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洋现如今的神识何其敏锐。
此刻,目光扫过矮个修士身前的三件物品,心中很快有了判断。
摊位上摆放的三件东西,第一件是块泛着淡绿光泽的玉佩。
看似蕴含灵气,实则是用普通玉石浸泡灵液做旧而成。
内里毫无灵力流转,不过是唬人的假货。
第二件是半卷泛黄的古籍,书页上的符文看似古老。
实则笔触松散,明显是后人仿造,连最低阶的功法残卷都算不上。
惟有第三件物品,让叶洋的眼神骤然一凝。
那是一截巴掌长短的灰白色骨头,表面布满细密的暗纹,纹路间隐约萦绕着一丝极淡的金芒。
若不仔细感知,很容易将其当成普通的异兽骸骨。
可叶洋曾修行过《大魔鹏法》,对鹏类生灵的气息极为敏感。
这截骨头上传来的微弱威压,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仍带着上古鹏鸟独有的霸道与苍茫。
“竟是上古雷鹏之骨……”
叶洋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
那雷鹏平时只居于海外仙山之中,奔腾于九天云霄之中,极其少见。
不少古籍,都将其当成了凤凰的一种。
只是近世以来,这等巨鸟已经逐渐灭绝。
身上的材料极为罕见。
似这等不仅能用来炼制翅、鞋、靴等逃遁法器。
更能辅助修行鹏鸟类功法,极其难得。
若是换做其他修士,怕是只会将其当成普通的古兽骸骨,绝不会认出其真正价值。
矮个修士似乎察觉到叶洋的目光,藏在斗篷下的脑袋微微抬了抬,却依旧一言不发。
随后伸出了两根手指,指了指那截鹏鸟骨,又指了指叶洋的储物袋。
叶洋会意,指尖凝出一缕灵力,轻轻点在鹏鸟骨上,又做了个“如何交换”的手势。
矮个修士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镇脉宝器主材,换。”
言简意赅,只说核心条件,多余的话半句不提。
“镇脉宝器主材……”
叶洋心中念头急转,知道这摊主并未认出这鹏鸟之骨的真正价值。
他轻轻一拍储物袋,很快就从储物戒中取出了一块拳头大小的深蓝色石头。
这石头不过巴掌大小,表面布满了星辰般的光点。
这是他在域外星空中得到一块星髓石。
不仅硬度极高,更能稳定灵脉、中和狂暴灵力,正是炼制镇脉宝器的上等主材。
叶洋将星石轻轻放在摊位上,推到矮个修士面前。
矮个修士见状,露出来了一只布满老茧的枯手。
他指尖快速拂过星石表面,又闭目感知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
“竟然是来自于域外星空的星石。”
言语之中,颇多惊喜,感慨完了之后,他随即抓起鹏鸟之骨,朝着叶洋推去。
叶洋接过鹏鸟之骨,微微感应了一番,确认无误后,将其收尽了储物袋中。
那人将星石收好之后,则是重新缩回斗篷,恢复了之前的沉默模样。
周围的修士见两人交易结束,也纷纷散去。
有的继续逛其他摊位,有的则站在原地,目光警惕地观察着来往人群。
交易完了雷鹏之骨后,叶洋又在鬼市中逛了起来。
沿途摊位虽也摆着些古器、灵材,却多是些寻常货色。
要么是灵气流失严重的残次品,要么是特殊的灵植。
再难有像雷鹏骨那般让他心动的宝物。
他索性停下脚步,目光扫过广场角落一处空置的摊位,盘膝而坐。
然后将储物袋中用不上的宝物拿了出来,准备清理一番。
他将黑布在青石板上平铺开来,指尖一动,数十件宝物便从储物戒中飞出,整齐地摆在布上。
其中有泛着暗紫色光晕的“魔祖鳞甲”,这是他在魔域斩杀魔族高层修士所得。
也有拳头大小的“血魂珠”。
珠子内隐约可见无数细小的魂影流转。
更有几株来自域外星空的“星叶草”,叶片上布满星辰纹路,是炼制各种丹药的罕见辅材……
这些宝物刚一摆出,周围原本分散的修士便纷纷侧目。
毕竟明眼人一眼便能看的出来。
这些东西都来自于域外星空或者魔族之地,在修行界中很是是少见。
远处,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修士正盯着隔壁摊位的傀儡残骸。
此刻猛地转头,目光死死锁在魔祖鳞甲上,脚步不自觉地朝叶洋的摊位靠近。
“竟然是元神道境的魔祖铠甲,此人到底是谁?”
“既然遮掩了面容,想来是不想透露身份,这一次道盟远征魔域大获全胜,或许是道盟回来的修士。”
不远处,一个裹着黑色斗篷的修士,看到星叶草时,指尖微微颤动,显然是认出了这灵药的价值。
不过片刻,叶洋的摊位前便围了五六人。
最先动作的是那戴银色面具的修士,他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摊位上的魔祖鳞甲。
又从储物戒中取出一柄泛着寒光的黑色短刃。
刃身上刻着狰狞的蛟龙纹痕,竟然是一件元神道器。
只是相比较而言,体型太小,适用者不多,这恐怕也是对方会拿出来交换的原因所在。
这人将匕首放在黑布上,示意以刃换鳞甲。
叶洋扫过那柄短刃,指尖凝出一缕灵力探去。
刃身蕴含着浓郁的魔气,却又被一层禁制封印,显然是经过特殊手段炼化的道器。
此物虽然小了一些,功能不多。
但是这魔祖鳞甲毕竟未经炼制,不算是完整的元神道器,所以两者价值也算相差不大。
他微微点头,将魔祖鳞甲推向对方,银色面具修士见状。
立刻拿起鳞甲,又将短刃留在摊位上,转身便融入人群。
紧接着,身边黑色斗篷的修士也动了。
他看中的是那几株星叶草,从储物戒中取出一个玉盒,打开后,里面装着三枚“定魂丹”。
丹药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稳固元神的上等灵丹。
此种丹药颇为少见,尤其是对于元神受伤有着大用,陈皓也点头应允了下来。
双方交换宝物后,各自满意。
后续又有修士上前,有人用一枚记载护山阵法图谱的上古玉简换走了血魂珠。
还有人用一块“深海寒铁”,换走了一柄残缺的宝剑,叶洋也不知道要来有何用。
不过半个时辰,摊位上的宝物便被换走了大半。
他正准备收起剩余的几件宝物,却见一道身影缓缓走近。
来人戴着一张青铜饕餮面具,周身气息沉凝,显然是位元神道境的修士。
对方目光扫过摊位,最终落在一块不起眼的黑色石头上。
青铜面具修士伸出手指,点了点那块黑石,又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古籍,放在黑布上。
叶洋拿起古籍一看,心中不由得一动。
古籍上记载的竟是“虚空遁法”的残篇,虽只有半部,却又极为少见。
他当即点头,与对方完成交换。
青铜面具修士拿起黑石,仔细摩挲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转身便走。
而叶洋目送青铜面具修士离去,则是将对方那卷泛黄古籍收入储物戒。
此秘法并未使用玉简篆刻。
但是承载文字的纸张却是难得的古卷,一看就是历史不短了。
粗略一看,叶洋就明白了这秘法的重量,他将其收下来后,不再多言,待摊位前最后几位修士散去。
他迅速收起剩余宝物与黑布,然后将“虚空遁法”拿了起来,仔细钻研。
他将玉简小心翼翼地展开。
这书页材质似是某种上古兽皮,但是历经岁月却依旧柔韧。
上面用朱砂绘制的符文轨迹蜿蜒如蛇,每一道线条都暗合空间流转的韵律。
刚一映入眼帘,叶洋便觉识海中的剑狱空间微微震颤,仿佛就有了收获。
“好精妙的空间之道!”
叶洋低声惊叹,指尖凝出一缕灵力,顺着符文轨迹缓缓游走。
虽然这古籍中记载的“虚空遁法”只有半部。
只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法门,提出让修士“借虚空裂隙而行、以自身道力为引”的核心原理。
与寻常遁术依赖天地之间的灵力不同。
此法竟能直接撬动空间节点,避开大部分禁制与探查,堪称隐匿与逃生的顶尖法门。
更让叶洋惊喜的是,这遁法中的空间逻辑。
竟与他早已领悟的“剑狱空间”不谋而合。
此前他修炼刀剑之法,虽能以剑意构建剑狱、困锁敌人。
却总觉得对空间的掌控停留在“外力构建”的层面,无法做到“随心融入”。
而“虚空遁法”中记载的“空间节点感知”“道力与虚空的共振之法”。
既然能够隐隐之间,让人与空间彻底合二为一。
想到这里,叶洋微微闭上双眼,识海中同时浮现出剑狱空间的虚影与遁法符文的轨迹。
瞬间,一股凌厉剑意便如利刃般切割空间而去。
而在这剑意之外,万千灵力符文则如丝线般缠绕空间节点,一刚一柔,一破一融。
竟在他的四周形成了奇妙的互补。
叶洋试着调动一缕剑意在识海中模拟遁法轨迹。
四周原本滞涩的空间掌控感,竟然竟瞬间变得顺畅了起来,他单手一点,身边便出现了一道剑轮空间。
虽然只有丈许大小,范围不大,却能在瞬息间完成三次空间转换与折迭,困锁之力陡增三成。
“原来如此!”
叶洋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
“我之前的刀剑之术,只知以力破局、以意塑境,却忽略了空间之力的‘融’与‘变’。”
“怪不得多年来一直未能完成刀剑第三式的融合,若能融入虚空遁法的共振之理,不仅困敌更牢,出剑时还能借空间折迭之力,让剑气突破距离限制,做到‘剑出即至’!”
想到这里,叶洋起身走到云曦洞中,然后抬手凝出一柄青色剑气。
嗖的一声!
剑气挥发间,那道剑气飞速射出,竟然在空间中划出了一道白痕。
按照虚空遁法中记载的节点感知之法。
叶洋缓缓闭上眼,神识如同细密的网,捕捉着洞府内每一处细微的空间波动。
片刻后,他手腕轻抖。
长剑倏然刺出,剑气并未直直射向洞府石壁,而是在中途突然扭曲。
如同穿过一道无形的门,瞬间出现在丈许外的石柱旁,留下一道深达半寸的剑痕。
“成了!”
叶洋心中大喜。
此前他的剑气虽快,却仍受限于空剑轨迹,毕竟猎天剑气虽然锋锐无比。
但是在腾挪变化上却少了几分灵巧的意味。
可是而今借助着半部法门,他竟然心生有所感触。
借由虚空遁法的空间之道,剑气可借节点折转,轨迹变幻莫测,似游鱼般灵动。
更重要的是。
往往剑以锋锐出名,刀以厚重行世,往往“劈山裂海、一往无前”。
若能将空间之力融入刀招,劈出时便能附带空间困敌锁敌的效果。
即便面对炼虚境修士的防御,也能大有可为。
想到这里,叶洋心中稍定,随后又取出上古雷鹏之骨,指尖道力流转间,鹏骨上的暗纹与虚空遁法的符文隐隐呼应。
雷鹏迅疾无比,本就擅长穿梭云层、极速飞行。
其骨骼中自带对空间距离的敏锐感知,而虚空遁法恰好能将这种感知具象化。
“日后若能将雷鹏之骨融入法器,再配合虚空遁法与风雷翅,我的遁速与空间掌控,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想到这里,叶洋重新拿起古籍,逐字逐句地研读,时而皱眉思索,时而抬手比划符文轨迹。
洞府内的灵力随着他的领悟缓缓流转。
渐渐与刀剑之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淡青色光茧。
不知过了多久,洞外传来松风子轻叩石门的声音。
“叶前辈,明日便是鬼市最后一日,蓬莱几位道友想邀您一同探寻‘藏珍阁’,同时拜见道祖,不知前辈是否有兴趣?”
叶洋收起古籍,眼中仍带着未散的欣喜,朗声道。
“有劳道友告知,明日我必赴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