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汉风烈烈起南洋 > 第910章 谁敢跟我比惨

第910章 谁敢跟我比惨

    就在莫公泽被逼到墙角,只能在图尔恰固守的时候,察里津的战事也正式完结。

    大虞征俄军在1812年底,就拔除了察里津段伏尔加河东西两岸的棱堡,为进攻察里津主城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此时的察里津可不是历史上的斯大林格勒,没有那么多钢筋水泥房子可供巷战,沙俄军队的动员力也无法与红色苏联相比。

    最重要的是,苏联彼时的军备是比德三差一点,但绝没有达到有代差的程度。

    围着察里津猛攻三个月后,1812年7月,皇太子大佬森到达察里津前线。

    大虞征俄军欢声震天,三个小时朝察里津城内发射了一万枚炮弹,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爆炸弹和燃烧弹。

    这在察里津城内再次引发了大火,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火足足烧了三天才熄灭。

    随后扶桑镇军仙台镇一个团(八百人)在凌晨从城墙破损处进入。

    这些小矮子普遍不足一米六,很多汉军钻不进去的小洞,他们都能自由出入,最适合这种场面。

    而等到进城后,眼前画面让这些生性残忍,心理素质极强的仙台兵都有些绷不住了。

    察里津全城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举目望去,四处一片黑乎乎的,宛若一个大型的焚化炉。

    大量还在散发青烟的木头和尸体,乱七八糟的堆叠在一起,让你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在燃烧。

    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一阵阵恶心的烧肉味拼命往每个人的鼻孔,甚至是毛孔里面钻。

    ‘哕!’几个士兵实在忍不住,扶着步枪就吐了起来。

    随后,他们看见了几个身影,领头的上尉连长抬手就是一枪,人影随之倒下。

    但这个人影后面的人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没有一丝一毫的反抗迹象,他们继续踉踉跄跄的游荡着,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小心戒备,四处搜索,没有问题就一刻钟后发信号,让大军进城!”

    一刻钟后,大部队开始进城。

    一个小时后,士兵们发现了唯一一处还有罗刹兵守护的堡垒。

    这里是察里津的弹药库,墙体以石块垒砌而成,做了非常好的防火措施,四周都有河道可以汲水,因此在大火中得以幸免。

    不过弹药库的俄军没有进行抵抗,而是主动派人出来请降了。

    左羽林卫中郎将,骑兵准将韩再白伸手接过象征投降的指挥官佩刀。

    这是一柄装饰非常华丽,握把处刻着罗斯帝国大贵族才能用的罗马帝国双头鹰图标。

    “这是巴拉格季昂上将的佩刀吗,难道不应该由他自己出现请降?”韩再白有些不爽的问道。

    “第三罗马帝国陆军上将,尊贵的巴拉格季昂亲王已经英勇战死。

    他履行了一个贵族应该保有的荣耀,作为亲王的亲属和卫士,我代替亲王出现在这里,恳求贵军给予亲王应有的体面。

    军火库的一千二百名勇士也希望能得到一定优待,不至于成为奴隶,否则我们宁愿引爆军火库中的库存。”

    原来在三天前的炮击中,察里津城俄军指挥官,出身格鲁吉亚王族,获得了沙皇册封亲王爵位的陆军上将巴拉格季昂,意外被一枚爆炸弹击中。

    爆炸弹在距离巴拉格季昂亲王一两米的地方爆炸,严重震伤了他的内脏,右腿更是直接被炸断,拖回去之后没多久就重伤去世。

    听到这么说,韩再白这才下马,对着弹药库的方向敬了一个军礼。

    “我听说过亲王的事迹,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军人,请允许我汇报后再来回答,相信能给亲王应有的礼遇。”

    大佬森当然会给巴拉格季昂亲王应有的礼遇,不但会给,还会给的很隆重,因为这位确实是标准的忠诚良将。

    在沙俄,巴拉格季昂自从军之日起,经历大小百余战,且每到关键时候都是由他率军断后。

    比如著名的苏沃洛夫翻越阿尔卑斯山之后,在奥地利境内摆脱法军追击。

    比如三皇会战早期的申格拉本战役他以五千步兵顶住法兰西三万步骑进攻,掩护俄军主力撤退。

    之后又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后率军殿后,掩护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撤离。

    历史上还在1812俄法战争中多次担任后卫,特别是博罗季诺战役非常经典,他成功阻滞了法军横扫俄罗斯的脚步,是库图佐夫坚壁清野战能执行的关键。

    当然,本时空则有孤军坚守察里津的功绩。

    在军事行动中,担任后卫,特别是在会战失利后的殿后工作,那是极为危险,极不讨好,普通人干一次就不愿意再干的活。

    而巴拉格季昂亲王不但毫无怨言屡次担任,还干的非常不错。

    这种忠臣良将不单是皇帝需要,国家和民族也是需要的,遇到了这种将领,千万不要侮辱,反而要尽力表现的显得识英雄重英雄。

    所以收到报告,身在察里津的大佬森立即下令,按照大虞公爵的礼仪为巴拉格季昂亲王举行葬礼。

    还专门从军火库的俄军俘虏中挑选两百人,让他们带着巴拉格季昂亲王的棺椁回圣彼得堡。

    同时,巴拉格季昂亲王的战死,也极大震撼了罗斯帝国上下。

    很多意志并不坚定的人开始畏惧与大虞交战,一些本来就对跟大虞争锋持反对意见的人,更加反对这场战争。

    与此同时,大佬森让俄军俘虏带着亲王棺椁一路前行这个举动,简直就是一个宣传片。

    抵抗者感同身受,反对者兴风作浪,胆小者暗暗心惊。

    而拿下察里津之后,前进就变得异常轻松。

    8月,大虞征俄军攻克位于察里津上游三百公里处的萨拉托夫。

    9月中旬,大军抵达距离萨拉托夫四百五十公里的乌里扬诺夫斯克,随后攻陷此城。

    但走到这,莫公棱停下了脚步,开始在乌里扬诺夫斯克构筑防线,加固城池,扩建港口,准备把这里打造成为后勤基地。

    这不单是因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及以北的地区雨季是在秋冬季,道路一片泥泞,实在不利行军,也不单因为最多一个月这里的气温就要降低到零下。

    最主要的原因,是征俄军的后勤快要爆炸了。

    乌里扬诺夫斯克距离西海城(阿斯特拉罕)已经有一千一百五十公里,哪怕用蒸汽机船补给,也需要再沿途设立三个加煤点。

    且如此远的距离,加上需要逆水,蒸汽机船的补给效果大大降低,每日平均运力不过一百来吨。

    这对于每天光粮食就需要上百吨的十几万大军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稍不注意就要有人饿肚子。

    所以目前必须要在乌里扬诺夫斯克停留,改善运力,争取尽快囤积足够的过冬物资。

    “从这里继续北上,就是鞑靼人的都城喀山了。

    不过他们虽然被称为鞑靼人,但实际上不是蒙古鞑靼部,而是保加尔人,与黑海西岸那些给奥斯曼人当奴隶的保加尔人是同族。”

    修建补给基地的间隙,枢密使长乐侯宋浚的儿子,左羽林卫指挥使宋闻天,正在给莫公棱汇报情况。

    乌里扬诺夫斯克以北就是俄罗斯的鞑靼斯坦共和国,后世这段伏尔加河上存在了一个巨大的水库,古比雪夫水库,这是为伏尔加河水电站准备的。

    不过古比雪夫水库要到1950年左右才完成,此时自然没有。

    但这里既然能修水电站,就证明周围的水路是不太好走的,征俄军必须要完成水文数据的收集,才能继续北上。

    “既然号称鞑靼,就算跟蒙古没关系,但跟漠南、漠北的草原,总是有些关系的,他们是匈奴的遗族,还是突厥的遗族?”听到宋闻天这么说,莫公棱笑呵呵的问道。

    “据南京官办太学的孔教授说,这些被称为鞑靼人的保加尔人上层,应该是跟匈奴有关系,或者说,他们应该是白匈奴嚈哒人的遗族。”

    “不是南匈奴,也不是北匈奴,那跟咱们的关系就不大了,估计争取过来很是困难,那抢他们点三瓜两枣应该就没那么困难了吧。”

    宋闻天表面赞同的点点头,心里却在吐槽。

    莫公棱也就是说的好听,但保管就算真是南匈奴和北匈奴遗族在这,大军一样会抢劫他们。

    一切的一切,还是因为后勤压力太大了。

    十几万军队呢,现在的情况是必须要在只够运粮的运力上拨出一部分运军火,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小。

    且除了粮食的压力,把乌里扬诺夫斯克打造为第二个后勤基地也是需要大量劳力的。

    而军队要作战,总当牛马使唤可不好,会降低作战意志和士气的,这就需要大量本地苦力。

    不过,宋闻天有点疑惑,因为中路军中可以胜任四处劫掠任务的骑兵不多,这些是需要漠南漠北漠西各部蒙古,以及哈萨克轻骑兵来完成的。

    术业有专攻嘛,草原上如何精准抢劫,汉人确实不擅长。

    莫公棱看到宋闻天疑惑的眼神,哈哈大笑了起来,“北路军已经攻克奥伦堡,基本全歼罗刹人的守军,正在赶来与我们汇合的路上,应该就是这几天到。”

    宋闻天一听也高兴了起来,这可是个好消息,北路军陈金川部有大量这种草原骑兵,劫掠物资,掳掠人口这种事,就是要他们来干才好。

    没过几天,第二代定国公,北路军主帅陈金川,果然率领三万骑兵赶到。

    这奥伦堡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基本在一个纬度,相隔也就四百多公里,骑兵不用十天就能赶到。

    北路军拿下了奥伦堡,不但可以与中路军会师,还可以为中路军提供一条保障。

    在极端情况下,大军可以走陆路撤往奥伦堡,然后从乌拉尔河顺水而下,回到同样位于里海北岸的兴汉城(阿特劳)。

    “表哥你是一军主帅,不宜做这样的决定,还是让我下去执行吧,你放心,我知道如何掌握好度。”听了莫公棱的话,陈金川立刻就接下了任务。

    莫公棱笑着看了陈金川一眼,如果陈金川是用下属的语气说,那莫公棱自然不能让他背这个黑锅。

    他只是一军主帅,又不是皇帝和皇太子,用不着这么在意形象。

    但是陈金川以表弟的姿态来说,那就是一家人,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行,你下去安排吧,依照目前的情况,怀柔是别想了,先夺取一些粮食和牲畜,完成囤积任务吧。”

    陈金川领命后,立刻召集了漠南漠北漠西的各部蒙古骑兵,以及来自东北各部的骑兵首领们商议。

    这些家伙精熟此道,一看陈金川的表情,就知道主帅莫公棱终于放松了对他们的约束,一个个兴奋得不行。

    陈金川则在心里叹了口气,大兵过境秋毫无犯,怀柔当地获取支持,听起来是一句百分百正确的至理名言,但实际上执行起来的难度极大。

    这世界上好处就那么多,别人多吃一口,自己人就要少吃一口,能摆平自己人的欲望,拿出好处去怀柔外人的军队,绝对是非常强大的。

    。。。。

    莫斯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特意从圣彼得堡赶了过来,因为库图佐夫从前线回来了。

    纵观此战罗斯帝国的透露出来的最明显特征,就是不坚定。

    因为从最开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都是打着走一步看一步的算盘,他不信任拿破仑,同时也很警惕大佬森。

    亚历山大希望能在察里津堵住大虞,然后以此为凭,用跟法兰西联手的姿态吓住大虞,从大佬森手里要回西海城(阿斯特拉罕)。

    他同时也希望能真的和法兰西联手,给大虞一个惨痛的教训,以稳住东部国境,让大虞不敢继续觊觎罗斯。

    结果就是仗打到现在,亚历山大一世一个意图也没实现,人也开始害怕起来了。

    “陛下,我们没有选择,如果现在退缩,斯拉夫人就真的要再次成为东方人的奴隶了。”

    库图佐夫极力劝说,但亚历山大一世脸上冷汗直流,硬是不敢下定决心。

    “我昨晚虔诚的为彼得祈祷,希望上帝能派天使将彼得的灵魂接应到天堂。

    是我的鲁莽害了他,彼得是帝国未来最有前途的将军,他不应该就这么死在察里津的。”

    亚历山大一世口中的彼得,就是巴拉格季昂亲王彼得.伊万诺维奇。

    眼见沙皇如此害怕,库图佐夫只能上前半跪在沙皇面前,用大嗓门试图让亚历山大一世清醒点。

    “凯撒陛下,正因为我们的牺牲是如此之大,才必须要坚持下去。

    契丹帝国确实非常的可怕,没人反对这个事实,但里海北岸不是他们的主场,他们能投送的力量非常有限,且极度依赖伏尔加河进行补给。

    如果不是这样,陛下,我们这些人早就被抓到契丹首都关押起来了。”

    此时大虞的征俄之战和历史上同期的拿破仑征俄之战,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拿破仑从波兰出发到莫斯科听着远,实际上也就一千公里出头。

    但大虞只打到现在,就已经超过一千公里了。

    这还是从西海城算起,要是从河中算起,那会更远。

    而且从乌里扬诺夫斯克到莫斯科,还将有一千公里的路程,也就是总共至少有两千公里远。

    “陛下请看,正因为契丹人过度依赖伏尔加河补给,那我们需要坚壁清野的地方并不多,也就是伏尔加河两岸五十公里内的居民。

    超过五十公里,以契丹人的兵力,他们很难稳固占据,劫掠所得也会支出大于收获。”

    库图佐夫说出了莫公棱与拿破仑进军的最大不同。

    历史上拿破仑征俄,俄国坚壁清野的范围非常大,因为拿破仑动员的兵力多,补给线也更短。

    但同时拿破仑的法军,又比大虞的征俄军要更容易截断后路。

    因为拿破仑从波兰往莫斯科途中的河流全是南北向,导致法军不但没法利用河流转运,还要不断强渡各种渡口。

    而大虞有伏尔加河直插沙俄腹地,没有这些忧虑。

    但因为过度依赖伏尔加河,导致沙俄坚壁清野的范围被大大缩小。

    同时虽然后路不容易被截断,可补给路线太长,被骚扰的可能大大提升。

    “凯撒陛下,这就是一场耐力和信心的比拼,就看是我们更能在痛苦中坚持下去,还是契丹人更能承受后勤补给的困难。”

    身材胖大,仿佛一头北极熊的库图佐夫坚毅的看着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凯撒陛下,请相信你的国民,没有人可以在承受痛苦的比赛中击败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