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267章 京钢厂的半期考试(4k)

第1267章 京钢厂的半期考试(4k)

    这位团长猜得不错,此时的卢比扬卡正是战斗力拉满的时候,虽然他们的战斗力主要是在对付约翰牛这方面,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把一个公开的消息迅速的传回国。

    “他们居然走得这么近了……”两位负责统筹面对这个情报中合作双方的大白熊,坐在一起眉头紧锁,一位负责对我们,一位负责对高卢。

    对于两方的合作和交流,白熊这边自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这次不一样。

    在这之前,双方合作的都是一些具体的专项技术,哪怕涉及到军事、航天、航空,但是都仅仅是在战术层面或者具体事务上的合作,这种合作哪怕再多,也可以看作是仅仅是双方都有需要填补空白的地方。

    这种合作,在这个大背景下显得无伤大雅。

    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是一个庞大的合作项目,甚至都涉及到产业战略层面,当事情一旦涉及到产业战略的时候,情况就不简单了,这是可能影响到更深、更高的层面的。

    “他们有着类似的地位和境遇,如果条件合适,总有一天会走到这种程度的。”

    “我们得做点儿什么。”

    “我们能做什么?”

    “和南方同志谈谈?要求他们取消这次合作?”

    “呵呵,你可别忘了,就连他还活着的时候都没能让南方同志低头,我不认为我们现在去干预能有什么好结果。特别是在合作已经开始进行,并且有一定成果的情况下,你知道,南方人一向是看重信誉的,哪怕是对高卢人,这也是他们的信誉。”这里说的“他”是谁,两人都心知肚明。

    “那向经助会国家施压,禁止他们从经济和技术上参与两国的这一合作成果?”说人话就是,施压,禁止购买。

    “那可就把南方人得罪死了,没有这个必要吧?而且没有正当的理由,经助会国家也不见得会听我们的。只要这个成果足够优秀能够打动这些国家,南方人的地位足够给予他们充分的信心。而且,经助会国家已经有些和我们离心离德了,为了这种事情去增加他们的反感,得不偿失。别忘了,所有的爆发,都是在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而且,这里面有很多国家不是经助会的,我们的影响力就更小。”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用在此时的白熊和花旗佬身上是再合适不过。

    “那你有什么建议?这件事情上升不到最高层面去,但是却又非常的危险,不论是在哪方面,都是如此。”

    一直反对的这人能头头是道的反对这么多次,而且还都有理由,自然不是省油的灯:“让卢比扬卡把这个情报交给‘鼹鼠’,送到兰利中心那边去。”

    鼹鼠,已经被发现但是还没有动手的双面间谍。

    “嗯?你的意思是让花旗人去控制高卢人?但是大可不必吧,花旗人在南方的情报网再是薄弱,这种公开消息也会很快传到他们那边去的,到时候花旗佬自然就会对付高卢了。”

    出主意的人摇摇头:“不不不,同样的情报,来自哪里,意义是不同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我们这里泄漏的,可能兰利中心会更上心一些,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上层。”

    这就好像景点的文创蛋糕,明明味道差不多价格还贵,但是人们就是要买一样,一个道理,来源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就不一样。

    “嗯……也许你是对的。”

    这名卢比扬卡的人,猜得不错,兰利中心几乎是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情报送到了他们的大统领那里。

    毕竟现在的大洋公约体系里,最刺头的就是高卢,而花旗佬吃过的最大的亏的国家,这是这个情报的另外一个主角。

    如果说白熊在处理这件事情还显得从容淡定一些的话,那花旗佬就要郑重得多。他们可没忘记,高卢还是个革命老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他们居然合作得更深了……”花旗统领拿着这个情报,也是头疼欲裂,一个老对手+一个反骨仔,而且两者都同样强大,换谁都头疼。

    和白熊一样,花旗佬对于两国之间的合作,同样不是一无所知,只是对于合作的深度和威胁,持有差不多同样的判断。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两个国家居然合起来整了个大活儿!

    经济上,可能对自身顶级产业——大型客机产生威胁。

    政治上,这两个国家能碰到一起对花旗就不是一件好事,更不用说现在还可能因此产生更深的联系。

    军事上,算了,军事上从来就没有好消息。

    “向高卢人发出外交照会,要求他们立刻终止和东方人的合作!”花旗统领甚至都不用幕僚建议,马上下了决断。

    “统领先生,也许高卢人不会听从我们的要求,自从那个男人上台之后,他们就一向如此。”此时的花旗人,无比怀念S2时的高卢投降派,还是这些人好用啊。

    “我知道,但是我们必须展示出我们的态度,不是么?”其实对于高卢,此时的花旗颇有些无从下口的感觉。

    “我倒是能提供一点武器。”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军事幕僚道。

    “请说,将军先生。”

    “发动机,别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有一件事情我很清楚,高卢人使用的客机发动机是我们的JT-8D。”

    JT-8D是台不错的发动机,但是油耗其实并不是最理想的,这也是水星100航程着急的原因——本来就砍了燃油,发动机的油耗还不算理想。

    但是就这个,已经是当前高卢人能拿到的最好客机发动机。

    所以他的话,花旗统领一听就明白他在想什么。

    “如果他们拒绝听从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中止JT-8D发动机的供货?”

    “是的,就好像F-8战斗机一样。”

    只是他忘记了一件事,现在的高卢人,已经不需要F-8战斗机了。

    “好,就按照这个决定执行。”这已经是当前状态下,他们所能拿出的最好的应对方式。

    ——

    回到进展顺利,已经开始进入后半阶段的高技术产品展览会。

    就在高卢人成功的拿到与我们在赛车发动机上合作,参加欧洲各类汽车比赛的合作协议之后,高兴的高卢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老窝有可能被偷家。

    当然这种偷家也许暂时偷不到他们国内,但是面对欧洲市场,却是不太好说。

    原因说起来有些错综复杂,但是主线却很清晰。

    ——娄守行看上了汽车的销售,而振兴电产,在港岛,约翰牛暂管的港岛。

    对于他来说,这个身份非常微妙,恰好能做一些别人不能做的事情。

    “振东,你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吃晚饭的时候,娄守行一边给高振东倒酒,一边问高振东,在这类事情上,这位妹夫的主意比自己正得多,娄守行自愧不如。

    毕竟这件事情可不是漂洋过海卖车子这么简单。

    “嗯,这个想法倒是不错,但是你确定你有办法撬开这些国家的大门?”获得代理身份并不难,从外商部的角度来说,卖哪儿都是卖,而且能卖到对方的核心区域去,对于外商部来说也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对于这个战术执行上的问题,娄守行可就不困了:“这个我有信心。托你的福,我们手上掌握了不少专利,也有不少授权合作的公司,遍布欧洲各国。这些专利的授权对象,也是我们的一种资源,现在是他们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到了。”

    很明显,娄守行倚仗的,不止卡Bug卡来的身份那么一丁点,而是有更为庞大的力量。身份只是方便他行事,解决最基本的资格问题,他手上还有更多的筹码。

    至于具体是些什么,高振东没有去问,细节问题他不感兴趣,大舅子既然敢这么说,想来没有什么问题。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个想法倒是不错的,想来外商部也会大力支持。”对于外商部来说,这件事情是求之不得。

    “好,既然你都同意,那我就去张罗这件事情了。”娄守行说干就干,在经营管理上,他是个实干派。

    高振东笑道:“要不要我先帮你联系一下?”

    娄守行摇摇头:“暂时不用了,有问题再说。我和他们也很熟悉,你能不出面还是不出面最好。”

    振兴电科和外商部有着非常多的联系,这件事情在娄守行看来非常简单。而娄守行只是想代理,帮着卖点车,和以前的一些代理业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也没有想转移技术自己生产,实际难度就更低。

    高振东想一想,还的确就是这么个情况:“行,那我就不管了,你去处理吧。”

    此时,压力实际上给到了京汽厂和久安机械厂这边,一个是京城系列的生产厂,一个是微面主力生产厂,以及普及型微型轿车的研发厂。

    如果要往深了说的话,还有发电厂和钢铁厂,毕竟没钢铁就没汽车,而没电就没钢铁。

    衡量一个国家的实体经济的时候,一般就看钢铁和电力,不是没有道理的。

    ——

    而此时的京钢厂里,同志们正在一个车间里,包括京钢厂的一把手范厂长也在。

    作为一个大型钢铁厂的一把手,此时和同志们一起窝在这个车间里是有原因的。

    ——使用过年前从高总工那里学习来的炉龄改进技术的第二座转炉,炉龄即将突破300炉!对于京钢厂来说,转炉正常情况下是不停炉连续操作的,所以就算是加上改造的时间,距离突破300炉也没花太长的时间。

    这个炉龄在国际上来说,并不算出众,甚至还不算合格,但是这不妨碍同志们为之感到高兴。

    别人是多少,我们不嫉妒,我们先和自己比!

    一号炉的炉龄才200炉,和这个300炉相比,明显差了一大截。

    最关键的是,这个300炉看起来明显不是最终结果,根据炉壁侵蚀情况分析,这个数字远远没达到这个新技术转炉的上限,更别说还有喷补等维护手段在后面等着呢。

    之所以他们把这个300炉看得比较重,大家都来了,有两个原因。

    一是根据部里传来的消息,三轧厂那个事件的余波已经基本平息,他们可以组织人手,去找高总工把人家真正要搞的事情给学回来,这个炉龄改进,是人家先帮咱们京钢厂解决问题,提前教的。然后就碰上了三轧厂汽车爆炸案未遂事件直到现在。

    而高总工真正想做的事情还没着落呢,得尽快去落实了,所以300炉之后,什么时候有时间把人都聚集到一起就不好说,毕竟大部分人员都可能被抽调去高总工的事情上。

    二来,300炉已经比原本的200炉提升了整整50%,如果是单纯从技改的角度,这个提升比例已经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值得同志们一起见证见证,庆祝庆祝。

    “300炉,估计高总工是不满意的,哈哈哈。”范厂长嘴里的话和脸上的表情完全背道而驰。

    “嗨,他对自己要求高,正常正常,50%啊,反正我对这一步已经很满足。再说了,根据2号炉的炉壁现状,300远远不是极限嘛。我们这个算是半期考试,虽然还没达到高总工的要求,但是好歹也是个阶段性成绩,打个分出来,让同志们高兴高兴保持士气也是好事。”旁边的京钢厂总工嘴上的话是在安慰厂长,实际上他笑得比厂长还夸张。

    “钢水成分达标,出钢!”他们谈笑之间,第300炉钢水从出钢口滚滚而出,炽热的白光微微泛着橘黄。

    “溅渣护炉!”一支氮气枪伸进了转炉里,发出巨大的响声,转炉配合着氮气枪的升降,转动着角度,尽量确保溅渣的效果。

    “挂渣正常。”

    炉渣被清理之后,转炉依然散发着巨大的热量,但是这并不妨碍同志们对炉衬的状态进行基本的判断。

    “炉衬浸蚀基本均匀,炉膛上下基本一致,耳轴处无明显凹陷,烧成砖表面基本平整,砖缝处未见明显蚀进……”

    虽然还没全测完,但是同志们每一声报告,就让在场的人脸上喜色加重一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