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856章 法兰西真正的竞争对手

第856章 法兰西真正的竞争对手

    其实莫子布还是低估了法军此时的战斗力和普鲁士的拉胯程度,或者说全世界都低估了前者之强,后者之拉胯。

    在耶拿-奥尔施泰特的战败中,不但霍恩洛厄亲王弗里德里希被俘,在稍后的追击战中,普鲁士军神级别的元帅冯.布吕歇尔也被俘。

    曾经镇压过荷兰骚乱,进行过针对法兰西革命政府早期干涉战的布伦瑞克-吕纳堡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更是在耶拿战场上身受重伤而死。

    同时,还有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亲侄子路易.斐迪南亲王,在之前的萨尔费尔德战役中战死。

    紧接着,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外甥,刚刚继承奥兰治亲王爵位,历史上一统荷兰、比利时的尼德兰国王威廉一世,又率领属于奥兰治亲王的一万多士兵现了个大眼。

    到达埃尔福特之后,奥兰治亲王控制不住军队,一万多奥属普军没有经过交战,直接就向法兰西元帅若尚阿.缪拉投降,充分展现了为什么莫公泽在英格兰的时候就看不起这小子。

    这还没完,到了10月17,符腾堡公爵欧根.腓特烈又在哈雷地区,让法军元帅贝尔纳多特一顿暴打。

    此战普军战死和被俘接近万人,几乎全军覆没,法军连受伤的都算上,一共才损失八百人,其中超过一半还在经过小半月的休养后重新归队。

    整个第四次反法联盟的普法战争从10月9日开打,到10月22日的现在,普鲁士王国战死一大堆亲王、公爵、元帅和将军,士兵四万七千人死伤,被俘超过十六万人,普鲁士所谓的二十万大军,基本都没了。

    而法兰西方面,算上伤员也不过两万人上下,损失轻微到难以置信。

    太离谱了,十三天的时间,普鲁士人军就以十换一的交换比,完全失去了他们的王国,溃败的速度之快,不禁让人觉得他们是在配合法兰西人演习。

    10月24日,拿破仑进入柏林城,在他骄傲的检阅了法兰西帝国大军后,士兵们开始洗劫这座普鲁士王国的都城。

    霍亨索伦家族几百年的积蓄,被法兰西人搜刮一空,普鲁士贵族们在柏林的所有资产都被没收。

    城中为数不多的工业机械,也全部拆除运往法兰西,就连柏林的市民也被迫缴纳大量的占领税来避免被劫掠。

    10月26日,拿破仑在柏林发布柏林敕令,敕令中明确任何从英格兰本土及其殖民地出发的任何国家船只,都不准进入欧洲大陆交易,原本就属于英格兰王国的商船,更是发现就会被击沉。

    在大陆上,英格兰人在欧洲大陆上将立刻被视为战俘并逮捕,英格兰臣民在大陆上的财产立刻没收充公。

    当然,就更不会允许英格兰的船只从欧洲大陆上购买任何的产品,打的主意就是要完全封锁英伦三岛,耗死英格兰。

    大陆封锁令,或者叫做大陆体系就此形成。

    当然这个时候拿破仑还是给英格兰留了余地的,因为拿破仑没有禁止中立国家,比如瑞典-挪威王国,丹麦王国,葡萄牙王国等国家的船只主动去与英格兰贸易。

    这就留下了一个缺口,比如葡萄牙的船只运来英格兰的货物,然后在欧洲之外的北非停靠,再换一艘船就可以避免大陆敕令继续销售货物了。

    拿破仑此时的打算,只是让英格兰吃点苦头,然后乖乖跪下给法兰西,特别是他拿破仑大帝当狗,是以没有下死手。

    发布柏林敕令后,拿破仑继续向东,与追击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军队在波兰境内汇合,去打垮法兰西帝国在欧洲大陆上的最后一个对手,沙皇罗斯帝国。

    而此时,已经在事实上亡国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带着大量贵族和少量护卫,狂奔到了东普鲁士。

    这里是后世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飞地加里宁格勒附近,此时则叫做柯尼斯堡,是普鲁士的龙兴之地。

    腓特烈.威廉三世穷途末路,整个普鲁士王国还能召集的军队不过万人上下,不可能抵挡法兰西帝国的进攻,于是他言辞恳切,几乎是哀求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出兵。

    11月初,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没有决定是不是帮助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时候,拿破仑上头了。

    他没有约束法兰西的军队,而是主动与将军们一起制定了接下来打击俄军的计划。

    或许在拿破仑看来,奥斯特里茨的三皇会战已经证明了俄军也不过是垃圾而已,既然自己十三天能灭亡普鲁士,那也能十三内打垮沙皇罗斯帝国。

    但实际上,在进入波兰境内之后,法兰西军队的作战意志和行动能力已经快到达极限了。

    诚然,由大量渴望保卫大革命果实的法兰西良家子组成的军队,战斗力远超欧洲这些封建军队,但也要考虑人的承受能力不是。

    在拿下柏林之后,法军上下普遍觉得这一阶段战斗目的已经超额完成,战争已经结束。

    而且,在这十几天的战斗中,士兵们或劫掠或搜刮了大量钱财,都等着带回家去跟亲人享用,乃至买田置地呢,这时候你让人还到波兰去跟罗刹人拼命,有几个愿意的。

    而且此时已经十二月了,波兰寒风凛冽,道路开始结冰,天气不好,行动也困难,全军上下一片抱怨。

    即便拿破仑增加了与罗刹人作战的奖金,想尽办法发放了厚裤子和靴子,但军队中厌战的声音越来越大,军纪也越来越坏。

    12月底,法军波兰东北地区弗克拉河畔的查尔诺沃与俄军相遇,双方爆发激战。

    这一战再也没有摧古拉朽,路易.达武率领的法军先锋,未能彻底击败由奥斯特曼.托尔斯泰指挥的俄军。

    双方各损失一千五百人之后,俄军因为援兵没到,也弄不清法兰西的情况而主动后退。

    其实到了这里,拿破仑就该有所警觉了,因为明显波兰的俄军与奥斯特里茨的俄军相比,战斗力要高出很多。

    这是因为俄军在他们瓜分到的波兰领土上是占领者,东斯拉夫人在西斯拉夫人这里是高人一等的太君。

    这些东斯拉夫太君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战斗意愿和意志是很强很坚定的,完全不是在奥地利境内时作战能比。

    同时法军士兵的厌战情绪也让法兰西军队的战斗力,比起攻打普鲁士的时候低了很多。

    此后一个月的时间,在戈维明、格劳登茨、阿伦施泰因等地,法军与俄军展开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战斗,双方互有输赢,损失也相差无几。

    随后寒冬来临,双方各自暂时休兵,在波兰的冰天雪地中对峙了起来。

    一个月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终于赶到前线。

    在奥斯特里茨惨败后,沙皇罗斯帝国也进行了一点军事改革,其中设立的十六个常备精锐师都被沙皇带了过来,反攻的机会已经成熟。

    1807年1月15日,效忠罗斯帝国的德意志裔名将本尼希森伯爵率领七万精锐俄军与接近一万普军,从柯尼斯堡(加里宁格勒)出发,主动进攻贝尔蒂埃和贝尔纳多特的法军。

    法军很快发现了俄军的动向,拿破仑立刻调动七万大军先切断俄军退路,准备由贝尔蒂埃所部硬抗伤害后,将俄军包围消灭。

    但法军的行动,很快被俄将本尼希森伯爵察觉,他果断放弃了进攻贝尔蒂埃的计划,立刻调整前进方向,反插行动中的法军。

    企图从冰天雪地中行军的法军身上找到破绽,以空间换时间,打一场漂亮的遭遇战。

    为了完成这个战略,充分发挥俄国人在冰天雪地的战斗力加持,本尼希森伯爵命令巴格拉季昂亲王率六千俄军精锐,阻击已经靠近自己的法军先锋,遮蔽主力大军的动向。

    2月5日,俄军巴格拉季昂亲王,这个总是被安排断后、阻击这种高强度活计的格鲁吉亚人再次神勇发挥。

    他在一片被冰雪覆盖的开阔地带,成功阻击了若阿尚.缪拉对俄军主力的追踪。

    关键时刻,拿破仑仅仅依靠前线发回来的战报,敏锐觉察到了俄军的真实意图,立刻命令法军停止在冰天雪地中追击俄军,转头前往柯尼斯堡南部四十公里左右的重镇埃劳。

    这一方面可以避免继续追击导致在冰天雪地中被俄军突袭,另一方面埃劳是柯尼斯堡的南大门,占据了埃劳便能迫使俄军回师救援。

    2月7日,由于有巴格拉季昂亲王的顽强阻击,俄军比法军先到达埃劳城,米哈伊尔.巴克莱中将抓住关键的半天时间差,抢占了埃劳城以北的高地,并突击挖掘了一部分战壕等防御工事。

    巴克莱中将虽然在里海北岸的第一次虞俄战争中被大虞精锐近卫军击败,本人最后还无奈献出了阿斯特拉罕。

    不过那场战争的责任不在他,反而因为战前就反对固守古里耶夫(阿特劳)等错误决策,而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视为很有能力而提拔,军衔也从少将晋升到了中将。

    不过巴格拉季昂亲王给俄军争取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巴克莱中将刚刚挖好工事,并派兵占据埃劳城,法军让.苏尔特部就到了。

    让.苏尔特元帅也知道事情紧急,几乎没有停歇,立刻命令军队直接发起刺刀冲锋,十几分钟就把城中的俄军赶了出去,只剩下了刚刚挖掘好工事的城北高地还在俄军手里。

    巴克莱中将也不敢怠慢,要是失去了埃劳城,俄军就得被挤回柯尼斯堡被困住,于是他也立刻组织反击,甚至亲自冲上第一线。

    俄军从城北高处俯冲而下,双方都是先头部队没有多少火炮,只能靠步枪、刺刀和少量炸弹在埃劳城内短兵相接。

    直到入夜,俄法两军各损失三千余人,法军没有夺取城北高地,俄军也没能把埃劳城夺回来,双方算是又一次打了平手。

    但到了夜间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

    原来罗刹人生活的地方比波兰还冷,波兰地区还能有一点大西洋暖流,莫斯科和喀山可是一点都享受不到的,因此罗刹人有丰富应对寒冷的经验,他们的体质也更耐寒,冰抗高的吓人。

    法兰西人就不行了,他们完全没有冰抗,即便住在城内有房间,还能烧柴取暖,结果却比窝在战壕中的罗刹人损失还大。

    法军的数千伤兵在夜间因为失温被冻死,如果不是后续主力来得快,他们可能第二天就得被俄军赶出城。

    第三天,俄法两军的主力都赶到了埃劳城,俄军主力六万余人沿着巴克莱中将修建的防御工事,分两列列阵,队伍延绵四五公里长,且在左右两翼有村庄作为掩护,能极大程度防止被法军突袭后方。

    而法军只能被迫在埃劳城外列阵,背靠城市,仰攻位于城北高处的俄军,双方之间的一片开阔地,成了两军交战的主战场。

    上午十点多,俄军利用在城北高处架设的火炮,居高临下猛轰埃劳城中的法军。

    法军没有想到俄军竟然有四百多门火炮,准备不足,一时间被轰的死伤惨重。

    随后,法军的炮兵也开始轰击俄军阵地,不过由于是仰攻,且法军的火炮不足一百五十门,明显处于下风。

    是以,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炮战之后,法军扛不住了,兵力只有四万五千,比俄军六万七千少了两万多人的法军,被迫主动仰攻。

    幸好在这个时候,路易.达武元帅赶到,他率领一万五千人从新的方向进攻俄军左翼。

    这让本尼希森伯爵有些猝不及防,只能动用后备骑兵部队。

    他命令俄国著名贵族将领德米特里.戈利岑,率领四千哥萨克骑兵用进攻的方式延缓路易.达武的攻势。

    戈利岑将军完美完成了任务,等到他被路易.达武以猛烈炮火击退的时候,俄军已经在左翼完成了部署。

    路易.达武所部随后数次进攻,都遭到俄军火炮居高临下的轰击,死伤惨重。

    拿破仑见状,立刻调整策略,俄军既然把大量火炮调去轰击路易.达武所部,那中路就肯定空虚。

    他命令法军元帅夏尔.奥热罗率两万精锐,直扑俄军中路,让.苏尔特元帅率一万人进攻俄军右翼进行策应。

    拿破仑确实很有战争天赋,他敏锐察觉到了俄军的变化,此时俄军中路确实非常空虚。

    但法军比较倒霉,就在奥热罗元帅一步步接近俄军空虚中路的时候,战场上突然刮起了暴风雪。

    凛冽的寒风吹的士兵东倒西歪,鹅毛大雪完全遮住了他们的视线,能见度只有不足两米,根本看不清方向。

    虽然这样的暴风雪可以掩护进攻方,因为俄军装备落后,燧发枪的燧石太劣质,暴风雪中点火成功率不到五成,但这暴风雪也让法军的进攻因为视线不佳而偏离了方向。

    等到半个多小时后暴风雪变小,奥热罗元帅惊恐的发现,法军竟然一头撞到了俄军左翼。

    要知道为了击退路易.达武所部,俄军七成的火炮都在这边。

    而山坡上个的俄军也突然发现,法军主力撞到了他们的炮口上,当即兴高采烈的一顿猛轰。

    尽管奥热罗发现不对的第一时间就下令进攻,法军也确实发扬了战斗力顽强的传统,有两个师甚至突入了俄军的阵线,但几百门火炮的威力还是太大了。

    只用了一个小时,奥热罗元帅的两万人就死伤超过六千,连奥热罗本人都被炮弹击中,战马当场成为碎片,奥热罗身受重伤。

    下午一点,奥热罗所部支撑不住开始后退,进而将整个法军中军都给带动了,俄军趁机以两万五千步骑追杀过来。

    为了挽救败局,拿破仑只能命令缪拉率领的五千骑兵出击,阻击俄军对法军中军的追杀。

    在漫天风雪中,尽管天气严重迟滞了骑兵的速度,缪拉还是以五千骑兵,不但成功阻止了俄军的追击,甚至还撕裂了俄军的阵型,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差点把两万多俄军给打回去了。

    这简直就是对缪拉这种脖子以下世界级选手,量身定做的战斗场景。

    不单单因为他英勇无畏,以少胜多击破了俄军追兵,还因为他又上头了,竟然追着俄军一路冲到了俄军的阵地前面。

    正好俄军的火炮移动了过来,缪拉一头撞过去,直接吃了一波满的霰弹。

    狂风暴雨般葡萄大小的铅弹,把缪拉五千骑兵打的死伤惨重,连悍将多普尔将军都被火炮击中战死。

    这时候刚被缪拉冲散的俄军开始重新整队,缪拉也发现自己反而陷入了俄军的包围中,形势非常危险。

    好在拿破仑指挥出色,立刻命贝西埃尔元帅率三千近卫骑兵去接应,两人合力再次打退俄军,成功脱险。

    到了此时,俄军出动接近三万精兵,却被法军用八千骑兵击退,甚至还一度溃散,他们立刻就遭到了反噬。

    在法军右翼,路易.达武趁着俄军大举出击的机会,穿插到了俄军中军处,开始反击。

    俄军指挥官本尼希森伯爵的大炮移动不便,光靠步兵很快就支撑不住了。

    一个小时后,代替奥热罗元帅角色的路易.达武元帅所部攻破了俄军防线,占领了埃劳城北的高地,他拯救了法军。

    随后,路易.达武元帅开始在高地架设火炮轰击被迫撤退的俄军,本尼希森伯爵组织了三次反扑,均被打退,预备队也基本用光。

    形势对俄军开始急转直下,搞不好有全军崩溃的风险。

    关键时刻,普鲁士最后的军队,由安东.莱斯托克将军率领的八千普鲁士军队赶到。

    原来与俄军一起行动的普军被安排在了距离埃劳三十多公里的地方驻守,拿破仑也派了贝尔纳多特元帅看住这支普军,以防他们加入战场。

    结果开打之后,安东.莱斯托克将军率领普军利用熟悉地理的优势,穿过一片结冰的沼泽,把法军甩开,到达了战场。

    这一股生力军的到来,立刻就把法军打的连连后退。

    因为俄法两军已经作战超过六个小时,且一上来就是最猛烈的打法,双方的弹药消耗和士兵意志都已经支撑不住了。

    拿破仑知道万分危急了,他亲自到前线鼓舞士气,法军拼尽最后一口气决死作战,才没有被新加入的普军打崩,但也仅此而已,毫无反攻能力。

    下午五点,被普军甩开的贝尔纳多特元帅所部法军赶到,打跑了安东.莱斯托克将军所部的普军。

    这时候天色也暗了下来,风雪越发的大,筋疲力尽的俄法两军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后退,结束了这场令人恐惧的血腥决战。

    此役,法军阵亡和重伤超过八千人,其余轻伤和被俘一万五千人,对于总兵力就六万多人的法军来说,已经伤筋动到骨打不下去了。

    俄军也没好多少,阵亡和重伤接近一万,其余轻伤被俘也有一万出头,同样损失惨重无力再战。

    战后,双方都被此战的血腥给震惊了,不到八个小时,双方一共接近五万人伤亡,战损几乎到达了百分之五十,军官方面更是损失惨重,各有数名将军阵亡。

    第二日,法军后撤到了维斯瓦河下游修整,拿破仑召开了所有元帅参与的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的行动。

    刚刚在战场上因为冲锋过于鲁莽,差点把事情搞砸的若阿尚.缪拉有点心虚,他第一个站起来对拿破仑说道:

    “皇帝陛下,我认为这一战我们是胜利者,如果不是天色变暗,沙皇的军队就会被我们全歼了。

    因为可怜的普鲁士军队,显然不是强大的贝尔纳多特元帅第六军的对手。”

    缪拉这话也不能算错,莱斯托克将军的普军是靠着本地人熟悉地理的优势才甩开贝尔纳多特,提前到达战场的,单从战斗力来说,普军这点残部肯定比不上法军。

    “是的陛下,沙皇的军队在他们擅长的冰天雪地也没法将我们击败,那么等到天气转暖,他们就输定了。”有人捧自己,贝尔纳多特自然要出来赞同这种观点。

    其余法军元帅听他俩这么说,纷纷附和了起来,一股赢学的气氛开始在会议室弥漫。

    拿破仑没有表态,但他心里也赞成这种说法。

    因为拿破仑清楚,作为他登基后第一次没有秋风扫落叶战胜对手的战争,必须要在宣传上做出有利自己的选择,不然法兰西军队神勇无敌的形象就要打个折扣了。

    只不过拿破仑还没有完全失去理智,等到元帅们发言之后,他站起来在一副世界地图上,用指挥棒点了点中华的位置。

    “我本人是很想与诸位,与我们英勇士兵继续进攻沙皇罗斯帝国,让他们也彻底臣服的。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那就是号称文明灯火永不熄灭的赛里斯帝国!”

    历史上拿破仑在埃劳会战后就很是不服,一直以高压姿态针对沙皇罗斯帝国,直到最后意识到实在不可能拿下俄军,才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进行了和谈。

    但这个时空,由于有了大虞的存在,使得拿破仑没有历史上那么自大。

    他眼神清澈的意识到,沙皇罗斯帝国不是法兰西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赛里斯帝国大虞王朝才是。

    “约瑟夫我的兄长,请派人去柯尼斯堡,向沙皇亚历山大说明我们的态度,我希望所有的西方人都能团结一起,与强大的东方恶龙搏斗。”

    既然认识到了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谁,拿破仑没有允许下面人议论,直接下令让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派人去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接洽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