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视频开始的时候,罗伯特·李会带领军队,发起那样的自杀式冲锋。”
“是啊,南方邦联已经完蛋了,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所以李作为一个将军,他的一切军事行动都只能是为了政治服务。”
“为了达成政治目的需要他带领士兵去送死,他就必须让那些士兵去死。即使毫无意义。”
历朝历代,许多原本对政治不是很了解的将领们,产生了自己的感悟。
“所以领兵在外打仗,甚至是在朝中,也要考虑政治的各种影响啊……”狄青有些恍然。
历史上,在仁宗嘉佑元年因水灾而举家前往大相国寺避难,居住在佛殿中,民间多有议论,并且因为狄青确实能打仗、名声也很好。
于是被群臣弹劾,最终贬谪出京。
这就是对政治不敏感造成的。
【弹幕:南方发动国策:美墨合并,开放国境线(狗头)】
“这……好像倒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可就算南方邦联愿意合并,那墨西哥愿意吗?”
“是啊,人家自己过得好好的,凭啥跟南方邦联合并,就算他们想要并入阿美丽卡,那也是百多年后的事情了。”
【在葛底斯堡前两天的战役中,李一度十分接近获胜。】
【如果不是靠着缅因旅奇迹般地拯救了北军左翼,战役在第二天就结束了。】
【弹幕:十分甚至有九分的接近胜利】
“好家伙,我一时之间竟然分辨不出来,究竟是北军太差劲,还是罗伯特·李太厉害。”
“竟然能在南方邦联全线崩盘的情况下,打出这样的成绩。”
“不过看这样子,罗伯特·李最后还是输掉了这场战役,天命不在南方邦联啊。”
最后一次北伐的诸葛亮,站在五丈原上,看着天幕上的罗伯特·李,心有戚戚。
大汉四百载江山,真的要断绝了吗?
【打到第三天,北军的火力弱了下来,李做出了错误的估计,他认为只需要一次决定性的冲锋,就能拿下中路的墓园山脊高地,将北军一分为二】
【弹幕:《墓园山脊》这似乎暗示了什么】
“暗示了这里是南军那一万两千名将士的葬身之地吗?”
“不只是那一万两千人的葬身之地,还是整个南方邦联最后希望的埋葬之地。”
“这是个应验的谶言啊。”
“一招棋差,满盘皆输。”
【弹幕:当年滑铁卢拿破仑也是差一点点就完胜】
【弹幕:即使这一次北军输了,北方也可以再输很多次,但李输了这一次就真的没希望了】
【于是,悲剧发生了。】
【一万两千名南军战士冲进了开阔地带,然后整排整排地被炮火放倒。】
【当这些勇士艰难地摸到北军阵地的时候,又遭到了步兵火力的精准点杀。】
【弹幕:这些可都是提前选出来的精锐】
【弹幕:实际上这是米德预判了罗伯特·李的思路而布下的陷阱,他也成为了第一个成功预测李的北军将领】
【这场自杀式冲锋持续了一个小时,有三分之一的南军士兵殒命当场。】
【担任主攻的皮克特师伤亡2700人,占全师的42%。】
【弹幕:“我已经没有部下了”,当李要求皮克特再次发起冲锋的时候,皮克特如此回答】
“后世的那些军队怎么都能承受得住这么惨烈的伤亡,继续作战的?”
“额,人家后世的军队说是军队,里面那可全都是精锐士兵,哪里像我们这样,靠着少量家丁裹挟那些壮丁的军队,咱们肯定比不上人家啊。”
……
“一场战斗中伤亡达到了42%还没崩溃,这真的是最精锐的了,而且还是在大平原上顶着炮弹和子弹冲锋……他们得是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呀。”
夏雨雪感慨道。
【“皮克特冲锋”是整个南北战争中最惨烈的一幕,它无情地昭示了工业化战争的残酷——】
【人命就跟子弹一样,不过是一行数字。】
【它会以极高的效率完成消耗,直到一方见底,战争才会停止。】
【葛里斯堡战役就是如此。】
【弹幕:南军本来在这场战争中就处于劣势,南军的将领还都是传统的,爱兵如子的那种将领,对上北军那些不把人命当回事的将领根本没有胜算】
【南军在三天之内损失了2.8万人,这样的惨败,北军可以承受无数次,但南军已经一次都承受不起了。】
即使在视频开始前,就已经看到过一次那惨烈的战场景象。
此时再次看到这幅地狱图景,古人们还是被震撼到了。
“南方邦联总共才九百万人,去除三百万奴隶,剩下的六百万里只有三百万男人,能够征召的适龄男子只有大概一百万人。”
“而这一百万壮年男丁可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征兵征多了南方自己就要崩掉。”
“所以他们到底是有多少军队啊?”一个将领十分不解地问道。
“是啊,还有他们到底是怎么征召出那么多军队的?”另一个将领同样十分不解地问道。
在封建时代,一个朝代正常情况下,军队大概占总人口的2%-5%,即使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也只到了7%。
所以在他们的观念里,那个正处在种植园经济的南方邦联,能征召出来的军队也就是三十万封顶了。
可怎么感觉南方邦联的军队一直没怎么减少呢?
(当然会感觉没怎么减少了,毕竟南军一直处在兵力不够的状态,一个负数怎么减少都是负数)
春秋时期。
宋襄公停杯投箸,抬手正了正头顶的冠冕,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好看向天幕。
他是一个仁义的君主,自认为是一个真正的君子。
所以他虽然不认同天幕上南北两军的理念,但见到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大义而慨然赴死,他又怎能不为之动容呢?
他尊重所有为了信义而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