巢,经过两天的休整,做了充分的准备,势要拿下这一战。

    赛前准备时,莫宁、坎普等内线神情凝重,他们知道今晚一定要给阿甘造成足够多的麻烦才行。

    而开拓者显得士气没有那么旺盛,甘国阳的事件还是有一些影响,当然更重要的还是2:0领先后情绪上的麻木。

    连续胜利必然会带来一些麻木,好胜心是需要输球去刺激的,而且连赢两场,开拓者也不会进行调整,见招拆招的状态容易陷入被动。

    杰夫-范甘迪对战术和轮换进行了精心调整,并不断在精神、士气上鼓舞球员,“我们要用熟悉的方式去战斗,去拿下这场胜利!”

    范甘迪强调战斗,他知道第三战回到主场,是上身体上对抗最好的机会。

    伯德同样在比赛开始前提醒球员,“今晚尼克斯一定会打得很野蛮,你们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准备。可以做出反击,但不要乱了阵脚,掉进对方的陷阱。”

    伯德深知,开拓者目前处于舆论上的劣势,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跌落进泥潭和尼克斯打滚缠斗,那样就掉进了尼克斯布置的陷阱里。

    现在是1999年,不是1990年了,那时候阿甘暴揍托马斯差点把托马斯打死,全美都同情和支持阿甘。

    如今情况不同了,这里是纽约,一切要小心为上,从整个系列赛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伯德倒是不担心甘国阳,前两场他面对范甘迪的挑衅应对的相当好。

    今天面对示威者,他又做出了很好的应对,没有给尖酸刻薄的纽约媒体留下什么把柄。

    伯德真正担心的还是科比、小奥尼尔、本-华莱士这样的年轻球员。

    他们火气旺、脾气爆,一旦上头,很容易发生肢体冲突,一旦被抓麻烦就大了。

    等到比赛正式开始,伯德就知道,自己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尼克斯果然一改前两场攻守均衡,和开拓者拼节奏的模样,回到老家立刻恢复了纽约黑帮的面貌。

    动作很大,对抗极强,把节奏拖的很慢很慢,防守经常是冲着人而不是冲着球去的。

    两队的比分一直犬牙交错,两队的进攻被切割的支离破碎,这正是尼克斯喜欢的比赛方式。

    开拓者的进攻远没有1998年总决赛那样犀利,穆林的下滑让他们失去了外线最重要的润滑中转站。

    强行提速的结果往往是失误增加,同时外线投不进,很容易给对手快速反击的机会,得不偿失。

    开拓者在季后赛不得不将速度慢下来,更多磨阵地,用传统的方式和对手对抗,这正是尼克斯擅长的。

    上半场双方打成了45:45平手,这是尼克斯系列赛打得最好的半场。

    而比赛的转折出现在第三节,双方的动作越来越大,终于爆发了冲突。

    尼克斯后卫柴尔斯在和科比的攻防对抗中,吃了科比一肘,柴尔斯怒朝科比挥拳。

    科比没有料到,自己会吃组合拳,他是个竞争心很强但不会打架的人,挥肘只是篮球动作而非泰拳。

    柴尔斯的连续出拳,打得科比手忙脚乱,等他反应过来试图回击时,一拳都没打中。

    科比气急败坏,想要冲上去和柴尔斯缠斗,结果被冲过来的双方球员拉开,场面一片混乱。

    替补席上,本-华莱士和小奥尼尔都冲上了场,和尼克斯球员推搡了起来。

    他们三个人一起进入NBA,一同来到开拓者,感情很好,科比挨揍,他们自然要出头。

    结果,两人都吃到了技术犯规,小奥尼尔还因为动作过大,被裁判驱逐出场。

    麦迪逊广场花园的球迷属于干柴遇到了烈火,一点就燃,现场叫骂声和嘘声不断,斯特恩坐在场边脸都绿了。

    好在最后场面还是控制住了,比赛因此中断了10分钟,原本势头上升的开拓者被打乱了节奏,尼克斯反而越战越勇。

    甘国阳在第三节单节14分,但尼克斯还是在节末依靠斯普雷维尔和休斯顿的连续得分反超,并在第四节用更凶猛野蛮的防守守住了优势。

    88:86,比赛结束的蜂鸣器声响起,尼克斯在主场2分的优势击败开拓者,扳回一城,将大比分改写为1:2,还保有翻盘的希望。

    对开拓者而言,糟糕的不仅是输球,还有输人。

    科比挨了好一顿揍,没还上手不说,队友还给罚下去了,要多丢人有多丢人。

    而甘国阳根本没参与到冲突中,不是他不想,而是范甘迪第一时间跑过来抱住甘国阳,让他别冲动。

    一个这么矮小的秃脑门过来抱住你,你能怎么办?把他扔回教练席吗?

    尼克斯这招真是妙,甘国阳在回更衣室时提醒科比说:“好好练练泰拳吧布莱恩特,肘不是这么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