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着一般和「正宫」在外吃饭的时候,反而比较小心。
因为被发现了就很难解释。
所以,他可以帮忙打开车门,但是不会这样一上一下说很久的话。
只有在坦坦荡荡的时候,他才会不加避讳的寒暄。
那个风度的中年领导自然是宋作民了,他也不会觉得陈着外面有其他莺莺燕燕。
一方面是自家闺女太出色了,要颜值有颜值,要家世有家世,要能力有能力。
陈着这小子,要不是微微中意他,哪里能这么顺利追到手。
另一方面呢,陈着和车上那个女人,看起来没有情侣之间的亲昵。
如果真是谈恋爱,哪有女生走了,男生还站在太阳底下,以「目送礼」注视着车辆的离开,这是下级对上级的举动。
所以宋作民也没有过去询问,而是走到一边,给闺女打去了电话。
宋作民可不像陆教授,每天定时十点半进行查岗,他就是想闺女了,随时随地的崂上几分钟,然后心情能好上一整天。
宋时微接通后,老宋先关心下日常,然后才话锋一转,不经意的问道:「陈着呢,那小子最近是不是很忙,他在你身边吗?」
「出去应酬了。」
宋时微淡声说道,音色还像往常那样清澈柔和。
「!他现在出去应酬都要汇报了啊。」
宋作民基本笃定,刚才见到的那一幕只是公务接待,于是笑呵呵的打趣道:「不会是男是女,也要和你交代清楚了吧?」
「嗯主宾应该是一位首都来的女士。」
宋时微简短的说道,她感觉父亲今天好像有点奇怪,于是问道:「怎么了?」
老宋倒也没有隐瞒:「我感觉陈着可能遇到一些状况了,明天周五你把他喊来家里吃饭,有点事问问他。」
宋作民的政治智慧,其实还在郑卫中之上。
他通过「首都来的女士」和「陆巡红黑的车牌」,敏锐的看出来陈着可能参与了一些复杂关系当中了。
郑卫中当年是运气好,转业后成为某位大领导的秘书,所以才有了「少壮派领导」的身份。
宋作民可是单枪匹马奋斗到这个位置,而且他有基层经验,曾经在县供销社那种地方打磨过,整天和农民伯伯对接账户。
供销社的特点:事多、问题碎、还烦的一逼、但是极其锻炼人。
我们中国官场向来有这样一句话一一不历州县,不拟台省,就是没有繁复基层工作的经验,没有资格进入中枢机关参与大政方针的拟定。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选调生要沉到村里、扎到基层、降到一线,实实在在的「打磨」一圈的原因。
《毛选》都说,如果你感到迷茫,那就积极的参与实践,积极的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迷茫自然就有了答案。
所以对比郑卫中和宋作民,别看宋作民现在低半级,以后的成就未必就比老郑低。
「岳父」邀请,陈看再忙也得抽个空。
19号周五晚上的时候,陈着处理完一些工作,匆匆开车来到珠江帝景。
现在sweet姐家里的保姆,已经对这位「陆教授家的未来女婿」相当眼熟了。
陈着也因为来的次数多了,对于家里「禁忌」也相当清楚。
他换好拖鞋后,还仔细把鞋身扶正,鞋尖朝外,让它们像接受检阅的士兵般整齐划一陆曼有点奇怪,她明明听到开门的声音了,怎么动静突然就消失了。
她好奇的来到玄关处,发现这个女婿,正着靛在那整理鞋子呢!
陆教授当即没好气的说道:「别搞了,快点来客厅!」
「啊···..」
陈着有点尴尬,挠挠头来到客厅坐下。
沙发上坐着老宋父女俩,宋作民询问刚才怎么回事,听到女婿的叙述后,「哈哈哈」
的大笑起来。
连sweet姐也是莞尔一笑,如同早春的湖面被微风拂过,漾开了一圈清浅涟漪。
虽然宋校花话依旧很少,但是原生家庭的锁,在陈着出现以后,终于不再像以前那样室息了。
宋作民怎么可能看不到这些变化。
所以,他才更要问问清楚,必要时给予女婿一些帮助。
热茶已经泡好,老宋给陈着倒了一杯后,问起了正事。
「最近我的工作也忙,没有多关心你这边的情况。」
宋作民开口道:「溯回这两个月怎么样?」
陈着缓缓饮了半杯茶水。
他很清楚,「岳父」肯定不只是关心企业发展态势,不过从他们两口子的反应来看,也不像是修罗场对穿的氛围。
想到这里,陈着就稳重的说道:「还行。就是一代手机快要面世了,不知道消费者的接受度如何,所以有点紧张。」
「你还会紧张?我以为你一直都是胜券在握的状态呢。」
宋作民笑了笑,他又要拎起茶壶,准备给陈着续上。
「那只是平时装得太像了而已。」
陈着一边说,一边把茶壶抢过来。
他先给「岳父」倒好,再给自己斟到七八分满的样子。
宋作民心安理得享受着「女婿」的服务。
自己只有一个闺女,以后家里所有一切都是他们的,现在被孝顺一下怎么了?
接下来,宋作民又正色道:「正常来说呢,像溯回这种有潜力的企业,又做到了如此规模,可能就要引起一些关注了。」
「可能是投资的财团,也可能是一些其他方面的力量——
说到这里,宋作民语气中有一丝意味深长的嘲弄:「但这不是国内的特色,全世界各地都一样。」
陈着恍然大悟,「岳父」可能是从哪里了解到,自己和易家的一些情况了。
「是这样的。」
陈着也没打算隐瞒什么,主动说道:「溯回现在就和首都的易家合作。」
「铁道部门的易家?」
宋作民显然也是了解一些势力分布。
「嗯,也是文化战线的易家。」
陈着又补充一句。
宋作民陷入沉思。
陈着也不打断,以老岳父的政治智慧,他肯定能理解这一步是所有国内大型民企的「最终命运」。
当然也不是说这种命运就很差,有时候强强联合反而能产生「1+1>2」的效果。
如果某家民营一直无人问津,那只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庙堂之上正在神仙打架,前途未明,无人敢轻易下场给予对方把柄,等到庙堂上决出胜负,那家企业已经成了大气候,随意动不得了。
另一种就是企业的规模,还没有达到需要「挂号」的层次。
陈主任这种人精,对这种情况自然早有心理准备。
原本的设想是,可能要等到柚米手机大获成功后,溯回才进入「某些姓氏」的视野。
他甚至考虑过本地的燕家。
但从来没想过是傻逼的易家。
其实也不对,易家不傻,傻的只有易保玉而已。
哪有这样霸道的合作方式啊,信不信如果是燕家,人家只会客客气气的寻求共赢。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如果是燕家,他们未必会为了溯回得罪腾迅。
只有莽撞如炮筒的易格格,才会毫不犹豫的打压腾迅势力,并且在易家老爷子灯灰烛灭之间,在所有人投鼠忌器的当口。
用这种近乎鲁莽的强硬,阴差阳错的为【回信】撕开一道口子,替它争得了宝贵的发育时间。
只能说,在波诡云的局势中,陈着做了一个未必最有利,但却最合适的选择。
(求月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