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泉?”
苏玉良一愣,没想到杨东突然会问起别人,而且似乎跟本案无关的人物。
“是一名领导干部。”
“但我在省里和北春市,没找到这个人。”
杨东点头,开口补充两句。
他为了这个胡泉,把整个北春市所有领导都想遍了,也没找到这个胡泉是谁。
还有省里面的领导也梳理了一遍,还是没见过这个胡泉。
这就纳了闷,奇了怪。
杨东的记忆绝对不会出现错误的,这个胡泉就是陈文盖犯罪团伙的保护伞之一。
记忆里面对陈文盖的判词里面提到了胡泉,还刻意强调了十几年来,一直为陈文盖充当保护伞。
就算上辈子的陈文盖是2018年被抓的。
那从2018年往前推算十几年,那就是二十一世纪初,也就是二零零几年的时候。
如今已经是2012年了,这个胡泉早就跟陈文盖勾搭上了。
但是现在省里面,北春市,都没有一个叫胡泉的领导干部。
“你不给我一点思路,你让我怎么说啊。”
苏玉良忍不住苦笑一声,杨东就这么说了一个名字,啥提示都没有。
他是省委副书记不假,但他不是组织部的干部处长啊,不可能记得所有低级别干部。
“副处级到正厅级之间?”
杨东试探着给出一个范围,实则自己也没有提示。
但根据后世判词的推辞,这个胡泉的级别不低,但也达不到省委常委的地步。
再加上如今是2012年,这个胡泉此时此刻的级别最多也就是个正厅,最低也得有副处级。
“我想起来了,还真有一个叫胡泉的。”
苏玉良听着杨东这个不靠谱的提示,还真想起来了。
之所以能想起来,是苏玉良发散大脑,既然杨东说省里面,北春市都没有一个叫胡泉的。
那就是在别的地级市了。
因此,苏玉良很快就想到三年前的一次省委常委会,曾讨论过人事会议。
其中有一项就是关乎胡泉同志的人事调动。
“这个胡泉,你先告诉我,他涉案了?”
苏玉良朝着杨东问道,语气严肃。
“对,他是陈文盖的保护伞。”
杨东点头,虽然不想承认,但想要快速把陈文盖犯罪团伙连同保护伞一网打尽,就得从胡泉开始。
因为胡泉目前为止是个透明,也没暴露过。
就算把胡泉双规了,调查了,陈文盖也绝对不会想到是因为他被查。
也就是说查胡泉,从胡泉入手,陈文盖不会特别警惕。
“有些时候,爸总觉得你有些未卜先知,有些神神秘秘的,搞不懂你到底从哪得到的消息。”
苏玉良目光复杂的看了眼杨东,杨东总有一些时候让他觉得神秘莫测。
“爸,会不会是您女婿太聪明的原因?”
杨东嬉笑一声,看向苏玉良。
他还能怎么说呢?对这种问题只能嬉皮笑脸的熬过去。
总不能真告诉岳父,自己是重生者吧?
且不说老同志能不能信,会不会信。
就算苏玉良信了,只怕吓也要吓死了。
甚至,自己最坏的结果就是被国家有关部门带走,秘密研究。
“这个胡泉,现在担任奉化市的市委副书记。”
苏玉良没有搭理杨东的嬉笑声,而是回答了杨东。
“奉化市的干部?怪不得…”
杨东闻言,眉头紧皱起来,怪不得自己找遍省市都找不到这个胡泉,原来是奉化市的领导。
但是不对啊,如果胡泉是奉化市的领导,他是怎么做陈文盖保护伞的?陈文盖所有的根基都在北春市这一疙瘩,往大了说最多加周边的外五县。
这个胡泉是奉化市的市委副书记,副厅级领导,但奉化市距离北春市八竿子打不着,直线距离都有四百多公里。
一个副厅级的外地干部,绝对不可能影响到北春市的运转。
除非…
“爸,这个胡泉担任奉化市委副书记之前,是不是在省里面或者北春市任职?”
杨东继续问苏玉良。
这个胡泉确定是陈文盖的保护伞之一,他现在既然不在省市,那就说明之前在这里工作过。
不然胡泉和陈文盖绝对不可能联系到一起去。
“对,胡泉之前在省工信厅担任副厅长。”
“三年前省委组织部派他去奉化市担任市委副书记。”
杨东听着苏玉良的话,觉得自己应该找一找这个胡泉履历,好好的了解一下,他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跟陈文盖有牵扯,有联系的。
其实看履历,往往一看就能看明白。
两个人是不是同一时期出现在同一地点。
“爸,您能不能给我一份这个胡泉的履历?很细致的那种,从他出生地,到大学时期,到参加工作,到现在的。”
杨东朝着苏玉良开口提请求,有这么个岳父,权力这么大,不用白不用。
“明天我让书图送给你。”
苏玉良点了点头,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无非是履历而已。
现在很多搜索引擎上面,已经有了级别高的领导履历了。
他苏玉良的履历,也被挂在互联网上,随便都能搜到。
如果继续完善的话,总有一天类似杨东,胡泉这样的领导,也会上互联网搜索引擎的。
到那个时候,杨东根本不需要问自己谁是胡泉,要履历了。
直接键盘一打,信息就出来了。
当然了对外公布的消息,肯定都是经过处理的。
细节和一些不好的消息,是不会告诉你的。
“爸,能不能把这个胡泉调到市里面,或者省里面。”
“这样方便廉政组查胡泉。”
杨东沉声开口示意苏玉良。
苏玉良一听这话,脸色严肃不已。
“小东,查一个副厅级干部,你得确定好啊,要是查无实证,查无问题,纪委的同志可就难做了。”
他怕杨东为了完成扫黑任务,不惜祸乱规矩。
“爸,您放心,这个胡泉一定有问题。”
杨东此刻都可以拿脑袋跟苏玉良做保证,查胡泉,绝对不会失望的。
“行,那就把胡泉调回来吧,外任三年了,也该回来了。”
“至于去省里,还是来北春市,我建议是后者。”
“胡泉要是去省里面任职,他依旧是省管干部,咱们的市纪委查不到他。”
“但胡泉来北春市任职,他就是市管干部,市纪委就可以查他了。”
北春市,毕竟副省级。
所以副厅级的干部也可以是市管干部。
“好。”
杨东点头,同意岳父的建议。
把胡泉调回北春市,是最好的结果。
甚至还能让陈文盖狂喜,给陈文盖一个错误的型号。
他会觉得自己的政治层次力量增强了,又一个保护伞回到北春市了。
殊不知,这都是杨东挖好的坑,埋好的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