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 第869章 偷袭(4)

第869章 偷袭(4)

    右侧战壕内,驻守的二营士兵正与鬼子激烈厮杀。孙明带领班排从侧面发起进攻,重机枪的火力瞬间压制住了鬼子。“兄弟们,夹击他们!” 孙明大喊一声,士兵们纷纷冲上前,与二营的士兵配合,将鬼子的小队围在中间。经过十几分钟的激战,终于将鬼子全部歼灭,守住了补给通道。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鬼子发起了四次进攻,都被新华军顽强打退,但新华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营和二营的士兵伤亡过半,重武器也损失了不少,弹药消耗更是巨大。孙明的班排也只剩下四名士兵,小张的手臂被划伤,却依旧坚持战斗。

    中午时分,鬼子暂时停止了进攻,双方进入短暂的休整期。李达带领士兵们抓紧时间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补充弹药。孙明靠在战壕壁上,大口地喘着粗气,他的军大衣上沾满了鲜血和泥土,手臂和肩膀的伤口隐隐作痛。小张递过来一块压缩饼干,孙明接过,掰成两半,递给小张一半:“吃点东西,补充体力,下午还有硬仗要打。”

    小张接过饼干,咬了一口,含糊地说道:“班长,咱们能守住阵地吗?鬼子太多了。” 孙明看着小张稚嫩的脸庞,坚定地说道:“能!只要咱们还有一口气,就绝不能让鬼子突破阵地!咱们身后就是家园,要是咱们退了,乡亲们就会遭殃!”

    小张点了点头,用力咬了一口饼干,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陈峰在主峰指挥部接到李达的汇报后,脸色凝重。南侧阵地伤亡惨重,弹药告急,要是鬼子下午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恐怕很难守住。“王浩,你们二团剩余的兵力全部调往南侧阵地,支援李达!” 陈峰对着身边的王浩下令,“另外,让赵伟的炮兵营集中所有火力,下午鬼子进攻时,重点打击他们的冲锋队伍,为步兵部队减轻压力!”

    王浩应声而去,立即带领二团剩余的士兵,朝着南侧阵地赶去。赵伟也接到了命令,他带领炮兵营的士兵们,将所有火炮都装填好炮弹,炮口对准鬼子的集结区域,做好了战斗准备。

    下午一点,鬼子的进攻再次开始。这次,他们投入了全部兵力,分成六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进攻,重炮也朝着南侧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炮弹密集地落在阵地上,战壕多处被炸毁,掩体倒塌,士兵们伤亡惨重。

    “快!躲进防空洞!” 李达大喊一声,带领士兵们躲进战壕深处的防空洞。防空洞顶部的泥土不断掉落,震得人耳朵发疼。炮击持续了半个小时,鬼子的步兵才在炮火的掩护下,朝着阵地发起冲锋。

    炮击停止后,士兵们从防空洞冲出,返回战壕。此时,鬼子已经逼近到阵地前五十米处,孙明立即下令重机枪开火,密集的子弹朝着鬼子射去。但鬼子的兵力太多,很快就突破了火力网,冲到了阵地前。

    “兄弟们!跟鬼子拼了!” 孙明拔出军刀,率先跳出战壕。士兵们见状,也纷纷跳出战壕,与鬼子展开白刃战。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双方士兵挤在一起,用刺刀、军刀甚至拳头和牙齿进行搏斗。

    孙明挥舞着军刀,连续砍倒四名鬼子,自己的腿部也被鬼子的刺刀划伤,鲜血顺着裤腿流到地上。他却丝毫没有察觉,依旧疯狂地朝着鬼子冲去。小张跟在孙明身边,虽然害怕,却依旧握紧步枪,与鬼子拼杀。他看到一名鬼子朝着孙明背后刺去,立即大喊一声,用步枪挡住了鬼子的刺刀,自己却被鬼子的另一名士兵击中,倒在地上。

    “小张!” 孙明大喊一声,转身一刀刺穿了那名鬼子的胸膛,然后跑到小张身边,将他抱起来。小张的腹部中了一枪,鲜血不停地流出来,他看着孙明,虚弱地说道:“班长…… 我…… 我没给你丢脸……” 说完,头一歪,失去了呼吸。

    孙明抱着小张的尸体,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将小张轻轻放在地上,擦干眼泪,拿起军刀,朝着鬼子再次冲去:“兄弟们!为小张报仇!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士兵们被孙明的情绪感染,士气大振,纷纷朝着鬼子发起猛攻。就在这时,王浩带领的二团增援部队赶到了,他们从鬼子的侧后方发起进攻,密集的子弹朝着鬼子射去。赵伟的炮兵营也开始反击,一颗颗炮弹落在鬼子的冲锋队伍中,炸得鬼子人仰马翻。

    鬼子在新华军的三面夹击下,伤亡越来越大,士气大跌,开始纷纷向后撤退。李达抓住机会,下令全线追击:“冲啊!把鬼子赶出去!”

    士兵们从阵地上冲出,朝着撤退的鬼子追去。鬼子在前面拼命逃跑,有的甚至扔掉了武器,只为能跑得更快一些。追击过程中,新华军又歼灭了不少鬼子,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当天傍晚,鬼子的步兵联队终于彻底撤退,返回了南侧平原的临时营地。新华军的士兵们站在阵地上,看着鬼子撤退的背影,疲惫地倒在地上。孙明靠在战壕壁上,怀里抱着小张的尸体,眼泪不停地流淌。阵地上布满了尸体和血迹,武器弹药散落一地,一片狼藉。

    李达走到孙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孙明,节哀。小张是好样的,他为守护阵地牺牲,是咱们的英雄。” 孙明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团长,咱们守住阵地了,可兄弟们却……”

    李达叹了口气,望着远处的平原:“兄弟们的牺牲不会白费,咱们一定会把鬼子赶出这片土地,为他们报仇。”

    陈峰也来到南侧阵地,看着疲惫却坚毅的士兵们,心里充满了自豪和心疼。“兄弟们,辛苦你们了!” 陈峰的声音有些沙哑,“鬼子的进攻被咱们打退了,这是咱们的胜利!但大家要记住,战斗还没有结束,鬼子肯定还会再来。咱们现在要抓紧时间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补充弹药,为下一次战斗做好准备。”

    士兵们纷纷点头,起身开始忙碌。有的清理战场,将牺牲的战友抬到后方掩埋;有的抬着受伤的战友,送往救护所;有的则开始补充弹药,修复防御工事。

    孙明将小张的尸体交给医护兵,让他们好好安葬,然后拿起铁锹,加入到修复战壕的队伍中。他的腿部还在流血,却依旧卖力地挖着泥土,每一下都像是在为牺牲的战友报仇。

    夜幕降临,狼山的阵地上燃起了篝火。士兵们围坐在篝火旁,有的在擦拭武器,有的在互相包扎伤口,有的则在默默哀悼牺牲的战友。孙明靠在篝火旁,手里拿着小张留下的步枪,轻轻擦拭着。他抬头望向天空,月亮高挂在夜空,星星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为牺牲的战友哀悼。

    “小张,兄弟们,你们放心,我会继续战斗,把鬼子赶出这片土地,完成你们未完成的心愿。” 孙明轻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而在南侧平原的鬼子营地内,26 师团步兵联队联队长山田一郎正对着参谋们发脾气。一天的进攻,损失了近千名士兵,却连新华军的阵地都没能突破,这让他愤怒不已。“八格牙路!一群废物!三千人的联队,竟然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阵地!” 山田一郎将桌子上的茶杯摔在地上,声音因愤怒而嘶哑。

    一名参谋小心翼翼地说道:“联队长阁下,新华军的防御太顽强了,而且他们的炮兵支援很及时,咱们的进攻多次被他们的炮火压制。不如咱们请求师团派更多的重武器和援兵过来,再发起进攻。”

    山田一郎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好!传我命令,向师团发报,请求增援两门 150 毫米重炮和一个步兵大队,另外,让师团派飞机过来,对新华军的阵地进行轰炸!”

    “嗨!” 参谋应声而去。山田一郎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戳在狼山南侧阵地的位置,眼神中充满了狠厉。他发誓,一定要拿下狼山,为死去的皇军士兵报仇,就算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狼山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鬼子的增援很快就会到来,一场更大的战斗即将打响。

    第二天一早,旅部的物资运输队抵达狼山,带来了大量的弹药、粮食和药品。士兵们看到运输队,都兴奋地围了上来,帮忙搬运物资。孙明也加入到搬运队伍中,虽然腿部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却依旧干劲十足。

    李达走到孙明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孙明,你先去救护所处理一下伤口,这里有我们。” 孙明摇了摇头,笑着说:“团长,我没事,多搬一点物资,咱们接下来的战斗就多一分胜算。”

    李达点了点头,不再劝说,只是和孙明一起,扛起一箱弹药,朝着阵地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也照亮了他们心中坚定的信念。

    狼山的阵地上,士兵们依旧在忙碌着,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准备。他们知道,未来的战斗会更加残酷,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因为他们明白,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狼山,更是身后千千万万的同胞,是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尊严。

    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尽,狼山南侧平原就传来了沉重的履带碾压声 —— 鬼子 26 师团的增援部队到了。两门 150 毫米重炮被牵引车拖拽着,在十辆坦克的护送下,缓缓驶入鬼子临时营地;紧随其后的,是一个满编步兵大队,士兵们扛着步枪,背着弹药箱,队列整齐,眼神中透着凶悍的气息。

    山田一郎站在营地门口,看着增援部队陆续抵达,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快步走到重炮旁,用手抚摸着冰冷的炮身,语气中带着一丝狂热:“有了这些大家伙,新华军的阵地很快就会变成一片废墟!”

    参谋们围在一旁,纷纷附和:“联队长阁下英明!有了重炮和坦克的支援,拿下狼山指日可待!”

    山田一郎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狠厉:“传我命令,上午十点,发起总攻!重炮先对新华军南侧阵地进行半个小时的地毯式轰炸,坦克中队负责突破反坦克壕,步兵大队随后跟进,务必一举拿下阵地!”

    “嗨!” 参谋们齐声应道,转身去传达命令。营地内顿时忙碌起来,炮手们开始调试重炮,将炮弹搬进炮位;坦克兵们检查着坦克的履带和主炮,确保战斗中不会出现故障;步兵们则整理装备,检查武器,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狼山南侧阵地的观察哨很快发现了鬼子的动向。孙明趴在战壕边缘的观察孔旁,用望远镜死死盯着鬼子营地,当看到两门巨大的重炮和十辆坦克时,心脏猛地一沉。“不好!鬼子的增援到了,有重炮和坦克!” 孙明对着身边的通讯兵大喊,声音因紧张而有些颤抖。

    通讯兵立即掏出信号枪,朝着天空发射了一枚紫色信号弹 —— 这是发现鬼子重武器增援的预警信号。正在阵地巡查的李达看到信号弹,立即快步赶到观察哨:“孙明,情况怎么样?鬼子有多少重武器?”

    “团长,两门 150 毫米重炮,十辆坦克,还有一个步兵大队!” 孙明指着远处的鬼子营地,“他们正在调试重炮,看样子很快就要发起进攻了!”

    李达眉头紧锁,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鬼子的重炮已经架设完毕,炮手们正将炮弹装填进炮膛;坦克则排成一字纵队,停在营地前方的空地上,炮口对准了南侧阵地;步兵大队则在坦克后方集结,人数至少有八百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