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六百九十四章 分赃

第六百九十四章 分赃

    “哇——”

    所有人,或有声,或无声的惊叹。

    潘筠和陈文一起走进宝库,掐腰看着这一山洞的宝库。

    妙真三个和士兵们老实站在洞外,只是忍不住踮起脚尖往里看。

    好多钱啊——

    潘筠一边心痛,一边心喜:“这可都是我大明百姓的钱财。”

    陈文认真的点头:“正当取之。”

    俩人没让其他人进来,而是先围着宝藏转了一圈。

    箱子摆了满地,打开,绫罗绸缎,应有尽有,保存得还挺好。

    颜色很鲜艳,看花纹,应该也是这两年流行的。

    或许是东西太多,箱子不够用,金银、瓷器这些东西才随地摆着,而珍珠、书籍、画和绫罗绸缎才被收在箱子里。

    为免人多被浑水摸鱼,俩人愣是把每一个箱子都打开。

    然后他们就发现,宝藏中还有好几箱香料,且还都挺珍贵。

    陈文啪的一声打开一个箱子,看到混杂在一起,满满的宝石,以为自己看错了,又给合起来,重新打开。

    陈文看着颇有异域风的宝藏,隐约觉得不对:“不是说宝藏是从百姓们身上搜刮来的吗?”

    潘筠一边清点,一边道:“就不许他们抢几条海船吗?

    而且,说不定是拿抢我大明百姓的钱去买回来的呢?”

    潘筠冷哼一声道:“这座宝库是菊池家留给自己的后路,他们估计也知道倭国有人盯着他们,毕竟海寇生意做得这么大,但在幕府中话语权小。”

    陈文若有所思:“明白了,他们这是担心被他们的朝廷借军资,所以把钱藏在大海上。”

    陈文愕然:“他们就不怕朝廷恼羞成怒,直接抄家吗?”

    “抄家也拿不到,”潘筠道:“他自己不好过,也不能便宜了朝廷,不挺好的吗?”

    “是挺好的,便宜了我们,”陈文左右看看,问道:“怎么分?”

    “对半分。”

    “好,我们分完,我这就让人搬到船上,你想卸在何处?接应的人可找好了?”

    潘筠摇头:“一会儿你让他们暂退到洞外,我们自己就可以把东西收走,剩下的属于你们,只要你不把看见的往外传就可以。”

    陈文一听,蹙眉:“这与我们一开始说的不合,若你自己可以把东西带走,又……又有那样的本事,大可以自己来取,为何要找我合作?”

    “因为找陈千户合作的时候,我还没有飞渡大海的本事,”潘筠冲他调皮的眨眼:“其实,若不是遇到玉山县出事,我也可以假装自己没那个本事,按部就班的请陈千户把东西给我送到岸上,但这不是时间紧急吗?”

    陈千户盯着潘筠看,确认她说的是真话,脸色和缓了许多。

    他就有些愧疚,蹙眉道:“如此一来,我基本不出力,这一半我受之有愧。”

    他想了好一会儿,最后忍痛道:“七三分,你七我三,若你还觉得我拿得多,二八也行。”

    潘筠笑道:“陈千户,你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这半年,若不是有你时常巡视,阻止倭寇靠近,菊池家说不定早就找到这座海岛,我们来的时候什么都没了。”

    陈千户松了一口气,他就怕潘筠不认他的功劳。

    这半年来,他虽未明说,但时不时的带兵来这边巡视,偶尔还在这一块练兵,几个心腹早知道这一片有宝藏。

    而心腹又有心腹……

    所以不少人都隐约知道,他们守着一座宝藏。

    这半年来,吴孝立常短缺他们的东西,全靠宝藏这个念头撑着,兄弟们才没闹事。

    他要是一点东西不带回去,实在没法和兄弟们交代。

    之前拿五成,他拿得理直气壮。

    毕竟,他不仅巡视了半年,还要出人、出船把宝藏运回去。

    可现在,潘筠自己就能把东西带走,再拿五成,他就觉得受之有愧了。

    陈文催促她赶紧拿个主意:“是给三成,还是两成,潘道长尽快拿个主意。”

    潘筠摇头,坚持给他五成:“我三清山弟子绝不可能毁诺,当初我师姐和陈千户谈好,事成之后五五分,说好了五五分,就是五五分。

    我不少拿,也绝不多拿。”

    潘小黑心中嗤笑:【是谁先前还想偷摸着来取的?】

    潘筠面不改色的在心里送它一个字:【滚!】

    陈文蹙眉,纠结不已。

    潘筠就一手拍在他肩膀上道:“男子汉大丈夫,扭扭捏捏的做什么?我知道陈千户的为人,这些宝藏不是用之于民,就是用之于兵。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私利,我给得心甘情愿。

    你不收,使我失诺,那才是毁我道心。”

    陈文一听,立即应道:“好,那这五成宝藏我收下了。”

    陈文郑重道:“这份情义我收下了,潘道长以后但有用得着在下的,只管开口。”

    潘筠笑道:“我一定不和陈千户客气。”

    陈文急切的想要回报些她什么,垂眸想了想后问道:“我听回来报信的士兵说,这次去倭国,你大师侄留在了倭国?”

    潘筠点头,叹息道:“是啊,我也很不舍,但为家国计。”

    陈文一脸钦佩的点头:“三清山大义!”

    他道:“若倭国发现的那座银矿是真的,很可能会开海禁,至少对倭国,海禁会打开,听士兵说,潘道长现在手上有三条海船,以后大师侄应该会从事海贸吧?”

    潘筠点头:“是有此打算。”

    “请潘道长放心,若大师侄走海贸,远的不说,东海这一块,我保证没有海寇敢骚扰他。”陈文道:“在这片海域,我还是有些面子的,底下巡视的水师兄弟大多卖我一个面子。”

    潘筠眼睛大亮,抱拳道:“陈千户,贫道代三清山谢过了。”

    陈文哈哈大笑起来,大手拍着她的手臂道:“你我兄妹,不必言谢!”

    潘筠亦笑起来。

    陈文让士兵们都退到洞外去,潘筠则招手叫来妙真三人,让他们把他们的这一份宝藏都收进空间里。

    陈文就看着一个个箱子在他们手底下消失,眼里满是惊叹:“这要是打仗,你们应该做后勤,押运粮草,不知能省多少钱粮和兵力。”

    潘筠乐了:“我们倒是愿意打这一份工,只是朝中的大人不放心啊。”

    陈文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尴尬的冲潘筠一笑:“我是绝对相信潘道长的,我若做了将军,我一定请潘道长押运粮草。”

    “好,这话我记下了,”潘筠笑道:“我等着陈千户当了将军聘我做粮草官。”

    宝藏分开放在三人的空间里,如此一来,每个人的空间还能挤出一点位置放自己的东西。

    陈文见潘筠不动手,不免好奇:“潘道长怎么不收?”

    潘筠温柔的笑:“多给孩子们一些历练的机会嘛。”

    陈文一脸羡慕加赞叹:“三清山真乃神山也,世间不知多少人为一两金都能打得头破血流,你们却能彼此信任。”

    四人表情都有些迷惘:为钱?他们?不是,图什么呀?

    潘筠都挠了挠脑袋,她虽然一直爱财,毕竟,钱真的能做很多事;

    但为钱背叛亲友……何至于此?

    人生在世,除了吃喝之外,其余的钱财花费不过为求心安,若因此背叛亲友,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妙真三人对钱财更是看淡。

    他们从小生活在三清山上,连吃饭穿衣都不用花钱,陶岩柏还是这两年才学会自己存钱的。

    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要本事在手,钱财随时可来。

    所以小师叔喜欢赚钱,他们就跟着赚,小师叔喜欢散财,他们就跟着散。

    比之钱财,他们更喜欢修为积累、上涨的感觉,钱财乃身外之物。

    “小师叔,都收好了。”

    潘筠回神,目光一扫,地上的金银和一堆的铜钱,也都被他们估摸着收了一半进空间。

    她这才满意的点头:“陈千户,剩下的就是你的了。”

    陈千户目光一扫,大差不差,他和潘道长之间也不讲究那点细枝末节,于是出宝库,对守在洞外的士兵叫道:“把麻袋拿进来,装货,回家!”

    士兵们高兴的冲进来,从腰间拿出麻袋,抖开,蹲下去就开始往里哗哗的装铜钱。

    一个什长生气的拍了一下他脑袋:“蠢货,先装金子和银子!”

    “哦。”士兵乖乖的把铜钱倒出来,转身要去装金子和银子。

    什长又给了他一下:“蠢货,装都装了,你就不能先装满这一条吗?把钱倒出来,这是去财!”

    士兵:“哦。”

    他又乖乖的蹲下去把铜钱往回扒拉。

    什长:……有时候他也挺想报官的。

    掐腰站在一旁统管全局的陈文不在意的挥手道:“无事,无事,都是要送回军营,到时候给兄弟们安家用的。”

    士兵们收的更起劲了。

    潘筠他们抱着手臂站在一旁看,并不插手。

    等把所有散落的东西都装进麻袋,士兵们就把箱子抬上,四人一组把东西往船上搬。

    东西很多,八十个人愣是搬了三趟才把东西搬完。

    宝库被搜刮得干干净净,耗子都不来的那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